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性能与配合比设计密切相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比例,以达到满足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从基本要求、组成原则和配合比设计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要求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以抗压强度为主要考虑因素。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并按照相应标准或规范中规定的最小抗压强度值选取配合比。

2.耐久性: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水分侵蚀等。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混凝土对这些因素的耐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控制水胶比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变形:混凝土在受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收缩、膨胀等。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变形要求,并通过控制材料比例、使用适当的掺合料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变形。

二、组成原则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结材料,其品种和品质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很大。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品种和品质的水泥,并控制其用量。

2.砂:砂是混凝土中的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粒径适当、质量稳定的砂,并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和洗选等处理。

3.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对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粒径适当、坚硬耐久、无裂纹等质量稳定的石子,并根据需要进行筛分和洗选等处理。

4.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很大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选择清洁、无污染、适量的水,并控制其用量。

5.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辅助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种类和用量的掺合料,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是一种基于强度理论和极限状态设计原理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各材料之间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满足强度、变形等方面要求的目标。

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建筑材料,而混凝土浇筑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常见的混凝土成分以及配合比调整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结构的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来确定各成分的配比比例。

最常见的配合比设计原则是确保混凝土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工程结构的荷载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所需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

二、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耐久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评估其强度水平的常见指标。

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可以确定所需的抗压强度等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并且要考虑到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常见的混凝土成分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成分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主要起到胶结和硬化的作用。

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主要起到填充和增强混凝土的作用。

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组分,能够使水泥和骨料充分反应并形成均匀的胶凝体。

四、骨料的选择和平衡骨料的选择和平衡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骨料选择和平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指标。

骨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并且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规定。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根据骨料性能和配合比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

五、水胶比的控制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水胶比是指水的质量与胶凝材料质量之比。

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较低的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但可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差。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特性,合理控制水胶比,以保证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六、掺合料的应用掺合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常用改性材料。

混凝土试题收集——简答题(含答案)

混凝土试题收集——简答题(含答案)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1)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工作性);(3)满足结构在环境中使用的耐久性;(4)满足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经济。

2.试列举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至少三种)?答案:(1)脱硝灰;(2)脱硫灰;(3)浮油粉煤灰;(4)磨细灰;(5)掺加石灰石粉的粉煤灰。

3.何谓碱—骨料反应?简述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答案: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Na2O、K2O)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在骨料表面生成复杂的。

碱-硅酸凝胶,吸水,体积膨胀(可增加3倍以上),从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而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水泥中碱含量高,(Na2O+0.658K2O)%大于0.6%;(2)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成分,此类岩石有流纹岩、玉髓等;(3)有水的存在。

4.依据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简述混凝土开盘检定的内容?答案:(1)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混凝土应根据其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和易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要求。

特种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预拌混凝土宜根据不同泵送高度选用入泵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值。

(5)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应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拌和物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在浇筑地点不得出现离析和大量泌水。

(6)搅拌设备、运输车、泵机及输送管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并保持整洁。

现场搅拌宜使用强制式搅拌机。

(7)各种计量仪器应定期检验,保持准确。

开盘鉴定的项目答:(1)配合比录入是否准确;(2)使用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是否一致;(3)实测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是否与设计一致;(4)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易性),特别注意坍落度经时变化;(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原则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子、石子等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

正确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配合比的原则1. 强度原则: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根据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水泥、砂子和石子的配合比。

一般来说,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砂子和石子的粒径也要相应调整。

2. 工作性原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流动性、坍落度、可塑性等。

根据具体施工方式和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指标。

通常情况下,较流动性的混凝土适用于模板拆除困难的场合,较塑性的混凝土适用于需要细致施工的场合。

3. 耐久性原则: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冻性能。

在配合比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粘剂、防水剂等,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比例和使用适量的外加剂来实现经济性。

二、配合比的注意事项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

2. 砂石比:砂石比是指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的质量比。

砂石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砂石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确定合理的砂石比。

3. 砂子和石子的粒径:砂子和石子的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砂子的粒径应均匀,石子的粒径应满足一定的分布范围。

过大或过小的砂石粒径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4. 外加剂的使用: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可以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粘剂、防水剂等。

