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如何写好作文的比喻句

如何写好作文的比喻句如何书写出优美的比喻句作文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
而在撰写作文过程中,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能够增强文章表达的感染力与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那么,如何写好作文的比喻句呢?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技巧和例子,分享一些有用的写作方法。
1. 使用具有形象感的比喻词语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借助恰当的比喻词语来描述事物,使之更有形象感。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动物、植物、天气、色彩等一系列比喻词语来描述人物、场景或情感等。
例如:- 他害怕得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而明亮。
通过使用具有形象感的比喻词语,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注意比喻句和被比喻对象之间的关联当我们使用比喻句时,需要确保比喻句与被比喻对象之间有着合理的关联,使得比喻更加准确有力。
比如:- 他的声音宛如夜晚的蝉鸣。
在这个例子中,比喻句中的“夜晚的蝉鸣”与被比喻对象的“声音”之间具有一种明确的关联,使得比喻的效果更为贴切。
3. 注意比喻句的过度使用虽然比喻句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但在使用时应该避免过度。
频繁地使用大量的比喻句可能会让整个作文显得过于拖沓和夸张。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文章的需要和整体效果来判断是否使用比喻句,以免影响作文的流畅性和阅读体验。
4. 结合上下文使用比喻句在使用比喻句时,我们必须注意将其融入到整个文章的上下文中,使之与文中其他内容和意图相契合。
只有这样,比喻句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文章更加连贯、自然。
举个例子:- 爱情就像蜜蜂上的花朵,无处不在而又让人甜蜜。
在这个例子中,比喻句将爱情比作“蜜蜂上的花朵”,在整个句子中构成了一个连贯的形象,增强了读者对作文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5. 多读优秀的比喻句范文为了提升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我们应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那些使用比喻句表达得非常精彩的文章。
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大量的写作技巧和经验,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比喻句。
比喻在高考作文中的妙用

妙 喻 连 珠 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比喻的一般方法。 2.培养用比喻写作的能力。
常用的比喻方法:
一、
喻体正面渲染开头法
例1.诚信如丝丝春雨,可以催
开文学的花苞;诚信如结实的 绳索,可以助人登上科学的顶 峰;诚信如涓涓浪花,可以托 起事业成功的巨轮。
根据例1,以“不为失败找借 口”为论点,写一个开头。
这棵不找借口而成功的的树啊,浓郁, 隽秀。四季常青。科学因他们而腾飞; 人类因他们而伟大!
练习3
以一方土为喻体论证不为失败找借口 获得成功(举官员的例子)
有这样一方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土,它培养 出了无数伟大的官员。 (立)这一方土中,
培养出了精忠报国的岳飞,横扫倭寇的戚继光,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这方土中,还培养出了 鞠躬尽瘁的周恩来,不辞劳苦的焦裕禄,
要求:保留喻体 换本体
仿照例句,发挥想像,补充句子。 在事业上不找借口的人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 的一块砖石。在友谊上不找借口的人说:人生就 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①在奋斗中不找借口
的人说:人生就是 搏击风浪的那双桨 ②在辛勤劳动中不找借口的人说说:人生 就是 耕耘大地的老黄牛。 ③在与困难斗争中不找借口的人说说:人 生就是 行于暗礁间的一条小船。 ④在同挫折抗争中不找借口的人说说:人 生就是 布满荆棘的那条山路。
再见!
