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镁还原

合集下载

海绵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镁还原-蒸馏法(即克劳尔法)和钠还原-蒸馏法...

海绵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镁还原-蒸馏法(即克劳尔法)和钠还原-蒸馏法...

海绵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镁还原-蒸馏法(即克劳尔法)和钠还原-蒸馏法两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其它的方法目前都处于实验室阶段,预计未来十年内仍以克劳尔法生产为主。

克劳尔法生产流程如下:钛矿--电炉熔炼生产高钛渣--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精制提纯生产精四氯化钛--镁还原-蒸馏生产海绵钛--成品破碎包装。

如果采用全流程生产(镁氯循环),以目前的原材料市场行情测算,生产每吨海绵钛生产成本约在6.5万元左右。

生产出的海绵钛还需进行真空电弧炉熔铸成钛锭(或钛合金),再锻制或扎制成相应的管材、板材或丝材,才能在工业中应用。

一、Na 还原法四氯化钛主要用作生产海绵钛、钛白粉及三氯化钛。

其制取方法很多,主要有沸腾氯化、熔盐氯化和竖炉氯化3 种方法。

沸腾氯化是现行生产四氯化钛的主要方法(中国、日本、美国采用),其次是熔盐氯化(独联体国家采用),而竖炉氯化已被淘汰。

沸腾氯化一般是以钙镁含量低的高品位富钛料为原料,而熔盐氯化则可使用含高钙镁的原料。

1、沸腾氯化沸腾氯化是采用细颗粒富钛料与固体碳质(石油焦)还原剂,在高温、氯气流的作用下呈流态化状态进行氯化反应,从而制取四氯化钛的方法。

该法具有加速气-固相间传质及传热过程,强化生产的特点。

国内外目前沸腾氯化使用的原料有高钛渣、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等。

我国抚顺钛厂和遵义钛厂新建的沸腾氯化炉直径分别为Φ1.4 m与Φ2.4 m,采用独有的无筛板氯化技术,其中遵义钛厂设计日产粗四氯化钛70 t。

2、熔盐氯化熔盐氯化是将磨细的钛渣或金红石和石油焦悬浮在熔盐(主要由KCl、NaCl、MgCl2 和CaCl2 组成)介质中,并通入氯气,从而制取四氯化钛的方法。

一般也可使用电解镁的废电解质,在973K~1073K 条件下充入氯气,故氯化反应的速度受到熔体的性质、组成,还原剂的种类,原料的性质,氯化温度,氯气浓度及通入速度,熔体高度,配碳量等因素的影响。

独联体四氯化钛生产中最佳的熔盐组成如表4 所示。

镁热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蒸馏过程机理---乘钒钛文化之风 创钒钛产业之都

镁热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蒸馏过程机理---乘钒钛文化之风 创钒钛产业之都

镁热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蒸馏过程机理---乘钒钛文化
之风创钒钛产业之都
原创邹建新王能为教授等
经排放MgCl2操作后的镁还原产物,含钛55%-60%、镁25%-30%、MgCl210%-15%,还有少量TiCl3和TiCl2。

常用真空蒸馏法将海绵钛中的镁和MgCl2分离除去。

蒸馏法是利用蒸馏物各组分某些特性差异而进行的分离方法。

真空蒸馏是基于在温度800~1000 ℃下镁与氯化镁有较大的蒸气压,而钛的蒸气压很小,让镁及氯化镁在真空下挥发后冷凝在冷凝器上,钛留在原来的还原罐内,从而使钛与其他组分分离。

蒸馏法是根据Mg和MgCl2 在温度700~1000℃蒸汽压较高,而Ti在同温度下蒸汽压很低,因而可利用它们在高温下蒸汽压相差很大,从而Mg和MgCl2化Mg对Ti的相对挥发度(分离系数)很大的原理进行分离。

