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测试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人脑不仅反映当前所看到、听到的事物,还能反映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和想象出来从未见到过的事物,这说明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什么特点()A、客观真实性B、系统整体性C、抽象概括性D、间接创造性E、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2、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正确答案)3、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A、自由联想疗法(正确答案)B、森田疗法C、询者中心疗法D、系统脱敏疗法E、支持疗法4、办事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人,其意志活动缺乏()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正确答案)D、自制性E、独立性5、激情的特点是()A、持久且强烈B、持久且微弱C、积极且短暂D、短暂且爆发(正确答案)E、积极且稳定6、不影响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是()A、病人的经济状况(正确答案)B、病人的人口统计学特点C、医患关系D、疾病严重程度E、治疗计划特点7、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行为是()A、A型B、B型C、C型(正确答案)D、D型E、E型8、下列疾病中,哪个不属于心身疾病()A、十二指肠溃疡B、抑郁症(正确答案)C、癌症D、糖尿病E、支气管哮喘9、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A、意识活动B、前意识活动C、潜意识活动(正确答案)D、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E、以上都不是10、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A、意识活动B、前意识活动C、潜意识活动(正确答案)D、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E、以上都不是11、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A、心理诊断B、心理治疗(正确答案)C、心理卫生D、心理咨询E、心理适应12、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A、疾病性质和病人年龄B、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征(正确答案)C、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D、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E、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1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A、心理活动和行为(正确答案)B、情绪和行为C、心理活动和观念D、智力和观念E、智力和情绪14、一女性,55岁。
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要求:1、本卷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2、考生不得将装订成册的试卷拆散,不得将试卷或答题卡带出考场。
3、考生只允许在密封线以外答题,答在密封线以内的将不予评分。
4、考生答题时一律使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制图、制表等除外)。
5、考生禁止携带手机、耳麦等通讯器材。
否则,视为为作弊。
6、不可以使用普通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物质需要主要指个体对衣、食、住、行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
个体这种需要指向社会的______,并且以占有这些产品来获得满足。
2、人们在追求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表现出某种______,如向往整洁、雅静的住房,入时的衣着,音质优美的音响系统等。
3、精神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一定的______,如满足阅读的需要不能没有报纸、杂志、书籍以及图书馆等物质条件,满足艺术欣赏的需要,不能没有乐器、表演者的服饰及表演场地等。
4、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
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______的需要。
5、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______、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6、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性,但不是______的。
7、需要的满足过程是______的。
当较低级需要满足后,就向高层次发展。
这七个层次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层次越高,越难满足,满足的百分比越少。
8、人的行为是由______决定的。
同一时期内,个体可能存在多种需要但只有一种占支配地位。
优势需要在不断变动的。
9、各层次需要互相依赖,彼此重叠。
______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人行为影响的比重降低而已。
10、不同层次需要的发展与个体年龄增长相适应,也与社会的经济与文化______有关。
哈尔滨电大《心理学》期末考试

1.记忆一篇文章,常常是首尾易记、中间易忘,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符合遗忘原因的
A.提取失败理论
B.衰退理论
C.干扰理论
【答案】:C
2.意志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答案】:正确
3.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了情绪智力,以色列心理学家巴荣提出了“情商”概念。
【答案】:正确
4.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身体其他的运动不会停止,还会一直进行下去。
【答案】:错误
5.定势对问题解决只能起到妨碍作用。
【答案】:错误
6.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信息干扰引起的。
【答案】:正确
7.学生在专心听讲时,会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老师讲课的内容,这属于注意外部表现中的
A.适应性运动
B.生理运动的变化
C.无关运动的停止
【答案】:C
8.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答案】:正确
9.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最重要的是()
A. 丰富道德情感
B.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C.增强道德意志
【答案】:B
10.“爱屋及乌”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感染功能。
【答案】:错误
11.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组织特性。
【答案】:正确
12.在实际进行的思维活动中,分析和综。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题分得分一40二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客观现实中有花、草、树、木,人脑中才能有花、草、树、木。
这说明()A.脑是心理的器官 B.心理是脑的机能C.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 D.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一种()现象。
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后像3.有的人能把识记过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而有的人却能很快地将其遗忘。
这是指记忆的()。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4.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重点部分用彩色加以突出,这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5.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词的材料容易识记,这是因为()影响识记的效果。
