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设计精简版
电子线路设计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报告一、引言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一个能够准确监测环境温湿度并将数据通过串口传输到上位机的电子线路。
设计要求如下:1.使用传感器监测环境温湿度。
2.使用51单片机获取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
3.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三、设计原理1.传感器选择本设计中选择了DHT11温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且价格便宜,适合于本设计的需求。
2.51单片机基于51单片机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是本设计的主控芯片。
3.串口通信通过串口可以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本设计中选用了UART(异步串行通信)协议。
四、电路设计1.电路原理图本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电路原理图]2.电路说明本电路的主要部分包括51单片机、DHT11传感器、串口通信电路和电源电路。
其中,DHT11传感器通过数字引脚与51单片机连接,通过串口通信电路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
五、软件设计1.51单片机程序设计本设计中使用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初始化串口通信;2)读取DHT11传感器数据;3)将温湿度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上位机。
2.上位机程序设计上位机程序使用Python编写,主要功能为接收串口数据并进行显示和存储等操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子线路能够准确地监测环境温湿度,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通过上位机程序可以实时显示温湿度数据,并将数据保存到文件中进行后续分析。
七、总结与展望本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测电子线路,并能够通过串口传输数据到上位机。
该设计具有实时性好、准确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用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环境监测。
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路设计和算法,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锁相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锁相就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完成两个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系统叫做锁相环路。
其目的是控制本机振荡的频率f0,使振荡器的频率与外界输入的频率相同,而且使两个信号之间的相移保持不变。
一个最基本的锁相环路如下图所示。
它包括三个部件: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
鉴相器比较两个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产生相应的输出电压vd(t) 。
压控振荡器(VCO)压控振荡器是振荡频率随控制电压变化的振荡器,是环路中固有的积分环节。
环路低通滤波器滤除鉴相器输出电流中的无用组合分量及其干扰分量,以达到环路要求的性能,并保证环路的稳定基本环路方程基本回路方程环路参数测量1. VCO振荡器增益系数K0的测量压控振荡器增益系数K0是用来衡量锁相环电路中VCO的电压----频率转换比的参数,也就是V ~ F的转换曲线的斜率。
测量方法:频率计接4脚,然后逐步增加9脚的直流电压(即Vd的值),从0V~5V,每隔1V记下VCO的输出频率,填入下表中。
将信号频率fs调至锁相环内VCO自由振荡频率f0十分接近的频率上,使之锁定。
然后缓慢调节正弦高频信号源,使频率向下变化至环路失锁,记下此时的频率计读数为f1,然后再缓慢的向上变换频率,使环路刚好锁定,记下此时的频率为f2,继续向上变化频率,使环路刚失锁的频率为f3,然后再向下变化频率,使环路刚锁定,记下频率为f4,那么同步带为=f3-f1 捕捉带为=f4-f23. 鉴相器PCI测试在14脚输入占空比为50%:f=f0的TTL信号,用示波器分别测试14、3、2、9脚上的输出波形,分析其相位关系,求出此时14脚和3脚波形的相位差的值。
测试方法:在环路的同步带内14脚接高频信号源,改变14脚输入信号的频率,从小到大变化。
用双踪示波器分别测试14脚和3脚的电压波形,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的变化,同时测出9脚对应的输出电压值,填入下表中。
