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组或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房丽娜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注:020205产业经济学专业03、04、05、06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

050330广告学专业06新媒体产业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7移动多媒体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5网络新媒体技术属新媒体研究院
430110集成电路工程领域02 DSP算法与FPGA设计属计算机学院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中国传媒大学研招办©2008版权所有电话:(8610)65779227/9702传真:(8610)6576880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24 电子邮
件:yzhb©
已被阅读:88646次。

三里屯一中研究型教师展示三研成果

三里屯一中研究型教师展示三研成果

三里屯一中研究型教师展示“三研”成果
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5月19日,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开展“三研”课程展示活动。

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术红、梁恕俭,教育家成长工程项目办主任房萍应邀出席活动,对老师们三研课程的结果做出点评,并对下一阶段三研课程如何推进进行了指导。

虽然只有4位教师展示“三研”成果,却耗时3个多小时,张鸿茜校长全程参与,
并在总结时说:“回归教材树根基,深入研究寻途径,反复研究拓思路,至诚追求展精神。


展示活动中,史地政教研组组长蔡艳老师说:“研课标,高瞻远瞩,把握根本固基础;研教材,脚踏实地,宏观设计落目标;研建议,巧妙设计,教学相长促实效。

”刘术红院长在点评时说:“吃透课标,把握教材”的实质,就是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因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构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世界的意义。

梁恕俭专家对4位老师的“三研”展示给予了高度赞扬,充分肯定了她们的敬业精
神和研究成果,同时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引导老师专业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对于教师们高站位把握课标、立体式整合教材提供了互相借鉴的思路,为其他老师们树立了榜样和学习目标,达到了“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研”的良好效果。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郭英剑英美文学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郭英剑英美文学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郭英剑英美文学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一、专业的设置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人,下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郭英剑的英美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何克勇的翻译与文化方向。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招生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本专业备注招生导师(或导师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郭英剑英美文学①1003日语或1004法语②2020英美文学③3023西方文论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要求1)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毕业;2)一般要求有工作经验,如果在高校与研究机构工作,应具有讲师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3)发表过相关学术论著。

三、导师介绍郭英剑,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博士后、哈佛大学英语系高级研究学者。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收稿日期:2018-09-18作者简介:郑丽娜(1993-),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初级,研究方向:中药生物技术。

通讯作者:董雪莲(197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在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具有本科教学中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意义,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测试。

与此同时,毕业论文也是高校用来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更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1]。

下面,针对现今高校中本科毕业论文呈现的一些现象,结合所闻、所见、所感,谈几点思考。

一、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从当前实际运行来看,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着指导力度不够、过程监督管理不够严格以及质量泡沫等诸多问题,正经受着各种舆论的审判。

因此有许多声音倡导要加大毕业论文的改革力度,严格质量标准,提升毕业论文监督管理[2]。

那么,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所面临的种种形势和挑战,我认为创新、改革,并大力参与、督查是尤其重要的事情。

首先,要改变指导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论文不是为了毕业而敷衍了事的;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应该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学生未来的影响,从而全身心地指导学生。

另外,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与学生的就业时间有一定的重合性,再加上补考压力、考研影响等,容易不受重视,所以在这方面要求学生下足精力。

与此同时老师要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查阅资料、选定题目等方面要根据自身兴趣、贴合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前沿动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证明。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毕业论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创造性等特点,老师指导学生科学立题、选题,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研究方向深入探索、加工,尽最大努力去辩证地解决问题,得出前所未有的结论,创造出不一样的学业突破,而不是老师允许学生以固定思维模式,草草结束毕业论文的创作和书写!最后,加大教学投入,不要一直沿用旧的标准拨付毕业论文经费,要根据毕业论文所需,及时对药品、器材等的价格进行了解,各种教学设施、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增长速度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制二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一简表研项目名称藏汉双语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究项综合性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类别目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师资队伍建设其他研究经费10万元研究周期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姓名赵丽芳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368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最终学位及授予国家博士学位中国所在学校中央民族大学所在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所在单位2015年36月新闻学藏语基地班时民声时报工作坊36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本科2015年36月媒介研究方法新闻学硕士班18同上2014年912月新闻传播学导论2014级新闻广告本科90同上主要教学2014年36月媒介研究方法新闻学硕士班18同上项工作简历2014年36月跨文化新闻传播新闻学硕士班18同上目2014年36月传播学理论2012级新闻本科54同上主2013年912月新闻学概论2014级新闻本科36同上持人2013年912月新闻传播学前沿2011级新闻广告本科18同上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西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受众对媒介的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20153接触与使用调研奖二等奖调研报告类主要教学卓越新闻传播学培育项目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藏区学生入校后的文化冲突与心理适应问题 基础薄弱的学生如何通过“补课”模块达到基本趋同的能力水平 教师教学上的因材施教问题 对新闻传播认同感不强的学生加强认同感或转专业的出口问题 对藏区不同人才需求的满足问题(高年级通过开设不同模块的选修课) 生源上能够招到对新闻传播特别感兴趣的学生 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藏汉双语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主 持 人:
赵丽芳
院校名称:

