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 物。宽度很
少超过10m,深可达数十米到数百 米。
漏斗
漏斗1
贵州兴义
漏斗2
贵州兴义
漏斗3
贵州兴义
漏斗群1
云南罗平
漏斗群2
云南罗平
广西乐业“天坑”
最深613m
乐业“天坑”仰视
重庆小寨“天坑”1
深666m
重庆小寨“天坑”2
孤峰1
孤峰2
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图
二、地下karst地貌
• (一)地下河(伏流):有长年流水的 地下溶洞称为地下河或暗河,它和地表 河一样,发育有瀑布、冲蚀坑、壶穴、 深槽地貌和沙砾堆积物。当地壳上升和 潜水面下降时,河水便渗入更深的地下, 原来的地下河槽则变成了干涸的水平溶 洞,以后就会发育出各种各样的碳酸钙 堆积地貌。
3.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枯水期潜水面以 下,直到低谷能补给河流的深度。水流 呈水平流动补给河流、常年流动、并且 有自由水面。十分有利于水平发育大规 模的水平溶洞。 4.深部滞流带(承压带):位于水平流动带 以下,水流动慢、水质交替弱、岩溶作 用微弱。 以上各带的界线受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
(1)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 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可溶性盐类) (2)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泥灰岩<白云岩<石灰岩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 其是 石灰岩分布区。这与其分布极广且常 露出地表 也有关。。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 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冲积、重力崩塌和 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 作用都叫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改造成的 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就叫喀斯特地貌。我 国亦称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后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喀斯特原为巴尔干半岛的一处地名,19世纪中叶,最初的喀斯特地貌研究始于此处,因而得名。
可溶性岩石主要有三类: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和卤盐类岩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0%,喀斯特地貌就出现在这些地区。
从热带到寒带,从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我国是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广东西部、广西、贵州、云南东部以及四川和西藏的部分地区,面积约90万至130万平方千米。
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就是奇峰林立、洞穴遍布。
以地表为界,喀斯特地貌又可分为地上景观和地下景观两部分。
地上通常有孤峰、峰丛、峰林、洼地、丘陵、落水洞和干谷等特征景观,而地下溶洞中最常见的则是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地下暗河等景观。
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和云南石林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最新资料推荐------------------------------------------------------第五章喀斯特地貌第五章喀斯特地貌1/ 108概述(一)什么叫喀斯特? 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卤酸盐类等)地区岩石发生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一系列地貌。
石灰岩石膏卤盐---------------------------------------------------------------最新资料推荐------------------------------------------------------ (二)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概况?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发育也很典型,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出露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以桂、黔、滇东为大(例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3/ 108贵州荔波峰林---------------------------------------------------------------最新资料推荐------------------------------------------------------5/ 108重庆武隆天生桥---------------------------------------------------------------最新资料推荐------------------------------------------------------ (三)喀斯特的价值和不良影响1、价值? 现已探明石油储处多在石灰岩溶洞中,约有一半在该地貌中。
地表奇峰异石,地下有众多溶洞,各种造型景观奇特,称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地下洞穴埋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有重大科学价值。
7/ 108---------------------------------------------------------------最新资料推荐------------------------------------------------------9/ 108海中喀斯特越南下龙湾——“ 海上桂林”---------------------------------------------------------------最新资料推荐------------------------------------------------------ 下龙湾11/ 108---------------------------------------------------------------最新资料推荐------------------------------------------------------13/ 108---------------------------------------------------------------最新资料推荐------------------------------------------------------ 贵州威宁的草海,46.6 km215/ 1082、不良影响? 裂隙、孔洞多,地表难吸收水,风化壳薄,会引起水土缺失,不利农业生产。
第五章喀斯特地貌4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PPT课件

本溪水洞洞内的巨大石笋
8
重 庆 芙 蓉 洞 内 的 石 柱
9
石幔
10
吉林磐石官马溶洞石瀑布
11
生长中的石笋和边石坝
12
地表也会有边石坝形成(四川九寨沟黄龙)
13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天 生 桥
1
溶洞微地貌
溶蚀微地貌:岩穹隆,边槽 堆积地貌槽
3
岩 穹 隆 ( 天 锅 )
4
石洞 笋穴 、堆 石积 柱地 的貌 形: 成石
钟 乳 、
裂隙
洞顶 石环
石管 石钟乳
石笋 石盘 洞底
石柱
5
石 笋 、 石 钟 乳 与 石 柱
6
态石 钟 乳 发 育 的 初 期 形
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

喀斯特地貌高中地理
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那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呀!
