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PPT课件( 39页)
第七章 医疗保险PPT课件

我国卫生总费用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速度
年份
91 92 93 94 95 96 97
项目
卫 生 总 费 用 年 增 长 速 10.7 12.7 10.2 5.7 14.7 17.7 17.2 度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年 增 长 9.2 14.2 13.2 12.6 10.5 9.6 8.8 速度
1.按服务项目付费
优点
实际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缺点
医疗部门有提供过度服务的动机,
医疗费用难以控制。
23
(一)医疗保险供方费用支付方式
2.总额预算制:根据医保机构和医院协商的年度预算 总额进行支付。
优优点点:医保机构能很好的控制费用。 缺缺点点:医方为节省费用而减少或降低服务质量。
24
(一)医疗保险供方费用支付方式
政府 病人
药品生产企业
医院
用人单位 医生 17
三、医疗保险系统
医疗保障 需求者
被保险人
医疗服务 需求者
政府
提供者 医疗保险机构
医疗服务提供者
提供者
18
第二节 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和支付
19
一、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单位和个人缴纳 利息收入 调剂收入 转移收入 财政补贴 其他收入
20
二、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6
我国卫生医疗事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但卫生投入仅占全世界卫生投入的2%)
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 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
7
8
9
我国卫生医疗事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医疗保险教学ppt课件

2020/12/10
35
扣除保险
共付保险
限额保险
方 自付固定费用, 按比例共同支付, 封顶线
式 起付线
共付率
优 降低管理成本 点 控制浪费
分担风险
降低服务价格的 在社会经济 同时控制成本 发展水平较
低适用
缺 限制低收入者的 过高,制约作用 把大额医疗
点 利用;过度利用 小。
偿、疾病、分娩、死亡、对疾病预防、健康维 护给予一定经济支持
2020/12/10
3
提高抵御疾病风险能力 疾病风险
医疗保险理论基础
不可预测
每个人 一个人群
可预测
大数法则
医疗保险 社会共济
2020/12/10
4
医疗保险分类
.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 共同点 . 标的:人的身体或生命 . 功能:互助共济、分担风险、保障
医 疗 保 险 需 求 量 ( Q) 随 着 医疗保险费(p)的下降而增加
D
o
2020/12/10
10-1
Q 12
(二)医疗保险需求分析的经济理论
1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1)自我保险
Eu=PiU1+(1-Pi)U3
用效总
Eu 预期效用
Pi 患病概率
U3
B
U1 患病造成经济损失
后效用
U1
A
U3 未患病时拥有财富效用
2020/12/10
17
(三)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1 疾病风险程度
①疾病发生的概率 接近于0或1时,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越小,对于确定事 件,更愿意选择疾病风险自担方式。概率接近于0.5 时需求越大,对于不确定事件,消费者支付意愿越高。
医疗保险制度ppt

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医院,基层医 疗机构资源不足。
3
医保报销流程繁琐
医保报销流程繁琐,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不便。
医疗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
医保与其他社保制度的衔接不够顺畅
医疗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
社保信息共享不足
不同社保制度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和服务重复。
01
20世纪初,德国率先推出了国家层面的医疗保险制度,随后其
他国家纷纷效仿。
医疗保险制度的多样化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保险制度逐渐多样化,包括公共和私人
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等。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03
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都经历
了改革,以提高效率、扩大覆盖面、降低成本等。
03
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
内容
保险费的缴纳
保险费缴纳方式
个人或单位按月、按季或 按年度缴纳医疗保险费。
保险费标准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医疗 保险类型和政策规定,确 定相应的保险费标准。
减免与优惠
对于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 和特殊情况,可以减免或 优惠保险费。
保险范围与报销标准
保险范围
明确规定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 包括药品、诊疗、服务设施等。
完善筹资机制
优化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提高保险 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服务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医 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医疗资 源的均衡分布。
医疗保险制度的创新措施
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
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解读精编PPT课件

如何进一步推动医保助力乡村振兴?
并加强支付管理。三是规范和强化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医保准 入管理,并动态调整。四是扎实推进按病组和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年底 前70%统筹地区开展实际付费。五是统筹做好医保支持“互联网+”医疗服 务医保支付、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有关工作。在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 理方面,提出四项具体要求,一是持续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覆盖面, 严格集采量执行,促进医疗机构优先使用集采中选产品。二是持续完善医药 集采平台功能,提升药品耗材“网采率”和集采平台统一服务水平。三是持 续推进实施全国医药价格监测工程,加强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信息共享和价格 查询。四是做好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评估。
如何持续提升经办管理服务水平?
为切实抓好组织实施,《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压实 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政策 措施落地见效,促进医保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参保群 众。
谢谢
如何进一步推动医保助力乡村振兴?
为巩固提升“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稳定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 达到99%以上,坚决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底线,《通知》提出三项要求,一 是优化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完善困难群众参保核查比对机制,健全参保台账,确保 应参尽参、应缴尽缴、应保尽保。二是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科学设定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标准。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引导社会力量 参与困难大病患者救助帮扶,推动形成多元化救助格局。 四、在医保支付管理、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等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 在医保支付管理方面,提出五项具体要求,一是加强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完善和规 范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推动省域内“双通道”处方流转电子化,提升谈判药 品供应保障水平。二是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当地 医保支付范围,
《医疗保险》PPT课件

