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研究生导师团队
电子科大抗干扰实验室移动通信团队导师

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李少谦出生年月:1957年01月职称:教授属性:专职学术经历:1984-1994,电子科大信息所任讲师、副教授 1994-至今,电子科大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教授、博导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信学科评审组成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个人简介: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6方向:通信抗干扰技术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6方向:通信抗干扰技术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唐友喜出生年月:1964年08月职称:教授属性:专职学术经历:2004年,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5方向:卫星通信技术11方向:通信RFIC及SOC技术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05方向:卫星与空间通信技术08方向:通信专用IC技术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刘皓出生年月:1969年04月职称:研究员属性:专职学术经历:个人简介: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3方向:无线与移动通信10方向: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026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导师姓名:唐万斌出生年月:1973年06月职称:研究员属性:专职学术经历:1998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于重庆邮电大学从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1998年4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从事车载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个人简介:1993年和1998年于电子科技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
研究兴趣包括抗干扰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无线和移动通信中的信号处理等。
育明考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研究生导师信息介绍

QQ: 1559022430 1649574092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QQ: 1559022430 1649574092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质量工程——教学团队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教学团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教学团队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术造诣深、学科背景齐全、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团队。其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犯罪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犯罪学、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犯罪社会学等研究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本科生犯罪学通修课、二学位、成人继续教育课程讲授的教学任务,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犯罪学》、《犯罪评估学》、《西方犯罪学》、《犯罪学研究方法》、《犯罪社会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邪教犯罪及对策》、《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研究》、《精神分析与犯罪心理》、《心理测试技术》、《实验心理学》、《社会学概论》、《反恐情报与危机管理》、《有组织犯罪》、《犯罪预防学》等24门本科与硕士研究生课程。其中,《犯罪学》既是公安部精品课程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该团队带头人王大为教授为公安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犯罪学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世界被害人学研究会终身会员、中国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警察学会特邀研究员、北京市星光青春保护行动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他多年来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团队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该团队现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聘有客座教授19人,其中12人是来自于公安实战部门的领导和专家,7人是来自于国内知名高校的学者。 QQ: 1559022430 1649574092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浅析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
才 ,以 提 高 其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和 技 能 为 主
的模式 拓 展 。研 究生 培养 中要 实现 学 术
一
生, 即由学术渊博的资深导师与青年助手
结 合 共 同指 导 研 究生 。 文 在 分 析 了团 队 本 导 师制特 征 和 现 实挑 战的 基 础 上提 出 了确
立 多元化 的教 育 理 念 , 化 管理 体 制 , 优 提
一
0 制 黪 师
0 研
D : 0 3 6 / . s .0 1 8 7 .0 0 1 .0 OI1 .99 ji n 10 — 9 22 1 .9 17 s
扬 州大 学教学 改革研 究课 题 、扬 州 大学研 究 生培养 创新 工 程 资助
浅析研究生 团队 导 师制的
一 一
0 生 蠛
一
》*
辩 嚣 ≯ 罄 嚣 蠢
# 耍 # 雠㈣ 悱 簿 ∞ 鬟 爨
#
“
;
现 实挑 战与应对 策略
顾建 国 赵海涛 单玉华 封克 扬州 大学环境科 学与工程 学院 2 5 0 209
捧 募。0|0i - 0 0 l j l 0 0 1 形 成 。
团 队 导 师 制 是 通 过 团 队 的 形 式 指 导 研 究
生 个 人 与 导 对 面 地 交 流 , 注 重 陶 冶 币面
养 目标 从培养从事 教学和科学研 究的专门 人才 ,以学 术训练 为 重点 的模 式 ,向主
价 值 观 和 思 维 方 式而 不注 重 罗列 事实 ,
一
要培 养解 决 实际 问题 的高 层次 应 用型 人
直 以来 我 国主要 这 种 “ 一对 一 ” 的模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研究生培养导师团队(导师组)一览表

