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书..
重力坝设计计算(DOC)

山王庙水库大坝稳定及应力计算1 基本资料1.1坝型选择:山王庙水库大坝采用砼重力坝。
1.2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下游设护坦。
1.3大坝的高度:计算得上游校核水位为2108.98m设计水位为2108.71m,下游校核水位为2079.00m 设计水位为2078.60m,开挖高程为2075m坝顶高程为2111.00m,堰顶高程为2108.00m。
粗估最大坝高:2111-2075=36.00m。
1.4溢流堰:可用曲线型实用堰(长研型、克奥型、WES型)、折线型;利用当地材料,且为小型溢流坝,采用WES型。
1.5大坝的稳定及边缘应力计算:计算时可以考虑风浪及泥沙压力。
建筑物等级为5级建筑物。
1.5.1实用堰的剖面尺寸:坝轴线长12.0m;溢流堰口长10.0m;堰顶水深:校核水深为0.98m、设计水位为0.71m;下游水深t :校核水深为4.00m、设计水位为3.60m;1.5.2非溢流坝段的剖面尺寸:坝轴线长:左岸3个坝段、55.0m,右岸6个坝段、100.0m;上游水位:校核水位为2108.98m 设计水位为2108.71m;下游水深t :校核水深为4.00m、设计水位为3.50m;2溢流坝段的稳定和应力计算:只计算最不利情况一一校核洪水时溢流情况;下游水位:坝址水位~流量曲线得为2079.0m;上游水位:2108.98m;2.1荷载计算: 表2-1溢流坝段荷载计算表荷载及代号 荷载计算(10KN )方向力臂计算(m力矩(10KN.m )坝体自重G (1/2) X 27.4 X 33.0 X 2.4=1085.04+30.0/2-2.6-27.6/3=3.2 3472.128 坝体自重G 2 (1/2 )X 2.6 X 13.0 X 2.4=40.5630/2-2/3 X 2.6=13.267 538.096 上游水重W (1/2 ) (33.98+20.98 )X 2.6=71.44830/2-1.3=13.7 978.838 上游泥沙重W (1/2 )X 2.6 X 14.36 X 0.8=14.934 t 30/2-2.6/3=14.133 211.07 下游水重W (1/2 )X 3.2 X 4.0=6.40 + -(30/2-3.20/3 ) =-13.93-89.17 上游水压力P 2 (1/2 )X 33.98 X 33.98=577.32―33.98/3=11.33 -6539.11 上游泥沙压力P r (1/2 ) X 14.98 X 14.98 X 0.53 X 0.8=47.57 —14.98/3=4.99 -237.53 下游水压力P l 2(1/2 )X 4.0 =8.0V — (1/3 )X 4.0=1.333 10.67 堰面动水压力:1.94 X 20 (COS25^COS53) /9.8=1.2064— 6.07.23 1.94 X 20 ( SIN250+SIN530) /9.8=4.84 + 15-2.715=12.285 -59.40 浮托力V 30.0 X 4.0=120.0t 0渗透压力U (1/2 )X 29.98 X 0.25 X 25.0=93.69 t -(30/2-5-25/3) =-1.667-156.15 渗透压力U 2(1/2 )X( 29.98+7.495 )X 5.0=93.69t-(30/2-5/2 ) =-12.5-1171.10合计刀W刀P刀M不计入扬压力合计— 1218.382616.89 -1655.008 计入扬压力合计911.002616.89-2982.2582.602.2验算抗滑稳定性:(1) 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为:K= (f,刀W+CA) / 刀P;查前述地质提供的数据:f,=1.0 , C=1.10Mpa,代入公式:K= (1.0 X 911.002+1.10 X 30.0 X 100) /616.89=6.83 > 2.5 (见规范要求), 满足稳定要求。
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养公坑蓄水工程技施设计浆砌石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说 明1.计算目的与要求对拟定的体型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求出拟定体型在各种设计工况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同时对坝基面的应力进行计算,以论证是否满足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2.计算基本依据1. 建筑体型结构尺寸见附图1;2. 主要地质参数见资料单;3. 材料容重: 浆砌块石:取3/0.23m kN s =γ;水:取3/8.9m kN w =γ; 土的饱和溶重3/12m kN =γ3.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1. 基本假定 1) 坝体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 2) 取单宽1米计算,不考虑坝体之间的内部应力。
3)本工程规模小,只计算坝体的抗滑稳定,不对坝体剖面进行浅层与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以及坝基面应力分析。
2. 地基应力计算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应力:σmax=W M AG ∑∑+ σmin =WMAG∑∑-式中 ∑G —坝体本身的重力,kN ;A ——坝基的受力面积,m 2;∑M —坝体各部分的重力对形心的弯距,kN.M;W —作用在计算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3.抗滑稳定坝受到铅直力和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要求沿坝基底面的抗滑力必须大于作用在坝结构水平向的滑动力,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计算公式为:K C =∑∑Hf G *式中K c —结构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G —坝的基底总铅直力,kN ; ∑H —坝的水平方向总作用力,kN ; f —坝基底的摩擦系数。