6.1 医疗保险的内涵
2、医疗保险的特点 现收现付性
一般当年收进,当年或第二年支出
保险的服务性
保险需要医院的参与,也就是说,该项社会保 险除了对享受该保险保险人补偿医疗费用以外, 其保障的核心在于医疗服务,因此,既存在补 需方,也存在补供方
给付频率高,费用难以控制
给付频率远高于工伤、生育保险,还必须依赖 于医疗机构,患者与医疗机构易合谋
6.3 医疗保险的缴纳
1、单位缴纳义务 医疗期: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 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 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 限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以上的为6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 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 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 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18个月;二十年以 上的为24个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3 医疗保险的缴纳
2、缴费比例和基数 缴费比例:
国家: 在职职工:单位:6%;个人:2% 退休人员:不缴纳 上海: 在职职工:单位:12%;个人:2%
单位的12%,其中,10%为基本医保费,2% 为地方附加医保费
退休人员:不缴纳
6.3 医疗保险的缴纳
2、缴费比例和基数
缴费基数
6.1 医疗保险的内涵
3、参加医疗保险的好处 病有所医
修复自身身体障碍,恢复健康
医有所保
劳动者一旦患病,直接导致其不能正常进行工 作劳动,医有所保,就能使其不会“贫困交加 ”、“因病致贫”
降低费用
参加医疗保险,进入互济程序,生病后费用有 所降低
有病也可参保
城乡医保政策培训课件

目•城乡医保政策概述•参保对象与范围•医保基金筹集与使用•医疗服务管理与费用结算•药品目录与价格管理•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01城乡医保政策概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医保政策应运而生。
政策背景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政策目标政策背景与目标123医保制度发展历程全面覆盖阶段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
初始阶段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
改革探索阶段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城乡医保政策现状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无业人员、老年人等。
实行医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
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降低居民医疗负担。
02参保对象与范围0302具有城镇户籍的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成年人及老年人。
01无工作单位或未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
在城镇居住满一定期限(通常为半年或一年)的非户籍居民,如外来务工人员、留学生等。
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成年人及老年人。
在农村居住并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
未参加其他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居民。
重度残疾人对重度残疾人实行全额资助参保政策,同时给予医疗救助保障。
贫困人口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等,实行全额或定额资助参保政策,减轻其缴费负担。
退役军人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实行优惠参保政策,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其他特殊人群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参保政策。
特殊人群参保政策03医保基金筹集与使用医保基金筹集渠道个人缴费标准单位缴费标准政府补贴医保基金筹集渠道及标准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类型等因素确定,一般按月度或季度缴纳。
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财政状况,对医保基金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包括个人缴费、单位缴费、政府补贴等。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情况确定,一般按年度或月度缴纳。
医疗保险 ppt课件

