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有关问题与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材料成本往往与标准材料成本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产生会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及时、准确的账务处理。

首先,对于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需要及时进行成本差异分析。

通过对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的比较,找出差异的原因,分析差异的性质和规模,为后续的账务处理提供依据。

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差异的分类和归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项差异。

其次,针对不同性质的材料成本差异,需要采取相应的账务处理措施。

对于可以控制的差异,如材料的浪费、损耗等,需要加强管理,减少差异的发生,并及时调整标准成本,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

对于不可控制的差异,如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需要及时调整成本核算方法,以反映实际情况,避免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对于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还需要及时进行成本调整。

根据成本差异的分析结果,对于已经发生的差异,需要及时进行成本调整,调整后的成本应当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最后,对于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需要及时进行成本差异的核销。

一旦差异的原因得以解决,需要及时进行差异的核销,以避免差异的积累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对于已经核销的差异,需要及时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以避免类似差异的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成本差异的及时、准确处理,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怎样记账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怎样记账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怎样记账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用于生产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实际成本可能会受到物价波动、供需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会计上需要对这种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准确的记账处理,以便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和控制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效率差异。

以下是这三种差异的记账处理方法:1.材料数量差异:材料数量差异是指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之间的差异。

当实际用量大于标准用量时,产生的差异被称为材料不足差异,反之则为材料溢余差异。

材料不足差异通常是因为材料浪费、损坏或盗窃等原因造成的,而材料溢余差异通常是因为标准用量计算不准确或生产效率提高导致的。

记账处理方法如下:-材料不足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表示多支出的材料成本。

-材料溢余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表示节约的材料成本。

2.材料价格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实际购买的材料价格与标准材料价格之间的差异。

当实际购买价格高于标准价格时,产生的差异被称为材料价格上浮差异,反之则为材料价格下浮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通常是由供应商改变价格、采购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的。

记账处理方法如下:-材料价格上浮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表示多支付的材料成本。

-材料价格下浮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表示节约的材料成本。

3.材料效率差异:材料效率差异是指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包括材料价格因素。

当实际用量多于标准用量时,产生的差异被称为材料过多效应差异,反之则为材料过少效应差异。

材料效率差异通常是由于生产工艺变更、员工技能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记账处理方法如下:-材料过多效应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表示多使用的材料成本。

-材料过少效应差异:应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表示节约的材料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成本差异一般只在内部会计记录中进行核算,不在财务报表中直接反映出来。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在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差异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际材料成本高于或低于标准材料成本所导致的。

为了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账务处理,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材料成本差异首先,需要计算实际材料成本和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实际材料成本是指实际支付的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是预先设定的每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成本。

差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价格差异和使用差异。

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指实际材料价格与标准材料价格之间的差异。

计算价格差异的方法是将实际材料单价与标准材料单价相减,并乘以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

如果实际材料单价高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为不利差异;如果实际材料单价低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为有利差异。

使用差异:使用差异是指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与标准使用的材料数量之间的差异。

计算使用差异的方法是将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与标准使用的材料数量相减,并乘以标准材料价格。

如果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大于标准使用的材料数量,则为不利差异;如果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小于标准使用的材料数量,则为有利差异。

步骤二:划分差异种类根据差异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将材料成本差异划分为控制差异和非控制差异。

控制差异:控制差异是指能够通过管理控制手段来减少或消除的差异。

例如,可以通过采购优惠或改善库存管理来减少材料价格差异;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或改善生产过程来减少材料使用差异。

非控制差异:非控制差异是指无法通过管理控制手段来减少或消除的差异。

例如,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材料价格差异就属于非控制差异。

步骤三:进行会计处理根据控制差异和非控制差异的性质,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控制差异的会计处理:控制差异应当由与差异产生相关的部门或个人负责。

如果是价格差异,有利差异应当记入材料成本差异收益账户,不利差异应当记入材料成本差异损失账户;如果是使用差异,有利差异应当记入材料成本差异损失账户,不利差异应当记入材料成本差异收益账户。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当实际材料成本高于标准材料成本时,就产生了不利差异;反之,当实际材料成本低于标准材料成本时,就产生了有利差异。

下面将介绍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不利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不利材料成本差异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即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

首先,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实际材料价格与标准材料价格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材料价格高于标准材料价格,则会产生不利差异。

