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茶道的品茗方法 功夫茶的泡法
闽南功夫荼步骤

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
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
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
即对茶壶进行淋顶。
——“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若琛出浴”,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
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玉液回壶”
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
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
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
龙护鼎”。
乌龙入宫、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
潮汕泡茶口诀

潮汕泡茶口诀每次饭后,客人来访或朋友聚会,广东潮汕人都是以一壶茶来衬托。
喝功夫茶是广东潮汕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
说到功夫茶的顺口溜配方,其实有八步、十八步、二十一步的方法。
下面茶客网详细讲解潮汕功夫茶的配方。
一、功夫茶八步法口诀1、治器——冲茶前的准备工作,从起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具;2、纳茶——将茶叶分粗细后,分别把茶叶装入茶壶,粗者置于底、中者置于中、细者置于上,茶叶不可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即可;3、候茶——讲究煮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东坡所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冲茶最好;4、冲点——讲究“高冲”、开水从茶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以防“冲破茶胆”,茶叶冲散,茶沫溢出,可能把茶冲坏;5、刮沫——冲茶时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去,然后把茶壶盖好;6、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开水冲淋壶盖,既可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热;7、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温,茶不易凉,也能使茶生香;8、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然后如“关公巡城”般地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地筛洒在各个杯中,不能一次注满一杯,以示“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必须循环筛酒以至于尽,即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二、功夫茶旧十八步法口诀1、鉴赏香茗——用茶则从茶藏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鉴赏。
2、孟臣淋霖——沸水浇壶身,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3、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拨入茶壶,装茶的顺序是先细再粗后梗。
4、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5、春风拂面——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
6、重洗仙颜——迅速例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7、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观舞。
8、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里注满沸水。
9、游山玩水——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功夫茶茶艺的十二道冲泡流程

功夫茶茶艺的十二道冲泡流程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以下是的功夫茶茶艺的十二道冲泡流程,欢迎参考阅读!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
”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茶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
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
功夫茶泡茶步骤

功夫茶泡茶步骤功夫茶泡茶步骤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起先闽南、广东一带都喜欢泡功夫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种茶文化。
以下是功夫茶泡茶步骤,欢迎阅读。
泡茶步骤: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倒入茶壶。
计时:盖上壶盖,计时1分钟(不同茶不同时间)。
烫杯:将温盅水倒入茶杯中温热,或侧置茶杯于茶船中旋转,以茶船内热水温烫后,取出置于茶盘中。
干壶:将茶壶放置茶巾上吸取水分,或将茶壶置于茶船边缘滑动,刮去壶底水滴。
将茶壶中浓度恰当的茶汤倒入茶盅,再持茶盅倒入茶杯约八分满,此步骤称为分茶:使用闻香杯者,直接持茶壶将少量茶水来回注入茶杯中,目的使为了令每杯茶汤的浓度相当,而利用茶盅即可省去此麻烦。
奉茶:端茶奉客。
品茶:品茶时先闻其香,再啜饮茶汤,先含在口中品尝味道,然后慢慢咽下感受滋味变化。
一杯茶最好分叁次以上啜饮,千万不要一口气喝完。
第二泡:动作同第一泡,泡茶时间增加15秒,为1分15秒。
第三泡:动作同第二泡,泡茶时间再增加25秒,为1分40秒。
去渣:以茶匙掏去茶味已淡的茶渣,并将茶具清洗干净。
还原:将所有泡茶用具整理归位。
泡茶温度:泡茶时,要依茶的酦酵程度与焙火程度的轻重来调节:绿茶类:以不超过75度为塬则,因为绿茶的单宁酸相当丰富,高温会泡出苦涩味及破坏维生素,所以不宜高温。
香片:85℃上下,此为花香与茶味配合最佳的温度。
生茶:95℃上下,上选品以100度泡就更能品到最佳的茶质。
半生茶:100℃上下熟茶:100℃黑茶、红茶:100℃一般而言,水开时的温度是100℃,水开后1、2分钟的温度约95℃,如将壶打开约5—10分钟,水温即降至85℃左右,或将开水倒存于热水瓶中,在1、2个小时内也应可保持在85℃以上。
泡茶的水:古人用山水、江水、泉水、井水等泡茶,现代人则多用自来水泡茶。
可是由于自来水含有消毒药剂及偶有气味,因此需经过滤器,然后储放于乾净适当容器里,待沈淀后,再取上面的水质来泡用。
功夫茶的礼仪

功夫茶的礼仪喝功夫茶的礼节:1、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2、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3、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4、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5、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茶的韵味。
6、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7、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8、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有些纯属艺术夸张,于茶本身的滋味无关,但随着生活好过了,欣赏表演也属于业余消遣。
2.功夫茶有哪些礼仪所谓功夫茶,并非指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及是一种冲泡的学问,品饮的境界。
好的工夫茶 *** 可以说是一种融精神、礼仪、冲泡技艺、饮茶艺术、评品茶质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工夫茶采用的茶叶是半发酵茶,称乌龙茶类。
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能冲泡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乎只觉其苦味,习惯后则会觉得其它茶不够滋味了。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褐红而浓艳,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特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对身体有帮助,还能修身养性。
3.功夫茶的品茶礼仪品茶礼仪传统的潮州功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
之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之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小,也无分性别。
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
这种习俗据说是人们为了表示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品茶,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
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
这就是功夫茶的三个境界———“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
据说专业的品茶师可以凭一杯茶品出茶艺师当时的心情。
4.喝茶的手势礼仪茶席上的礼仪其实挺多的,当然,我们可以说喝茶其实就是简单的事,没必要讲究那些繁文缛节。
功夫茶二十四字口诀

