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专题12++东西部交流互补-+2023年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浙江专用)

西电东送
东
部
地
区
中国气候类型
青 藏 地区
南方地区
东部平原广阔,气候湿润, 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种植 业
西部多高原山地,草场资 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 业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西
东
部
部
地
地
区
区
城
城
市
市
分
分
布
布
稀
密
疏
集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图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西
东
部
部
铁
铁
路
路
稀
密
疏
集
,
,
交
交
通
通
不
发
便
达
中国铁路网
2023
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2 东西部交流互补
考点12:知道秦岭——淮河是 我国重要的自 然地理分界线。从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等 方面比较南北方的差异。结合地图说出我国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及范围,根据材料,分 析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特 点。理解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的道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部地区
西气东输工程
西电东送 工程
南水北调 工程
“南水北调”
青、甘、宁、内、陕、晋 金沙江
北京、天津
山东
丹江口
扬州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 最终到达山东和天津。 中线工程: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黄河直到北京、天津。主要向北京、天津、河北、河 南四省市供水。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金沙江筑坝建库,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 河上游。
5.3.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8.读“西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西部地区下列数据中,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71.5%, 人口占全国比例:28.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 17.1%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上述数据的特 ________ 点是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例大,达_______ 71.5% 。 (2)读图说出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种类多,资源丰富 (3)西部内陆地区的绿洲农业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是_____________ 水资源短缺 ,西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 生态环境保护与 弱,在开发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建设并举 。 __________
自然条件
东
部
西
部
地
形
平原面积广阔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
水资源 土
候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水资源丰富
气候干旱
水资源短缺,水能 资源丰富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 草场资源丰富
壤
比较肥沃,耕 地多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短缺
矿产资源丰富
众多的人口和发达的商业
直入云霄的高楼大厦
说说, 东部有 哪些方 面,给 你留下 较深的 印象。
(
)
4. 下列所列各项西部比不上东部的有(
①矿产资源贮藏量 ③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④城市化程度 B.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②交通通讯发展状况
阅读下面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5~7题。
5. 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 B. 地形 C. 光照 D. 水源 6. 图中③④区域的分界线是( ) A. 昆仑山-祁连山 B. 秦岭-淮河 C.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天山-阴山 7. 符合④区域景观描述的是( ) A. 山青水秀稻花香 B. 旱地麦浪大豆香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雪山青稞奶茶香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东西干湿差异的重要性
影响农业发展
东西干湿差异导致农业类型和农作物种植的明显 不同,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影响生态平衡
东西干湿差异对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影响经济发展
东西干湿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导致地 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02
东西干湿差异的表现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目录
• 引言 • 东西干湿差异的表现 • 东西干湿差异的原因 • 东西干湿差异的影响 • 如何应对东西干湿差异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东西干湿差异
指中国东部的湿润气候与西部干旱气候之间 的差异。
东西干湿差异的形成
受到地形、气候带、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东西干湿差异的表现
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明显不同。
东西干湿差异的影响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气候适应性挑战
01
生活在不同干湿地区的人们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如干燥
地区的防沙保湿和潮湿地区的防潮防涝。
居住环境需求
02
干燥地区的人们可能需要加湿器等设备来维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而潮湿地区的人们则需要除湿器来降低室内湿度。
健康影响
03
过干或过湿的环境可能对皮肤、呼吸道等造成影响,需要采取
深入研究东西干湿差异的成因
通过科学研究和数据收集,深入了解东西干湿差 异的成因,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跨学科合作
鼓励气象、地理、环境、农业等多学科领域的专 家进行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干湿差异带来的问题。
3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覆盖全国的干湿监测网络,及时发布预警信 息,为应对干湿差异提供决策支持。
【上课】“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与“交流与互补” - 副本

耕地 林地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东西部资源能源差异
西部:矿产和能源
资源丰富
东部:矿产和能源
资源短缺
自然环境
地 形
西
部
东
部
多高原、山地,海拔高
多平原、丘陵,地形平坦 季风气候为主,气候 湿润,降水多 河湖众多,水能资源稀少 土壤肥沃,原 山地气候为主,气候干 旱,降水少
积极 ①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状况 ②促进经济发展 意义 ③缓解北方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下沉状况
交流互补工程之西气东输工程
☆起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里木盆地
☆终点
上海市
黄土高原
☆特点
工程从新疆塔里木轮南县起,向东经
长江中下游平原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 南、安徽、江苏等8省区到达上海,
全长4000余公里, 全线实现供气后, 每年将供气120亿立方米.
3次穿越黄河 1次穿越长江
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 思 :国家为什么要实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的开发,有利于弥 思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给 补东部地区能源不足,促进东西部优势 施西气东输工程? 东部经济发达,对油气等资源需求量大 东西部带来哪些好处? 互补。
交流互补工程之西电东送工程
西煤东运
高原、盆地为主
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和 高原山地气候)
中西部与东部收入分配差异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

