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侧向压力计算

合集下载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全文 新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全文   新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全文新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侧压力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200/(T+15)=200/(20+15)=5.7142 (h) 新浇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二式计算: F = 0.22γct0β1β2V1/2 F = γcH 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_span lang="EN-US">KN/㎡)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_/span>KN/m3_span lang="EN-US"> t0——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可采用t= 200/(T+15) 计算T——混凝土的温度(℃_span lang="EN-US">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_span lang="EN-US">m/h_span lang="EN-US">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于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_span lang="EN-US">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叿span lang="EN-US">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亿span lang="EN-US">30㎜时,取0.85_span lang="EN-US">50ソspan lang="EN-US">90㎜时,取1.0_span lang="EN-US">110ソspan lang="EN-US">150㎜时,取1.15 =0.22×25×5.7142×1.2×1.15×1^(1/2)=43.4 (kN/m^2) =25×2=50 (kN/m^2) 取其中的较小值:F=43.4(kN/m^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荷载设计值:F设=1.2×0.85×43.4=44.3(kN/m^2) 混凝土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荷载设计值:F2=1.4×0.85×4=4.76(kN/m^2) 故最终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荷载设计值F=49.06(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49.06/25=1.96m。

混凝土侧压力

混凝土侧压力

在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第4.1.1条,给出了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公式: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教小值):F=0.22γctoβ1β2V∧½F=γc H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o=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V——混凝土地的浇筑速度,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所示,h为有效压头高度,h=F/rc 。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是入模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对限制其流动的侧模板所产生的压力。

我国有关部门在20世纪60 ~80年代初期对混凝土侧压力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尽管一次浇筑高度、浇筑速度不同,但混凝土侧压力分布曲线的走势基本相同:即从浇筑面向下至最大侧压力处,基本遵循流体静压力的分布规律;达到最大值后,侧压力就随即逐渐减小或维持一段稳压高度后逐渐减小,压力图形对浇筑高度轴呈山形或梯台形分布。

经试验获得的侧压力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最大侧压力随混凝土浇筑速度提高而增大,与其呈幂函数关系。

(2)在一定的浇筑速度下,因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从而增加其有效压头。

(3)机械振捣的混凝土侧压力比手工捣实增大约56%。

(4)侧压力随坍落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坍落度从7cm增大到12cm时,其最大侧压力约增加13%。

(5)掺加剂对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稠度有调整作用,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侧压力。

建筑施工模板侧压力计算讲解

建筑施工模板侧压力计算讲解

模板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2/121022.0V t F c ββγ=
H F c γ=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取25 kN/m 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一般取值5h ,即取T=25℃。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根据资料取V= 0.5-1.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
1.5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因此可得:
2/121022.0V t F c ββγ=
=22.4KN/m
H F c γ=
=25*1.5 =37.5 KN/m
则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值为22.4 KN/m 。

根据设计,则最小面模板受压强为:
P=22.4/(1.5*1.3)
=11.5 KN/m 2
根据螺纹布置校核其强度:
对拉螺栓采用D30螺杆;纵向最大间距为1800mm ,横向最大间距为1000mm 。

单根D16螺杆所能承受最大拉力:
Fmax=f*A=235*3.14*152=166KN
N=L*l*q=1.8m*1m*22.4kN/m 2 =40.32KN<166KN
故符合强度。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K1621+193涵洞台身拉杆演算1、墙身结构尺寸墙身上口尺寸1.05m,下口尺寸为1.78m,墙高2.9m,墙身长37.3m (单侧),每4m设置沉降缝。

2、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取两式中较小值)F=0.22γc t oβ1β2V1/2(公式1)F=γc H(公式2)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kN/m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kN/m3;t 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本段位4h)。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 o=200/(T+15)=4.76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28);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按泵车浇筑速度30m3/h进行控制,浇筑长度按37.3m控制,则混凝土浇筑速度为V=30/(1.05+1.78)/2*37.3=0.6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H=0.6*4=2.4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本段掺外加剂,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本段取1.15)F=0.22γc t oβ1β2V1/2=0.22×24×4×1.2×1.15×0.78=22.73kN/m2F=γc H=24×2.4=57.6kN/m2取两者较小值22.73kN/m2计算。

3、对拉螺杆受力验算及间距确定各拉杆尺寸容许拉力表螺栓直径(mm)螺纹内径(mm)净面积(mm2)质量(kg/m)容许拉力(N)12 9.85 75 0.89 1290014 11.55 105 1.21 1780016 13.55 144 1.58 2450018 14.93 174 2 2960020 16.93 225 2.46 3820022 18.93 282 2.98 47900初步拟定该涵洞墙身拉杆采用14拉杆(因实际为全丝拉杆,可采用12拉杆容许拉力进行演算),对拉螺栓取横向800mm,竖向600m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为:N=22.73kN/m2×0.6m*0.8m=10.91kN按拉杆直径为12,查表格得容许应力为12.9KN≥10.91,故拉杆直径及间距均能满足要求。