你们想想看,那大地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在漫长的岁月里,用它独特的魔法创造出了喀斯特地貌这么个奇妙的东西。
那一个个奇峰怪石,可不就像是大地变出来的艺术品嘛!
喀斯特地貌呀,到处都是洞洞。
那溶洞,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地下宫殿,里面有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
你们说像不像童话里小精灵住的地方?有的钟乳石从洞顶垂下来,长长的,就像要滴下来似的,真让人担心会不会一不小心就砸到脑袋上啦!还有那石笋,从地上往上长,和钟乳石遥相呼应,好像它们在比谁长得更快更高呢!
还有那地下河呀,在黑暗中悄悄地流淌着,不知道它要流到哪里去。
你说它会不会也有自己的小秘密和小旅程呢?说不定里面还藏着什么宝贝呢!哈哈!
再看看那些喀斯特山峰,有的高高耸立,直插云霄;有的形态怪异,让人浮想联翩。
就好像大地在和我们开玩笑,把山峰捏成了各种奇怪的形状。
你看那一座,像不像一只大乌龟?还有那一座,是不是有点像个大蘑菇?真的是太有意思啦!
咱们中国可是有很多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呢!比如说桂林山水,那简直就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作呀!那山那水,美得不像是真的。
还有云南的石林,那些石头就像一片森林一样,壮观极了!
你们说,大自然怎么就这么厉害呢?能创造出这么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我们可得好好保护这些美景呀,不然以后可就看不到啦!
总之呢,喀斯特地貌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一份特别礼物。
我们要好好珍惜它,欣赏它的美,感受它的神奇。
让我们一起走进喀斯特地貌的世界,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奇妙吧!你们难道不想去看看那些神秘的溶洞,摸摸那些奇特的石头吗?还等什么呢,赶紧出发吧!。
第5章 喀斯特地貌

水平溶洞
天桂山银河洞
溶洞溶蚀地貌
溶洞溶蚀地貌
天桂山银河洞
溶洞溶蚀地貌
天桂山银河洞
溶洞溶蚀地貌
广 东 连 州
溶洞溶蚀地貌
北京郊区
2.堆积地貌
主要是指化学堆积形成的地貌。有因 CaCO3 积淀自洞顶 向下增长的石钟乳。水滴从石钟乳上滴到洞底,CaCO3沉淀 而形成自下而上增长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接则形成石 柱。 CaCO3 水溶液沿洞壁漫流时,由片状或层状碳酸钙积
一、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
● 早期:披覆在石灰岩上的非溶性岩石被剥除,石灰岩
裸露地表,喀斯特地貌开始发育。地表水流占优势,形
成溶沟、石芽、溶斗和落水洞等漏陷地貌。
● 中期:地下喀斯特作用加强,地表水除主河流外,大 部分转入地下,形成地下水系和地下洞穴系统。地表干旱, 发育干谷、盲谷等。此后,许多地下河和溶洞顶部崩陷,
● 寒带及高山型
寒带与高山地区,气温低,地表终年冻结或者季节性
而成。
2. 落水洞 是开口于地面,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
河或溶洞的洞穴。有裂隙状落水洞和井状落水洞两种。
溶蚀溶斗
贵州兴义
溶蚀溶斗
贵州兴义
溶蚀溶斗
云南罗平
塌陷漏斗
最深613m
乐业“天坑”仰视
塌陷漏斗
塌陷漏斗
深666m
塌陷漏斗
塌陷漏斗
塌陷漏斗
裂隙状落水洞
盈江虎跳石落水洞 堪称全国最大的落水洞
贵
州
二、地下喀斯特地貌 (一)溶洞的发育
地下水沿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形成的地下空洞, 叫溶洞。多个溶洞连通形成一个整体时,称为洞穴系统。
溶洞的发育受构造影响很大。首先,溶洞是沿各种裂隙溶 蚀、侵蚀而成,所以它的纵剖面呈阶梯状,平面轮廓常沿裂
自然地理学第五章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对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 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 征、类型及成因,有详细的考察和 科学的记述。 仅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3省区, 他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 且一般都有方向、高度、宽度和深 度的具体记载。 并初步论述其成因,指出一些岩洞 是水的机械侵蚀造成,钟乳石是含 钙质的水滴蒸发后逐渐凝聚而成等。 他是中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 貌的卓越先驱。
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
要求: 了解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作 用的因素,掌握岩溶地貌的主要类型, 了解岩溶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地域分异。
喀斯特地貌概述
19 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J. 司威杰对前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 特(Karst)石灰岩高原进行研 究,并于1893 年正式用“Karst” 来概括喀斯特高原的地貌景观。 1966年,桂林全国喀斯特会议上 将“喀斯特”改为“岩溶”。 徐霞客(1586—1641)曾经深入 湘、桂、黔、滇等地进行岩溶地 质地貌考察,成为我国和世界上 最早的岩溶研究的先驱者。