练习1以“借口”为话题模仿比喻论证模式写一 有一丛不为失败找借口的花,散发着浓 段话
浓的文学芳香。(立)
这丛花里,有屈原培育出来的“路曼曼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有李白培育出来 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有苏轼培育出来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有毛泽东培育出来的“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 (摆)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增强作文的形象感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增强作文的形象感在写作中,比喻和拟人手法是两个非常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能够帮助作家创造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写作中巧妙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增强作文的形象感。
一、比喻的运用比喻是指通过将事物与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描述和解释。
它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以下是一些比喻的运用实例:1.1 提供视觉形象:比喻可以通过描绘视觉形象来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和热情。
”这个比喻将女孩的眼睛与明亮的星星进行了类比,形象地揭示了女孩聪明和热情的特点。
1.2 加强情感表达:比喻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表达情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例如,“他的心如同一片荒芜的沙漠,干燥而孤寂。
”这个比喻将人的心情与荒芜的沙漠进行了类比,生动地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寞。
1.3 深化主题意义:比喻可以通过类比来深化主题意义,让读者更深入思考。
例如,“时间是一把无情的镰刀,无声地割切着岁月的麦田。
”这个比喻将时间与一把无情的镰刀进行了类比,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二、拟人手法的运用拟人手法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以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它能够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事物,也能够丰富作文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拟人手法的运用实例:2.1 赋予生命力:拟人手法可以赋予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力和人的特点,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太阳从云层后面探出头来,笑得灿烂明媚。
”这个句子中,太阳被赋予了笑的能力,生动地描绘了太阳的明亮和温暖。
2.2 增加趣味性:拟人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更加具体,增加作文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例如,“时间宛如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知道去哪儿玩耍,悄悄溜走。
”这个句子中,将时间拟人化为一个顽皮的孩子,增添了作文的幽默感。
2.3 强化表达效果:拟人手法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加作文的表现力作文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而比喻和象征是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使作文更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为小学生介绍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丰富作文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
一、比喻的魅力比喻是一种将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从而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当你要描述树木在风中摇摆时,可以使用比喻手法,如"树枝像是跳动的音符,轻快地在空中舞动",这样的描写会使读者感受到树木摇曳的美妙画面。
二、比喻的运用技巧1.选择恰当的比喻对象:比喻要选择与所要描述事物具有相似性质的对象,才能使比喻更生动地展示事物的特点。
例如,当你要描写太阳下沉时,可以比喻为"太阳像一颗大火球,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这样就能生动地表达太阳下落的场景。
2.注意比喻形象的连贯性:在进行比喻时,要注意保持形象的连贯性,使比喻得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当你要描述大海的浩瀚无垠时,可以使用比喻"大海像是一面无边无际的蓝色镜子",这样的比喻既突出了大海的广阔,又给人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三、象征的奥秘象征是一种寓意手法,通过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或抽象概念,以达到寄托情感或表达主题的目的。
例如,用"雪花"来象征纯洁,用"玫瑰"来象征爱情,这样的象征使作文更具深意和内涵。
四、象征的运用技巧1.抓住事物的特点:象征要选择具有特殊含义的事物,才能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例如,当你想表达友谊的坚固时,可以使用象征"山峰",因为山峰代表着坚定和不变。
2.运用情感寓意:象征在作文中不仅可以增加表现力,还能寄托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你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时,可以使用象征"国旗",代表着祖国和荣誉。
五、比喻与象征的结合运用比喻和象征是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相互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在作文中使用比喻的技巧和要点

在作文中使用比喻的技巧和要点比喻是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以此来丰富文章的表达和意境。
在使用比喻的技巧和要点上,有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首先,比喻要具有真实感。
比喻所使用的事物必须是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而不是过于生僻或离奇的。
例如,当我们要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时,可以说他像一只蜜蜂一样辛勤工作。
