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

合集下载

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储能设备,其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现代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入手,探讨其对现代生活的应用。

一、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研究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储能电池,因其具有高比能量、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相关研究者开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电极材料的改进电极是电池储能的关键之一,研究者开始从电极材料的角度入手,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目前,常用的电极材料为LiFePO4和LiCoO2。

其中,LiFePO4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安全可靠、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LiCoO2则是一种镁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高比能量和高能量密度的特点。

(二)电解液的改进电解液是电池储能过程中,电子传导和离子传输的媒介。

研究者在电解液的组成和性质上进行了改进,以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电解液是有机电解液和水性电解液。

有机电解液具有高的离子传输速率和较高的导电性,但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热失控现象。

水性电解液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电化学性能相较于有机电解液有所逊色。

(三)电池结构的优化电池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电池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电极结构和隔膜结构的优化,以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

电极结构优化主要通过合理设计电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组成来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隔膜结构则主要通过优化隔膜的孔径大小和材料特性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异性能使其在现代化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主要应用领域:(一)新能源汽车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世界各国汽车企业争相布局的重点领域。

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使得其在新能源汽车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在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3000字符(论文资料)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3000字符(论文资料)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磷酸铁锂带电池应运而生,这种类型的电池所具优势明显,如安全性好、没有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以及能量密度大等。

下面笔者就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以及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滇池;性能;磷酸铁锂;储能一、前言目前在锂电池的研究中,所研究的主要正极材料包含有LMin2O4、LiCoO和LiNiO2等,但因钴资源有限,再加上其有毒,在制备钼酸锂上难度较大。

自从磷酸铁锂所具的可逆嵌脱锂特性被报道以后,该材料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该材料方面的研究和文献报道也随之增多,和传统锂电池比较,磷酸铁锂电池所具安全性能较好,原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循环寿命长且成本较低等,目前在通信、电网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二、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分析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由LiFePO4材料所构成,由铝箔连接正极;电池负极为碳石墨构成,由铜箔和负极连接;电池中间为聚合物隔膜,借助于此隔开电池正负极,其中锂电子能经过隔膜,而电子不可经过隔膜,在电池内存在电解质。

于LiFePO4和FePO4间完成电池充放电反应,充电期间,LiFePO4缓慢脱离出锂离子成为FePO4;放电期间,锂离子嵌入FePO4逐渐形成为LiFePO4。

当电池在充电时,自磷酸铁锂晶体电池中锂离子迁移至晶体的表面,于电场力不断作用下开始进入电解液,接着穿过隔膜,而后通过电解液迁移至石墨晶体表面,继而嵌入到石墨晶格。

在此时,电子通过导电体逐渐流向电池正极铝箔集电极,通过极耳—电池正极柱—外电路—负极极柱—负极极耳逐步流向至铜箔集流体,最后再通过导电体流至石墨负极,从而使负极电荷可达到平衡。

电池在放电期间,锂离子脱嵌于石墨晶体,进入电解液,接着穿过隔膜,通过电解液迁移至磷酸铁锂晶体表面,而后重新嵌入至磷酸铁锂晶格中,此时,电子通过导电体逐渐流向至铜箔集电极,通过极耳—电池负极柱—外电路—正极极柱—正极极耳而流向至铝箔集流体,并再通过导电体流至电池正极,以便正极电荷达到平衡。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及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分析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及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分析

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及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分析磷酸铁锂电池(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简称LFP电池)由于其安全性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情况。

一、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1. 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其内脂电解质稳定,不易发生热失控,可以有效防止过充、过放、短路等电池故障。

2. 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寿命长,可循环充放电次数高达2000次以上。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锂电池,其寿命更长,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的动力电池应用。

3. 高温适应性强:磷酸铁锂电池有较高的工作温度范围,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工作,不易发生热失控。

这使得磷酸铁锂电池在一些高温环境下的动力应用中具有优势。

4. 能量密度适中: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

这使得其在储能和动力应用中更为适用,可避免过高能量密度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

二、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分析1. 电动汽车领域: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长寿命和高安全性,成为了众多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选择。

它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对长周期和高可靠性的要求,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由于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增加。

2. 电动工具领域:对于电动工具来说,除了安全性和长寿命的要求外,充电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磷酸铁锂电池充电速度较快,可以满足电动工具频繁使用的需求。

3. 储能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储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长寿命、高安全性和较低的成本,成为了储能领域的重要选择。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中的储能系统中,常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