改变环路滤波器值,将R=100KW,改为10KW,R=1KW时,重测环路捕捉带,锁相环的应用----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技术是利用一个或多个高稳定晶体振荡器产生出一系列等间隔的频率信号的一种技术,这些离散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与晶体振荡器相同。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df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2.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3.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常见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用途;4. 引导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及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子线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电子线路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验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与合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对电子科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紧密联系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践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基本概念。
2.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定律与定理。
3.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元件及其特性。
4.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
5.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设计。
6. 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教材章节:第六章 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应用。
7. 动手实践:搭建并测试串联、并联电路,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七章 动手实践与实验。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电子线路基本概念;2. 第2周:电路定律与定理;3. 第3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4. 第4周: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5. 第5周: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6. 第6-7周: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7. 第8周:动手实践与实验。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1、节拍速度渐变的彩灯控制器主要要求及指标:1.红、黄、绿三组彩灯循环闪亮,变化规律是:红-红绿-绿-黄绿-黄-黄红-全亮-红,如此循环,产生“流水”般的效果;2.彩灯白天不亮,晚间自动亮;3.(*)流水的速度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快。
2、移动方向可逆的彩灯控制器主要要求及指标:1. 控制红、绿、黄一组彩灯循环闪亮,变化的规律是:先按正向循环闪亮,全灭→红→红绿→绿→黄绿→黄→全亮→全灭。
紧接着按逆向循环闪亮, 全亮→黄→黄绿→绿→红绿→红,如此往复循环,产生“流水”般的效果;2. 彩灯白天不亮,夜晚自动亮。
3. (*)在“流水”中,前7秒速度快,后7秒速度慢。
3.“方向之星”控制器主要要求及指标:1.正常直线行驶时,两排小灯不亮,这时若紧急刹车(按键J) ,左右两排小灯同时闪亮,速率1次/秒;2.左转弯(按键L)时,左排灯(4个)依次向左闪亮;这时若紧急刹车(按键J),左排灯同时闪亮,速率1次/秒;右转弯(按键R)时,右排灯(4个)依次向右闪亮;这时若紧急刹车(按键J), 右排灯同时闪亮,速率1次/秒;非正常行驶,左(右)转弯时,左(右)排灯同时闪亮,速率1次/秒。
3.只要按键L、按键R同时按下,两排小灯不亮,但要设计一个声光提示电路,提示操作有误。
4. 十字路口自动红绿灯指挥系统主要要求及指标:1.自动完成绿-黄-红-绿-……工作循环;2.每种信号灯亮的时间不等,如:绿灯亮20秒-黄灯亮5秒-红灯亮15秒,如此循环;3.用倒计时的方法,数字显示当前信号的剩余时间,提醒行人和司机;4.(*)信号灯的时间分别可调,以适应不同路口,不同路段交通流量的需求。
5. 洗衣机定时正反转控制主要要求及指标:1. 完成洗涤电机实现“正转→停止→反转→停止→正转→……”的工作循环。
2. 用倒计时的方法,数字显示当前状态的剩余时间。
3. 控制洗涤强度。
例如:设洗涤强度分强、弱两档。
强档:正转(10秒)→停(3秒)→反转(10秒)→停(3秒)→正转(10秒);弱档:正转(7秒)→停(3秒)→反转(5秒)→停(3秒)→正转(7秒)。
电子线路设计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一、设计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实践,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步骤(1)电路图设计①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可调稳压电源方框图。