第三节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
一、改革发展的成就 1.单位保障的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转型 2.基本确立了医疗费用分担机制 3.定点医疗服务的供应方式扩大了保障对象的就 医选择权 4.多元并存、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二、制度的挑战与问题 1.保障程度低,“看病贵、看病难”现行仍突出 2.医疗保障制度多元分割运行,既不公平也损害 效率 3.医疗保障制度管理、运行效率不高 4.不能适应疾病模式的变化
3.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
•20世纪上半叶在整个欧洲推广 •20世纪三十年代,大多数欧洲工业化国家都建立了医疗 保险制度,以生育和疾病社会保险的名义实行 •二战以后,医疗保险范围扩展,水平提升,成为各国社 会保障的重要项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开始 建立自己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
第九讲 医疗保险
第一节 医疗保险及其特征
一、医疗保险的含义 1.概念
医疗保险往往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 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保障参保人的基本 医疗水平,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 保障制度
2.医疗保险的特殊性 •每个人都会生病 •发生疾病的偶然性、严重程度不可知 •社会风险带来的医疗需求 •因病致贫
三、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1.基金筹集: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 2.个人账户的计费(剩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账户) (1)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
(2)参保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以下标准计入: ①职工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的,按本人缴费基数 1.1%计入; ②职工年龄在35岁以上至45岁(含45岁)的,按本人缴 费基数1.4%计入; ③职工年龄在45岁以上的,按本人缴费基数1.7%计入 ④退休人员年龄在70岁(含70岁)以下的,按人上年度 月平均退休费4.8%计入; ⑤退休人员年龄在70岁以上的,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退 休费5.1%计入。
农村医疗保险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4
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发展
1960年2月中央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并转发 了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将这 种制度成为集体医疗保健制度。
农村医疗保险
2020/12/10
1
概述
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 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 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 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0/12/10
2
现行保险形式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 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几 种形式。
其中合作医疗是被广大农村使用的一种医疗保 障形式,是农村医疗保险的初级形式 。
2020/12/10
3
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
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是以“合作社”的形式举办医药卫生事业,实际上 是一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在建国初期,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基本处于国家的社会福 利体系之外,缺少医疗保健的农民采取自发的互助形式 来解决医疗问题。
各种医疗保障形式在我国农村的情况
社会医疗保险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针对的 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 此可以说,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基本上是 一个空白。
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为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发展提供 了一定的空间,可以说它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整体运行情况
• 我市新农合试点工作启动于2005年。
•
2005年1月1日,涞源县作为河北省第二批新农合试点
县之一正式启动;
•
2006年1月,涿州市、定州市、望都县新农合试点启动.
•
2008年,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我市22个县(市)新农
合试点工作全部开展。
•
覆盖乡村人口885.12万人,参合农民661.98万人,参
涞源县、容城县、涿州市、高碑店市1500元 ; • 2、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满城县、徐水县、雄县、高阳县、蠡县、
安国市、定州市1400元; • 3、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清苑县、安新县、唐县、顺平县、博野
县、曲阳县、阜平县、易县、定兴县、涞水县、望都县1300元。
• 五保户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5、扶持弱势群体
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扶对象”、 “革命五老”人员、“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结扎户”、 “残疾对象”由政府统一缴纳基金。
•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
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保定市,2012年度低保标准: • 1、经济较好的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高新区、白沟新城、
• 扩权县(市):
•
省级负担14元、市级不负担、县级负担6元。
•
按照已经参合总人数计算,共应筹措合作医疗资金3.3
亿元。其中:中央、省补助资金19829.45万元,市级财政
补助资金3157.3万元,县(市)级财政补助资金3393.45万
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6619.8万元,已全部到位。
• 结果与成效:新农合政策的实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群 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这是继实施农村
3、90年代以来,国家推行“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由于没有 客观分析新形势下的农村实际情况,缺乏新的思路与做法,未 能恢复农村合作医疗。
2002年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 问题,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决定整体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改 革,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10月29日,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 工作的决定》,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建立以 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 人享受初级卫生保健”。选取湖北省长阳县作为全国试点 县,设计出了“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大病统筹、小病补 偿、公开公正、平等享有、科学管理、民主监督”的新型
合率74.79%(其中:全市农村五保户29653人,参合29631
人,参合率99.93%;全市农村特困人口38088人,参合
37902人,参合率99.51%)。
•
按照中央补助20元、省市县按自筹10元。
• 国家级、省级贫困县:
•
省级负担11元、市级负担6元、县级负担3元;
2、2010年12月,开通省辖市之间的跨区域新农合直补, 让农民可以随时选择一流的省级医院,再也不用为垫付高 额的医疗费发愁,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覆盖 农村居民。
• 3、到2012年底,我国已建立起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 “制度全覆盖”。
农村合作医疗模式。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1、2003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建立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确定将浙江、湖北、云南 和吉林四个省作为试点省。 当时,个人负担10元,中央 财政每人补助10元,省、市、县财政每人补助10元,农民 看病,重新享受到了报销待遇。
村广泛推行,被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之一, 为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合作医疗在农村起步 不久,便遇到“困难时期”的大环境而回“落”。
2、70年代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以村集体办合作医疗 社的形式,重点放在门诊和小病上,即“保小不保大”,或者 “保医不保药”,到上世纪80年代,合作医疗基本解体。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免除农业税后,党和国家为解决广大农
民群众实际困难出台的又一项好政策。
第三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一、定义与特点 (一)定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 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 共济制度。 (二)主要特点: 1、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为了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而出台的一项民生工程。
• 1、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 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 2、无劳动能力的; • 3、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
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
医疗保险 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第一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展阶段
• 第二讲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及整体运行
•
情况
• 第三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 第四讲 新农合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五讲 四大医疗制度的比较
第一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展阶段
• 一、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史
•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 1、50年代,湖北长阳县开展农村互助社合作医疗,曾经在全国农
3、统筹层次提高——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以县为单位统筹, 抗风险和监管能力增强。
以县为统筹单位,遵循大数法则,尽可能提高农民参 合率,筹集更多资金,使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4、强调农民自愿参加原则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还处在改革探索之中,在这种大环境下, 我们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就必须坚持自愿,因地制宜,确保农 民受益。
政府按人均80元补助,农民个人缴费20元,政府的补助 占主导,随财政收入增长,政府补助逐步提高。至2010年,财 政人均补助金额达到120元。 2、突出以大病统筹为主——保障水平提高
新农合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大病统筹,通过建立以政府 为主导的新农合制度,最大限度地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 病返贫问题,使农民不会因为重大疾病而陷入经济困境,影响 生活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