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学书(说课稿)(4)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n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主体,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利用配乐朗读,营造乐读氛围,通过朗读来增强语感,促进思维,让学生去感悟祖国的壮丽山河并产生爱国的情感。
2.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再现诗中的情景,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1.理解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
3.会认“漠、褐、沼、摩、诸、岳、泰、宏”8个生字,会写“漠、湾、健、康、峡、泰、懂、宏”8个字,掌握“沙漠、海湾、健康、三峡、泰山、宏伟”等词语。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4米芾学书》教案公开课说课稿(教学设计)e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4* 米芾学书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师生共同凭借教材,整合、取舍、充实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米芾及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2.阅读课文,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弘扬和继承书法艺术的思想。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情感,教育学生写好字,弘扬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理解秀才教育米芾的一句话,体会写字的技巧。
3.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方法。
4.会认“塾、琢、窍、枉”4个生字。
掌握“造诣、私塾、琢磨、窍门、莫名其妙、苦心孤诣”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悟出写好字的窍门的。
2.学习作者对比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句子。
如“学写字不只是动笔……心神领会,才能写好。
”2.懂得写好字的技巧。
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3.搜集资料,了解米芾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4* 爷爷的芦笛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课文写了少年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里过夜,历经恐惧,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想健康成长,就得经历风雨、见世面,在实际的锻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文本情感真实,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有美好的意境。
教学时,力求体现自主阅读,自行探究,自我体验。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条主线,启发学生体会在不同环境下强强听到爷爷笛声的不同感受。
指导学生通过找、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想象,互相交流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谈所受启发。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法家,米芾(板书),谁能通过课前预习简要介绍一下他?(生简要介绍米芾)2.(出示米芾字画)米芾的书画20xx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999万元的中国书画最高纪录,可见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之高。
可是他天生就是一位书法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米芾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学书)学书的意思是(学习书法,学写字)二、交流字词1.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生词想和大家分享?(生交流)2.了解生词对我们读通文章很有帮助,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文章,思考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思考后小组交换意见,争取概括得简洁完整。
3.全班交流概括三、自主质疑,小组交流1.通过预习,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预设:1.米芾是什么样的人?2.米芾写好字的'诀窍是什么?3.这篇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2.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快读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之后小组交流,分享你们的想法。
3.全班交流4.师总结:米芾能够写好字的诀窍其实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心领神会,就像课文20自然段秀才的话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米芾学书》语文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米芾学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米芾学书的故事,体会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米芾学书》。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所需的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米芾的生平和书法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课堂交流。
4. 课堂练习(1)学生书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选择一幅书法作品,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5. 拓展延伸(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课堂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究。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书法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精选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米芾学书的故事,理解故事中传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3)学会通过故事,提炼出其中的道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课文学习,提炼出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古典文化背景。
(3)联系实际,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米芾学书的故事。
(2)简介米芾的背景及其在书法领域的成就。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提炼出故事中的道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2)讲解课文中的古典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5.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写一篇关于自己学习经历的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表现,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对学生的影响。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备课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推荐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精选备课教案(共含13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精选备课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观其行。
悟其神”所蕴涵的哲理。
3、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4、认读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抓住米芾2次求学加以比较,使学生懂得学习书法要“勤”与“思”并重。
不仅要观其行,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学好。
教具准备:搜集书法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导入新课从课题入手,提出不懂的或想知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学贵有疑,下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开动脑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这些问题,看谁能有所得。
二、自学课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己尝试着解决质疑时提出的各种问题。
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三、学生谈感受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进行提炼,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
1、谈到米芾,让学生介绍一下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米芾简介:字元章,是宋代书画家。
祖居山西太原,后迁至湖北襄阳。
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外郎,人称“米南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2、谈到书指的是什么,简介书法艺术方面的知识。
(书,指书法,本课指软笔书法,它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之分。
)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五种书法形体。
3、让学生对私塾先生和秀才进行比较。
(2人的教法不同,2人的师德不同。
秀才因材施教,煞费苦心,想出妙计用纸贵的情牵动学书的线,使米芾自觉做到了“观其行,悟其神”。
突出秀才不仅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
)4、对2次求学经历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观其行,悟其神”所蕴涵的哲理。
学习理解秀才的话:“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行,还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米芾学书》语文教案

《米芾学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米芾学书》的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米芾学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朗读、默写、复述等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并感悟米芾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米芾学书》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分析米芾学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对米芾学书故事背后道理的深入理解。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3.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以便做笔记和默写。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米芾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对米芾学书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和魅力。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米芾的背景和书法成就。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米芾学书的故事背后道理。
4.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和默写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
评价学生的讨论和合作表现。
5.2 课文理解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评价学生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能力。
5.3 书法练习评价:评价学生的书法练习成果,包括字迹和书写规范。
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
《米芾学书》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米芾学书》语文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米芾学书的故事背景,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学难点:对古文的理解和阅读。
教学准备: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米芾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写法。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米芾学书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5. 课堂练习(1)学生对照课文,练习书写生字词。
(2)学生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米芾学书的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三、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米芾学书的故事短文。
3. 欣赏书法作品,了解书法艺术,培养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米芾和他的老师,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学书》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米芾学书》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的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事。
说明米芾小时候是一个十分勤奋好学的孩子,同时也说明了“学写字不只是要动笔,还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字”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2.让学生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
3.会认“塾、琢、窍、枉”等4个生字
三、说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2.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四、说难点:
理解秀才说的关于写字窍门的一段话。
五、说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六、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采用自主质疑法,合作解疑法,朗读感悟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七、说教学程序:
1.引导学生从题目激发阅读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自主悟读,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⑵指名读相关段落。
⑶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
3.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⑴组织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私塾先生是怎样教米芾学写字的?
②秀才是怎样教米芾学写字的?
③米芾得到秀才的纸后是怎样做的?
⑵在小组中交流秀才教米芾学写字的窍门。
⑶从课文中找出秀才说的关于写字窍门的一段话。
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
4.谈收获,总结全文。
⑴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米芾小的时候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所以他长大了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那你们有收获吗?
⑵指名再读秀才说的练字的窍门的一段话。
5.拓展延伸
⑴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完课问后的体会,也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⑵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今天学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