②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③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2)电路安装、调试①为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自行设计印刷电路板,并焊接。
②在每个模块电路的输入端加一信号,测试输出端信号,以验证每个模块能否达到所规定的指标。
③将各模块电路连接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
三、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一)可调电源系统输入电压经“输入陷波”电路后到“整流滤波”电路,得到高压(约300V)直流电压。
“功率转换”将高压直流逆变成约35kHz的高频交流,经高频变压器变换到输出所需的电压,再经高频整流滤波得到输出电压。
控制电路对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取样,闭环反馈后产生脉宽调制(PWM)信号控制“功率转换”电路,使输出电压或电流保持稳定。
(二)模数转换部分将模拟信号(电压或是电流的形式)转换成数字信号。
这种数字信号可让仪表,计算机外设接口或是微处理机来加以操作或胜作使用。
(三)译码显示部分译码器可以将输入代码的状态翻译成相应的输出信号,以高、低电平的形式在各自的输出端口送出,以表示其意愿。
译码器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
假如输入的端个数为,每个输出端只能有两个状态,则输出端个数最多有2n个。
四、总体电路图(计算机绘制)五、元器件清单变压器1个,整流管1个,电容器9个,二极管2个,电阻5个,滑动变阻器3个,开关1个,数码管4个,ICL7107 1个,CW317 1个。
六、插件、布局、焊接的方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七、调试方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八、自选题设计光控开关一、设计目的1、了解光控电路的基本原理;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电子线路设计报告精选文档

电子线路设计报告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七月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 (3)课程设计目标 (3)课程设计任务 (3)第2章芯片选型及电路工作原理 (3)RS232通信电路 (3)RS485通信电路 (4)电源模块 (5)电流转电压模块 (6)启动引导模块 (6)复位模块 (7)仿真调试模块 (7)主控芯片 (7)第3章电路原理图设计结果 (8)第4章电路PCB设计结果 (9)第5章收获与体会 (10)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目标1、掌握电子线路设计的一般流程;2、学习利用一种工具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方法;3、获得电子线路设计的实践经验。
课程设计任务1、学习电路工作原理;2、利用AD09,设计电路原理图;3、利用AD09,设计PCB。
具体要求:(1)设计STM32F103VET6最小系统电路,要求电路板总体5V供电输入,选择稳压芯片,转换出,,-5V,AD采样参比电压为;(2)RS485通信电路,芯片选用MAX485;(3)RS232通信电路,芯片选用MAX3232CSE;(4)4-20mA转电压信号调理电路,4-20mA转,用运放做电压跟随调理,运放芯片选择OP07C,送入STM32的AD采样端口。
(5)所有电阻电容尽量用0805贴片封装。
第2章芯片选型及电路工作原理RS232通信电路RS232通信电路选用MAX3232CSE芯片。
MAX3232采用专有低压差发送器输出级,利用双电荷泵在至电源供电时能够实现真正的RS-232性能,器件仅需四个的外部小尺寸电荷泵电容。
MAX3232确保在120kbps数据速率,同时保持RS-232输出电平。
MAX3232具有二路接收器和二路驱动器,提供1uA关断模式,有效降低功效并延迟便携式产品的电池使用寿命。
关断模式下,接收器保持有效状态,对外部设备进行监测,仅消耗1uA电源电流,MAX3232的引脚、封装和功能分别与工业标准MAX242和MAX232兼容。
(精简版)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简易SSB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学校:海南大学学院:信息学院指导老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者:日期:2009年4月18日简易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摘要:在当今时代,电子科技已经十分发达,而通信和广播等领域也随之高速发展。
在模拟调制系统的有效性从优至劣排列为SSB、VSB、AM(DSB)、FM;可靠性从优至劣排列为FM、SSB(DSB)、AM,因此我们选择制作SSB。
有时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和处理信号方便,需要在将语音、图象等有用信息经过调幅后再发送出去,这就无疑需要一种振幅调制电路来实现,该电路的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经乘法器后,将调制信号搬移到了高频处,输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产生单边带调幅波;然后将已调信号和载波信号经乘法器后,则已调信号搬移到了低频和更高频处,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恢复出调制信号。