4.计算结果总表5.结论经由计算可知,该方案,结构能够满足浆砌石坝在不同运用时期的地基应力和抗滑稳定要求,不会发生地基沉陷和滑动变形,并满足经济适用的原则。
6.主要参考书目a )《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b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c )天津大学 祁庆和《水工建筑物(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溢流坝的稳定计算1基本资料由于坝体受力为平面结构,取单位宽度坝体进行计算。
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

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养公坑蓄水工程技施设计浆砌石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说 明1.计算目的与要求对拟定的体型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求出拟定体型在各种设计工况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同时对坝基面的应力进行计算,以论证是否满足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2.计算基本依据1. 建筑体型结构尺寸见附图1;2. 主要地质参数见资料单;3. 材料容重: 浆砌块石:取3/0.23m kN s =γ;水:取3/8.9m kN w =γ; 土的饱和溶重3/12m kN =γ3.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1. 基本假定 1) 坝体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 2) 取单宽1米计算,不考虑坝体之间的内部应力。
3)本工程规模小,只计算坝体的抗滑稳定,不对坝体剖面进行浅层与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以及坝基面应力分析。
2. 地基应力计算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应力:σmax =WM AG ∑∑+σmin =WMAG ∑∑-式中 ∑G —坝体本身的重力,kN ;A ——坝基的受力面积,m 2;∑M —坝体各部分的重力对形心的弯距,;W —作用在计算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3.抗滑稳定坝受到铅直力和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要求沿坝基底面的抗滑力必须大于作用在坝结构水平向的滑动力,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计算公式为:K C =∑∑Hf G * 式中K c —结构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G —坝的基底总铅直力,kN ; ∑H —坝的水平方向总作用力,kN ; f —坝基底的摩擦系数。
4.计算结果总表5.结论经由计算可知,该方案,结构能够满足浆砌石坝在不同运用时期的地基应力和抗滑稳定要求,不会发生地基沉陷和滑动变形,并满足经济适用的原则。
6.主要参考书目a )《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b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c)天津大学祁庆和《水工建筑物(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溢流坝的稳定计算1基本资料由于坝体受力为平面结构,取单位宽度坝体进行计算。
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养公坑蓄水工程技施设计浆砌石重力坝抗滑稳定计算书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年12月说 明1.计算目的与要求对拟定的体型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求出拟定体型在各种设计工况下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同时对坝基面的应力进行计算,以论证是否满足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
2.计算基本依据1. 建筑体型结构尺寸见附图1;2. 主要地质参数见资料单;3. 材料容重: 浆砌块石:取3/0.23m kN s =γ;水:取3/8.9m kN w =γ; 土的饱和溶重3/12m kN =γ3.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1. 基本假定 1) 坝体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材料; 2) 取单宽1米计算,不考虑坝体之间的内部应力。
3)本工程规模小,只计算坝体的抗滑稳定,不对坝体剖面进行浅层与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以及坝基面应力分析。
