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成本会计作业题

(4)编制发出材料和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分录。
练习题二
1.(6分)某工业企业甲工人的月工资标准是2450元,8月份共31 天,病假2天,事假1天,星期休假9天,出勤19天,根据该工人 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70%计算。 要求: (1)按30天计算日工作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
(2)按30天计算日工作率,按缺勤天数扣减月工资。 (3)按20.83天计算日工作率,按出勤日数计算月工资; (4)按20.83天计算日工作率,按缺勤天数扣减月工资。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 计分录。
3.(20分)某企业设有发电、供水、运输、机修四个辅助 生产车间。2004年4月份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作业 和发生的费用情况如下:
受益部门
供应部门 发电车间 千瓦小时 — 40000 7000 8000 60000 60000 5000 — 供水车间 立方米 70000 — 80000 — 120000 120000 10000 — 运输车队 吨公里 — — — 2000 4000 5000 — 1000 机修车间 小时 100 200 400 — 600 500 200 —
Hale Waihona Puke 要求: (1)分别计算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 失费用(列式计算);
(2)编制归集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费用 的会计分录; (3)编制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练习题六 1.(8分)某企业A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材料是在每道工 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的材料消耗定额和月末在产品数 量如下表: 工 1 序 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 250千克 计 月末在产品数量 200件
2.(6分)某企业本月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原材料1700 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元,提取的职工福利费65元,制造 费用240元。该企业不可修复废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本月不可 修复废品5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120元;5件废品的定额工 时共为100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为:工资及福利费4元,制造 费用6元。全部废品残料作为辅助材料入库,按计划成本计价 160元,应由过失人员赔偿3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 入。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怎么做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怎么做会计分录?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总结起来就是:“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的定义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定义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
指材料的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
内涵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
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业务的工作质量。
具体科目设置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
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
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
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及”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差异分配率算式

差异分配率算式
成本差异率亦称“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
指材料成本差异额占材料计划成本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
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计划成本+当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00%
实际工作中,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是通过编制“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来完成的。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X 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X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本月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月增加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 (1+材料成本差异率)。
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
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
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一、材料成本差异账目设置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
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
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
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二、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成本大,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成本小,叫”节约差”。
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三、会计处理1.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