此电路的设计思路十分清晰,原理较为易懂,结构简单明了,使用起来方便、稳定且实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高频;载波;调幅;调制信号。
一、概述1、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的振幅调制解调器,该电路的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经乘法器后,将调制信号搬移到了高频处,输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产生单边带调幅波;然后将已调信号和载波信号经乘法器后,则已调信号搬移到了低频和更高频处,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恢复出调制信号。
2、技术指标①振幅调制的载波部分采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值为7mV,频率为20KHz的正弦波;②振幅调制器的设计采用乘法器产生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③低频信号可以利用已有的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出2KHz的正弦波信号,幅值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
3、理论意义本课题其理论意义十分广泛且重要,涉及方面广,而且对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是一次全面的复习。
同时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设与计与实践中。
二、方案分析1、整体方案分析(1)、本课题的调制电路原理框图(图1)如下:图1 原理框图载波由高频信号源直接产生即可,作为调幅波的载波,调制信号由低频信号源直接产生,二者经过乘法器后即可产生双边带的调幅波,工作原理如图2。
电子线路分析ppt(40张)

电子线路分析(ppt40页)
电子线路分析(ppt40页)
间歇振荡电路
一、自激间歇振荡电路图一(a)为自激间歇振荡电路,当电路接通电源时, (t=to),电流经变压器初级流向集电集,产生了感应电压ui及次级感应u2(u1为 上正下负,u2为下正上负)u2使ub和ui增加,从而引起了“雪崩”式的正反馈:
电子线路分析 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互补管脉冲电路
通常的双管脉冲电路,总是一只管导通,另一只管截止。但是互补管脉冲电 路不同,它具有如下特点: (1)两管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 (2)一端输出波形为陡上升慢下降,另一端输出波形为陡下降慢上升,因此, 两端输出通过微分后,就获得一对极性要相反而又十分陡直的尖脉冲。 注意:这种电路引起电源功率波动较大,因为当两管从截止转至导通时,电流从 零增至某数值。 一、互补管双稳态电路 互补管双稳态电路见图1(a)。当接通电源后,若无触发信号作用,由于集极 电流极小, Rc1、Rc2的 端电压[供电 给两管的偏流] 也很小,故两 管都截止,电 路处于一种稳 定状态。
图5、互补管施密特触发器
图6、互补管的锯齿波电路
3、互补管的锯齿波电路图6为互补管的锯齿波电路,这是自激式互补的锯齿波电路, 其中由BG1、BG2组成开关器,以控制定时电容C的充放电,BG3为恒流管。 当BG1、BG2均截时,恒流Ic3对C充电(极性如图6所示)输出电压uo随时间线性 下降,这是扫描电压的正程,当电容电压Uc下降到BG2的导通阀电压时,BG2开始 导通,BG1、BG2经过正反馈连锁反应时到达了饱和状态,此时C经过BG1、BG2 一直停留在饱和状态而不返回到截止状态。
互补管脉冲电路
结果使BG1、BG2截止,接着CA、CB又进行充电,如此重复。就可获得如图3(b) 的输出脉冲波,设电路对称,即CA=CB=C, Rb1=Rb2=Rb,R1=R2=R,Rc1=Rc2=Rc脉冲宽度为: t1=c(Rb+rbe)In{Ec/[Ubes+(Ec/Rb)Rc]} t2≈0.7Rc 选择晶体管的β应满足Rb<βRc,根据图3(a)电路的参数可算出t1=10毫秒, t2=750毫秒,占空比(t1/t2)=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设计(实践)题选(模电、数电部分)电子线路设计(实践)1、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要求:(1)利用555定时器和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恒流源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参考电路如图所示;(2)在EWB中对该电路进行仿真;(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思考:a、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b、R3阻值的大小会对锯齿波的线性度产生什么影响?c、输出锯齿波的幅值范围多大?d、调节电路中的可调电阻对波形有什么影响?e、LM324的作用是什么?EWB(4)参考电路图中采用的是结型场效应管设计的,若采用N沟道增强型VMOS管和555定时器来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该如何设计?LM324图2 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2、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通常语音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要求:(1) 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和集成功放LM386N-4设计一个语音放大电路;假设语音信号的为一正弦波信号,峰峰值为5mV ,频率范围为100Hz~1KHz ,电路总体原理图如下所示;具体设计方案可以参照以下电路:图4 语音放大电路(2) 仔细分析以上电路,弄清电路构成,指出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为多少dB?