中西部与东部收入分配差异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原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产生和扩大,是旧的制度体系局部沉淀及新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善的特殊过程的一个结果。
探讨地区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必须考虑到制度变迁。
(一)历史原因历史和传统体制所形成的初始条件差异是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放前,我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上海、天津),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的产业分布极为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在业已存在的东、中、西阶梯差距基础上进行的,必然离不开地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差异的作用。
(二)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的基础条件及收入差距通常还会形成很强的“马太效应”,越是发达的地方,其聚集资源的能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居民收入也就越高;基础条件差的地方则相反。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出海条件,又处于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辐射圈内,使广大农村经济很容易与城市经济紧密联系起来,顺利被纳入城市经济的辐射范围内,使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内陆较封闭的地带,没有东部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交通不便、城市数量少,城乡之间缺乏应有的经济联系。
总之,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水土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使各地区比较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形成劳动者不同的收入水平。
(三)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推行了梯度式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加大对东部沿海地区人、才、物的投资力度,并给予东部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
从各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来看,2004年东部投资达到11786亿元,中西部为10186亿元,大量优惠政策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大量社会资金流向东部地区。
东西差异显著导学案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导学案主备:卜广庭审核: 班级:组别:姓名:【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及典型事例,了解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2、通过对东西部地区在各自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劣势的比较,学会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3、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现状和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2、难点:掌握造成东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1、我国大陆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读图5-36,说一说西部地区有哪些省级行政区?2、结合课本26-28页内容自读课本,完成表格3、说一说:东西部各自的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由此你可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1)东部的优势:东部的劣势:(2)西部的优势:西部的劣势:(3)你的结论(结合实例说明):【课堂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省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有( )①广西②陕西③山西④江西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下列所列各项西部比不上东部的有( )①矿产资源贮藏量②交通通讯发展状况③科技教育发展水平④城市化程度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小李爸爸所在的北京某医院与西部某省区的一个县级医院挂钩。
双方互派若干医生到对方医院工作。
这属于东部对西部的( )①资源调配②技术支持③资金支援④人才支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5、从我国西部地区地势和河流的因素考虑,你认为下列哪项能源工业有发展优势()A、水力发电B、核能发电C、风能发电D、火力发电二、(10(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忧势?(4分)(2)国家为实现东西部乏间的优势互补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请举一例说明。
东西部差异显著

出谋划策
联系东、西部的优势,你认为东、西 联系东、西部的优势,你认为东、 部应该怎样实现共同发展? 部应该怎样实现共同发展?
新闻回 顾 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揭牌
据2000年6月13日新闻报道: “中国西部鞋都工业 年 月 日新闻报道
园区” 2600亩 总投资约10亿元, 10亿元 园区”占地 26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 800亩 投资3.5亿元.奥康集团的生产用地有100 3.5亿元 100亩 800亩,投资3.5亿元.奥康集团的生产用地有100亩,将建 10条生产线 条生产线。 10条生产线。预计该工业园区两年内可引进百余家制鞋企 业入园,皮鞋年产量将超亿双,可提供3万多个就业岗位。 业入园,皮鞋年产量将超亿双,可提供3万多个就业岗位。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称,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称,打造西部鞋都是奥康集团 进军”西部的立足点,璧山将是奥康集团继温州、 “进军”西部的立足点,璧山将是奥康集团继温州、广州 之后,在国内建立的第三个生产、交易和研发基地。 之后,在国内建立的第三个生产、交易和研发基地。 从材料中,你能找出东、西部各有哪些优势吗? 1、从材料中,你能找出东、西部各有哪些优势吗? 奥康到西部去投资目的是什么? 2、奥康到西部去投资目的是什么? 3、我们国家在加强不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有哪些 、我们国家在加强不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具体的措施吗? 具体的措施吗?
2002 年全国的 硕士、 硕士、博 士毕业生 中有15% 中有 的人积极 响应国家 号召, 号召,到 西部发展 自己之光”
东西部差异显著 交流与互补
走四方
西部地区范围
①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 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拉萨
敦 煌 莫 高 窟
拉
东西部的差异
区域地理-中国气候(ch4)