A.识记的目的 B.对材料的理解C.识记材料的数量 D.识记材料的性质6.我们闻到一种花香味,知道它是茉莉花的香味,这是()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7.我们看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已》而在头脑中产生“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人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8.“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而忧”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三10四25五159.某人对“笔”的用途总是只想到写字,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了()A.迁移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原形启发10.王某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很努力,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11.因为当选为“数学课代表”,小明更加努力学习数学。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外部动机 B.认知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12.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A.强度越大,效率越好 B.强度越大,效率越好C.强度与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 D.强度与效率呈倒U型曲线关系13.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能力、兴趣等心理特性。
2.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3.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四个基本环节。
4. 情绪:情绪是一种主观的、短暂的、强烈的、伴随着生理变化和特定表情的心理状态,通常与特定的刺激事件或情境有关。
5.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和判断,它是影响个体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的重要因素。
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______法和个案研究法。
(调查法)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求是______需求。
(生理需求)3. 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在学习后的最初阶段最快,然后逐渐______。
(减慢)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可以通过______和模仿来学习新的行为。
(观察)5.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的性格可以被概括为五个基本特质,即开放性、责任感、外向性、宜人性和______。
(神经质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记忆类型主要负责短期信息的存储和处理?(A)A. 工作记忆B. 长时记忆C. 感觉记忆D. 短时记忆2. 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理论?(C)A. 斯金纳B. 马斯洛C. 巴甫洛夫D. 弗洛伊德3. 在阿龙森的从众实验中,当实验者故意给出错误答案时,参与者最可能表现出哪种行为?(B)A. 反从众B. 从众C. 独立思考D. 不确定4. 下列哪种情绪属于基本情绪?(A)A. 喜悦B. 害羞C. 羞耻D. 内疚5. 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D)A. 合理化B. 投射C. 反抗D. 否认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ABCD)A. 社会心理学B. 发展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E. 生物化学2.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ABC)A. 生理成熟B. 教育环境C. 社会文化D. 遗传基因E. 经济状况3. 下列哪些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研究领域?(ABCD)A. 幸福感B. 乐观主义C. 自我实现D. 个人优势E. 心理疾病4. 下列哪些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ABCDE)A. 遗传基因B. 家庭环境C. 学校教育D. 社会文化E. 个体经历5. 下列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BCD)A. 适应功能B. 信号功能C. 动机功能D. 组织功能E. 创新功能五、判断题1. 感觉和知觉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心理过程。
最新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库3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司机一边把握方向盘,一边注意行人、车辆及交通信号,这是注意的()A.起伏B.分散C.转移D.分配标准答案:D2.根据思维所依据的中介物来划分,思维的种类有()。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创造性思维E.发散思维标准答案:A|B|C3.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A.内容B.操作C.评价D.认知E.产物标准答案:A|B|E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A.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B.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C.预测与控制人的心理D.治疗人的心理疾病E.探讨人和动物的区别标准答案:A|B|C5.对人认知的效应主要包括()。
A.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标签作用E.社会刻板印象标准答案:A|B|C|D|E6.一般来说,情感品质主要有()A.倾向性B.深刻性C.稳固性D.效果性E.两极性标准答案:A|B|C|D7.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有( )。
A.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B.培养间接兴趣C.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内外干扰D.增加刺激物的新异性E.增加刺激物的对比度标准答案:A|B|C8.兴趣的品质包括()。
A.广度B.专一性C.稳定性D.有效性E.深刻性标准答案:A|B|C|D9.人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A.恐惧感B.友谊感C.道德感D.美感E.理智感标准答案:C|D|E10.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记忆可以分为( )。
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E.运动记忆标准答案:A|B|C11.使用特定的心理量表作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点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问卷法D.测验法标准答案:D12.下面哪些方面体现了人际吸引中的相似性?()A.远亲不如近邻B.老年人喜欢和老年人呆在一起C.脾气急躁的喜欢和耐心细致的人相处D.志同道合的容易成为朋友E.支配型的男子和被动型的女子相互吸引标准答案:B|D13.当我们阅读《水浒传》时,头脑中出现宋江的形象属于()。
精选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标准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性格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A.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B.意志方面的特征C.情绪方面的特征D.理智方面的特征E.神经活动方面的特征标准答案:A|B|C|D2.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2、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
3、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不断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标准答案:1、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