通带滤波器的增益为多少dB?(3) 参照以上电路,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a 、 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固定在5mV ,分别在频率为100Hz 和1KHz的条件下测试前置放大的输出和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将计算结果同上面分析的理论值进行比较。
b、能过改变10K殴的可调电阻,得到不同的输出,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试集成功放LM386在如图接法时的增益;c、将与LM386的工作电源引脚即6引脚相连的10uF电容断开,观察对波形的影响,其作用是什么?d、扬声器前面1000uF电容的作用是什么?注意:1片LM324芯片有含有四个运放;集成功放采用LM386N-4;3、可编程放大器的设计采用计数器、模拟开关CD4066设计一增益可调的放大电路。
其设计原理为:根据以上原理,参考电路图5。
图5中可以通过按键K 来实现电路放大倍数的调节。
要求:(1)根据以上原理,参考以下电路,设计一个增益可调的放大器; (2)焊接电路前思考:a 、原理图中的输入隔离级、增益可控放大器、输出隔离级、输出放大器分别对应于电路中的哪些运放?b 、图中74LS279的作用是什么?c 、整个电路中,放大倍数的可调范围多大?d 、RW 和R5的作用是什么?发光二极管的作用是什么?74LS20的作用是什么? (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注意:(1)TL084的引脚和LM324完全相同,本题中也可以采用LM324作为运放; (2)74LS279的引脚和功能真值表如下:输入隔离级增益可控放大器输出隔离级输出放大器增益选择编码U i控制信号U o(3)CD4066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如下图所示:I4 I3 I2 I1S4S3S2S1O4O3O2O1D BC A1391011842135612CD40669101112131487654321SSVV DDS1S4S3S2DCBA图5 可编程放大器的设计4、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利用555时基电路和加减计数器/译码/锁存/驱动集成芯片CD40110设计一四位的数显式频率计。
参考电路如图所示,555时基电路组成基准脉冲发生电路,它产生1Hz的方波信号,经与非门1反相后,作为控制信号加在IC2的输入端CP0上,产生时序控制信号,从而实现1秒钟内的计数,计数得到的值即是频率值。
详细原理参照《电子技术实验与设计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图6 数显式频率计电路要求:(1)根据以上电路原理,设计一数显式频率计;(2)焊接电路前思考:a、可调电阻RW1的阻值对测量精度有什么影响?b、发光二极管LED1的作用是什么?VD1、VD2的作用是什么?c、怎么改变所测的频率值范围?注意:(1)对于CMOS芯片不用的引脚不易作悬空处理;(2)电路中所用的数码管为共阴数码管;5、综合性抢答器的设计;参考以下电路,仔细分析各单元电路后,制作一个功能完善的抢答器。
要求:(1)设计一个可同时供8人比赛的抢答器,主持人按下某开关,开时抢答;(2)开始抢答时,要求发出一声报警声;(3)要求规定抢答时间,开始抢答后,倒计时计数,如从30秒开始倒计时。
(4)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工作,并且能显示该选手的编号和剩下的时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此时,发出一声报警声;(5)若定时时间到,无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发出一声报警声并禁上选手抢答,显示时间为00。
(6)主持人次将系统清零后方可进行第二轮的抢答;注意:该电路由以下几个单元电路构成:(1)抢答显示部分:主要由优先译码器74LS148、触发器74LS279、显示译码器74LS28及共阴极的数码管来实现。
7448能直接驱动共阴极的数码管。
74LS148的功能真值表如下:图7.1抢答显示部分(2)定时显示部分:主要由555定时器来产生倒计时脉冲,脉冲通过门电路进行相应的逻辑控制后加在计数器74LS192上。
计时情况通过显示译码器74LS48译码驱动数码管进行显示。
可通过按键来设???置抢答时间。
图7.2定时显示电路(3)提示音部分:三种情况下都需要系统发出短暂的一声作为提示音,即:主持人发令开始抢答的时候、有参赛者抢答的时候以及抢答时间到计时到0的时候。
因此考虑将三种情况下的信号加在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上,产生脉冲加在555定时器复位端,从而使多谐振荡器工作,驱动10K??????扬声器,发出提示音。
图7.3 发音电路R268K R115K6、数字电压表的设计;要求:参考以下电路图8,采用双积分式A/D 转换器ICL7107设计一数字电压表,量程为-1.999~+1.999。