因为蜜蜂勤劳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所以这个比喻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
其次,比喻要具有形象感。
比喻所使用的事物要能够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形象,让读者能够通过比喻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当我们要形容一个人的笑容非常灿烂时,可以说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这样的比喻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想象到阳光的明亮和温暖,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描述。
此外,比喻要具有情感感。
比喻所使用的事物要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和共情。
比如,当我们要形容一个地方非常美丽时,可以说它像仙境一样。
这个比喻会让读者感受到美丽之地的神秘和诱人之处,从而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
此外,比喻要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相符。
比喻不应该是为了花哨而使用,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阐述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比喻要能够与文章的主题相呼应,使整个作文更加有内在的逻辑和连贯性。
比如,当我们在写一篇关于互联网的文章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形容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海洋,人们在其中如鱼得水。
这个比喻既表达了互联网的广阔和无限可能,又与文章的主题相契合。
最后,比喻要适度使用。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过多地使用会使文章显得过于夸张和虚构,失去真实感和可信度。
因此,在使用比喻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使用,保持适度的平衡。
总之,比喻是作文中一种非常有力的表达手段,它能够丰富文章的语言和意境,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使用比喻的技巧和要点上,我们要注意比喻的真实感、形象感、情感感,以及与文章主题相符和适度使用。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恰如其分,才能更好地运用比喻来提升作文的表达效果。
高考作文技巧之恰当运用比喻和象征

高考作文技巧之恰当运用比喻和象征在高考作文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目,而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其中,恰当运用比喻和象征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手法。
本文将探讨在高考作文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比喻和象征。
一、比喻的运用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形象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高考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1. 丰富形象的描述比喻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丰富的形象描述,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内容。
例如,在描写自然景观时,我们可以将美丽的风景比喻为“一幅宏伟的画卷”,或将湍急的河水比喻为“一群奔腾的骏马”,这样能够使读者更加感受到景色的壮丽和动感。
2. 深化语言的表达比喻还可以帮助我们深化语言的表达。
有时候,一些抽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词语解释清楚,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比喻来更好地传达信息。
例如,在写作文时要表达时间的宝贵,我们可以借用“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来形容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珍贵性,从而更加震撼人心。
3.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恰当地运用比喻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愉悦。
比喻的形象性和幽默性可以使文章更加活泼有趣。
例如,在写作文时要表达一个人的勤勉,我们可以用“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来形容他的勤奋,使读者产生一种愉悦和欣赏之情。
二、象征的运用象征是一种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代表某种抽象概念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的修辞手法。
在高考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象征可以使文章更具深意并引发读者深思。
1. 体现主题的象征物在表达某种主题时,恰当地运用象征物可以使这种主题得到更好地体现。
例如,在写作文时要表达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大自然比喻为母亲,将人们的行为比喻为对母亲的伤害,以此来呼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增加艺术感的象征形象恰当地运用象征形象可以增加作文的艺术感。
通过用具象征性的事物来代表某种情感或意义,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高考作文是考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深度的重要环节。
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对于提升文章表达力和感染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比喻和象征手法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本文将分析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恰当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期帮助考生提高作文水平。
一、比喻的运用比喻是一种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抽象概念并产生共鸣。
在高考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能够深化主题,提高文章的表达力。
以下是几种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比喻的技巧。