4. 电动自行车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自行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既满足了电动自行车对于长时间续航的需求,又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电动自行车。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是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磷酸铁锂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磷酸铁锂的基本特性磷酸铁锂是一种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FePO4。

相比于传统的钴酸锂和锰酸锂等材料,磷酸铁锂具有以下特点:1. 高比容量:磷酸铁锂的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相比于钴酸锂的140mAh/g和锰酸锂的100mAh/g,具有更高的储能能力。

2. 良好的循环寿命:磷酸铁锂具有较好的循环寿命,可达到几千次以上,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3. 优异的安全性:磷酸铁锂不含有稀有金属元素,对环境友好,且在过充、短路等极端条件下,不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磷酸铁锂的制备主要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

其中,固相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其主要步骤包括混合原料、烧结和研磨等。

首先,将含有锂、铁、磷元素的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均匀,然后进行高温烧结,使得混合物中的元素反应生成磷酸铁锂。

最后,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研磨,以获得细小的颗粒。

三、磷酸铁锂的优缺点磷酸铁锂作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 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能够提供更多的储能能力,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2. 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能够进行多次的充放电循环而不损失性能。

3. 良好的安全性:磷酸铁锂相对于其他材料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不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然而,磷酸铁锂也存在一些缺点:1. 低导电性:磷酸铁锂的导电性较差,影响了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功率性能。

2. 低电压平台:磷酸铁锂的电压平台较低,导致电池的电压输出相对较低。

四、磷酸铁锂的应用领域磷酸铁锂由于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其他锂离子电池更加安全可靠,不会因过充、过放、过热等情况导致爆炸或起火。

2.较长的寿命: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很好的循环寿命,可达到数千次充放电循环,使其在储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较稳定的高温性能:磷酸铁锂电池的高温性能相对较好,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能,适用于一些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场景。

与之相对比,磷酸铁锂电池也存在一些缺点:1.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导致其体积相对较大,限制了一些对电池体积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较低的充放电效率: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充放电效率相对较低。

3.不适用于高功率输出:磷酸铁锂电池的功率输出能力相对较弱,不适合在对功率需求较高的领域使用,如电动汽车。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元锂电池的特点:1.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存储容量,适用于一些对电池容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较高的充放电效率:三元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相对较高,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存储和释放电能。

3.较低的自放电率:三元锂电池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即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电池自身的电量损失相对较低。

尽管三元锂电池具有上述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安全性相对较低: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稍显逊色,暴露在极端条件下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2.相对短的寿命: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循环寿命相对较短,一般为数百次充放电循环。

3.较差的高温性能:三元锂电池的高温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引发电池受损,因此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场景较为有限。

从应用范围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太阳能储能系统等。

而三元锂电池则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总结起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电池类型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来决定。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性能与优化策略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性能与优化策略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性能与优化策略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重要的锂离子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

本文将探讨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性能及其优化策略,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一、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分析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电池类型,在动力电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优势:1. 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可以满足动力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2. 高循环寿命:相比于其他锂离子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循环寿命,可承受更多的充放电循环,减少电池更换频率。

3. 安全性高: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不易产生热失控和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4. 耐高温性:磷酸铁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较好,可以适应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高温条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输出。

二、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化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性能,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优化策略:1. 电极材料优化:通过改变正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充放电效率,以提高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2. 电解液优化:优化电解液的组成和配比,改善离子传输速率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3. 壳体设计优化:通过优化电池的壳体结构和材料,提高电池的热传导性能和散热效率,降低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温升,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充放电管理优化:采用先进的充放电管理系统,通过合理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和电压,减少电池的过充和过放,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三、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进展随着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为广泛使用的电池类型之一。

磷酸铁锂电池、胶体电池和铅酸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胶体电池和铅酸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胶体电池和铅酸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胶体电池和铅酸电池是三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它们在不同领域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电池的特点和用途。

一、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由磷酸铁锂组成。

它具有以下优点:1. 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相比其他锂离子电池,其热失控的风险较小,不易引发火灾或爆炸。

2. 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可达几千次充放电循环,适用于长时间使用和高频次循环的场景。

3. 高放电率: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率,能够满足大功率输出的需求,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4. 环保无污染: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重金属,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磷酸铁锂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领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电压特性使其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胶体电池胶体电池又称为胶体铅酸电池,其电极由铅和铅酸组成,电解液为硫酸溶液。

