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可靠性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可靠性测试培训-完整版资料

可靠性测试培训-完整版资料
产品或元件失效是一个随机事件,产品的寿命是 一个随机变量,而产品的失效率和寿命都可以用失效 分布或寿命分布函数来描述其规律性。 1.指数分布 2.威布尔分布 3.正态分布 4.对数正态分布 5.寿命分布类型的确定方法
2018/10/29 21
二、产品的寿命规律及常用分布
1.指数分布
许多元器件在工作时间内会由于“偶然”原因而失效, 而不服从某一失效机理,因为这时对应于某一机理的所谓早 期失效产品已通过设计、工艺控制、或实验而消除。因此, 当元器件足够多、时间足够长时,失效率λ(t)便趋近于某 一稳定值,其值的大小只与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有关,而与 产品的工作时间无关,产品的这种寿命分布规律称为指数分 布。大多数电子产品,包括大部分仪器仪表在剔除早期失效 后到发生老化变质前的随机失效阶段都服从指数分布。 许多国家所制定的标准中,绝大多数都以指数分布为基 础对电子元器件产品的可靠性等级进行鉴定。如我国GB/T 1772-1979《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
2018/10/29
44
四、可靠性寿命试验
5)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外观、流量、 电阻、电流、 功率、杨程、 噪音、配合 室温、湿度、 气压、电压、 耐压测试 寿命次数 通断比 外观、流量、 电阻、电流、 功率、杨程、 噪音、配合 检验样板数 允许不合格数 检验不合格数
试验前参数
2.威布尔分布
2018/10/29
30
二、产品的寿命规律及常用分布
2.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又叫高斯分布,一般大多用它描述产 品随机失效比较集中发生现象的一种分布,如产品 由于损耗或退化而产生的失效;再如材料强度、磨 损寿命、疲劳失效。
2018/10/29
31
二、产品的寿命规律及常用分布

第2章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与数据处理

第2章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与数据处理

信号与测试技术
24
2.3 测试系统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二、量程(Span) 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代数差,记为:xmax- xmin
2011/3/21
信号与测试技术
25
2.3 测试系统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三、静态灵敏度(Sensitivity) 测试系统被测量的单位变化量引起的输出变化量之 比,称为静态灵敏度。
– 函数及曲线
y = f ( x) = ∑ ai xi
i =0
n
y
ai 测试系统的标定系数, 反映了系统静态特性曲线的形态
x
y = a0 + a1 x a0零位输出, a1静态传递系数
2011/3/21
零位补偿
y = a1 x
信号与测试技术
10
2.2 测试系统的静态标定 1、静态标定的定义: • 在一定标准条件下,利用一定等级的标定设备对测试 系统进行多次往复测试的过程,以获取被测试系统的 静态特性。
2011/3/21 信号与测试技术
y ynj
(xi,ydij)
yij
(xi,yuij)
y2j y1j
x1 x2
xi
xn
x
16
2.2 测试系统的静态标定 • 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被测系统的静态特性:
1 m yi = yuij + ydij ) ( ∑ 2m j =1 i = 1, 2," , n
yFS
× 100% = max y i − yi , i = 1, 2,...n
( ΔyL )max = max Δyi ,L
2011/3/21
非线性度 non-linearity
yFS = B( xmax − xmin ) ——满量程输出,B参考直线的斜率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章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的概念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是指对产品、设备或系统进行鉴定和试验,以确保其能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按照预期的功能要求和寿命要求正常运行。

第二章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的重要性2.1 产品质量保证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可以帮助制造商和供应商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提高,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生产的要求。

2.2 用户满意度经过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合格的产品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避免由于产品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

2.3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可以及早发现产品的潜在故障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4 提升企业形象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是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和维护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对提升企业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章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的方法和步骤3.1 可靠性鉴定方法3.1.1 可靠性分析方法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等,通过对产品故障的原因及其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可靠性鉴定的重点和措施。

3.1.2 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等,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试验,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3.2 验收试验步骤3.2.1 制定试验方案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对象、试验内容、试验方法和试验周期等。

3.2.2 进行试验工作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工作,记录试验数据,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和达到设计要求的概率。

3.2.4 结果评价与总结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四章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的注意事项4.1 试验环境的准备试验环境必须符合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系统已经贯穿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靠性测试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什么是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分析来评估系统在特定环境中连续工作的能力。

它旨在发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故障,并提供可靠性指标,用于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二、可靠性测试的步骤1. 需求分析:在进行可靠性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包括系统的工作环境、用户需求等。

这有助于测试团队明确测试的方向和重点。

2. 测试计划:编制一份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测试的时间和资源等。

测试计划应该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性能、可用性等方面。

3. 测试设计:根据测试计划,设计一系列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和模块。

测试用例应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能够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

4. 测试执行: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测试结果、错误日志等。

测试过程中需要保证环境的稳定,并及时处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5. 缺陷修复: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

修复后需要重新进行测试,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6. 统计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常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等。

7. 报告撰写:编制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分析等。

测试报告可以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改进和优化的依据。

三、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技术1. 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满足需求,检查系统在各种条件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2.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3. 负载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工作负载,测试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4. 强度测试:测试系统在超过正常工作负荷的情况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第二章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评价

