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地理地势及其文化特点与旅游发展探析

合集下载

云南省的地理特点与民族文化保护

云南省的地理特点与民族文化保护

云南省的地理特点与民族文化保护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理特点丰富多样,民族文化保护也是该省的重要任务。

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带,地势复杂多样,自然风光独特壮丽,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首先,云南省的地理特点体现在其多样的地形地貌上。

云南省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不平,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地貌形态交错分布。

东部是高山峻岭,主要有大理-丽江山脉、怒江-澜沧江山脉等,形成了壮丽的雪山、峡谷和瀑布等自然景观。

西部是高原地区,主要有昆明高原、滇西高原等,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业发展。

云南省还有一些独特的地貌景观,如石林、红土地等,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其次,云南省的地理特点还表现在其丰富的水资源上。

云南省拥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库,其中最著名的是滇池和洱海。

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被誉为“昆明明珠”,其湖水清澈见底,湖周围的风景如画,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洱海则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水湛蓝,风景优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此外,云南省还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长江、澜沧江、怒江等,这些河流为云南省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省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多样的民族文化。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等最为知名。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和风俗习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例如,彝族的火把节和哈尼族的泼水节是云南省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此外,云南省还有许多古老的民族村落,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这些村落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云南省宝贵的文化资源。

为了保护云南省的民族文化,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云南省设立了许多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对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

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开设了许多民族语言学校和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的语言专家和教育工作者。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云南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云南

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云南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被誉为“东方瑞士”,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众多知名景点。

作为高一地理会考的知识点,了解云南的地理特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云南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资源以及主要景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理位置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东临广西、贵州,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南界与老挝、越南相望,北与四川、西藏接壤。

云南地理位置独特,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资源,也使得云南成为中国的重要边疆地区。

二、地貌特点云南地貌多样,东部为滇池低缓的盆地地貌,中部为高原山地地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西南部为山地丘陵地貌。

云南的地势高低起伏,山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其中的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由于地貌的多样性,云南拥有许多重要的天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气候特点云南位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交界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海洋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影响。

因此,云南的气候多样,丰富多变。

夏季多雨、湿润,冬季干燥、寒冷,春季温暖、多风。

在同一时间,云南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这也为其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群落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条件。

四、水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水资源来源地之一。

云南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库,其中最著名的是滇池和长江。

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的六大淡水湖之一。

长江发源于云南的青藏高原,在云南境内有长江第一湾的美誉。

这些水资源不仅滋养了云南的农业和生态系统,也为旅游业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五、主要景点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风景资源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怒江大峡谷,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有亚洲第一大高原湖泊——纳木错,还有壮观的哈巴雪山、神奇的石林、绚丽多彩的元阳梯田等等。

云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综上所述,云南作为高一地理会考的知识点,其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资源以及主要景点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云南地质调查报告

云南地质调查报告

云南地质调查报告云南地质调查报告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为了更好地了解云南的地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地质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云南的地质特征、地质资源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一、地质特征云南地处滇池盆地和滇西北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多样。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云南境内主要有以下几种地质类型:1. 山地:云南地势起伏,山地占据了大部分面积。

其中,横断山脉是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横贯云南北部,是中国的重要分水岭之一。

此外,怒江大峡谷、泸沽湖等地也是云南山地地貌的代表。

2. 高原:滇西北高原是云南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

该地区地势平缓,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人。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3. 盆地:滇池盆地是云南的重要盆地,位于云南中部。

这个盆地地势低洼,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二、地质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其中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等。

以下是我们调查得出的一些重要发现:1. 矿产资源:云南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了大量的金、银、铜、锌、铅、锡等金属矿藏。

此外,云南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2. 水资源:云南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省份之一。

滇池、怒江、澜沧江等河流为云南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还可以发展水电能源。

3. 能源资源:云南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热资源,这为云南的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调查显示,云南已经建设了一系列水电站和地热发电设施,有效利用了这些能源资源。

三、地质灾害云南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云南地质灾害的一些特点:1. 地震:云南位于中国的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其中,1996年的云南省昆明市地震是云南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滑坡:云南地势复杂,山地较多,滑坡现象较为常见。

云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

云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

云南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最具有地理特征和人文魅力的省份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化的人文景观使其成为了众多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一、地理特征1. 开放的边境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门户之一。

这使得云南具有独特的边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跨国交流活动。

而且,云南还是中国内河运输和陆路贸易最重要的枢纽之一。

2. 多样化的地貌云南省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地形类型。

主要的地貌特征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滇池、怒江大峡谷等。

这种多样化的地貌为云南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辉煌的地理景观。

3. 天然的生态环境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垂直气候带,是国内外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云南的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包括金丝猴、大熊猫、白头叶猴等。

