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动力触探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次轻型动力触探测试旨在评估具体工程名称的地基土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参数。
工程位于工程地点,占地面积约为占地面积,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
二、轻型动力触探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目的1、判定地基土的均匀性。
2、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3、查明地基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二)适用范围轻型动力触探适用于浅层的填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等地基土。
三、测试设备和技术要求(一)测试设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轻型动力触探仪,主要由探头、触探杆和穿心锤三部分组成。
探头为圆锥形,锥角为 60°,锥底面积为 126cm²。
触探杆直径为 25mm,穿心锤重 10kg。
(二)技术要求1、触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按网格状布置,点距为 10 20m。
2、测试前应将触探杆垂直打入土中,每打入 30cm 记录一次锤击数。
3、当触探杆贯入深度达到 15m 或锤击数超过 100 击时,可停止测试。
四、测试步骤(一)准备工作1、选择平整的测试场地,清除表面的杂物和浮土。
2、检查触探仪的各部件是否完好,确保探头与触探杆连接牢固。
(二)就位与垂直校正1、将触探仪放置在测试点上,使触探杆垂直于地面。
2、采用铅垂线或水平仪对触探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
(三)贯入测试1、提起穿心锤,使其距离触探杆顶端50cm 左右,然后自由落下,将触探杆打入土中 30cm。
2、记录每打入 30cm 的锤击数。
3、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触探杆贯入深度达到规定要求。
(四)数据记录与整理1、在测试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每贯入 30cm 的锤击数。
2、测试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的关系曲线。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一)根据锤击数计算地基土的承载力可采用经验公式或相关规范中的表格来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二)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通过对比不同测试点的锤击数,判断地基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均匀性。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精品.pdf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 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 ,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 的锤击数(10N )。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10N >100或贯入15cm 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10N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f(kPa )10N 5 10 15 20 25 30 3540 45 50 一般黏性土地基50 7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340 380 黏性素填土地基60 80 95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粉土、粉细砂土地基55708090100110125140150160(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 ,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 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文件.doc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 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 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 击/min 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N)。
10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 >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10(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 N 10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kPa)N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10一般黏性土地基50 7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340 380 黏性素填土地基60 80 95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粉土、粉细砂土地基55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50 160(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 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一、引言轻型动力触探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通过驱动钻杆和钻头进行钻孔,以获取地下土层的物理性质和构造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轻型动力触探方案,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该技术的应用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
二、轻型动力触探的基本原理轻型动力触探采用驱动机械设备实现钻孔过程,一般包括钻杆、钻头、钻进机和反击器等。
其中,驱动机械设备通过钻杆传递驱动力到钻头,实现对地层的钻探。
驱动力的产生可以通过液压或电力等方式实现,以便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三、轻型动力触探方案的步骤1. 地质勘探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轻型动力触探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钻孔位置和深度,并对目标地层进行事先的调查和分析。
其次,选择合适的钻杆、钻头和钻进机,以确保钻探的效果和准确性。
最后,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2. 钻探孔的施工开始钻探前,需要先进行现场勘探,了解地下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然后,根据方案要求,进行孔口的深化。
在钻探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及时处理地层的变化和难题,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进度。
同时,进行记录和采集样本,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3. 孔壁稳定处理在钻探过程中,随着孔深的增加,孔壁会出现稳定性问题。
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需要选用适当的孔壁稳定材料进行处理。
常见的孔壁稳定材料包括泥浆、海绵水泥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施工。
4. 检测和分析完成钻探工作后,需要对钻孔的质量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测量和观察孔深、孔径和孔壁的物理性质,可以获取地下土层的详细信息。
同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进一步了解地下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
四、轻型动力触探的应用领域轻型动力触探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工程等领域。