2. 地基应力计算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应力:σmax =WM AG ∑∑+σmin =WMAG ∑∑-式中 ∑G —坝体本身的重力,kN ;A ——坝基的受力面积,m 2;∑M —坝体各部分的重力对形心的弯距,kN.M;W —作用在计算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3.抗滑稳定坝受到铅直力和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要求沿坝基底面的抗滑力必须大于作用在坝结构水平向的滑动力,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计算公式为:K C =∑∑Hf G *式中K c —结构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G —坝的基底总铅直力,kN ; ∑H —坝的水平方向总作用力,kN ; f —坝基底的摩擦系数。
4.计算结果总表5.结论经由计算可知,该方案,结构能够满足浆砌石坝在不同运用时期的地基应力和抗滑稳定要求,不会发生地基沉陷和滑动变形,并满足经济适用的原则。
6.主要参考书目a)《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b)《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c)天津大学祁庆和《水工建筑物(上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溢流坝的稳定计算1基本资料由于坝体受力为平面结构,取单位宽度坝体进行计算。
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doc资料

项目名称:几内亚凯勒塔(KALETA)水电站工程项目阶段:复核阶段计算书名称: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审查:校核:计算: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二〇一二年四月目录1.计算说明 (1)1.1 目的与要求 (1)1.2 基本数据 (1)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1)2.1 荷载组合 (1)2.2 计算参数及控制标准 (2)2.3 计算理论和方法 (3)3.计算过程 (4)3.1 荷载计算 (4)3.1.1 自重 (4)3.1.2 水压力 (4)3.1.3 扬压力 (8)3.1.4 地震荷载 (10)3.2 安全系数及应力计算 (13)4.结果汇总 (17)1.计算说明1.1 目的与要求下列计算是有关挡水坝段、溢流坝段、进水口、底孔坝段抗滑稳定性和基底应力计算。
1.2 基本数据正常蓄水位:110m;设计洪水位:112.94m;校核洪水位:113.30m;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坝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g=9.81m/s²),地震动反应周期为0.2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
计算选取的挡水坝段坝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92.00m,坝高22m,坝顶宽5m。
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 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计算选取的溢流坝段堰顶高程110.00m,坝基底高程96.00m,坝高14m,上游坝面竖直,下游坝坡在108.59m高程以上为Creager剖面,在108.59m高程以下坡度为1:0.85。
正常蓄水位时,溢流坝段下游无水;设计洪水位112.94m 时,下游水位104.80m;校核洪水位113.30m时,下游水位105.42m。
进水口坝段顶高程114.00m,坝基底高程87.80m,坝高26.2m,顶宽13.06m,上游坝坡为1:0.25,下游坝坡在107.33m高程以上竖直,在107.33m 高程以下坡度为1:0.75。
重力坝坝体应力计算(好用 未考虑扬压力)

1、计算依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2、计算工况: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考虑下列两种作用效应组合:a 、短期组合:持久状况或短暂状况下,可变作用的短期效应永久作用效应的组合。
b 、长期组合:持久状况下,可变作用的短期效应永久作用效应的组合。
3、计算公式:a 、短期组合采用下列公式:b 、长期组合采用下列公式:式中: C 1、C 2—结构的功能限值,Ss (·)、S l (·)—作用效应的短期组合、长期组合时的效应函数,γd3、γd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组合、长期组合时的结构系数,ρ—可变作用标准值的长期组合系数,规范取ρ=1G K —永久作用标准值,Q K —可变作用标准值,f k —材料性能的标准值,a k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可作为定值处理)4、计算计算中考虑将正常水位作为长期组合,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作为短期组合,计算中不考虑扬压力(因为上游面设置了C20混凝土防渗墙)。
因坝体横剖面有两个折点,因此计算分两个截面进行,分别为1078.770和1066.000高程。
计算内容为各截面在各种组合下上、下面的应力(拉应力和压应力)荷载水平方向以向右为正,垂直方向以向下为正,力矩以顺时针方向为正。