其账务处理如下:借: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进货差异)贷:原材料库存(实际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贷:材料成本差异(标准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其次,材料用量差异是指实际材料用量与标准材料用量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材料用量超过标准材料用量,则会产生不利差异。

其账务处理如下:借: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贷:原材料库存(实际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贷:材料成本差异(标准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2.有利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有利材料成本差异的产生也主要有两个原因,即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

首先,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实际材料价格与标准材料价格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材料价格低于标准材料价格,则会产生有利差异。

其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库存(实际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贷: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进货差异)其次,材料用量差异是指实际材料用量与标准材料用量之间的差异。

如果实际材料用量低于标准材料用量,则会产生有利差异。

其账务处理如下:借:原材料库存(实际材料用量×标准材料价格)贷: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3.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及对策:分析材料成本差异有助于企业发现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果不利差异主要由于材料价格差异引起,可能是由于材料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或供应商变更等原因导致,企业可以与供应商洽谈价格,或者寻找其他供应商以降低材料价格。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会计实务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

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主要是为了分析和评价企业在材料采购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益和效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两部分,即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价格差异是指实际材料单价与标准材料单价之间的差异,用量差异是指实际消耗材料数量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之间的差异。

一、价格差异的核算:1.1核算方法价格差异计算公式为:价格差异=实际材料单价-标准材料单价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若实际材料单价高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价格差异为不利差异(A减少);②若实际材料单价等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价格差异为零差异;③若实际材料单价低于标准材料单价,则价格差异为有利差异(A增加)。

1.2分析和应对方法价格差异会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①市场价格波动;②供应商质量或信誉问题;③材料采购策略的调整;④盈利目标的考虑。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应对价格差异:①增加谈判能力,争取低价采购;②持续监控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政策;③寻找更好的供应商,提高材料质量和信誉。

二、用量差异的核算:2.1核算方法用量差异计算公式为:用量差异=实际消耗材料数量-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若实际消耗材料数量大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则用量差异为不利差异(A增加);②若实际消耗材料数量等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则用量差异为零差异;③若实际消耗材料数量小于标准消耗材料数量,则用量差异为有利差异(A减少)。

2.2分析和应对方法用量差异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①原材料使用不当;②操作工艺变化;③员工操作技能不足;④设备故障或损坏。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应对用量差异:①增加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设备操作意识;②定期维护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转;③优化操作工艺,减少材料消耗;④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三、综合考虑和处理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不仅仅是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两个独立的指标,还应该进行综合考虑和处理。

做账实操-材料成本差异月末结账的会计处理

做账实操-材料成本差异月末结账的会计处理

做账实操-材料成本差异月末结账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

1、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3、差异结转1)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2)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4、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5、总结“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登记方法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

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

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可不分户,只用一户。

余额应叫借贷,不应叫正负,借余额表示成本超计划了,贷余额表示成本比计划节约了。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企业各种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是各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

该账户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贷方登记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及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超支差异额用蓝字,节约差异额用红字)该账户月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表示月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超支或节约的差异额,该账户按材料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及会计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及会计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及会计核算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额。

通过计量和会计核算材料成本差异,企业可以了解材料使用的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下面将介绍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和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

一、材料成本差异的计量1.标准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是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单价和标准用量计算得出的。

标准单价是基于市场价格、过去经验和技术依据等因素确定的,标准用量是根据产品设计、工艺要求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确定的。

2.实际材料成本实际材料成本是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所发生的材料支出,包括进货价格和运输费用等。

3.材料价格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是实际材料单价与标准材料单价之间的差额。

材料价格差异的计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材料单价-标准材料单价)×实际用量4.材料用量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是实际材料用量与标准材料用量之间的差额。

材料用量差异的计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材料用量差异=(实际材料用量-标准材料用量)×标准材料单价5.材料成本差异二、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1.材料价格差异的会计核算材料价格差异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材料支出进行核算,将差异部分计入材料成本异动分录中。

如果材料价格高于标准价格,则将差异记为材料成本增加;如果材料价格低于标准价格,则将差异记为材料成本减少。

2.材料用量差异的会计核算材料用量差异应该按照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进行核算,将差异部分计入材料成本异动分录中。

如果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超过了标准使用量,则将差异记为材料成本增加;如果实际使用的材料数量少于标准使用量,则将差异记为材料成本减少。