5.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在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混凝土的性能与其配合比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及其相关内容。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旨在使得混凝土具备以下性能: - 强度:保证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满足工程需求。

- 耐久性:提高混凝土抗渗透、抗冻融和耐久性能。

- 可施工性: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浇筑性,方便施工操作。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 合理性原则: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宜的材料种类、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 均匀性原则: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浆体分层和骨料偏析现象。

- 可施工性原则: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浇筑性,方便施工操作。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确定材料种类及用量:选择适宜的水泥、骨料、矿粉等材料,并确定其用量。

3.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水灰比。

4. 确定骨料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骨料种类,确定骨料配合比。

5. 设计试验配合比:进行试验室拌制试样,通过试验确定初步配合比。

6. 调整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初步配合比,使其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7. 编制配合比表:将最终确定的配合比编制成配合比表。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水泥品种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

- 骨料搭配:根据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合理搭配骨料,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 矿粉掺量: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适量掺入矿粉改善混凝土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材、水等材料的配合比例,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同时也能够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度等级。

2.合理选用材料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材等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且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稳定的质量。

在选用材料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试验验证。

3.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过度或不足密实的情况。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水灰比,避免过多的水分和空隙,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4.保证混凝土的可加工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保证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铺设、振捣和养护。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和骨料级配,以保证混凝土的可加工性。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强度等级,并按照规范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2.选择材料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和砂,以及适量的外加剂,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在确定水灰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强度、耐久性等性能与配合比设计密切相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水泥、砂、石等材料,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

二、配合比设计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混凝土所需的强度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等级。

2. 根据混凝土所在环境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砂、石等骨料。

3. 根据混凝土所需的流动性要求,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

4. 根据混凝土所需的耐久性要求,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气孔率和含泥量。

5. 根据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选择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配合量应根据环境、强度、流动性等要求确定。

一般情况下,水泥的配合量应在260-400kg/m³之间,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配合量应在300-360kg/m³之间,而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配合量可达到400kg/m³以上。

2. 砂、石骨料砂、石骨料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确定。

一般情况下,砂、石骨料的粒径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混凝土构件的最小尺寸的三分之一,细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粗骨料的五分之一。

同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应超过2%。

3. 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的选择应根据混凝土所在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强度等级来确定。

一般而言,水灰比的范围为0.35-0.6,其中,普通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在0.45-0.55之间,而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可低至0.25。

4. 气孔率混凝土中的气孔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气孔率的限制应根据混凝土所在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强度等级来确定。

一般而言,气孔率的限制范围为3-8%,其中,普通混凝土的气孔率应控制在5-8%之间。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标准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和设计,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比例,以满足工程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和原则是建立在对混凝土材料性能和混凝土工程要求的深入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的。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混凝土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考虑混凝土工程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根据混凝土工程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比例和配合比例。

不同的混凝土工程使用环境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比例和配合比例也应该有所不同。

2.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比例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比例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因素。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比例,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某种材料的情况,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强度和耐久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4.遵循混凝土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混凝土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1.国家标准我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主要有《建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GB 50080-201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这两个标准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标准,其中《建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主要适用于建筑混凝土工程,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

2.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之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可以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1. 1 坚固性
坚固性是指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因为混凝土的质量在目前是以抗压强度指标为主要依据的。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及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级配、施工条件等。

1) 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大致代表了水泥的活性,即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主要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如果对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只能靠在配合比设计中调整比例,掺加外加剂等综合性措施加以解决。

2) 水灰比: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所用水的重量和水泥的重量比被称为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为此,在满足和易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水量越少越好,这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3) 骨料的种类及级配:砂子、石子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因此统称骨料。

砂石由石材的品种、颗粒级配、含泥量、坚固性、有害物质等指标来表示它的质量。

砂石质量越好,配制的混凝土质量越好。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中时,由于组成了密实骨架,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

4) 施工条件:如果施工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时,可适当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反之,如现场施工条件较差时,应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1. 2 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在一定施工条件下,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成分均匀,在成型过程中满足振动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常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构件,对和易性的要求在施工验收规范中已有规定,但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来确定。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一条就是用水量。