师
械
博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硕士生导 热能工程
靳遵龙、 古新
陈俊英
能源技
12
术与装 备研究
王定 标
中心
13
环境与 生态研 究所
王 岩
郑州大
学化工
14
设备设 计研究 所/郑 州大学 制浆造
王三 保 袁振 伟
纸研究
所
尹华杰 男 刘 宏女 郭茶秀 女 张 军男 周俊杰 男 曹海亮 男 卢纪富 男 王 岩男 郭夏丽 女 张从良 男 李顺义 男
应用化学
9
学有机 电合成 工程中
王留 成
宋成盈 男
硕士生导 师
化学工艺
心
陈海松 男
硕士生导 师
化学工程
沈国鹏 王剑峰 孙绍辉 王建设
郑州大
学河南
10
省过程 传热与 节能重
董其 伍
点实验
室
郑州大
11
学 生化工
马晓 建
程中心
王建设 男 董其伍 男 刘敏珊 女 古 新男 靳遵龙 男 马晓建 男 李洪亮 男 方书起 男 李宪民 男 韩秀丽 女 常 春男 刘利平 女 陈俊英 女 王定标 男 魏新利 男 范忠雷 男
硕士生导 化学工艺 师
博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博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硕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硕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博士生导 师
生物化工
硕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硕士生导 化工过程机
师
械
硕士生导 师
生物化工
硕士生导 师
环境科学
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尝试

构建“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的尝试摘要:培养本科生团队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实践教学能提供团队协作的平台,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沟通能力,能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内接触新技术和了解专业发展趋势的机会。
我们在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探索中,构建了“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实践创新立体培养体系,重点发挥了研究生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符合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高复合人才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团队创新;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8-03引言在当今人类社会知识经济逐渐取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中国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能开拓性创造社会价值的人才的重要责任。
对于西南交通大学这样一所综合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是其目标,这也是满足企业需求的保障,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平台,也是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
本科生参与实践项目是锻炼其各方面能力及满足社会要求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也可使他们为走向社会后能更快适应工作环境做好准备。
[1]在团队协作愈来愈受到重视的今天,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带来“1+1>2”的团队效应。
[2-4]因此,如何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项目,增强本科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工作中的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本文对我校本科实践教学的开展做了详细阐述,介绍了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方面所做的新尝试。
一、高校本科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不足高校创新实践项目的缺乏和本科生对实践项目的参与度不高、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成为本科教学实践项目开展的主要阻力,也影响了本科毕业生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力。
研究生学术导师评价标准解读

研究生学术导师评价标准解读研究生学术导师评价标准是对导师培养学术研究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它涵盖了导师科研成果、研究团队建设、学术指导与教学等方面。
本文将对研究生学术导师评价标准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评价体系。
一、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评价学术导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导师作为科研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其本身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应当是学生的榜样。
评价标准会考核导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
这包括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重要学术奖项等。
同时,导师与学生合作科研的成果也会被考量。
二、研究团队建设研究团队建设反映了导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导师需要能够吸引和培养优秀的研究生,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究团队。
评价标准会考量导师团队的规模、成员的专业背景与能力以及团队成员的科研贡献等。
此外,团队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情况、科研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等也会被纳入评价范畴。
三、学术指导与教学学术指导与教学是导师的核心职责之一,也是评价标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导师应能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进行指导,包括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指导。
评价标准会考察导师指导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效果,如学生的研究成果、论文质量、学术交流能力等。
此外,导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课题的适应性以及对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等也会受到评价。
四、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导师评价的重要内容。
导师作为学术领域的代表和榜样,应当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如诚实守信、严谨求实、尊重学术规范等。
评价标准会考核导师的学术诚信,包括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是否对学术规范有所违背等。
此外,导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对学术圈的贡献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也会受到评价。
结语研究生学术导师评价标准是衡量导师培养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了解和应用这一评价体系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研成果、研究团队建设、学术指导与教学以及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评价,研究生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导师的能力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和科研团队,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研究生课程的学术团队建设