采用常压蒸馏时,由于MgCl2比Mg的沸点高,分离MgCl2比Mg困难,提高蒸馏温度将导致海绵钛与铁制容器壁生成Ti-Fe合金而污染产品,同时在常压高温下,Ti、Mg和MgCl2 与水蒸气以及Mg和Ti与空气中的氧、氮均易作用。

而在真空条件下蒸馏时,Mg和MgCl2 的沸点将大大降低,挥发度比常压蒸馏时大很多倍,因此采用真空蒸馏可以降低蒸馏温度和提高Mg和MgCl2 的挥发速度,还可以减少产品钛被罐体铁壁和空气中的氧、氮污染。

1。

浅谈海绵钛进气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海绵钛进气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谈海绵钛进气原因及解决措施摘要:钛及钛合金加工产业是世界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和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新材料产业。

海绵钛作为钛合金产品重要的原材料,其质量对钛合金产品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减少海绵钛生产过程中与空气反应发黄造成产品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就进气情况提出了相关措施。

也对推动钛产品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钛工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钛氧化措施1 前言海绵钛是镁热还原法(Kroll Process)生产出的海绵状金属钛,含钛量为99.1%~99.7%,主要杂质元素为Fe、O、N、Cl、Mg、C、Mn、Si等。

钛的熔点为1670℃,密度为4.505g/cm3(海绵钛的密度为0.75~0.85g/cm3),延伸率50%~60%,是仅次于铁、铝、镁第四大结构材料。

高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高,可与卤族元素、O2、S、C、N2、H2、H2O、CO、CO2和NH3等发生强烈反应。

钛及其合金具有耐高温、比强度高、耐腐蚀等许多优良特性,其熔点比钢高近500℃,密度比钢轻43%,机械强度却与钢相差不多,其中钛合金甚至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

但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的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作用,表现出很强的抗腐蚀性。

2 海绵钛的主要生产工艺目前,世界上实现产业化海绵钛工艺技术有两种:一是镁热还原四氯化钛法(Kroll Process),二是钠热还原四氯化钛法(Hunter Process),后者因安全、操作稳定性等原因于1993年被中止,镁热还原法为目前唯一采用的海绵钛生产工艺。

下面简单介绍镁热还原法的生产工艺。

镁热还原基本原理为先向反应器内一次性加入过量25~30%的液体镁,在800~900℃温度下,连续滴加四氯化钛,在液体镁的液面上发生TiCl4与Mg气液反应:TiCl4+2Mg→ Ti+2MgCl2ΔH =− 426kJ/mol (900℃)该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生产热通过反应器外壁通空气带走。

简析海绵钛生产镁还原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简析海绵钛生产镁还原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简析海绵钛生产镁还原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措施陆爱美;姜大志【摘要】还原工序是海绵钛生产关键工序之一,对海绵钛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针对原料、加料速度、还原温度、还原过程压力、反应带(液面)、设备尺寸、还原周期、镁利用率、反应器材质、蒸馏镁质量、设备密封性、检测设备等方面分析了镁还原工艺过程的海绵钛质量控制措施.【期刊名称】《有色金属设计》【年(卷),期】2014(041)001【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海绵钛;还原工艺;质量控制【作者】陆爱美;姜大志【作者单位】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0;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230 引言由于产能过剩,因此国内、国外海绵钛市场竞争激烈。

海绵钛厂生存的关键是不断提高海绵钛质量。

某厂引进乌克兰技术,采用I型半联合法生产海绵钛,其产品的合格率可达91.6%,0级以上62.1%,超软钛47.8%,1级以上为82.7%,该文在参考该厂试车生产经验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诸多方面分析了还原生产过程的海绵钛质量控制措施。

1 海绵钛的质量标准我国现行海绵钛质量标准(G/T 2524-2010)见表1。

海绵钛的粒度为0.83~25.4 mm。

2 镁还原工艺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即用镁将四氯化钛还原成金属钛。

该反应过程涉及TiCl4-Mg-Ti-MgCl2-TiCl3-TiCl2等多相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镁还原四氯化钛的主要反应式为:镁还原工艺设备示意图见图1,在1区、2区有强制通风冷却。