胶体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 高容量:胶体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铅,负极材料为铅酸,因此具有较高的容量,适用于长时间供电的场景。

2. 低自放电率:胶体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即使长时间不使用也能保持较长的电荷。

3. 良好的循环寿命:胶体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适用于需要频繁充放电的应用。

4. 抗震动性强:胶体电池内部的电解质采用胶体状结构,能够抵抗震动和颠簸,适用于汽车、船舶等领域。

胶体电池主要应用于UPS不间断电源、电动车、太阳能储能系统等领域,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备。

三、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一种传统的蓄电池,其电极由铅和铅二氧化物组成,电解液为硫酸溶液。

铅酸电池具有以下特点:1. 成本低廉:铅酸电池是一种成本较低的电池类型,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和经济实惠的场景。

2. 较高的自放电率:铅酸电池的自放电率较高,长时间不使用时会自行放电。

3. 适应性强:铅酸电池适应性广泛,可用于起动电源、备用电源、照明设备等不同领域。

磷酸铁锂电池用途

磷酸铁锂电池用途

磷酸铁锂电池(LFP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它由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用于贮存和释放电能。

LFP电池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安全性而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

以下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用途:
1. 电动汽车:LFP电池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使用LFP电池可以提供更大的续航里程,并且不容易发生火灾等安全问题。

2. 储能系统:LFP电池可以作为储能系统的电池组,用于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供电使用。

这样的储能系统可以用于平衡电网负荷、应对能源峰谷差异,实现电力的平稳供应。

3. 通信设备:LFP电池被广泛用于无线通信设备、基站等场景。

其稳定的性能和长寿命使得通信设备可以长时间稳定
运行,减少了维护成本和频繁更换电池的需求。

4. 太阳能和风能储能:太阳能和风能是不稳定的能源来源,使用LFP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可以将这些能源储存起来,用于夜晚或风力不足时供电,实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

5. 家用电器:LFP电池也可以用于家用电器,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其高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得这些设备更加可靠和安全。

总的来说,磷酸铁锂电池因其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长寿命,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备、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和供应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
作者:张志伟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30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磷酸铁锂带电池应运而生,这种类型的电池所具优势明显,如安全性好、没有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以及能量密度大等。

下面笔者就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以及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滇池;性能;磷酸铁锂;储能
中图分类号:TG1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368-01
一、前言
目前在锂电池的研究中,所研究的主要正极材料包含有LMin2O4、LiCoO和LiNiO2等,但因钴资源有限,再加上其有毒,在制备钼酸锂上难度较大。

自从磷酸铁锂所具的可逆嵌脱锂特性被报道以后,该材料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该材料方面的研究和文献报道也随之增多,和传统锂电池比较,磷酸铁锂电池所具安全性能较好,原材料来源比较广泛,循环寿命长且成本较低等,目前在通信、电网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二、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分析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由LiFePO4材料所构成,由铝箔连接正极;电池负极为碳石墨构成,由铜箔和负极连接;电池中间为聚合物隔膜,借助于此隔开电池正负极,其中锂电子能经过隔膜,而电子不可经过隔膜,在电池内存在电解质。

于LiFePO4和FePO4间完成电池充放电反应,充电期间,LiFePO4缓慢脱离出锂离子成为FePO4;放电期间,锂离子嵌入FePO4逐渐形成为LiFePO4。

当电池在充电时,自磷酸铁锂晶体电池中锂离子迁移至晶体的表面,于电场力不断作用下开始进入电解液,接着穿过隔膜,而后通过电解液迁移至石墨晶体表面,继而嵌入到石墨晶格。

在此时,电子通过导电体逐渐流向电池正极铝箔集电极,通过极耳—电池正极柱—外电路—负极极柱—负极极耳逐步流向至铜箔集流体,最后再通过导电体流至石墨负极,从而使负极电荷可达到平衡。

电池在放电期间,锂离子脱嵌于石墨晶体,进入电解液,接着穿过隔膜,通过电解液迁移至磷酸铁锂晶体表面,而后重新嵌入至磷酸铁锂晶格中,此时,电子通过导电体逐渐流向至铜箔集电极,通过极耳—电池负极柱—外电路—正极极柱—正极极耳而流向至铝箔集流体,并再通过导电体流至电池正极,以便正极电荷达到平衡。

