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原理
计划成本法公式

计划成本法公式
1. 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
-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 这里的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 计划成本。
如果成本差异为正数,表示超支差异;如果成本差异为负数,表示节约差异。
2.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公式。
-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超支差异相加,节约差异相减)。
3. 期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公式。
- 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 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超支差异相加,节约差异相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正负号的理解

材料成本差异率正负如何确定及相关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额,是指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
正数表示超支差额率,负数表示节约差额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指材料成本差异额与材料计划成本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至于材料成本差异率正负的确定,可以这样:
材料成本差异率=(库存材料差异额+购入材料差异额)/(库存材料计划成本+购入材料计划成本)
超支额为正,节约额为负
所以:年初超支为+300,入库节约为-1000 最终分子为+2000
而计划成本本身就一定为正,即分母一定为正
所以,该题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正负取决于分子
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通过编制“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来完成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公式:
1、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X 100%
2、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 材料成本差异率
3、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4、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5、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增加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 (1+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率。
它是衡量企业材料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材料成本差异率 = (实际材料成本 - 标准材料成本)/ 标准材料成本 × 100%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正负值表示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方向。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值,则表示实际材料成本高于标准材料成本;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值,则表示实际材料成本低于标准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购入的材料价格与标准材料价格之间的差异会对材料成本差异率产生影响。
如果实际材料价格高于标准材料价格,则会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值;反之,如果实际材料价格低于标准材料价格,则会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值。
2.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使用的材料与标准使用的材料之间的差异也是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因素之一。
如果实际使用的材料量高于标准使用的材料量,则会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值;反之,如果实际使用的材料量低于标准使用的材料量,则会导致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值。
3. 材料成本差异的管理:企业能否有效地管理材料成本差异也会直接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大小。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材料采购、存储和使用制度,加强对材料成本差异的监控和分析,才能控制材料成本差异率在合理的范围内。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材料成本控制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值,企业可以采取降低材料价格、改善材料采购流程、控制材料使用量等措施来降低材料成本;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值,则可以继续加强材料品质控制、优化材料配比等措施来提高材料成本。
综上所述,材料成本差异率是企业用来评估材料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的管理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材料成本控制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率公式原理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当我看到这个公式,产生了一个疑问?公式为什么这么设计?原理是什么?我今天着重讲一下公式为何如此设计,原理是什么!解释分为 3 步,第 1 步将原理粗略的解释一下,如果不太懂,接下来第 2 步用一个案例来讲解,第 3 步用一个小故事来强化理解。
第1步:如果你的理解力强,我简单解释一下,公式中被除数(成本差异)表示节约或者超支了多少,除数(计划成本)表示计划成本的总额是多少,计算得出差异率表达的是每一个单位的计划成本上分摊了多少节约或者超支的金额,如果是节约了,那么你还是按照未节约前的状态来结转成本,成本结转多了,需要减掉一部分,那你就需要减少节约的金额,这样才是准确的,反之同样。
如果你被我说的更乱了,我们看下面的例子来增进理解吧!例题中有关计算问题如果有疑问,请包涵,着重是理解公式的原理:我还想强调一下,请一定要分清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
第2步:例子很简单,我也是从网上搜索的例题,如下:原材料期初借方余额:160 万(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借方余额:12 万元计划成本下,10 元/公斤10 月 1 日采购一批原材料 130 万元(162500 公斤),税率 17%,进项税 22.1 万,货款已付,材料入库。
材料采购130万应交税费-进项税22.1万银行存款152.1万原材料162.5万(162500公斤×10元)材料采购162.5万材料采购32.5万材料成本差异32.5万10 月 30 日采购一批原材料 220 万元(200000 公斤),税率 17%,进项税 37.4 万,货款已付,材料入库。
材料采购220万应交税费-进项税37.4万银行存款257.4万原材料200万(200000公斤×10元)材料采购200万材料成本差异20万材料采购20万到此,把期初+本期各科目汇总:原材料:160+(162.5+200)=522.5 万材料采购:0材料成本差异:12+(20-32.5)=-0.5 万(负数表示节约)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和原材料是什么?就是公式中所求的数据,即:差异率= -0.5÷522.5×100% =0.0957%那原理是什么?你想,现在仓库中所有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522.5万,而材料成本差异是-0.5 ,这说明实际的成本是522.5-0.5 = 522 万①下有注释那么,如果你在结转成本的时候还是按照计划成本522.5来结转是不对的,其中这节约下来的0.5要分摊到522.5上面去,当你需要结转的时候,需要额外做一个分录,那么继续看下面:月末汇总,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 100000 公斤,管理部门领用原材料50000 公斤。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是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程度。