一喀斯特作用ocaco2hco12发生喀斯特作用的条件texttext可溶性岩石裂隙节理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可溶性透水性沉积溶蚀1岩石可溶性非可溶性岩石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石英岩页岩等可溶性岩石溶解度gl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等0015硫酸盐类石膏芒硝等21卤化物岩盐钾盐镁盐360石灰岩岩溶发育最完美最壮观寿命2岩石的透水性水与可溶岩石的接触部分才能发育岩溶
一、喀斯特作用
1.1化学过程 CO2+H2O+Ca CO3
溶蚀
2H CO3- +Ca2+
沉积
1.2发生喀斯特作用的条件
安师大《地貌学》教案05喀斯特地貌

第五章喀斯特地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3.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本章内容: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由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第一节喀斯特作用一、喀斯特作用的化学机制CaC03+C02÷H20-Ca2++2HC03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1,岩石的可漆性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岩石的结构。
2,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以及可溶性岩石本身的喀斯特化程度。
4.水的溶蚀力水的溶蚀力主要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以及水中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含量。
水的溶蚀力一般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5.水的流动性水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三、喀斯特水的动态存在于可溶性岩石内的一切地下水体总称为喀斯特水。
喀斯特水的运动方向及其变化状况等称为喀斯特水的动态。
1、垂直渗透带(充气带)6.季节变动带(过波带)7.水平流动带(饱水带)4,深部滞流带(承压带)以上各带的界线受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二节喀斯特地貌一、地表喀斯特地貌1、石茅与漆沟:2.泳斗与落水洞:3.泳佻洼地与漆核谷地:4.干谷、言谷和地下河:5.除丛、峰林和孤峰:一般自山地的中部向山地的边缘依次出现峰丛与溶蚀洼地、峰林与溶蚀谷地、孤峰与溶蚀平原。
二、地下喀斯特地貌1、源沟的发育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石中的各种构造面进行溶蚀侵蚀所形成的地下洞室。
溶洞的发育严格受构造的控制:如沿单一裂隙发育的多呈细长的管道状;沿二组直交裂隙发育的溶洞呈不自然的转弯;在多组裂隙交汇处发育巨大的厅堂;沿倾斜层面发育的溶洞底面也为倾斜的。
纵剖面往往呈阶梯状。
2.周夫化学堆东: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灰华等。
第三节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一、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1、早期当石灰岩上的非溶性盖层被剥除后,石灰岩体露出地面,喀斯特地貌开始发育。
原先河流切入石灰岩体内,地面上出现石芽、溶沟,并有少量的溶斗、落水洞出现,地表水部分开始转入地下,但仍以地表水系占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一百多年来喀斯特逐渐成为世界地学界通用的术语 。
1966年我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广西桂 林)建议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但在后来 的使用过程中,甚感不便。
的胶结物质
程度 水的流动性
❖归纳起来是“四性”:岩石可溶性和透 水性,水的流动性和溶蚀性。
(一)岩石的可溶性
可溶性岩石大致分 为三大类: (1)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 岩和泥灰岩等; (2)硫酸盐类岩石,如石膏、硬石膏和芒硝等; (3)卤盐类岩石, 如岩盐和钾盐。 实验表明,在25℃的水中,NaCl的溶解度为 320g/L,CaSO4为2.1g/L,CaCO3为0.015g/L。
我国对岩溶地貌关注和认识成书于战国至西汉 初年的《山经》中对岩溶地区的洞穴、地下的 自然岩溶现象就已有了文字记载; 世界是最早的岩溶地貌图是出土于沙马王堆三 号汉墓的彩绘的帛图(忝图于公元前168年) 据有关研究认为,图上绘的是湖南的峰丛地貌。 西汉的《神农本草经》中有“石仲乳”的描述。
早在800多年前的宋代《梦溪笔谈》 11世纪(北 宋) (沈括)中已经揭示了石钟乳的成因;《桂 海衡志》(范成大)和《岭外代答》(周去非) 中已有记载. 最著名的是明代《徐霞客游记》。作者是一名地 理学家,曾经深入湘、桂、黔、滇等地进行岩溶 地质地貌考察,成为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 究学者。
1981年在山西召开的“北方岩溶学术会议” 上,又议定“岩溶”和“喀斯特”二者皆 可使用。
我国对岩溶地貌的认 识历史悠久,岩溶地 貌常 作为自然的象征,
如中国园林运用太湖 石作为叠造园林假山 的基本材料,这种太 湖石就一种发育有较 多溶蚀孔穴的残留的 石灰岩,太湖石的审 美标准是“瘦、漏、 皱、透”实际上也是 岩溶发育程度的形态 体现。