关于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不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
按材料类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运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阻碍成本运算的正确性。
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运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按照发出耗用材料的打算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运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打算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打算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实际成本=打算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在那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打算成本的差异。
三、材料的打算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事实上际成本相一致,打算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
打算成本除专门情形外,在年度内一样不作变动。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打算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打算成本)×100%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打算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打算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打算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打算成本的差异。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打算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打算成本之间的差异额。
但那个地点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
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
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Materials cost difference/Materials cost variance/Balance of Materials)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
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
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
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
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
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5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五)课程号:课序号:开课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的标号填入每题后面的括号内。
本类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下列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中,企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基础前提是()。
A.持续经营B.会计分期C.会计主体D.货币计量2.企业发现现金短款,在查明原因之前,应先记入的账户是()。
A.其他应收款B.待处理财产损溢C.营业外支出D.财务费用3.企业将持有的3月15日出票,120天到期,面值100000元,票面年利率6%的票据于4月9日申请贴现成功,年贴现率为12%,则获得的贴现金额为()。
A.101264元B.98600元C.96800元D.98770元4.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商品时,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应直接计入()。
A.营业费用B.购入商品成本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支出5.企业某种存货期初实际成本为400万元,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5万元,本期购入该种存货实际成本90万元,领用300万元,期末估计库存该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82万元。
则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额为()。
A.3万元B.5万元C.8万元D.18万元6.企业的短期投资按总体计提跌价准备,期初短期投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60万元,本月出售部分作短期投资入账的股票,实际成本为200万元,售价为220万元,则转让该部分股票的投资收益为()。
A.0万元B.10万元C.20万元D.30万元7.企业购入的工程物资,在工程期间发生盘亏的,应按盘亏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A.增加营业外支出B.增加管理费用C.增加工程成本D.增加生产成本8.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不能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的支出,应计入的账户是()。
A.长期待摊费用B.开办费C.递延资产D.待摊费用9.企业向甲公司销货,不含税售价为1000万元,给予购买方10%的商业折扣,又给予8%的销售折让,现金折扣条件为3/10、2/20,对方实际在20天内付款,不考虑增值税,则发生的现金折扣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材料成本差异,是企业对材料的采购、收发,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核算时所形成的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在有的行业会计制度中,也将此称为“材料价差”。
一定时期内(如一个月)全部材料成本差异额与形成该额的全部材料计划成本额之比,称为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已分配的差异额。
(节约用红字,超支用兰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
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
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
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
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
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
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
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发出耗用材料的计划价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进行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
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四、材料成本差异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关于计划成本下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是存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会计业务核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会计实践中应用的难点。
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下面就此做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内容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成本差异是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额。
但这里指的材料,不仅是“原材料”帐户核算的内容。
还包括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两部分。
但材料成本差异并不核算存货的所有内容,其明细帐的设置与材料采购帐户是一致的,即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
二、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内在关系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其收入、发出、结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但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核算要遵循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这样月未必须将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及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帐户,通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调增、调减,反映出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以符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差异的调整是计划成本核算的核心问题,要做到熟练、正确地调整差异,笔者认为,必须要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的调整与被调整的关系,从内涵上加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些帐户的方向进行死记。
这里需要再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同志认为材料成本差异调整的是其所对应的一切帐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事实则不然,其调整的是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帐户。
以原材料帐户为例,如对收入业务加以调整,假定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
体现在帐簿是就有“原材料”帐户借方为100元),实际成本为105元(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超支),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在借方加以调增5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两帐户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5元;如原材料入库计划成本为100元,实际成本为98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习惯上称之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帐户必定要在贷方加以调减2元,原材料与材料成本差异共同反映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8元。
同样,如对发出业务调整差异,也可采用上述换位理解的方法,如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体现在帐簿上就有原材料贷方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之元,实际成本为102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增2元,两帐户反映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2(100+2)元;如发出原材料为1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即100元的计划成本应负担差异一2元,实际成本为98元),则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帐户的贷方必定要调减2元,用红字反映,有的同志可能有疑问。
为什么不用“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的借方金额反映,而在贷方用红字,主要是因为发出材料体现为原材料帐户的贷方,为与被调整帐户方向一致,便于从调整的角度加以理解。
通过上述举例可看出,只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与被调整帐户的内在关系,才能准确熟练地把握调整的内容、方向和金额,也会很直观地明白了大家习惯上讲的“对收入业务调差异,超支计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计贷方:对发出业务调差异,均计人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三、明确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环节材料成本差异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收入与发出环节的差异额,因收入的途径及发出的用途不同,因此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也不相同。
材料成本差异率核算某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计划成本为18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50元;本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6800元,计划成本为7200元;本月生产领用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5400元,要求: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并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多少?3.计算期末库存材料实际成本.请帮忙解决以上问题,谢谢问题补充:-50-400+270=-180计算出来的,因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额计算出来的-270元,我的理解是差异在贷方就表示负数,那么计算出-270,填写差异贷方就负负得正,所以要加上+270,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对不对,请改正,谢谢,原来发出的材料应负担的差异还要结转给借方,我现在明白了,谢谢WNSHANG的指点,想和你交做朋友,学术交流,愿意吗?QQ495124484最佳答案1.差异率=[-50+(6800-7200)]/(1800+7200)=-5%2.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5400*(-5%)=-270元发出材料实际成本=5400-270=5130元3.月末实际成本=1800+7200-5400-180=3420元你所问的180,在做这种题时,你要把"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画丁字帐,期初贷方50,本月购入时材料成本差异贷方400,具体分录为:借:原材料 7200贷:材料采购 6800材料成本差异400本月领用时,材料成本差异借方270,具体分录为:借:生产成本 5400(计划成本)贷:原材料 5400借:材料成本差异 270(发出材料分摊的差异额)贷;生产成本 270最后根据画的丁字帐得出,材料成本差异还有贷方余额180,因为材料成本差异借方正数贷方负数,所以减去呀,明白了吧."差异贷方就负负得正,所以要加上+270,"这样的理解不对.请记住,如果算出的本期应负担的差异额为负数,余额在贷方,这没错,但月末结转时,要把它转到借方呀,如果余额在借方,月末就要把它转到贷方,请再看看我上面本月领用时做的两笔分录吧,愿你明白了.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的依据是已经收到发票的材料的计划成本,但发出时核算涉及所有原材料.这样一来分母会增大,造成成本核算的时间性差异.请问,该如何办?求助谁有计划成本差异率制定时的理论依据?观点一:成本核算不包括暂估的那块!观点二:正如你所說的,因為暫估的材料是按計劃價格或標準價格(通常如此)來入帳的,因此沒有差異,但在領用時,它是參與差異分配的,產生"这样一来分母会增大"的問題,進而造成材料差異的時間性差異,若金額較大的話,不僅影響當期的成本核算,還會影響真正收到發票的那個月的成本核算(累積的暫估差異全部會在收到發票的那個月凸顯出來!!)我的解決的辦法:暫估的時候按照合同價格來暫估,也就是按照將來收到發票的價格來暫估.但實際有很多時候,是材料都領用了,甚至做成產品,連產品都賣了,材料的價格還沒有訂下來,暫估還挂在哪兒.那財務真的是只有望"差異"興嘆了!委托加工物资比较特殊,在发出的时候就要结转相应的材料成本差异,但此时还不能确定月末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是多少,就只能采用月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即月初结存材料的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