表1 中国海绵钛质量标准(GB/T 2524-2010)Tab.1 Chinese quality standardsof titanium sponge(GB/T 2524-2010)图1 镁还原工艺设备示意图Fig.1 Equipment diagram of magnesium reduction process3 还原过程质量控制措施3.1 原料海绵钛生产使用的原料为精四氯化钛和精镁,并用氩气保护,精四氯化钛中的杂质会以数倍的量富集于海绵钛中,精镁中的杂质也会以一倍多的量富集于海绵钛中,严重影响海绵钛的质量,另外,保护性气体中的杂质如氮、氧等,也会污染海绵钛。

海绵钛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分析

海绵钛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分析

海绵钛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分析摘要:钛金属性能优异,具有极强的适用性,现阶段已经在航空航天以及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海绵钛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生产工艺对于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生产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目前传统的钠还原法已经被镁还原法所淘汰,但是镁还原法仍有一定的缺陷,不仅成本较高,且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针对以上问题,亟需对海绵钛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海绵钛生产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海绵钛生产工艺发展历程出发,分析现阶段海绵钛主要新型生产工艺以及特点,希望该研究能够为新生产工艺的应用以及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海绵钛;生产工艺;发展1.海绵钛生产工艺发展概述钛比重小、熔点高、比强度高、容易加工成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钛矿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其总质量约占地球的0.61%,仅次于铁、铝、镁,且容易获得。

在自然界中,钛金属主要存在于金红石、钛铁矿中,我国的钛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球最大的钛资源储地,国内钛矿主要分布在川滇河南。

钛是一种“全能金属”,可用于太空、陆地、海洋和人体。

经过近百年的探索与实践,20世纪前半期,科学家已开发出钠热法、碘法、镁热法等多种工艺技术。

在这些工艺中,最成功的是由 William Kroll于1937年提出的克劳尔法,也就是镁还原法。

该工艺方法采用电炉冶炼钛铁矿,在800~1000℃下进行氯化还原,得到四氯化钛,再用镁进行还原,真空蒸馏得到海绵钛。

这就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制钛工艺,即镁热法,从而开启了钛金属作为现代工程材料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海绵钛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继续改进镁热工艺,二是开发新型的工艺方法,近十年来,镁热法的发展一直没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由于采用镁还原法生产四氯化钛时采用的是金属镁对四氯化钛进行还原,且流程长、工序多,使得其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制约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对海绵钛生产工艺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包括四氯化钛电解法、流动气相连续法、高温高压法等。

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

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

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山西卓锋钛业郑云萍1、前言目前国内海绵钛生产工艺方法普遍采用镁热还原工艺,随着海绵钛生产的规模化和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提高海绵钛生产过程质量,提高产品零级品率成为各生产厂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的法宝,而产品品质的提高主要在于还原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海绵钛生产过程质量,精确控制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2、还原过程在海绵钛生产中的作用镁还原法的反应方程式:TIC14(g)+2Mg(1)=Ti(s)+2MgC12(1)+5l9kJ(放热)海绵钛生成机理:○1还原阶段熔融状态的金属镁在惰性环境下与液态或气态的四氯化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钛及氯化镁,并放出热量;○2蒸馏阶段还原结束排除剩余液镁及氯化镁的还原产物,在真空、加热状态下将夹杂在海绵钛产品内的镁、氯化镁、低价钛经过挥发除去的过程。

还原阶段是产品生成的阶段,蒸馏阶段是产品净化、纯化的阶段。

产品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还原过程来完成,因此,还原阶段对于产品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

还原生产过程工艺控制要求国内目前海绵钛生产的还原工艺控制没有规范的标准,大多数海绵钛生产厂家采用的都是模仿“钛斗”遵义钛业的生产工艺。

即:○1还原前中期控制反应液面温度于800-830℃,控制还原测温点1#温度小于750℃,控制反应液面于2#-3#还原测温点之间,底部保持780-820℃温度;还原后期控制反应液面温度于800-850℃,控制还原测温点1#温度小于800℃,底部保持800-830℃。