大气环流还影响气温和降水,例如冬季冷空气南下 时会3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中国东临太平洋,受太平洋暖流和寒流的影响。暖流 可以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寒流则会导致气候变冷。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青稞、牦牛等高原特色作物。
03
中国气候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高低影响太阳辐射强度, 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中国跨 纬度较广,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都有分 布。
纬度因素导致中国不同地区热 量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影响植 被分布和农业生产方式。
纬度因素还影响中国气候的季 节变化,例如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降水分布改变
02
中国降水的地区和时间分布都在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出现持续
的干旱或洪涝灾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03
随着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加剧,中国境内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
洪涝、干旱、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中国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导致中国一些地 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加剧,尤其是西北 干旱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西双 版纳地区。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温差较小 。
农业发展
适合种植橡胶、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高原山地气候
02
01
03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地 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干旱 较少,水资源短缺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
自然资源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
农 业
东
部
西
部
生产条件优越,较发达 稠密 众 多 较发达 发达(公路 铁路 内河航 运) 广阔 繁荣 较发达 84 较高
生产条件较差,较落后 稀少 较 少 相对落后 以公路为主 相对狭窄 相对落后 16 较低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说一说东西部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差异。
东部矿产资源奇缺;西部矿产资源丰富;
说一说东西部在农业用地方面的差异。
东部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西部草场资源丰富,牧业生产发达。
说一说东西部在城市方面的差异。
东部城市众多;西部城市稀少。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说一说东西部在人口方面的差异。
2.交流与互补的目的(作用):
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交流互补的主要内容:
资源、资金 技术 人才 信息
资源优势 转化 西部大开发 南水北调工程 资源能源 经济优势
西气东输工程
西电东送工程
铁路开进拉萨
宁夏银川近郊的镇北堡在江苏华西村出资 帮助下,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昔 日的贫困地区已成为西部开发与东西部合 作的示范区。
中国铁路网
说一说东西部在工业方面的差异。
东部工业条件优越,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西部工业发展缓慢,发展潜力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说一说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东、西部的差异(p26—28) 1、 自然条件 地 气 河 土 形 候 流 壤
东
部
西
部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较多,水资源丰富 比较肥沃
策略之一:
西气东输工程
策略之二:
西电东送工程
“南水北调”
北京、天津
山东
青、甘、宁、内、陕、晋
通天河
丹江口
扬州
1952年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 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 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形成了南水北调 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富有价值的成果。
一、东西部的差异
西部有哪些 省级行政区?
中国西部 地区幅员 面积约 685万平 方公里, 约占全国 总面积的 71% 。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西北五省区和内 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 个土家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最 新定义被称为“10+2+2 ” 。
二、东西部的差异 阅读课文,找一找东、西部地区在 以下方面的差异。
劣
我们怎样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变西部落 后的面貌? 西部资源优势
转化为
经济优势
西部大开发
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 2. 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3.发展交通 4. 发展教育 5. 引进人才等等
1、原因:
因为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自 然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使资源分布 极不平衡。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互 通有无,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地形
河湖
交通 通信
气候
人才、资 金、技术 资源
人口 教育
民族
农业
经济发 展水平 城市
工业
东、西部的差异:阅读(p26-28) 1、 自然条件 地 气 河 土 形 候 流 壤
东
部
西
部
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条件
农 业
东
部
西
部
人
城 教育 交 市 工
口
市 科技 通 场 业
GDP占全国百分比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说一说东西部在地形方面的差异。 东部处于第三阶梯上,多平原、丘陵,地形平坦 西部处于第一、二阶梯上,多高原、山地,海拔高
中国地形
说一说东西部在气候方面的差异。 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湿润; 西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降 水少,气候干旱;
中国气候类型
说一说东西部在河湖方面的差异。 东部河流湖泊多,水能资源少; 西部河流湖泊少;水能资源丰富。
东部人口分布稠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中国人口密度图
说一说东西部在民族方面的差异。
东部主要是汉族;西部少数民族聚居集中。
中国各民族分布
说一说东西部在交通、通信方面的差异。
东部交通发达,通信方便; 西部交通和通信设施落后。
• 东部地区交通线比较密集,水运、公路、铁路 等都非常发达; • 西部地区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交通线路比较 稀疏。
“西电东送”工程是通 过开发西南、西北丰富的 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建 设大容量、长距离、超高 压输电线路,并向东部沿 海地区送电的工程。包括 北、中、南三条大通道。 北通道是“三西”(山西、 陕西、内蒙古西部)坑口 电站和黄河上游水电向华 北和山东送电;中通道是 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向华 中和华东送电;南通道是 西南水电、坑口电站和三 峡水电向广东送电。
人
城 教育 交 市 工
口
市 科技 通 场 业
GDP占全国百分比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
交流与互补
西部
优
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气候宜人,土地肥沃 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 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河湖纵横交错,水上航运发达 交通发达,城市密布 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 地狭人稠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有广袤的土地 壮美的山河 丰富的资源 独特的民族风情 灿烂的历史文化 市场开发潜力大 经济落后 资金短缺 技术人才不足 交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