1.1 用物喻情通过将人的情感与物体进行比较,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增强读者对文章的感受。
例如,在写景作文中,可以用花朵来比喻美丽的女子,用残破的房屋来比喻贫穷的农民,以此来展示景物对情感的映射。
1.2 用生活喻理将生活中的情境与某种道理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引起读者对主题的思考。
例如,在论述友情的作文中,可以比喻友情如同漂流瓶,需要双方的真心与付出,才能共同享受其中的温暖与快乐。
1.3 用动物喻人动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常常可以与人类进行类比,用动物来比喻人物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征和性格。
例如,在写人物形象的作文中,可以用狮子来比喻勇敢的将军,用猫头鹰来比喻智慧的学者,以此来增加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二、象征的运用象征是一种通过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抽象概念或者深层含义的修辞手法,能够使作文更富有艺术感和哲理性。
以下是几种在高考作文中运用象征的技巧。
2.1 用自然寓意自然界中的事物常常有其特定的象征寓意,可以通过引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表达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例如,在写人生的作文中,可以用河流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终结,用阳光来象征希望和美好,以此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2 用历史典故历史上的典故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借用典故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写传统文化的作文中,可以引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来象征才女的悲剧命运,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来象征聪明机智的人物。
比喻写作文很好的句子

比喻写作文很好的句子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是能恰到好处地用上一个比喻句,那感觉就像是在黑夜里突然亮起了一盏明灯,瞬间就让整个文章变得熠熠生辉。
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
当时,我可是绞尽脑汁,想把春天的那种生机勃勃给展现出来。
我写着写着,就感觉自己的文字干巴巴的,怎么都没办法把心里对春天的感受给真切地表达出来。
后来,我读到了班上一位同学的作文,那叫一个精彩!他写:“春天就像一个魔法师,轻轻挥动手中的魔法棒,大地就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花草树木都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纷纷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 哇,当我看到这个比喻句的时候,眼前一下子就有了画面感。
仿佛真的能看到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带着神秘的微笑,轻轻一点,世界就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再比如说,有一篇写雨的作文里这样写道:“雨滴像断了线的珠子,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 你瞧,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我们对雨滴的状态有了特别清晰的认识。
那些雨滴不再是普通的水滴,而是变成了一颗颗宝贵的珠子,噼里啪啦地掉下来,那场面该有多壮观啊!还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描写人的笑容的作文,里面说:“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一下子就驱散了我心里的阴霾。
” 哎呀,一读到这个比喻,我就能感觉到那个人的笑容是多么温暖,多么有感染力,好像真的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进了心里,把所有的不开心都给赶跑了。
比喻句用得好,真的能让作文变得超级精彩。
就像有个同学写秋天的枫叶,他说:“枫叶像一只只红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 你想想,这得多美啊!普通的枫叶一下子就变成了灵动的蝴蝶,还在空中跳舞呢,这画面简直太迷人了。
又比如说,写风的时候,有人写:“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田野里肆意奔跑,把庄稼都逗得笑弯了腰。
” 这样的句子,让风都有了性格,有了动作,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啦。
我自己也尝试着在作文里用比喻句。
有一回写我家的小猫,我写道:“小猫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在黑暗中格外明亮。
” 写完之后,我自己读着都觉得小猫变得更加可爱和神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比喻在作文中的妙用
比喻如果用得恰当,可给文章带来客观的姿色。
当代文学家秦牧曾说过“美丽的比喻简直就是一朵朵色彩瑰
丽的花,照耀着文学。
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先像是一种什么化学剂,把它投入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可见,比喻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修
辞方法之一。
比喻是一种基于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精巧的比喻,喻体必须要超越本体,更准确的表达主观感情。
多数文章,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文中用一个或几个
比喻,使文章增添了不少亮点。
现就比喻的表达方式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表达一些浅显的见解。
一、比喻的表达方式:
1、直接博喻式:博喻可以产生势如破竹,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能够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让人在博
喻中深深体味主题的意韵,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如“拥有诚信,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
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溅起整个海洋------”取喻形象,色彩鲜明,引人
深思,极为精巧也极具形象感和饱满的感情色彩,构成了文章的亮点。
2、比喻加感悟式:有时写完一个或几个比喻就再不去关照它,好似意犹未尽,其实还应在每个比喻后面进
行一番感悟,或者将整个比喻的具体内容挖掘出来,或是通过这个比喻感悟出更深的人生哲理来。