浸入时,一部分与水结合为碳酸溶解固体CaCO3,
另一部分保持气体状态。当水中气态的CO2减少或
空气中CO2含量降低,该反应式往左发展以补充
CO2 ,则发生CaCO3的重新沉淀。
三、溶蚀作用的基本条件
成份
化学成份
能否 岩石的可溶性
矿物成份
进行 水的溶蚀力
矿物颗粒大
结构
小、形状、 排列、岩石
深入 岩石的透水性
三、பைடு நூலகம்斯特的价值和不良影响
1、价值
❖ 现已探明石油储处多在石灰岩溶洞中,约有一 半在该地貌中。地表奇峰异石,地下有众多溶洞, 各种造型景观奇特,称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下洞 穴埋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有重大科学价值。
2、不良影响
❖ 裂隙、孔洞多,地表难吸收水,风化壳薄,会 引起水土缺失,不利农业生产。常发生地基破裂, 水库漏水,不利于居民点和交通建设等。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上图:地下喀斯特地貌 下图:地表喀斯特地貌
学习指导:
喀斯特作用
化学溶蚀作用为主
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 特地貌
地下喀斯 特地貌
喀影 斯响 特喀 发斯 育特 的发 条育 件的
条 件
第四章 喀斯特地貌 (Karst)
➢第一节 喀斯特作用 ➢第二节 喀斯特地貌形态 ➢第三节 喀斯特地貌发育
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浮磐 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早在战国时期 就已作为贡品了。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浅 灰、赭绿等色。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更 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石曾被清朝乾 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主要产于安徽 省灵璧县境内。其姿千种,其态万状,是全赖 于大自然鬼斧神镂。
二、世界可溶岩的分布
可溶岩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据统计,碳酸盐类岩约占全 球沉积岩的15%,面积4100万平方千米,硫酸盐岩面积 为1100万平方千米,合计面积为5200万平方千米,占全 球面积的10.2%,因此由可溶岩所成的地貌分布也很广。
在我国,碳酸盐类岩的分布可分为裸露、覆盖和埋藏等 三种类型,面积共344.3万平方千米,其中裸露型面积为 90.7万平方千米。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 云南等地,它们是世界上岩溶地貌最发育的地区之一。 此外,我国南海珊瑚礁群岛上也有小规模而特殊的岩溶 地貌。
概述
一、喀斯特的概念
关于喀斯特的涵义,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凡是 以地下水为主、以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溶蚀与淀 积) 、机械过程为辅(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的、 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karst process) ,由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 喀斯特。
碳酸盐岩类中,又因CaCO3 含量不同而溶解度 也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CaCO3 的含量越 高,其他杂质(如MgO,Al2O3,SiO2,Fe2O3 等) 含量越少的岩石,其溶解度就越大。
因此碳酸盐岩石的溶蚀强度顺序为:
质纯的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石灰岩>泥质石灰
岩。
岩石的结构与溶解度有密切关系,试验表明,结晶的岩石,
晶粒越小,溶解度也越大,如下表中隐晶质微粒结构的石 灰岩相对溶解度为1.12,而中、粗粒结构为0.32,比前者 少2.5 倍。此外,不等粒结构的石灰岩比等粒结构石灰岩的 相对溶解度大。
(二)岩石透水性
岩石透水性影响着水向地下的渗流,并关系到 地下喀斯特作用的进行,岩石孔隙度和裂隙度 对岩石透水性影响最大,而裂隙度大小与岩石 的构造、纯度和厚度等有关。
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奇特地貌 形态称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名称的由来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里亚半岛石灰岩高 原的地名。当地称kars,意大利语为carso,德语称karst。它 来自印欧语“kar”,即岩石裸露的地方。
19世纪中叶,一些德国和奥地利学者研究欧洲中部和东南部 的石灰岩地貌,均采用karst一词。
第一节 喀斯特作用
一、喀斯特作用的概念
❖ 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 和沉淀)为主,机械作用(流水侵蚀与沉 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 和改造作用(不仅发生在地表,更多的是 在地下)。
二、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 CaCO3 + CO2+H2O
2HCO3-+Ca2+
❖
以上反应为可逆过程,当大气中的CO2向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