○2依据反应器内径及散热条件,控制还原料速于200-330kg/h;○3按时排放氯化镁,保证还原液面及还原温度的控制;○4控制反应器压力于0.005-0.025MPa。

控制氯化镁管压力于0.015-0.065 MPa.○5还原过程不断调整进出风口堵头、盲板来保证还原各点的温度满足工艺要求。

如果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还原蒸馏过程无设备故障,按照该工艺的控制可使产品1级品率达到100%,0级品率达到50-70%左右。

海绵钛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海绵钛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海绵钛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海绵钛(Titanium Sponge)是一种由海绵状的纯度高达99.7%以上的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制成的金属材料。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腐蚀抗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化工、医疗、轻工等领域。

本文将对海绵钛的生产现状和市场分析进行探讨。

一、海绵钛的生产现状1.生产技术海绵钛的主要生产技术包括克罗斯法(Kroll Process)、煅烧法(Armstrong Process)、氯化法(Chloride Process)等。

其中,克罗斯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生产工艺,通过将钛矿石与氯气反应,得到海绵钛。

煅烧法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方法,它通过高温煅烧钛矿石,使其中的杂质从矿石中挥发出去,得到纯净的海绵钛。

氯化法则是利用氯气氧化钛矿石,产生钛四氧化物,然后用镁还原生成金属钛。

2.产量目前,全球主要海绵钛的生产国家有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

其中,中国是海绵钛的最大生产国,年产量超过2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近一半。

而其他国家的产量相对较小,分别为日本约14万吨、美国约11万吨、俄罗斯约9万吨和乌克兰约6万吨。

3.产能扩张由于海绵钛的广泛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目前全球各大产业国都在加大对海绵钛的生产能力扩张。

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增加了现有的生产线,提高了产能。

此外,新加坡、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也在积极投资建设新的海绵钛生产设备。

二、海绵钛的市场分析1.市场规模海绵钛市场规模庞大,主要分为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化工、医疗和轻工等领域。

航空航天是全球海绵钛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汽车和船舶,分别占比20%和15%。

化工、医疗和轻工等行业则占据剩余的25%。

2.市场需求随着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海绵钛的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对材料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海绵钛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海绵钛生产工艺---乘钒钛文化之风 创钒钛产业之都

海绵钛生产工艺---乘钒钛文化之风 创钒钛产业之都

海绵钛生产工艺---乘钒钛文化之风创钒钛产业之都原创邹建新王能为阎守义教授等生产海绵钛全部的生产流程包括采矿→选矿→富集→氯化→精制→镁还原→真空蒸馏→取出、破碎、分级、混合→海绵钛产品。

镁热还原过程中具体的工艺流程图见图4.8.5。

镁热法生产海绵钛是利用镁从TiCl4中还原出钛,再将反应物进行真空蒸馏,将海绵钛、镁和氯化镁分离。

还原过程过程复杂,是在多相系中进行,还原产物主要就是海绵钛,还含有未反应完的镁和剩下的氯化镁。

而蒸馏过程主要是基于钛、氯化镁和镁的蒸气分压的显著分别,使海绵钛和易挥发物分离,获得最终的海绵钛产品。

图4.8.5 镁热还原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其中镁还原工艺过程如下:(1) 反应罐准备将还原反应器清理干净并入炉后抽真空,当温度升至300-350℃时,需要低恒温抽空排气2-4h,停泵后向还原反应器内充入高纯氩气至正压2.67kPa以上,在此过程要绝对避免空气进入反应器内。

(2) 加液镁当反应器内各点的温度均升到400-500℃时,向反应器内添加液体镁,加完液体镁后迅速堵严加液镁管道。

在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升温和以后生产过程中,反应器内始终保持正压在2.67kPa 以上,最高压力一般不超过33.33kPa。