功夫茶二十四字口诀
功夫茶冲泡二十四字口诀:沸水温壶、加入茶饼、头茶洗茶、养护茶宠、首道闻香、泡茶品茶,功夫茶的冲泡需要足够耐心及掌握熟练的技艺。
功夫茶冲泡的8个步骤:
1.温茶
泡茶前先将沸水注入盖碗或茶壶,既可以清洁茶具又可以提高茶具的温度让茶叶充分发挥茶香。
2.置茶
置茶即是投茶,投茶量根据个人的口味而放的。
3.洗茶
茶叶是农产品,故此茶亦虽要清洗,只需注水于茶叶再实时倒出便可。
4.注水
注水时最重要是注意水温,如要降温则可能要用茶海/ 公道杯降温。
注水于盖杯时可高冲,使茶叶滚动。
注入沸水后,高温会令茶壶产生泡沫,可用茶壶盖轻轻抹去。
5.浸泡
盖碗浸泡时可用盖来返动茶叶,使茶叶更易散开。
用紫砂壶冲泡时则可再用热水温壶,用热力外内一起将茶味迫出来。
6.出茶
出茶时可先倒入茶海,再倒入饮杯,以打圈式倒茶,每个茶杯都平均注满。
7.敬茶
敬茶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8.品茶
品茶是功夫茶全套步骤中最讲究的一环,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
结语:
其实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术。
功夫最常见的还是福建以及广东,但是现在可以说已经名扬全国各地了。
功夫茶也可以说是一门茶文化,也是有着很久的历史了,随着现在茶叶也越来越多人喜欢,所以现在也越来越多人喜欢这种茶文化了。
茶道功夫茶冲泡全过程组图

茶道功夫茶冲泡全过程组图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功夫茶,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东南亚。
我国以广东潮汕、福建闽南一带的正宗。
近年来,功夫茶在许多茶馆已风行,但真正了解的不多。
这里简单介绍其制作方法:一、赏茶:主人向客人一一介绍茶叶特点、风味,并让客人欣赏、嗅品。
(自饮自乐除外)二、温壶(仙鹤沐浴):将开水冲入茶壶和茶杯温之并洗净以提高茶具温度,然后倒进一种叫茶船的紫砂浅盘。
三、装茶(乌龙入宫):用茶匙将茶叶装入茶壶,至茶壶三分之二左右。
四、润茶(春风拂面):沸水冲入壶中,至满,用竹筷刮去茶凉,然后将水倒进叫茶海的大茶杯。
五、冲泡(悬壶高冲):把开水壶提高冲入茶具,使茶叶转动,但不要像第一次那样冲入沸水,冷至80℃即可。
六、浇壶:盖上壶盖浇开水,使壶内外温度达一样。
七、温杯:用温壶及润茶的水洗净茶杯。
八、运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目的在于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九、倒茶(关公巡城):泡一至三分钟后将温洗过的茶杯一字儿排开,依次巡回浇注,忌一次注满。
十、点茶 ( 韩信点兵 ) :茶水倒到少许时一点点倒到各杯里使其浓淡均匀。
十一:看茶(赏色闻香):观尝杯中茶颜色,闻茶之香气。
十二、品茶、各自细细品赏、切忌大口吞喝,而要慢慢品味(品啜甘露)。
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有经验的老茶迷,往往品茶时双目紧闭,如醉如痴,其诗情画意皆在这一品中。
双休日闲暇无事,能邀上三五良友,从麻将室里解脱出来,到茶馆尝尝这茶文化的乐趣。
一面品赏功夫茶,一面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岂不快哉!功夫茶具介绍 ---饮茶离不开茶具,功夫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托等等,古人讲究饮茶之道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艺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下面介绍泡功夫茶的必备的主要功夫茶具:完整的功夫茶具福建,潮汕,台湾各处的乌龙,制法滋味冲泡技巧各有不同,但基本“功夫”是一致的,因为大家都叫功夫茶嘛。
功夫茶的8个步骤