通过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为,材料成本差异率 = (实际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 标准材料成本× 100%。
其中,实际材料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是根据生产计划和成本预算确定的标准成本。
在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获取实际材料成本数据。
实际材料成本数据应当真实可靠,反映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
在数据采集和整理过程中,应当注意杜绝虚假数据和误差数据的影响。
2. 确定标准材料成本。
标准材料成本是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和成本预算确定的,它应当是合理的、可行的,并且能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成本控制要求。
3. 分析材料成本差异的原因。
在计算得到材料成本差异率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差异的原因。
材料成本差异的原因可能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材料使用效率低下、材料采购管理不当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深入分析差异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4. 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在分析了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其原因之后,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能包括优化原材料采购渠道、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加强成本控制意识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降低材料成本差异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和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监控和分析,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科学准确地计算和分析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材料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怎么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率,它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有利于企业了解材料成本的偏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一、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材料成本差异率 = (实际用量×实际单价标准用量×标准单价)/(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100%。
其中,实际用量为实际生产所使用的材料数量,实际单价为实际购入材料的单价;标准用量为标准生产所需的材料数量,标准单价为标准材料的单价。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偏差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应用。
1. 分析偏差原因。
通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企业可以分析偏差的原因,找出导致材料成本偏差的具体因素。
可能是由于采购价格的波动、材料的浪费、生产工艺的变动等原因导致的成本偏差。
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优化供应商选择、加强库存管理、改进生产工艺等,从而降低材料成本的偏差。
2. 提高成本控制效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成本控制。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合理的材料成本预算,加强对材料采购、使用和管理的监控,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降低材料成本的偏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优化生产管理。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结果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企业可以根据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情况,优化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损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及应用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加强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监控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是用于衡量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程度的一个指标。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率 = (实际材料成本 - 标准材料成本)/ 标准材
料成本 × 100%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实际材料成本:实际材料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生产期间内所实际发生的材料费用总额。
此费用包括原材料的购买成本、运输费用等。
实际材料成本可以从企业的成本核算记录中获取。
2. 确定标准材料成本:标准材料成本是指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规格和标准价格计算的材料费用总额。
标准材料成本一般由企业进行预先制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市场行情等因素来确定。
标准材料成本也可以从企业的成本核算记录中获取。
3. 计算差异金额:差异金额是指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异,即实际材料成本减去标准材料成本。
4. 计算差异率:差异率是指差异金额与标准材料成本的比率。
将差异金额除以标准材料成本,然后乘以100%即可得到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正负和大小反映了实际材料成本与标准材料成本之间的差距。
如果差异率为正值,表示实际材料成本高于
标准材料成本;如果差异率为负值,表示实际材料成本低于标准材料成本。
差异率的绝对值越大,差异程度就越大。
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材料成本差异率,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材料成本差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图

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其中: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扩展资料:材料成本差异也称为“材料价格差异”,指企业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之间的差额,在会计实务中一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核算。
企业外购材料所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
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账务处理(一) 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当我看到这个公式,产生了一个疑问?公式为什么这么设计?原理是什么?
我今天着重讲一下公式为何如此设计,原理是什么!