压力大时要及时采取放气降压。

(3) 加TiCl4当反应器下部和中部温度升到720-750℃时,将反应器压力减小到2.67kPa,即开始加TiCl4。

为了减小气相反应,开始加料温度不宜太高。

加料速度应根据还原初期小、中期大、后期减小的原则,具体结合反应器大小、还原炉散热情况。

一般而言,TiCl4加料速度增大,反应速度加快,要产生大量的热。

因此为使反应带器壁保持正常温度,需用通风机经还原护的风口进行排风和鼓风以冷却反应带,在TiCl4加料期间,反应器的反应区域靠壁处的温度控制在880-930℃,反应器上部温度控制在600-700℃,下部温度控制在820-860℃,前期控制稍低,后期应逐渐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镁还原-蒸馏法(即克劳尔法)和钠还原-蒸馏法两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其它的方法目前都处于实验室阶段,预计未来十年内仍以克劳尔法生产为主。

克劳尔法生产流程如下:钛矿--电炉熔炼生产高钛渣--氯化生产四氯化钛--精制提纯生产精四氯化钛--镁还原-蒸馏生产海绵钛--成品破碎包装。

如果采用全流程生产(镁氯循环),以目前的原材料市场行情测算,生产每吨海绵钛生产成本约在6.5万元左右。

生产出的海绵钛还需进行真空电弧炉熔铸成钛锭(或钛合金),再锻制或扎制成相应的管材、板材或丝材,才能在工业中应用。

一、Na 还原法
四氯化钛主要用作生产海绵钛、钛白粉及三氯化钛。

其制取方法很多,主要有沸腾氯化、熔盐氯化和竖炉氯化 3 种方法。

沸腾氯化是现行生产四氯化钛的主要方法(中国、日本、美国采用),其次是熔盐氯化(独联体国家采用),而竖炉氯化已被淘汰。

沸腾氯化一般是以钙镁含量低的高品位富钛料为原料,而熔盐氯化则可使用含高钙镁的原料。

1、沸腾氯化
沸腾氯化是采用细颗粒富钛料与固体碳质(石油焦)还原剂,在高温、氯气流的作用下呈流态化状态进行氯化反应,从而制取四氯化钛的方法。

该法具有加速气-固相间传质及传热过程,强化生产的特点。

国内外目前沸腾氯化使用的原料有高钛渣、天然金红石、人造金红石等。

我国抚顺钛厂和遵义钛厂新建的沸腾氯化炉直径分别为Φ1.4 m与Φ2.4 m,采用独有的无筛板氯化技术,其中遵义钛厂设计日产粗四氯化钛70 t。

2、熔盐氯化
熔盐氯化是将磨细的钛渣或金红石和石油焦悬浮在熔盐(主要由KCl、NaCl、MgCl2 和CaCl2 组成)介质中,并通入氯气,从而制取四氯化钛的方法。

一般也可使用电解镁的废电解质,在973K~1073K 条件下充入氯气,故氯化反应的速度受到熔体的性质、组成,还原剂的种类,原料的性质,氯化温度,氯气浓度及通入速度,熔体高度,配碳量等因素的影响。

独联体四氯化钛生产中最佳的熔盐组成如表4 所示。

熔盐氯化法是前苏联20 世纪60 年代研制成功,用以生产四氯化钛的方法,该法不仅适用于前苏联的原料特点(钛渣含CaO+MgO 约6%),其炉子产能达20 t/m2 ~25 t/m2 四氯化钛,熔盐段截面积为6m2。

大型熔盐氯化炉日产四氯化钛为120 t~150 t,原为矩形炉,现改为圆形炉,圆形熔盐氯化炉的尺寸为Φ 5.0 m×8.5 m,内径Φ 内为2.76 m,长方形为4.5 m×3.5 m×8.5 m。