常用计算公式模板侧压力

常用计算公式模板侧压力

常用计算公式模板侧压力
侧压力是指物体受到压力时产生的在垂直于该方向的侧向压力。

在物
理学中,侧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常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1.西南奥托力公式:
懒加载svg公式
其中,侧压力F是通过应力σ和物体的横截面积A计算得出的。

2.库仑摩擦公式:
懒加载svg公式
其中,μ是物体之间的摩擦系数,N是物体之间垂直于表面的力。


压力F是通过摩擦力Ff和物体之间垂直力N的乘积计算得出的。

3.流体力学公式:
对于流体力学中的侧压力,有以下两个常用的公式:
-惠松定理:
懒加载svg公式
其中,p是流体的压力,d是流体所受到的垂直表面积。

侧压力F是
通过压力p和表面积S的乘积计算得出的。

-罗帕法则:
懒加载svg公式
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速度,A是流体流动的横截面积。

侧压力F是通过密度ρ、速度v和横截面积A的乘积计算得出的。

这些公式可以适用于不同领域的侧压力计算,例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流体力学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环境因素、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等都可以对侧压力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以及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最小值:
1/20120.22c F t V γββ=或c F H γ=
式中:
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2kN/m );
c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3kN/m )
; V ——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
0t ——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0200/(15)t T =+,T 为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
取1.2;
2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
/c h F γ=,h 为有效压头高度。

取20T C ︒=,则0200/15205.71t h =+=(),324kN/m c γ=,0.5m/h V =,1 1.2β=,2 1.0β=,则1/220120.2225.58kN/m c F t V γββ==
以承台混凝土浇筑为例,承台混凝土一性浇筑3.2m ,进行计算则:
22436.5876kN/m c F H γ==⨯=
故浇筑混凝土时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取225.58kN/m F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查规范取值22kN/m 。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取24kN/m 。

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模板侧模计算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计算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1.22+1.4×4)×1100=20.97(kN/m) 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计算:其中:l 取梁侧立档间距,取l=0.4(m)经计算得到:M=-0.10×20.97×0.4^2=-0.34(kN.m)梁侧模板的强度计算值:其中: W 截面抵抗矩W = 41.25 cm3经计算得到:f=0.34×1000÷41.25=8.24(N/mm2)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5(N/mm2)梁侧模板的强度计算值小于梁侧模板的强度设计值;故满足要求!3、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l 梁侧立档间距;取l=0.4(m)经计算得到最大剪力Q=0.6×20.97×0.4=5.03(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其中:b 取梁截面高度;取b=1100(mm);h 取梁侧面板厚度;取h=15(mm)经计算得到:T=3×(5.03×1000)÷(2×1100×15)=0.46(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小于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故满足要求!4、挠度计算梁均布荷载q=11.22×(1100÷1000)=12.34(kN/m)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l 立档间距;取l=0.4(m)E 面板弹性模量;取E=5000(N/mm2)I 截面的惯性矩I = 30.94 cm4经计算得到:v=0.677×12.34×(0.4×1000)^4÷(100×5000×30.94×10000)=1.38(mm) [v] 梁侧模板的允许挠度:[v]=0.4×1000÷250=1.6(mm).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小于梁侧模板的挠度设计值;故满足要求!。

(新)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新)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一 侧压力计算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位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原因见后面说明):2/121022.0V t F c ββγ=H F c γ=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取25 kN/m 3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一般取值5h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取0.5m/h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取3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 时,取1;110—150mm 时,取1.15。

2/121022.0V t F c ββγ==0.22x25x5x1.0x1.15 x0.51/2=22.4kN/m 2H F c γ==25x3=75kN/ m2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 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22.4x1.2+4x1.4=32.48kN/ m2 有效压头高度:m F h c 3.12548.32===γ二、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采用D16螺杆;纵向最大间距为750mm ,横向最大间距为1200mm 。

对拉螺栓经验公式如下:f A N *≤N---对拉螺栓所承受的拉力的设计值。

一般为混凝土的侧压力A---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mm2)A=201mm2 f --对拉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单根D16螺杆所能承受最大拉力:Fmax=f A=335X201=67.3KNN=Lxlxq=1.2mx0.75mx22.4kN/m2 =20.16KN<67.3KN故满足要求为什么两者取最小值?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是入模的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新浇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和自重的共同作用下,对限制其流动的侧模板所产生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