关于提高二级学院研究生及科研成果管理效率的探讨

关于提高二级学院研究生及科研成果管理效率的探讨

关于提高二级学院研究生及科研成果管理效率的探讨收稿日期:2017-09-20基金项目:2014年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号Q1403,GIS 团队建设项目作者简介:郭力娜(1980-),女,汉族,河北行唐人。

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评价、土地利用信息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或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已完成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或开发了一批应用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大多集中在各个职能部门,如图书馆、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研究生学院等,这些系统已经十分完备,并已开始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多服务于校级管理,且校级各部门之间成果不能共享,数据填报、统计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复统计和报备工作。

另一方面,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培养类别不断增多、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与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相关的院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工作覆盖面和难度不断增加,同时各项学科建设和评估工作周期性开展,过去的纯手工操作模式己经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1],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研究生和科研成果管理工作[2]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重复性统计管理工作,并通过数据有效管理找准学科发展优势和弱势,更好服务学科发展越来越值得深入思考。

二、原因分析1.面向院级的信息管理系统较少,院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对于一所综合性院校来说,学科门类多,科研项目和成果所涉及科学领域较广,其数量亦比较大。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职能部门都建立了针对日常管理工作的管理信息系统[3],例如,综合教务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很多时候的具体工作是由院级单位统计汇总的,然而面向院级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少。

各学院的研究生和科研管理工作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式管理或单机式管理[4],面对大量数据文件,在查找统计时费时费力;有些工作的通知和汇总凭借传统纸质的文件或Email 进行,中间如遇到材料修改,重新报送等问题,往返过程既浪费时间和金钱,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很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培养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培养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研究
2.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调查发现,当前部分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3+1”模式。所谓“3+1”模式,是 指在国内高校学习三年专业知识,然后再去指定的国 外学校深造一年,最后获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此模 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目前难以满足社会对小 语种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因此,高校要发挥自身的 能动性,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如,高校可以 适当延长教学时间,或者采用本硕连读的方式,在一 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小语种语言的时间,夯实学生 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3.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部分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使得教师只 注重小语种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忽 视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于那些应试能 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将语法规则、词汇“倒背 如流”,这样在理论考试过程中就容易取得高分。但如 果脱离理论知识考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话语系统进 行口头表达,就可能出现发音不准确、表述不清楚等 各种各样的情况。鉴于此,高校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 “灌输式”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方法,进一步提高小语种教学的灵活性,增加实践教 学的比重,致力于强化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以
3.高校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若想培养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就需要将大量 的资金投入到教学之中。要想让每一位小语种专业学 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高校就必 须聘请高水平的外教或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授课,同时 还要为学生建设相关的培训室和语音室、购买专业翻 译软件等。而这些,都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 前部分高校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二 、“ 一 带 一 路 ”背 景 下 高 校 培 养 复 合 型 小 语 种 人才的策略 高校在培养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 如今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结合培养小 语种人才的实际情况,对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进 行创新。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之 外,还要注重及时优化与完善小语种课程体系,改进 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 交际能力,为培育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优化与完善小语种课程体系 高校要实时对人才市场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分析, 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整复合型小语种人才培养方向。 要以培育复合型小语种人才为重心,加强与企业、科研 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进而