2、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
3、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不断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3.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归属和爱的需要。
标准答案:04.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05年。
标准答案:05.记忆的良好品质表现为( )。
A.识记的敏捷性B.记忆的精确性C.保持的持久性D.记忆的准备性E.记忆的有序性标准答案:A|B|C|D6.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
A.内向型B.外向型C.理智型D.情绪型E.意志型标准答案:A|B7.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有()。
A.需要B.情绪C.兴趣D.动机E.能力标准答案:A|C|D8.情绪与情感的成分包括()。
A.外部刺激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冲动行为E.外部表现标准答案:B|C|E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专门渠道包括():A.心理健康教育课程B.个体心理咨询C.团体心理辅导D.各科教学E.团队活动标准答案:A|B|C10.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好的一种标准答案:011.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A.识记B.保持C.再认D.重现E.比较标准答案:A|B|C|D12.IQ为118属于智力优秀水平。
标准答案:0。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的定义?- A. 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 B. 研究人类生理活动的科学- C. 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D.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 答案:A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人类情绪和行为- B. 动物情绪和行为- C. 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3. 哪个分支是心理学的基础?- A. 认知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发展心理学- D. 生理心理学- 答案:D4. 下列哪个是研究人类个体差异的心理学分支?- A. 人格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认知心理学- D. 社会心理学- 答案:A5.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访谈法- D. 所有以上选项- 答案:D第二部分:简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并用简洁的语言作出回答。
1.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研究形式,通过重复将一个无条件刺激与一个有条件刺激相结合,使无条件刺激能够触发条件反射。
2.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指出当个体的行为与其持有的信念、态度或价值观相冲突时,会产生一种不舒适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
3. 请简要解释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
- 答案: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是一组关于遗传物质传递规律的法则。
包括基因的随机分离定律和因子独立分配定律。
基因的随机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繁殖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随机分离,保证了基因的多样性。
因子独立分配定律指出在自然界的某个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遗传因子是独立且随机地由父代遗传给子代。
4. 请解释自我实现需求是什么?- 答案: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对于实现自己潜能、追求个人成长和达到自我价值的需求。
这一层次的需求强调个体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潜力,追求个人成就和满足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测试
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B.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C.韦特海默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
2、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
心理学流派是。
A.机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结构主义
A
3、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立关系的派别是
__________。
A.功能主义
B.完形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C
4、某次小孩哭闹时,家长给予糖果,小孩停止哭闹,重复几次后,一旦小孩哭闹,家长就给予糖果,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家长给糖果
的行为得到了__________。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B
5、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___________。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D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先慢后快
B.逐渐加快
C.先快后慢
D.前后一样
C
7、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个组块。
A.5±2
B.9±2
C.3±2
D.7±2
D
8、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6岁
B.5岁
C.7岁
D.8岁
A
9、奥尔波特认为,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A.中心特质
B.表面特质
C.首要特质
D.根源特质
A
10、艾森克的人格结构模型又被称为。
A.“大五”模型
B.“大七”模型
C.“大九”模型
D.“大三”模型
D
11、下列人物___________是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华生
D.马斯洛
B、D
12、记忆的三个过程是 ___________。
A.编码
B.存储
C.提取
D.组块
A、B、C
13、发散思维的特征为___________ 。
A.敏感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B、C、D
14、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研究发现,若
在时将人唤醒,大部分的人都说他正在做梦。
A.轻睡阶段
B.过渡阶段
C.REM阶段
D.快速眼动阶段
C、D
15、吉尔福特认为智力的维度可以区分为
A.智力活动产品
B.智力活动内容
C.智力操作
D.智力活动强度
A、B、C
16、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
错
17、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对
18、对于困难或复杂的任务,有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做事的效率最高。
错
19、凡是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
对
20、爸爸因为小明打了妹妹而取消给小明零花钱,这是对小明的正惩罚。
错
21、过度学习就是超任务量的学习,次数越多越好。
错
22、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错
2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可以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解释。
错
24、比西量表的不能比较不同年龄的儿童的智力。
错
25、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现实原则,使自我适应现实条件,从而调节、控制或延迟自我欲望的满足。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