此外,这里还有著名的石林、虎跳峡等自然景观。

二、人文景观1. 多民族文化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25个少数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包括傣族、彝族、白族、纳西族等。

云南的多元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享受多种族文化盛宴的机会。

2. 古老的历史遗迹云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历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例如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它们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窗口。

3. 丰富的民俗风情云南的民俗风情非常独特,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表演和庆典活动。

例如,火把节、泼水节、尼姑庵藏戏等都是云南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

这些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总结: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明珠,以其丰富的地理特征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从开放的边境到多样化的地貌,再到多民族文化和古老的历史遗迹,云南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追求自然风光还是体验民俗风情,云南都能满足旅客的各种期待,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索和品味的旅游目的地。

浅谈云南旅游发展

浅谈云南旅游发展

浅谈云南旅游发展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云南旅游的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将从云南旅游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云南地处高原地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拥有一大片属于云贵高原的无敌美景。

例如,玉龙雪山是云南的一座著名景点,山上有永不融化的冰川和绚丽多彩的高山植物,吸引了大量的登山爱好者。

而且,云南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石林。

石林以其奇特的地貌和石柱而闻名,成为了一个最具魅力和原始美的地方。

此外,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也是云南的旅游热点,这些地方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其次,云南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丽江古城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点之一,这里保存着纳西族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纳西族歌舞表演,品尝到正宗的纳西族美食。

此外,大理古城也是云南的文化名片之一,这里是白族的聚居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无论是丽江还是大理,都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后,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云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了云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的旅游业收入连年增长,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促进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并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的来说,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优势使得云南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云南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云南省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未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投资,云南的旅游将会更加繁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其独特的魅力。

经典人文地理云南

经典人文地理云南

经典人文地理云南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充满着丰富人文地理资源的区域。

无论是山水之美,还是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云南都以其独特而魅力的面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从云南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历史名胜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示云南的经典人文地理之美。

一、地理环境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侧,是中国内陆边疆和西南地区的纽带。

她的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使得这里拥有了众多的自然景观。

云南的地势高低起伏,有许多山岳和高原地区。

较高的山脉与深广的低山丘陵相交错,构成了层叠的山地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有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等。

此外,云南还有著名的滇池,它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被誉为“滇中明珠”,吸引着众多游客。

二、民族文化云南是中国民族多样性最为突出的省份之一,这里有25个少数民族,占云南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建筑等文化特色,使得云南成为了绚丽多彩的人文地理景观。

在云南,你可以欣赏到傣族、哈尼族、白族等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表演,品尝到彝族、傣族、藏族等民族独特的美食,体验到不同民族留下的传统手工艺品等。

三、历史名胜云南拥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这里遗留下了许多文化和历史的瑰宝。

丽江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云南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是中国铺装古街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

石林是云南的一颗明珠,被誉为“月华国际第一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大景观群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还有泸沽湖、西双版纳等地,都是云南历史名胜的代表之一。

结语经典人文地理云南,无论是奇特的地理环境、多元的民族文化还是丰富的历史名胜,都为这里增添了无数别样的风采。

作为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云南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纷纷沉醉于这片净土的美丽与富饶。

告别忙碌的都市生活,来一场领略云南风情的旅行,必将为您带来一次难忘的体验。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一、云南的自然资源作为中国远西地区的一个省份,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高山雪峰、原始森林、湖泊、草原、河流等。

这些资源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雪山云南地区有云南最高峰玉龙雪山、哈巴雪山、梅里雪山等多座雪山。

雪山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不仅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冬季滑雪爱好者的乐园。

同时,雪山所带来的自然景观、冰川风景和雪山奇观也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2. 森林云南地区的森林也非常有名,云南省境内的森林总面积达到12.1万平方公里,这包括了热带雨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灌丛,形成了缤纷多彩的自然景观。

3. 湖泊云南地区的湖泊也是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

在云南的丽江、大理等地都有很多美丽的湖泊,如洱海、滇池、泸沽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是饮用水源,也是旅游者前往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云南的旅游资源云南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省份,它的自然环境、多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云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 历史文化遗迹云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着丰富的人类遗产和文化遗迹。

如大理的古城、丽江古城、昆明石林、蒙自风景区、保山撒马尔景区等等。

2. 民族文化云南地区有着多种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彝族、哈尼族、傣族等等,这些民族文化是云南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昆明市,有云南民族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房屋、服饰、歌舞等特色展示。

3. 自然风景云南地区还有很多优美自然风景,如玉龙雪山、泸沽湖、香格里拉等著名景点。

这些景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自然资源。

三、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云南省的旅游业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云南各级政府也开始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未来,云南的旅游业还将面临着更多的商机和挑战,如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等。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浅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摘要】云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云南区域自然资源概况和旅游资源特点入手,分析了自然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强调了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