弄清电路连接情况后进行焊接调试。
图8 数字电压表电路 注意:(1)芯片第一脚是供电,正确电压是DC5V 。
第 36 脚是基准电压,实现量程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5V-5VC1C2R1C1=0.22uF C2=0.047uF R1=47IN+C3IN-C41VR2R3R4C5R5C3=103C4=104 C5=100PR2=1M RWF=1R3=15R4=1K R5=100TL431?:C1,C2,C4?????????R6R6=1K??-1.999~+1.999的测量时,其电压值应该设为1V,第26 引脚是负电源引脚,正确电压数值是负的,在-3V 至-5V 都认为正常,但是不能是正电压,也不能是零电压。
芯片第31 引脚是信号输入引脚,输入测量电压。
在一开始,可以把它接地,造成“0”信号输入,以方便测试。
(2)芯片27,28,29 引脚的元件数值,这三个元件属于芯片工作的积分网络,C1,C2,C4均要采用聚丙烯电容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芯片的33和34脚接的104电容也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所用的电阻也最好采用精度较高的金属膜电阻。
(3)注意接地引脚:芯片的电源地是21 脚,模拟地是32 脚,信号地是30 脚,基准地是35 脚,通常使用情况下,这4 个引脚都接地,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应用中(例如测量电阻或者比例测量),30 脚或35 脚就可能不接地而是按照需要接到其他电压上。
(4)比例读数:把31 脚与36 脚短路,就是把基准电压作为信号输入到芯片的信号端,观察此时数码管的读数(5)数码管应该采用共阳的。
思考数码管上小数点的引脚怎么驱动?7、可调电源的设计;要求:(1)参考电路图9,采用可调式三端稳压器LM317设计一个稳压电源,能得到+5~+15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电流max 1o I A ;(2)弄清纹波电压、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的概念;(3)计算变压器的副边功率、整流管承受的反向峰值电压、稳压器的功耗(根据此功耗,选择合适的散热器);图9 可调电压源电路 注意:(1)购买电子元件时不要遗漏保险丝和保险丝架以及稳压器的散热器; (2)电容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是最简单的滤波器,它是在整流电路的负载上并联一个电容C 。
电容为带有正负极性的大容量电容器,如电解电容、钽电容等,电路形式如图9.1(a )所示。
电容滤波是通过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来滤掉交流分量的。
图9.1(b )的波形图中虚线波形为桥式整流的波形。
并入电容C 后,在u2>0时,D1、D3导通,D2、D4截止,电源在向RL 供电的同时,又向C 充电储能,由于充电时间常数τ1很小(绕组电阻和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都很小),充电很快,输出电压uo 随u2上升,当uC =22U 后,u2开始下降u2<uC ,t1~t2时段内,D1~D4全部反偏截止,由电容C 向RL 放电,由于放电时间常数τ2较大,放电较慢,输出电压uo 随uC 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如图中的ab 实线段。
b 点以后,负半周电压 u2> uC ,D1、D3截止,D2、D4导通,C 又被充电至c 点,充电过程形成uo = u2的波形为bc 实线段。
c 点以后,u2<uC ,D1~D4又截止,C 又放电,如此不断的充电、放电,~220VR L使负载获得如图9.1(b )中实线所示的uo 波形。
由波形可见,桥式整流接电容滤波后,输τ2越大,U0也就越大。
当负载RL 开路时,τ2无穷大,电容C 无放电回路,U0达到最大,即Uo=22U ;若RL 很小时,输出电压几乎与无滤波时相同。
因此,电容滤波器输出电压在222~9.0U U 范围内波动,在工程上一般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其大小,RL 愈小,输出平均电压愈低,因此输出平均电压可按下述工程估算取值(全波)半波)2o 2o 2.1(U U U U == (9-1)为了达到式(9-1)的取值关系,获得比较平直的输出电压,一般要求5(≥L R ~)10C ω1,即3(L≥C R ~)5T 1(9-2) 式中T 电源交流电压的周期。
对于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而言,无论有无滤波电容,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都是2U2。
关于滤波电容值的选取应视负载电流的大小而定。
一般在几十微法到几千微法,电容器耐压应大于22U 。
(3)稳压电源的主要指标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质量指标,用来衡量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包括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温度系数及纹波电压等。
一种是工作指标,指稳压器能够正常工作的工作区域,以及保证正常工作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以及极限参数等。
下面只介绍常用的几种,其它参数见有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