研究生课程的学术团队建设研究生阶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而学术团队的建设对研究生课程的顺利进行以及研究生们的科研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研究生课程的学术团队建设,以及如何优化团队组织和管理,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
一、学术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学术团队建设是研究生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提供支持和资源:学术团队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支持和资源,促进他们的研究进展。
团队中的导师和导师团队会提供学术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研究生们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2. 创造学术氛围:学术团队通常由一批对学术研究充满热爱的研究生组成,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启发。
团队内部形成积极的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3. 促进合作和交流:学术团队建设有助于促进研究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
团队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和经验,讨论问题,并共同完成科研项目。
4. 培养综合素质:学术团队建设不仅帮助研究生们提高学术水平,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才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术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了构建高效且稳定的学术团队,以下是一些学术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1. 导师的指导作用:导师在学术团队中起着核心作用,对学生负责任的指导和帮助,组织团队进行学术研究,传授科研经验。
2. 合理规划团队结构:学术团队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
组织结构要清晰明确,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团队工作的高效进行。
3. 注重激励机制:为了增强学术团队的凝聚力和积极性,激励机制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资金支持,以及科研成果的参与和发表等方式来激励团队成员。
4. 提供资源支持:学术团队需要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和设备支持,确保团队成员的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这包括实验室设备、图书文献、研究经费等方面。
三、学术团队建设中的挑战与应对在学术团队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以下为常见的几个挑战和相应的应对方法:1. 人员协调与冲突:学术团队中的不同个体所持有的观点和想法可能不同,这可能导致人员协调和冲突的问题。
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政治素质

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政治素质
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1. 忠诚的政治立场
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党和国家忠诚,为人民服务。
## 2. 高尚的道德情操
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不谋取私利,不利用职权谋取个人或团体利益,做到诚实守信,以身作则。
## 3. 丰富的学识和专业能力
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应该具备丰富的学识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 4. 良好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应该具有良好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积极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为研究生排忧解难,提供帮助和支持,全心全意为研究生服务。
总之,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为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
建设项目申报书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制表
年 月 日
申报类别
: 传统学科 交叉学科 校企联合
学校名称:
学科(专业):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 2 -
填 表 说 明
1.本表供各高校申报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使用,请根据实际申报情况
在“申报类别”勾选相应类型研究生导师团队。
2.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
本单位为署名第一单位获得的成果。团队成果限填团队成员是第一作者(第
一专利权人等)或通讯作者的成果,研究生成果限填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成果。
3.如指导的研究生成果较多,表中无法完全填报,则可按照表中格式要
求另附成果清单。
4.未来三年建设规划要兼顾前瞻性和可行性,详细规划涉及建设路径、
内容和举措。建设目标要有定性定量指标,可对照检查,可绩效评估。
- 3 -
学 科(专业)
团队
成员
带头人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专业 最后学历/学位 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时间 是否兼职
导师
成员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专业 最后学历/学位 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时间 是否兼职
导师
近三年团队
代表性成果
(限填5项)
成果(获奖、项目、论文、专著)名称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发表刊物、
出版单位、时间
成果负责人
团队主要
在研项目
(限填5项)
项目名称及编号 项目来源 科研经费(万元) 起止时间 项目负责人
- 4 -
近三年研究
生培养情况
出版专著(部) 以第一作者 发表学术论文(篇) 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活动(项) 获奖成果(省部级以上)
(项)
专利发明(项)
近三年指导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获得市级及以上优秀学位论文情况汇总
研究生姓名 获奖时间 论文名称 获奖类别
近三年指导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在三类以上期刊(或CSSCI以上期刊)发表论文情况汇总
研究生姓名 发表时间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署名情况 刊物级别
近三年指导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情况汇总
主持人姓名 课题来源 课题名称 立项时间 结项时间
5
团队概况(本团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特色及重要成果,限800字以内)
6
研究生培养概况(近三年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做法及成绩等,着重阐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团队管理、
团队指导、团队保障等方面内容,限1000字以内)
7
团队未来三年建设规划(1.团队整体建设目标;2.确定团队重点建设任务,提出最主要的可观测、
可衡量、可考核的绩效评价指标;3.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研究生德育、智育等方面
的计划和目标;4.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上的改革突破。限1500字以内)
8
单位评价与推荐意见(请客观、全面、准确填写):
单位负责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主管单位认定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