3.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进行核算,将差异部分计入材料成本异动分录中。

如果实际材料成本高于标准材料成本,则将差异记为材料成本增加;如果实际材料成本低于标准材料成本,则将差异记为材料成本减少。

通过以上的计量和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可以及时掌握材料成本差异的情况,确定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材料使用的效率和降低材料成本,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材料成本往往会与标准材料成本产生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价格变动、用量变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引起的。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和分析材料成本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会计上,我们需要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这就需要进行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是指将材料成本差异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记录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中,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下面,我们将介绍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首先,对于材料成本的差异,我们需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处理,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低于标准材料成本所产生的差异,而不利差异则相反。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需要分别进行会计分录。

对于有利差异,我们需要将其记录在“材料成本差异收入账”中。

具体的会计分录是,借“材料成本差异收入账”,贷“原材料库存”账户。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有利差异的收益及时记录下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而对于不利差异,我们则需要将其记录在“材料成本差异费用账”中。

具体的会计分录是,借“原材料库存”账户,贷“材料成本差异费用账”。

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记录下不利差异所带来的费用,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除了以上的基本会计分录外,如果企业需要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差异分解为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分别进行会计分录。

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差异的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总的来说,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需要对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进行规范和及时的操作,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结合会计准则和规定,制定适合自己的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采购
原材料
生产成本等
实际成本 ①人库(计划成本)
②出库(计划成本).
余额:结存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威 本差异
③月末结转入库材料
成本超支数
⑤月末
厂 -分配差髓支用蓝字.
节约用红字
余额:结存材料 余额:结存材料
超支差异
节约差异
④月末结转入库材料成本节约数
实际成本
从以上会计处理程序可以看出,“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是用来调整库存材料和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转为 实际成本,当其余额在借方时,对“原材料”账户起着附 加的作用;当其余额在贷方时,对“原材料”账户则起着 抵减的作用。因此,月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对存货项
目中的材料应将“原材料”账户的借方余额和“材料成 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相加或与其贷方余额相抵减, 经计算凋整后才是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至于对发出 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则是根据材料成本 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确定的。由 于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会直接影响生产中耗费的材 料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计算.进而又必然会影响企业利 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不难理解,如若人为确定差 异率,将超支差按高于正常差异率结转,节约差按低于 正常差异率结转或对节约差不作处理,其结果必然是 挤占成本,少交纳企业所得税。对此,必须引起审计人 员的充分注意。
多转材料费用=[∑材料明细账计划成本余额+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余额]一总账材料实际成本
7.检查材料采购业务中发生的短缺和超定额损耗 数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材料采 购业务中,如发生短缺和超定额损耗:应通过“材料采 购”账户的贷方转出,只计算实收材料的采购成本差 异。如不按规定转出而提高其差异率,挤占成本,应补 交企业所得税。
一、材料成本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我们知道,材料成本差异是指材料采购收发核算 在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时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 的价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计划成本方法 的应当合理计算成本差异,月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 调整为实际成本;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数额很 少在当月全部分配完,差异数额较大的应按规定比例 分配。以上规定简单地说,采用计划成本方法的月末必 须用成本差异对计划成本进行调整,使其还原为实际 成本;对其差异要进行合理分配。在实际工作中,这项 工作包括采购成本差异的结转,和根据差异率计算分 配材料成本差异额两个方面。对其会计处理程序可图 示如下:
二、检查材料成本差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材料成本差异的检查必须是以账簿为依据,并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查对材料采购明细账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是 否按规定的类别(如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设 置,二者没账的口径是否一致。这是正确计算材料费用 和产品成本的基础,也是正确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的基础。 2.检查结转采购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 由于材料采购明细账的借方包括已付款未入库在途材 料的实际成本,因而采购成本差异应根据账中已付款 已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计算确定, 而不能根据账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相 比较计算确定;结转采购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应按各 材料采购明细账计算的采购成本差异分别编制,不能 根据总账中“材料采购”账户综合编制。以上这些要求 是保证“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类别或品种正确进行明 细核算,而不能使用一个综合差异率的基础。否则,差 异率必定有误。而且一般是多转材料费用,挤占成本, 少交纳企业所得税。 3.检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结存余额是否正 常。如若该账户贷方出现大量结存余额(节约差),表明 长时期对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未按规定进行抵减调整 处理。经核实后,对这笔因多转材料费用而挤占成本的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王应寅, 王洪让 陕西省林业学校
林业财务与会计 FORESTRY FINANCE & ACCOUNTING 2000,""(5) 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ycwykj200005015.aspx 授权使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sdjjmydx),授权号:fd5ebfdb-2f4d-4e59-9678-9e1b01812823
4.检查材料成本差异分配表和材料成本差异明 细账的贷方发生额是否相符,其中使用的差异率和差 异额分配是否按规定的公式和方法计算求得,并应进 行验算与核查其分配数额是否正确,计算有无差错。
但验算差异率计算公式时必须注意,对月末已入 库未付款的材料,由于已按计戈Ⅱ成本记入材料明细账 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并已包括在材料成本差异率 计算公式的分母之中,但由于这部分入库材料并未付 款,没有发生成本差异,在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的 分子之中则未包括这部分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这会 使计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略有出入,这种出入是合 理的,因为以后付款时发生的成本差异将会包括这部 分成本差异的因素。如果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 式的分母中不包括未付款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则可 能会发生库存材料已无余额而材料成本差异还有余额 的不合理现象。
6.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有不同的核算方法,在采 用总账账户按实际成本登记,材料明细账按计划成本
万方数据
●工作研究
登记的情况下,材料明细账的材料计划成本余额之和, 加上(或减去)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材料成本差异余额 之和,应和总账账户材料实际成本余额相等。如若明细 账余额之和大于总账账户材料实际成本余额,一定是 多转了材料费用,挤占了成本,少计企业所得税。对多 转的材料费用可按下式计算:
5.检查采用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是否合理。按照规 定,对差异率既可采用本月的,也可采用上月的,方法 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如有变动,应在年度会计报 告中加以说明。一般来说,在月初库存材料较多,本月 发出材料全部或大部分是月初库存的情况下,为了简 化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工作,并加速发出材料成本 差异的调整和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采用上月的 材料成本差异率。但如若月初库存材料很少或没有库 存材料,本月发出材料的大部或全部是本月人库的材 料,则不能这样做。这是因为发出材料所负担的成本差 异不符合实际情况,且在月末库存可能很少或没有库 存的情况下,如若本月发出材料按上月成本差异率调 整的成本差异和按本月成本差异率计算的成本差异的 差额很大,将会导致月末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和成本 差异率过大,甚至出现月末没有库存材料而材料成本 差异却有账面余额,而且余额很大的不合理现象。这在 客观上都会影响材料费用和产品成本以及应纳税所得 额的正确计算。检查发现不按规定计算和分配材料成 本差异的,要计算出应分配和应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 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本年利润 由于损益的增减变动要涉及所得税和盈余公积的 计提,因而,还要对所得税和盈余公积进行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作者单位:陕西省林业学校) 收稿日期:1999—12—_08
·27·
材料成本差异有关问题与会计处理
三、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处理 按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 预缴,年度终了后再汇算清缴。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 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据此,对材料成本差异经检查 核实后,如属于纳税年度内因多转材料成本差异而挤 占成本的,应纳税所得额可按下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多转材料成本差异调整金额 在会计处理上,应要求被查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原 差异分配的有关会计分录用红字冲销,然后再编制正 确的会计分录进行调整处理,以免影响以后应纳税所 得额的正确计算。 如若本年度内查出以前年度多转的材料成本差 异,这是一种偷税行为,除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外,应调 增以前年度利润,并将影响利润的数额凋整计入本年 度。应要求被查企业会计人员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材料成本差异
·26·
万方数据
2000年第5期 IN YE CAI WU YU KUAl jI
累计数额应调增以前年度利润,补交企业所得税。在处 理方法上,不必再逐期清查应分配的差异额,可采用简 便方法先算出上年度12月份的差异率用以确定上年 底应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额,然后将结存余额(节约 差)调增上年度利润。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6日
●工作研究
2000年第5期 IN YE CAl WU YU KUAl JI
材料成本差异有关问题与会计处理
黧萋麓释豢雾囊;翳豢罄褰彗翳誊赣释i释麓罄誊罄蠢簿嚣辩誊善辫薹彗豢棼嚣誉箨箨麓尊麓麓善瓣簿瓣麓;辫筹黧罄麓蓉誉参
。王应寅王洪让
在税务检查中,我们常发现对材料核算采用计划成 本计价的企业,因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有误,导致材料成 本差异额分配不正确,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所得税的计 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对这方面的业务未 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核算不够规范,存在不同程度 的随意性造成的。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