第二章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评价

d i xi x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率。
dr
2013-7-13
xi x x
回主目录
100%
返回上一级
结束
16
上页
下页
第二节
一、评价指标 平均偏差:单次测定的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单次测定的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平均偏差的另一表达方式;
相对标准偏差:标准偏差与平均值之比称 RSD,或称变异系数CV。 S
S r RSD
2013-7-13
1 n 1 n d d i xi x n i 1 n i 1
d d r 100% x
n
S SD
(x x)
i 1 i
2
n -1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上一级
x
100%
结束
17
第二节
一、评价指标
重点注意
不当
指示剂选择不当 或改进方法
空白试验
试剂误差 纯度不够
2013-7-13
上页
下页
回主目录
返回上一级
结束
22
第二节
二、误差的来源 原因及校正方法
原因 实例 刻度不精准等 校正 校正仪器, 使用校正值 对照试验
名称 Instrument 够
仪器误差 仪器精度不 灵敏度低、器皿
al Errors
为什么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记录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时应保留几位数字? 个别偏离较大的数据是保留还是该弃去? 测得的平均值与真值(或标准值)的差异,是 否合理? 相同方法测得的两组数据或用两种不同方法对 同一试样测得的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是否在允许 的范围内?

《可靠性试验》PPT课件

《可靠性试验》PPT课件

2021/2/15
Reliability Text
26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效益
2021/2/15
Reliability Text
27
可靠性增长试验的效益
2021/2/15
Reliability Text
28
可靠性增长的数学模型
定义: 是一个数学式,描述了产品在可靠性增长试验过程中产品
可靠性的增长规律或总趋势 目的: 1、使可靠性增长做到有计划(试验时间和增长速度) 2、能动态评估当前的可靠性水平 3、能预测将来的可靠性水平 种类,近十种: 图分析法——杜安(Duane)模型:简单易于理解 统计分析法——AMSAA模型:坚实的统计学基础
2021/2/15
Reliability Text
34
加速寿命试验(ALT)
1、用加大应力,而又不改变故障机理的办法,使产品的故障发生得到加速, 称之为ALT;
2、根据ALT结果可以外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产品寿命; 3、尤其对于长寿命、高可靠产品,只能ALT
2021/2/15
Reliability Text
2021/2/15
Reliability Text
5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现场(外场)可靠性试验
在使用现场实际使用状态下进行的可靠性试验
优点: ①可获得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②真实的使用条件(包括环境条件、工作条件、使用维护条件); ③费用小; ④子样大; 缺点: ①数据收集和分析较困难,信息丢失多、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差; ②不能严格控制试验条件,随机性大; ③试验(故障)再现的可能性低; ④组织管理工作复杂。
35
五、可靠性试验的实施
可靠性试验的实施要素 1、试验条件 2、故障和故障判据 3、剖面(寿命、任务、环境、试验) 4、可靠性试验大纲(计划) 5、可靠性试验标准 6、……

可靠性测试标准

可靠性测试标准

可靠性测试标准可靠性测试是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产品的稳定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在进行可靠性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测试的对象和范围。

在确定测试标准时,需要明确测试的具体对象是什么,以及测试的范围是什么。

例如,对于某一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应明确测试的对象是产品的哪些部分,测试的范围是产品的哪些功能和性能。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对象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并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

其次,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测试的方法和流程。

在确定测试标准时,需要明确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和流程。

例如,对于某一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测试,应确定测试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以及测试的具体流程,如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测试后的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方法和流程,才能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

再次,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测试的指标和要求。

在确定测试标准时,需要明确测试所要求达到的指标和要求。

例如,对于某一新型材料的可靠性测试,应确定测试所要求达到的指标,如抗拉强度、耐磨性等,以及测试所要求达到的要求,如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使用环境等。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指标和要求,才能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从而得到可靠的测试结论。

最后,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测试的评价和验证。

在确定测试标准时,需要明确测试所要进行的评价和验证。

例如,对于某一新型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应确定测试所要进行的评价,如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稳定性等,以及测试所要进行的验证,如测试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的符合程度等。

只有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和验证,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产品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在确定测试标准时,需要明确测试的对象和范围,方法和流程,指标和要求,以及评价和验证。

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测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测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194•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测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长电科技(滁州)有限公司 邱冬冬研究人员在对产品使用时间进行分析中,产品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可靠性目前是检验产品质量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它能够明确反映产品质量。

在运用全新工艺和材料的条件下,常见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线宽逐渐降低,所以科研人员就要提升其集成度,因此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本文主要对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测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处理数据的两种方法,即热载流子注入测试和栅氧化层测试,希望对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研发有所帮助。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关行业对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要求使半导体集成电路在制作时工艺制造趋向复杂化,结构制作也更精细。

为了集成电路的可靠性能经得住检验,同时减少生产本钱,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的测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可靠性测试1.1 半导体的可靠性当前,使用被动筛选的方式是我国国内检验半导体可靠性的重要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原始的人工筛选方式将可靠性不达标的半导体筛选出来,效率极低。

同时这种方法耗时长、成本高,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半导体的可靠性。

因此,当前需要知道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制作出可靠性能高的半导体,从而进一步避免半导体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

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制作周期、制作工艺、制作条件对半导体可靠性能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对半导体进行设计。

1.2 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的可靠性如果想最大限度的提高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可靠性,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对制造工艺的研究,这个研究是可靠性提升的关键。

在集成电路可靠性的研究中,分析制造工艺能够在哪些方面影响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的使用,保证可靠性的工艺进行重要的监测与控制,构造集成电路产品可靠性的评价规范程序和方法,这些工作都是能够保障半导体集成电路可靠性的研究,因此,要保证产品实物的可靠性,就必须要保证生产工艺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