磷酸铁锂电池借助于自身所具独特优势,如高工作电压、绿色环保、能量密度大、支持无极扩展以及循环寿命长等,将其组成为储能系统以后能够大规模储存电能。

由磷酸铁锂电池构成的储能系统,除磷酸铁锂电池组外,还包含有电池管理系统、中央监控系统、换流装置以及
变压器,其中换流装置中又包括整流器以及逆变器。

该系统能量转换机理主要如下:在充电时,间歇式电网或者电源为该系统充电,当交流电通过整流器以后整流形成为直流电,以此为储能电池模块充电,继而完成能量储存工作;在放电时,该系统向负载或者电网放电,同时储能电池模块中直流电通过逆变器成为交流电,经中央监控系统控制逆变器输出,继而为负载或者电网提供可靠且稳定的功率输出。

三、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研究
在二次电池产业发展中,磷酸铁锂电池比较成熟,且应用和发展潜力均比较大,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固定应用以及移动应用,其中固定应用包含有UPS电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安全并网、分布式电站以及电网调峰等;移动应用则主要表现在电动交通工具上,下面笔者分别从固定应用和移动应用两个方面就磷酸铁锂电池的应用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磷酸铁锂电池固定应用
磷酸铁锂电池固定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UPS电源: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用户对于UPS电源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行业以及企业对于UPS电源需求逐步倾向于持续性。

和铅酸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循环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小、安全且稳定以及成本低等,在UPS电源蓄电池上应用磷酸铁锂电池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第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风力发电具有波动性、的随机性以及间接性,而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其发展实现规模化必然会给电力系统稳定、安全且可靠地运行带来明显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风电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风力发电场的并网发电也为大电网控制以及运行等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据调查资料研究发现,影响光伏发电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气条件、环境温度以及太阳光照强度等,同时其发电会随着机械波动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情况来看,呈现出一种并网发展趋势,而该趋势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电网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形势下,要想有效解决掉电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所存矛盾,其关键就在于储能产品的容量必须要大。

由磷酸铁锂电池所构成的储能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工况转换快、安全环保、运行灵活且效率高等优势,目前在国家示范工程已得到应用,从应用情况来来看,设备效率可显著提高,有效解决电压控制所存问题,让可再生能源形成为一种稳定且连续的供电电源。

伴随着集成技术水平的提高,储能系统规模的扩大,通过长期安全且可靠的测试,由磷酸铁锂电池构成的储能系统将有望广泛应用于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从而使电能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电网调峰:以往在电网调峰上,常用方法为抽水蓄能电站,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同时占地面积也比较大。

利用由磷酸铁锂电池构成的储能系统来代替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自由,占地少且成本低,不会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能够有效调节电网负荷。

第四,分布式电站:在大型电网运行和发展中,其自身所存不足保障不了电力供应所提安全、质量、可靠性以及效率等要求,一些重要企业以及单位常常需用双电源或者多电源确保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而由磷酸铁锂电池构成储能系统能防止或者减少因电网故障或者其他意
外事件引发的断电事故,确保一些重要企业和单位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比如银行、指挥控制中心以及医院等。

(二)磷酸铁锂电池移动应用
在城市环境污染源中,汽车所排放的尾气为主要污染源,为有效地控制该污染源,传统燃油汽车逐渐被具备环保功能和节能作用的电动车所代替。

在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把锂离子动力电池当作重点,以促进车用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体积小且重量轻德等,将其作为电动工作供电电源,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伴随着这种电池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广,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动工具中。

综上所述,伴随着国内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成熟,磷酸铁锂电池也成为当前二次电池产业中潜力发展大的储能电池之一,由该电池所构成的储能系统正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其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 吴越,裴锋,贾蕗路等.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回收铝、铁和锂[J].电源技术,2014,38(4):629-631.
[2] 时玮,姜久春,李索宇等.磷酸铁锂电池SOC估算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24(8):769-774.
[3] 崔立丰,高飞,王永武等.磷酸铁锂动力电池Peukert方程修正模型的研究[C].//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31-42.
[4] 高飞,杨凯,惠东等.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的能量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5):41-45,前插6.
[5] 郑燕萍,杜政平,吴松松等.基于LPV模型的磷酸铁锂电池SOC实时算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600-603.
[6] 程科,王晓冬,兰亚超等.高倍率性能磷酸亚铁锂/碳正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复合材料学报,2013,30(1):135-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