在地质工程中,可以用于工程建设前的地质勘探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在水文地质领域,可以用于水域和河岸地质勘探,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数据支持;在环境工程中,可以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评估,为环保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N)。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10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对轻型动力触探,当10验。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 N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Pa)(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 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N)。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10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对轻型动力触探,当10试验。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N f(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 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 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在地质勘探领域,轻型动力触探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探测方法。
它利用机械设备和动力源,通过对地下岩土的连续取样和监测,获取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参数信息。
本文将介绍轻型动力触探的基本原理、设备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原理介绍轻型动力触探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地质探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动力源将探棒连续推入地下,通过监测推入阻力和取样情况,获取地下岩土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常用的动力源包括手动锤和液压锤,它们能够提供足够的动能来推动探棒的连续推进。
二、设备介绍轻型动力触探主要包括三个关键设备:动力源、探棒和监测仪器。
1. 动力源动力源是轻型动力触探的关键设备之一,它提供推动探棒的动能。
手动锤和液压锤是常见的两种类型。
手动锤适用于小型勘探工程,操作简单,但推进效率较低。
液压锤则适用于大型勘探工程,能够提供更高的推进力和效率。
2. 探棒探棒是连接动力源和地下岩土的设备,它负责将动力源提供的动能传递给地下,并将取样或监测信息传回监测仪器。
探棒通常由一系列可拆卸的钻杆组成,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 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用于记录探棒推入的阻力和取样情况,常见的监测参数包括推入阻力、推进速度、取样长度等。
监测仪器能够实时监测并记录这些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后续分析。
三、操作步骤轻型动力触探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设备组装与调试、推进过程和监测数据处理。
下面将逐步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准备工作在进行轻型动力触探前,需要进行场地调查和勘测,确定施工位置和目标深度,同时评估地下岩土情况和潜在风险。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确保其良好状态。
2. 设备组装与调试将动力源与探棒组装在一起,并确保紧固可靠。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探棒长度和类型。
接入监测仪器,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校准,确保监测仪器工作正常。
3. 推进过程将探棒插入地下,并由动力源提供推力,推进探棒。
在推进过程中,监测仪器将实时记录和传输推入阻力和取样信息。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开发和建筑工程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这些项目中,土壤勘探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提供土地质量和地下情况的详细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轻型动力触探方案,以满足土壤勘探的需求,并提供一种整洁美观、简便高效的方式来进行触探工作。
1. 方案背景轻型动力触探方案是一种结合了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现代化勘探方法。
传统的触探方法通常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和重型仪器,而轻型动力触探方案采用了小型电动机和精密探测仪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土壤勘探工作。
2. 设备介绍轻型动力触探方案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轻型动力触探车、动力头、土壤钻杆和探测仪器。
轻型动力触探车由小型电动机驱动,具有便携性和机动性,适用于不同地形和复杂环境。
动力头是触探的核心部件,通过电机带动钻杆进行钻探。
土壤钻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勘探任务。
探测仪器则用于记录土壤层位情况和检测地下水位等相关数据。
3. 操作流程轻型动力触探方案的操作流程如下:(1)选择合适的勘探点位:根据工程需求和勘探计划,选择合适的触探点位,确保勘探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准备设备:对轻型动力触探车、动力头、土壤钻杆和探测仪器进行准备和检查,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安装和调试:将动力头和土壤钻杆安装到轻型动力触探车上,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校准,以确保各部件协调工作。
(4)开始触探工作:根据勘探点位的要求,使用动力头带动土壤钻杆进行钻探,逐层记录土壤层位情况,并使用探测仪器检测相关数据。
(5)采样和分析:根据需要,在触探过程中采集土样进行实验室分析,以获取更详细的土壤信息和工程参数。
(6)总结和报告:根据触探结果,编制触探报告,总结土壤性质和地下情况,并提出建议和施工方案。
4. 优势与应用轻型动力触探方案相比传统触探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便捷:采用小型电动机驱动,操作简便,快速高效,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复杂环境下的勘探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N10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给水管总长约*万米,排水管总长约*万米,设计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基础土质分为土方回填路段和原山体挖方路段。
二、检测数量及位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中的有关规定,以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填方路段每20米检测3个点,挖方路段不进行检测,检测深度视现场实际情况定。
三、检测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1、检测原理
N10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50cm固定落距的一定的锤击动能,将探头直径为40mm±1的圆锥触探头打入地基土中,根据打入击数确定其承载力大小。
2、技术要求
(1)检测参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2)测试点在土基顶面;
(3)测试点地基土应保持不受扰动;
(4)触探杆的最大偏斜度不宜超过2%;
(5)触探时锤击贯入应连续,锤击频率宜在15~30击/分钟之间。
3、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采用N10触探仪,落锤质量10±0.2kg,落距50±2cm;触探头为圆锥形,锥角60°,锥底直径40mm±1;触探杆直径25±1mm,长度1m。
4、检测步骤
(1)正确安装触探头和触探杆,使之紧密相连;
(2)使触探头定位于被检测点上;
(3)使落锤自由落下,贯入连续进行;
(4)记录触探头每贯30cm的锤击数。
四、检测结果及结论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现场准确采集好每个点的锤击数据,试验完检测点后,及时分析检测结果并及时编制《N10轻型动力触探成果表》和《N10轻型动力触探检测结果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