圆形炉内无死角,炉体强度增大,3 年大修1 次,比矩形炉使用年限延长近1 倍。

熔盐氯化可使用多种富钛物料,除了含钙镁的钛渣外,现广泛使用由红钛铁矿(Fe2O3 3TiO2)熔炼的钛渣(TiO2 87%~91%),亦可使用金红石。

乌克兰采用熔盐氯化生产已有40 多年的历史,不仅适用于该国钛精矿MgO、CaO 含量高的特点,还具有以下优点:1)氯化装置单位生产率高,可达20 t/m2·d ~25t/m2·d TiCl4;2)氯化温度低,为800℃,很多杂质不会因氯化而进入TiCl4;3)从炉料到工业四氯化钛,钛的回收率高,可达95%;熔盐本身有净化TiCl4 的作用,获得TiCl4杂质含量低,钒、氯、硅、碳等杂质总含量≤2%;制得TiCl4 产物达98%以上,可使AlCl3、FeCl3、CaO、MgO 和SiO2 等杂质留在熔盐介质中,然后排出;4)对原料粒度组成要求不高,可利用细小粒度的钛渣;5)反应过程不产生COCl2,废气无爆炸危险。

废气中Cl2 和HCl 含量非常小,对环境污染也不大。

3、竖炉氯化
竖炉氯化是将被氯化的钛渣(或金红石)与石油焦细磨,加粘结剂混匀制团并经焦化,将制成的团块料堆放在竖式氯化炉中,呈固体层状态与氯气作用从而制取四氯化钛的方法,也称固定层氯化或团料氯化,该法目前基本已被淘汰。

二、Mg 还原法
镁还原的实质是,在880℃~950℃下的氩气气氛中,让四氯化钛与金属镁进行反应得到海绵状的金属钛和氯化镁,用真空蒸馏除去海绵钛中的氯化镁和过剩的镁,从而获得纯钛,蒸馏冷凝物可经熔化回收金属镁,氯化镁经熔盐电解回收镁和氯气。

从精制四氯化钛中制取金属钛,分为还原和蒸馏两个步骤。

在较长一段时间,还原、蒸馏都是分步进行的,而目前已趋向联合化、大型化。

1、镁还原
镁还原的主要反应为:
TiCl4+2Mg=Ti+2MgCl2
在还原过程中,TiCl4 中的微量杂质,如AlCl3、FeCl3、SiCl4、VOCl3 等均被镁还原生成相应的金属,这些金属全部混在海绵钛中。

而混杂在镁中的杂质钾、钙、钠等,也是还原剂,它们分别将TiCl4 还原并生成相应的杂质氯化物。

镁还原过程包括:TiCl4液体的气化→气体TiCl4和液体Mg 的外扩散→TiCl4 和Mg 分子吸附在活性中心→在活性中心上进行化学反应→结晶成核→钛晶粒长大→MgCl2 脱附→MgCl2 外扩散。

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结晶成核,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伴有非均相成核。

2、真空蒸馏
经排放MgCl2 操作后的镁还原产物,含钛55%~60%、镁25%~30%、MgCl210%~15%,及少量TiCl3 和TiCl2,常用蒸馏法将海绵钛中的镁和MgCl2分离。

还原产物海绵钛在真空蒸馏过程中经受长期高温烧结,逐渐致密化、毛细孔逐渐缩小,树枝状结构消失,最后呈一坨状整块,俗称钛坨。

3、镁还原、蒸馏工艺及设备
大型的钛冶金企业都是镁钛联合企业,多数厂家采用还原-蒸馏一体化工艺。

这种工艺被称为联合法或半联合法,它实现了原料Mg-Cl2—MgCl2 的闭路循环。

还原-蒸馏一体化设备,分为倒“U”型和“I”型两种。

倒“U”型设备是将还原罐(蒸馏罐)和冷凝罐之间用带阀门的管道连结而成,设专门的加热装置,整个系统设备在还原前一次组装好。

“I”型一体化工艺的系统设备如在还原前一次性组装好,即称为联合法设备;而先组装好还原设备,待还原完毕,趁热再将冷凝罐组装好进行蒸馏作业的系统设备则称为串联合设备,中间用带镁塞的“过渡段”连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