解释分为3步,第1步将原理粗略的解释一下,如果不太懂,接下来第2步用一个案例来讲解,第3步用一个小故事来强化理解。
第1步:
如果你的理解力强,我简单解释一下,公式中被除数(成本差异)表示节约或者超支了多少,除数(计划成本)表示计划成本的总额是多少,计算得出差异率表达的是每一个单位的计划成本上分摊了多少节约或者超支的金额,如果是节约了,那么你还是按照未节约前的状态来结转成本,成本结转多了,需要减掉一部分,那你就需要减少节约的金额,这样才是准确的,反之同样。
如果你被我说的更乱了,我们看下面的例子来增进理解吧!例题中有关计算问题如果有疑问,请包涵,着重是理解公式的原理:
我还想强调一下,请一定要分清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
第2步:
例子很简单,我也是从网上搜索的例题,如下:
原材料期初借方余额:160万(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借方余额:12万元
计划成本下,10元/公斤
10月1日采购一批原材料130万元(162500公斤),税率17%,进项税22.1万,货款已付,材料入库。
材料采购130万
应交税费-进项税22.1万
银行存款152.1万
原材料162.5万(162500公斤×10元)
材料采购162.5万
材料采购32.5万
材料成本差异32.5万
10月30日采购一批原材料220万元(200000公斤),税率17%,进项税37.4万,货款已付,材料入库。
材料采购220万
应交税费-进项税37.4万
银行存款257.4万
原材料200万(200000公斤×10元)
材料采购200万
材料成本差异20万
材料采购20万
到此,把期初+本期各科目汇总:
原材料:160 + (162.5 + 200) = 522.5万
材料采购:0
材料成本差异:12 + (20 - 32.5) = -0.5万(负数表示节约) 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有?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和原材料是什么?就是公式中所求的数据,即:差异率= -0.5 ÷522.5 ×100% =0.0957% 那原理是什么?你想,现在仓库中所有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522.5万,而材料成本差异是-0.5,这说明实际的成本是522.5-0.5 = 522万①下有注释
那么,如果你在结转成本的时候还是按照计划成本522.5来结转是不对的,其中这节约下来的0.5要分摊到522.5上面去,当你需要结转的时候,需要额外做一个分录,那么继续看下面:
月末汇总,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100000公斤,管理部门领用原材料50000公斤。
生产成本100万(100000公斤×10元)
管理费用50万(50000公斤×10元)
原材料150万
这上面已经结转完成,下面就是需要额外做的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1435.5元
生产成本957元(100万×0.0957%)
管理费用478.5元(50万×0.0957%)
调整成最为准确的成本
①注释,请结合上面的分录来理解,-0.5负数表示的节约,而非负数
是表示超支,原材料期初借方余额:160万(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借方余额:+12万元,10月1日购原材料130万元,10月30日购原材料220万元
实际成本= 160万+12 万+130 万+220万=522万
第3步:
用一个小故事再来解释一下:
有一个师傅,他让弟子去下山采购一些日常用品,弟子领命,临走时师傅的老婆,师娘嘱托弟子,蜡烛买10根,1铜板/根,盐5两,2铜板/两,布5匹,3铜板/匹,一共应该35个铜板(计划成本),弟子记在心头,去也!
过些天,弟子回来了,递上一份清单给师傅,清单如下:
蜡烛涨价了,2个铜板/根,所以买蜡烛花了20个铜板,
盐便宜了,1个铜板/两,所以买盐花了5个铜板,
布匹也便宜了1个铜板/匹,所以买布花了5个铜板
一共花了30个铜板(实际成本),买同样的东西比之前便宜了5个铜板(成本差异),师傅看了有些后悔没有多买些!转念一想,嘿嘿!
剩了5个铜板就作为小金库以备不时之需,反正东西原样都买了回来,可以跟老婆交差了。
哪知他的老婆,神一样的观察力,洞察了他的心思,吃晚饭的时候,只一下,就给炸了出来,乖乖的把5个铜板交了出来。
嘴里还念叨着,老娘我是干什么,想蒙我,
按照之前买的这些东西花35个铜板,现在买同样的东西便宜了5个铜板,这样的话,我还需把这5个铜板平均分摊到每个物品里(差异率),用的时候还需再相应的减掉,不能像以前那样的算了,以为物价便宜了嘛!师傅耳朵里听着,嘴里小声叨叨!估计是可惜自己的小金库。
师娘看在眼里,冷笑着说,哼,以后再买东西就给你30个铜板,师傅冷汗直冒!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