功夫茶的8个步骤•相关推荐功夫茶的8个步骤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功夫茶的8个步骤,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步、治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
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
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工夫。
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
第二步、纳茶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
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味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
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
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
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
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第三步、候汤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样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
《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
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
腾波鼓浪,是为三沸。
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
《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步、冲茶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
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
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只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
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酒是也。
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由于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夫茶茶道的品茗方法功夫茶的泡法
功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功夫茶茶道的品茗方法,一起来看看。
赏泽起舞
茶因品种不一,色也各异,或碧如温玉,或暖似琥珀,或深比玄石。
茶色又在杯中分上、中、下三层。
观杯中茶色,看热烟袅袅而上,萦绕之间,有轻香沁人,如佳人在前,令人欲邀而交之。
昭君出塞
茶谓之饮品中的君子,以茶会友,自有打破人心隔膜,尽情交谈之愿,故取茶有如请友,命名“招君出塞”,也有谐昭君和亲之意。
常以三指持杯,又称“三龙护鼎”,且有珍而重之之意。
闻香识茶
君子之间,交淡如水,情浓似茗。
迎宾之时,多呼一声:“冲壶好茶你食”。
静闻茶香,品味的不仅仅是茶的品阶,更是凝聚在茶韵里,沏茶人的一番工夫。
闻香,是识茶,更是识人。
仿佛沁人心脾的知己,在色泽诱人的暖茶中,静候您的品读。
喜逢甘露
既闻茶香,必思其味。
然杯中茶汤尚烫,尊驾莫急,先杯沿接唇,小啜一口,让唇舌慢慢感受这期待已久的茶汤滋润,犹如久旱之初逢甘露。
“久旱逢甘露”乃人生四大喜事之首,有工夫品茶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苍龙入宫
甘霖在口,稍稍一咽,便打开咽喉,热流直奔于深腹之处,烧至丹田,潮有俗语“茶烧烫着腰”。
这一口,有苍龙逐日之势,故名为“苍龙入宫”。
温床暖玉
一口过后,舌已滋润,喉亦舒展,甘露初尝而又滚滚而逝,于是再啜一口,聚于舌内,翻滚而下间,有如温玉在口,散发于口腔之中,令人唇齿留暖,津泽生香。
香消玉蕴
二口过后,手中茶宜在第三口喝完。
一口乃“喝”,二口是“喜”,三口为“品”,四口便是“呕”了,这是古人造字精妙的体现,也是品工夫茶的工夫所在。
三口过后,茶香已充分扩散,遍布于鼻腔、口腔、体腔。
但滚烫感也随之而来,霎时间消除了遍体的香味,只存留暖玉流转后不舍的感觉。
归阁凝香
与茶的交流,在一品之间,饮罢送杯盏回茶盘,似有不舍。
然热感过后,忽有一阵清香自肺腑而上,缠绕口舌之间。
见对坐友人,回味茶韵里淡淡的情怀。
会心一笑,开口便如兰芝绽放,舒展胸怀,畅吐心声,人生几何.
功夫茶之理
功夫茶之隆情,使其茶艺超凡而“入俗”。
功夫茶的雅趣,让品茶者难得清闲,乐于赋闲。
功夫茶的厚韵,蕴含国人苦尽甘来的生活观念,而功夫茶的义理,则明白无误地透示着传统思想文化中 "
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喝茶,本是一件平常的生活琐事。
但毕竟与一日三餐皆须填饱肚子的吃饭相比,有再高一层的功能需求。
而这种基于解决了温饱需
求的高层次生理需求通常也演化出更高一层的精神追求。
所以,当喝茶并非为了止渴、喝茶并非为了消食去腻时,便是品茶。
品茶要有经验,要有学识,要有修养。
品茶要有感觉,要有顿悟,要有心机。
当品茶成为时尚,成为艺术,成为文化之后,茶道便是一种积淀着民族生活意识.民族伦理观念、民族精神追求的生活美学了。
功夫茶的确不亚于一门高深的学问。
如果你懂得 "天人合一"的义理,功夫茶圣殿之门便打开着恭迎你入室了。
1.嗅茶主人取来上好的茶叶,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依次传递欣赏嗅品一番。
2.温壶未放置茶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进茶船——即茶盘,一种紫砂浅盆。
3.装茶应备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气、杂味混入,通常将茶叶装至茶壶的2/3,甚至满溢,数量之多令人咂舌。
4.润茶沸水冲入壶中,至满,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当即倾于茶船或茶海——一种较大的茶杯。
5.冲泡再冲入开水,但不要沸滚的,这便是第一泡茶。
6.浇壶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7.温杯等候茶水泡好的当儿,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这是一种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壶本身也不过一个拳头大小)。
8.运壶在泡好第一泡茶时,提壶沿茶船边沿运行数周,俗称“游山玩水”,为的是不让壶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将温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开,依次来回浇注,又称“巡河”,或将壶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时一杯倒满再倒第二杯,免得浓淡不均,这是一般饮者容易犯的错误。
10.敬茶尊老爱幼、互相谦让,这是中 __传统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工夫茶全套步骤中最讲究的一环,从欣赏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并举,玩味再三,确如白居易诗云:“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
”苏东坡也说:“从来佳茗似佳人。
”可见个中之味,余味无穷。
特别看见那些个精于此道,须发皆白的老“茶迷”,3个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
随心所欲。
且双目微闭,如痴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万物全然不觉,让人不能不惊讶名茗的神奇功效。
功夫茶茶道的品茗方法相关文章:
1.功夫茶道茶艺步骤
2.功夫茶道茶具的介绍
3.功夫茶道全流程
4.功夫茶道讲解词
5.喝功夫茶的饮食文化功夫茶有哪些饮食文化
6.茶道文化的精髓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