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

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
5-9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61基础日语
864日本社会经济
(31)日本文化
郭连友 副教授
日方专家
5-9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61基础日语
865日本文化
007西葡语系
050207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32)西班牙语言学
李 多 教 授
1-2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71西语基础
871西语语言学
(33)中口译1-2名;笔译1-2名;翻译与跨文化交流1-2名
(33)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盛 力 教 授
常世儒 教 授
刘 建 教 授
3-6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71西语基础
872西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34)拉丁美洲文学
郑书九 教 授
1-2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71西语基础
873拉丁美洲文学
(35)西班牙语国家国情研究
刘家海教 授
刘元祺 副教授
1-2
101政治
4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41基础德语
845跨文化经济交际
(24)
德语教学法
穆 兰 教 授
徐丽华 副教授
王丽萍 副教授
3
101政治
二外210英语
641基础德语
846德语教学法
005日语系
050205日语语言文学
(25)
日本语言文学
于日平教 授
朱京伟 教 授
张惠芬 副教授
鲍显阳 副教授
王 萍 副教授
魏 峥 副教授
20
101政治
二外211俄语或212法语或213德语或214日语或215西班牙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学院
承担工作 所在单位
技术分析 工商管理学院 问卷分析 工商管理学院 问卷分析 工商管理学院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年月日
主管院长签字: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五、课题其他参加单位和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情况
其他参加单位:
课题组负责人: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房丽娜

1975.5
主要成员: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李天柱

1975
王德林

196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徐巍

1976
职务/职称 副教授
职务/职称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专业 工商管理
专业
技术经济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承担工作 所在单位
二、课题验收方式和验收内容
论文 大数据下“人—团队”匹配理论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构建与研究
三、课题的阶段计划及目标 2016.1 - 2016.6 调研,设计问卷
2016.7 - 2016.12 大数据下“人—团队”匹配理论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构建与研究
四、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实施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学科之间正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单导师 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所以需要组建导师团队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 个平台。基于“人—团队”理论的导师团队的构建内容包括确定团队带头人、制定团队目标、团队角色 分析、选择和配置团队成员、匹配性评价等。
(盖章)
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 二 O 一五年十一月
一、课题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的目标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以20% ~ 30% 的速度递增,这是我国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创新是一个 国家的灵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 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创新主体 的培养———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而一个高校或研究机构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又是教师群体,特别是导 师团队的打造。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研究生导师对研 究生的指导基本上停留在导师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导师模式,这种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社 会实践能力的需求。贯彻落实《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深入研究研究生教育的客 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单一导培养模式向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转变。 主要研究内容 实行团队指导研究生的实质是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的指导教师组成研究生培养 指导小组,这里的导师团队不只包括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导师,还包括其他人员。由团队实施对某一专业研 究生全面的、综合的、具体的指导。 ( 1) 由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构成导师团队。以主要专业和主要学科为主,配备以相关专业和学科 的指导导师,强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文科专业适当配备有理工科背景的导师,这些导师可在数学模型、计 算机手段上加强文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如是理科的可以配备工科出生的导师和行业背景导师,这里当然要考 虑主次。这方面,我校统计学专业的导师配备就较好,在以统计学专业导师为主的基础上,又兼有数学、计算 机、金融学专业的导师,这样的团队很合理。 ( 2) 在知识结构的层次上考虑团队的组建。在职称上,考虑不同的职称结构,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在学历结构上,考虑博士、硕士等,以组成在知识结构层次上合理的指导队伍,每个培养学院可以组建各知识 结构的指导导师库,每届研究生的指导可经进行搭配组建指导团队。 ( 3) 实行“双师型”导师团队指导。这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特别重要。这里的双师是指学术型导师和实战型导 师。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专业学位的比例将逐渐扩大,如MBA 研究生,他们特别需要“双师型”指导, 学术型导师可以从大学选取,实战型导师可以从企业界和政界选取,建立相应的专家库,研究生的培养进行师 生互选。 ( 4) 在年龄结构上,进行梯队建设,注意老、中、青结合,不要出现断层,特别注意吸收年青的博士加入, 使导师团队有生命力和成长力。 ( 5) 注意“三个结合”和产学研。校内跨学科导师的结合、校际之间导师结合、校企之间导师结合,充分发 挥各自优势,扩大学生培养视野和综合能力,在学以致用的今天,导师团队应特别注意这种结构的团队组建。 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 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这 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 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如何有效组建导师团队和进行团队成员的选用与配置,成为当前研究和实践共同关注的 问题。“人—团队”匹配理论是组建团队和实现团队高效运作的重要依据,它强调个人特征与 团队特征之间的相容性和互补性匹配。在角色分析与团队匹配性分析的基础上组建的导师团队 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1.确定导师团队的目标 2.确定团队带头人 3.构建导师团队 (1)团队角色分析 (2)新成员与团队匹配程度的评价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书
---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课 题 名 称 导师组或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起 止 日 期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
课题负责人
房丽娜
所在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