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因此,采用使用减水剂的方法成了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最经济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1. 3 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它抵抗外来及内部被侵蚀破坏的能力,新疆(北疆) 地处严寒地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多雪,混凝土受大气的侵蚀很严重,所以,施工验收规范对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泥用量都作了规定,但是仅仅执行这些规定还不能完全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的选择,砂石级配和砂率的调整,但最主要的是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4 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省工省料才是最经济的。

水泥是混凝土中价值最高的材料,节约水泥用量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必须是采用合理的措施达到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才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使用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掺加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其次,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

最后,根据当地的砂石质量情况采用合理砂率和骨料级配。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2. 1 熟悉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应该遵守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J GJ 5522000 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该标准规定了配合比设计应分三个步骤。

1)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2) 试配;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该标准给出了许多全国性统一用的技术参数,如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混凝土砂率选用表等。

此外,配合比设计还必须掌握GB 50204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 J1072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2. 2 原材料的准备和检验混凝土由四种材料组成:水泥、砂子、石子和水。


前又增加了第五种材料(外加剂和掺合料) 。

这些材料都有质量检验标准,通过检验对照标准,就可以知道材料的性能了。

1) 水泥:水泥使用前,除了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作强度、凝结时间、安全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 砂石为粗细骨料,主要检验含泥量、颗粒级配等指标。

3) 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J 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4) 外加剂:由于混凝土外加剂用量较小,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并节约水泥,提高工效,所以使用较普遍。

使用外加剂应注意不仅要遵守GB J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还应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混凝土的专用施工配合比。

5) 为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须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GB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规定。

2. 3 配合比的设计计算
按照工程项目提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技术要求,根据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和施工条件,并以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技术参数(没有时可参考标准或其他资料) 进行配合比的计算工作。

具体方法有两种,即绝对体积法和假定容重法。

现在重点介绍假定容重法,是指计算砂石用量时是以假设每m3 混凝土的重量为依据的。

由于新疆地区混凝土主要是使用卵石,故计算中以卵石为准,混凝土试验和配合比中的骨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准。

首先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f cu , k和标准差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 时不小于2. 5 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时不小于3. 0 MPa ;无统计资料时按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取用) 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 , o ≥f cu , k +1. 645σ;然后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cu , o和水泥的实际强度等级f ce及回归系数αa ,αb 计算水灰比:
W/ C =αaf ce/ ( f cu , o +αaαbf ce)
= 0. 48 f ce/ ( f cu , o + 0. 48 ×0. 33 f ce)
= 0. 48 f ce/ ( f cu , o + 0. 158 f ce) 。

计算水灰比如小于J 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的最大值,则可以采用。

知道了水泥灰就可以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给出的用水量参考数据或自己的经验数据计算出水泥用量。

砂率是砂子的用量和砂石总重量之比,当无使用经验时可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给出的参考值。

最后按假定容重法计算砂石的重量,假定容重的计算依据是以混凝土的容重为单位体积中的水、水泥、砂子、石子重量的总和,无经验数据时,可取2 400 kg/ m3~2 480 kg/ m3 ,如加引气剂或粉煤灰容重有所下降。

2. 4 试配
由于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匀质材料,加上水泥是一种活性胶凝材料,所以计算出来的配合比是依据过去的经验参数计算出来的理论数值,它与现场生产条件之间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必须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通过混凝土的试配来检验计算出来的配合比性能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进行试配,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

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用水量和砂率直到符合要求。

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配合比,一个是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比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 05 ;用水量不变,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 %。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养到28 d 时试压。

2. 5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通过前面的试配工作,要对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作二次修正(强度修正和容重修正) ,才能最终确定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

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28 d 强度与其对应的灰水比( C/ 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配制强度相对应的灰水比,用此灰水比的倒数(水灰比) 重新计算出来的配合比就是经过强度修正的配合比。

先计算根据试配结果对应水灰比的实测容重与假定容重的比值K ,再将每种材料用量均乘以修正系数K ,即得出最终的施工配合比。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混凝土容重时不考虑外加剂的质量。

2) 混凝土试配时尽量采用人工搅拌,这样可避免因机械搅拌粘浆所产生的误差,振捣采用振动台比较可靠。

3) 当混凝土实测容重与假定容重之差不超过假定容重值的2 %时可不进行容重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