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结合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也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云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云南区域、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重要性、研究意义、概况、特点、影响、开发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经济发展、保护与利用。

1. 引言1.1 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云南区域的自然资源包括雄奇的高山、蔚蓝的湖泊、蜿蜒的河流、茂密的森林等,这些资源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云南区域的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莫测的神山圣湖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云南区域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与社会层面。

云南区域的自然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直接带动了本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

云南区域的旅游资源使当地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云南区域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云南区域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对于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云南区域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云南区域自然资源的概况和旅游资源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地区的独特之处,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分析云南区域自然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论文题 目 云南的地理地势及其文化特点与旅游发展探析姓 名学 号院、 系专 业二0一二年十一月目录标题及作者 (3)摘要 (3)关键词 (3)引言 (3)第一章云南的地理地势特征1. 云南地理地势与旅游业发展 (4)第二章云南的民族文化特点1. 云南的部分历史文化名人 (8)2. 云南的少数名族文化 (10)第三章结论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1)2云南的地理地势及其文化特点与旅游发展探析——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摘要:依据云南地理地势与文化特点合理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旅游文化极其必要,旅游业的发展须遵循当地理地势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势,合理安排发展当地旅游业。

以其环境能容纳的游客量来发展当地旅游,更应把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全面的、可持续的生态文化旅游。

关键词: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引言: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旅游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生态文化旅游是传统旅游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

进入21世纪,旅游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布局和发展,将自然风光、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

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

本文就如何把我省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旅游大省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生态文化旅游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3第一章云南的地理地势特征与旅游业发展1.1云南所处区域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

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

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

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

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1.2云南的地势概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4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000多米。

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

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

二是高山峡谷相间。

这个特征在滇西北尤为突出。

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

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种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

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

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

金沙江"虎跳涧"峡谷,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侧山岭矗立于江面之上,相对高差达3000余米,也是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横亘于澜沧江上的西当铁索桥,海拔已达1980米,从桥面上至江边的卡格博峰顶端,直线距离大约只有12公里,高差竟达4760米。

在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

因此,在垂直几千米的距离内,其气候与自然景观竟相当于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有。

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

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6米。

在这3个大的转折地势当中,每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是十分复杂的,高原面上不仅有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面,以及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而且还有巍然耸立的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这种分割层次同从北到南的三级梯层相结合,纵横交织,把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5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

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

他们有的成群成带分布,有的孤立的镶嵌在重峦叠幛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无明显方向。

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

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

五是山川湖泊纵横。

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河谷渊深,湖泊棋布的特色。

天然湖泊分布滇中高原湖盆区的较多,属高海拔的淡水湖泊,像颗颗明珠点缀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

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

全省127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128个行政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

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0一79.9%的有4个县(市),山区面积占80一89.9%的有13个县(市),占90一95%的有9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95%以上,有18个县99%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

1.3 云南地理地势对于发展旅游的优势1.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以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云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异性及多重景观组合优良的特点。

不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奇异多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组合优良,相得益彰。

不少景区(点)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6名度和品位,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条件。

具有邻近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

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配合云南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和水运建设,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并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

2.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

经过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建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精品景区景点,全省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14个;拥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位居全国第三;有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为我省国土面积的3.3%,其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保山、腾冲、威信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省经各级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4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102个,旅游综合运输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为云南"十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纳国,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人次,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8%。

同时,随着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需求日益扩大。

这将为我省旅游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1.4云南地理地势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劣势1、当前过渡性“双重转轨”的体制特征,造成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不适应性和低效率。

当前过渡性“双重转轨”的体制特征,造成了制度、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从而使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表现出了低适应性和低效率特征,并进而造成政策效应和发展的滞后。

2、旅游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不够完善、规范。

(1)客源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增长较快,国外市场增长缓慢;(2)客源市场不稳定,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有待形成现实购买力;(3)旅游产品、要素市场发展慢,尤其是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单一;(4)旅游市场竞争不规范,缺乏领导,行业管理不健全;(5)特色、优势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配置,市场定价不完善。

73、政府在宏观上调控不力,微观上干预过多。

政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该项产业政策在把握和分析判断上的失误,造成其宏观调控不力;同时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又进行了较多干预,造成各微观主体的低效率和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4、旅游业有效供给与需求不足并存,总量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突出。

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造成其供给与需求间存在一定的缺口。

从总量上看: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尚需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其联系带动效应差。

从结构上看;一方面,在旅游旺季,需求过大且时间集中,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在淡季则表现为旅游设施的大量闲置和资源浪费。

总之,其总体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