有一篇题目为《坚守善良》的文章,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叫柯曼的医生,在雨天深夜到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去抢救
第1页共4页
一位病人。
可他的汽车车灯坏了,面对漆黑的雨夜和崎岖的山路,他还是依然发动了车子。
当他摸黑驶出自家院子时,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原来,对柯曼医生汽车声音极为熟悉的附近居民,一刹那全都打开了窗户,拧亮了门前的灯盏,把道路照得一片光明。
柯曼医生行进在一片光明中。
就此作者写道“善良是人生的雨露甘霖,是
人类温暖心灵的火焰;善良是洞穿黑暗的阳光,是心与心的亲和与信赖,是爱与爱的共振与交融。
善良让世界充满仁爱,让岁月充满温馨。
善良虽博大如东海之水,巍峨如万仞高山,但又是那么简单而平易。
有时,它是风雨中悄然为你撑开的一把伞;有时,它是黑暗中倏然为你点亮的一盏灯。
更多的时候,善良是危难时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的一双帮扶的手;是你在走投无路时向你坦然敞开的收容的门。
仁爱是通往善良的路径,真诚是开启善良的钥匙。
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柯曼医生那样,心存仁爱,忘我无私,坚守善良,那我们的人生道路就会永远有和煦的春风萦绕。
要知道,多一个善良的人,这世界便会多一份温暖,多一颗善良的心,人类便会多一份福荫。
”没有空洞的说教,比喻加上深刻的感悟,激活了文句,点亮了文旨,升华了主题,点明了事理:雪中送炭,坚守善良,得到的将是一片光明的回报。
3、设问加比喻式:先用一个设问提出问题,再用一个或一组比喻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如“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歌,一首唱尽哆来咪发梭拉西的歌;青春是一幅画,一幅画满赤橙黄绿青蓝
紫的画;青春是一页诗,一页写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诗。
青春需要纵情歌唱,需要挥墨如泼,需要细细斟酌。
”先提出问题,然后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来回答,且每一个分句都是比喻句,让人在不经意间认清了“青春”的
本质,产生了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来是一种享受,从而使得文采斐然,诗意盎然。
二、比喻在文中的作用
第2页共4页
1、标题设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有一个简洁醒目动人出采的标题,就会产生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
如《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标题为《萨达姆:美国手中捧着的刺猬》,一个生动的比喻把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
欲进不能欲退不甘的境地,十分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2、开头设喻。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想使文章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在开头上要下工夫。
有一考生的佳作《温柔的枕头》开头写道:“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约翰·可里斯朵夫》中这样形容诚信‘洁白的良
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而洁白的良心最重要的内容便是诚信’。
”既交代了文章的标题的出处,又自然的巧借名言
中的比喻引出自己的观点,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3、主干设喻在文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巧妙的比喻可状难明之理。
有的道理非常抽象,难以具体表达清楚,或是表达出来了,别人理解不深刻。
如果用上恰当的比喻,可使枯燥抽象难懂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如“人生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跷
跷板的左端站着我的观点,右端站着别人的建议。
而人生的追求则是在上下摆动的跷跷板上使自己不断地运动并
不断寻找平衡点。
真正的人生属于勤劳的人和勇敢的人,他们不辞劳苦的奔走在跷跷板的两头,偶尔,也会因为
失误而跌到在跷跷板的一头,但是勇气和自信鼓舞他们从右端爬起,拍拍身上的灰土,向前方奔去;别人的激励
也使他们从左端站起,寻找成功的另外方向。
”作者把“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抽象的道理,用人人熟
知的跷跷板游戏作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巧妙的比喻可绘难绘之景。
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难描述,可以用比喻借助其他东西来写。
如“梦是天边漂浮的一种悠悠的白云/梦是山
沟里升起的一束淡淡的青烟/梦是巫山峡壁上缀着的那团闲适的白雾/不知何时来,何时去,去向何方/梦是三月绚
丽的风染绿了的秃枝/拂开了红桃白李银梨粉杏的芳裙/梦是一道伸向阿里的若隐若现的彩虹------”作者将梦这一难
第3页共4页
绘之景,运用比喻化为白云、青烟、白雾、秃枝、风、彩虹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象,渲染出梦的绚烂多彩,营造出执著追梦的美妙意境。
也让人通过这些鲜明生动的意象,了解了梦为何物。
③巧妙的比喻可抒难抒之情。
有时作者的思想感情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即使表达出来了,也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果把这些思想感情化为直观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就会表达得畅快淋漓,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树不直,无以成栋梁。
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开启合作的‘大门’,让我们在彼此的信任中放飞心中的喜悦。
留住信用,我们的眼睛便成了忘记的‘监视仪’;留住信用,我们的耳朵便成了背约的‘除尘器’。
人间纷繁芜杂,留些信用给自己,我们才能日不怕雨淋,夜不怕霜打。
”作者连续以“大门”、“监视仪”、“除尘器”为喻体,将自己渴望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结尾设喻。
古人说,结尾如撞钟。
如果这个钟撞得响亮,就能使主题深化。
如“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每一次美丽谨慎的选择,必将如高山流水,洗尽铅华,洗尽躁动。
还生命一股清流,一眼甘泉,用晶莹的浪花奏出生活浩然大气的乐章。
”作者用了恰当而优美的比喻来扣题,形象的说明了正确选择的重要,极为精彩。
恰当的比喻就如同我们做菜用的佐料,能给菜增色增味,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增,回味无穷。
但是,如果佐料用的过量(不足)或者用料不当,就会使菜色香味俱失,让人大倒胃口,作文中的比喻也是如此。
因此,在作文中用上恰当的比喻,就会给文章增色。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