4.1 1078.770m 截面4.1.1荷载计算(1).永久作用标准值(自重):坝顶宽度 3.000m坝顶高程1083.452则截面高4.682m ,截面以上面积S=14.046m 2坝体材料容重为γ= 2.300t/m 3所以坝体自重G K 为:32.3058t 自重到截面中心的力臂为:0.000m 自重到截面中心的力距为:0t·m (2).可变作用标准值:正常水位1081.500水压力=0.5·γ·H 2=3.726t 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臂为:0.91m 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距为: 3.391t·m坝体应力计算书()310/,,,d K K K K S C a f Q G S g g £()420/,,,d K K K K l C a f Q G S g r g £设计水位1082.300水压力=0.5·γ·H 2=6.230t 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臂为:1.177m 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距为:7.331t·m校核水位1082.520水压力=0.5·γ·H 2=7.031t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臂为: 1.250m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距为:8.789t·m4.1.2应力计算:应力计算参照《土力学》,公式如下:式中:Pmin,Pmax—截面最小、最大压力,Mx —荷载对x—x 轴的力矩,Ix —基础底面积对x—x 轴的惯性矩P=32.3058(正常、设计、校核)A=B×1= 3.000M x= 3.391正常水位7.331设计水位8.789校核水位34.1.1荷载计算(1).永久作用标准值(自重):永久作用荷载计算分矩形和三角形两部分A 、矩形部分坝顶宽度 3.000m坝顶高程1083.452则截面高17.452m,截面以上矩形面积S 52.356m 2坝体材料容重为γ= 2.300t/m 3所以坝体自重G 1K 为:120.4188t自重到截面中心的力臂L 1为:-5.100m自重到截面中心的力距M 1为:-614.136t·mB 、三角形部分三角形高:12.77截面底宽:13.216则三角形底面宽度=10.216三角形面积S △=65.229坝体材料容重为γ= 2.300t/m 3y I M A P p x x ±=maxmin,所以坝体自重G 2K 为:150.027t自重到截面中心的力臂L 2为:-0.203m自重到截面中心的力距M 2为:-30.405t·m(2).可变作用标准值:正常水位1081.500水压力=0.5·γ·H 2=120.125t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臂为: 5.1666667m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距为:620.646t·m设计水位1082.300水压力=0.5·γ·H 2=132.845t 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臂为:5.433m 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距为:721.791t·m校核水位1082.520水压力=0.5·γ·H 2=136.455t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臂为: 5.507m水压力到截面中心力距为:751.413t·m4.1.2应力计算:应力计算参照《土力学》,公式如下:式中:Pmin,Pmax—截面最小、最大压力,Mx —荷载对x—x 轴的力矩,Ix —基础底面积对x—x 轴的惯性矩P=120.4188(正常、设计、校核)A=B×1=13.216M x=-23.896正常水位77.250设计水位106.872校核水位3 本工程坝体材料为C10混凝土砌毛石,毛石石料等级为500,查《浆砌石重力坝设计规范》,其允许压力值为,基本组合82.9t/m 2,特殊组合110t/m 2因此,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坝体满足最小应力大于0,最大压应力小于坝体允许抗压应力。
重力坝的稳定及应力分析

2. 公式:
K'
f ' ( W U ) c ' A
P
3.抗剪断参数的选定
对于大型工程,在设计阶段, f ′,c′应由野外及室内试验 成果决定。在规划阶段,可以参考规范给定的数值选用:
4.安全系数[K′] 设计规范规定: 不分等级,基本荷载组合:采用3.0; 特殊荷载组合:(1)采用2.5;(2)采 用不小于2.3。
地基的接触面、坝体折坡处或坝体断面
削弱的部位(如廊道、泄水管道等部 位)。
1) 基本假定
i.
坝体混凝土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 的弹性材料; 不考虑两侧坝体的影响,各坝段独立 工作; 假定坝体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σy按直 线分布,不考虑廊道等对坝体应力的 影响。
ii.
iii.
2) 边缘应力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坝体的最大应力和 最小应力都出现在坝面,所以应该 首先校核坝体边缘应力是否满足强
坝 踵 坝 踵 坝 趾Fra bibliotek硬 库 满
软
Ec—— Er——
基坝 岩体
2、地基变形弹模对坝体 应力的影响 3、坝体异弹模对坝体应 力的影响 4、纵缝对坝体应力的影 响 5、分期施工对坝体应力 的影响(见下图) 6、坝踵断裂对坝体应力 的影响
坝体主应力分布示意图
影响坝体应力的主要因素有:
1)
地基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2 2
2u Pu
2 d Pd
3)内部应力的计算
1 、坝内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 σy 假 定和σy在水平截面上直线分布。 2、坝体内剪应力τ。 3、坝内水平正应力σx。 4、坝内主应力σ1和σ2。 5、考虑扬压力时的计算方法。
考虑扬压力作用时的应力计算
重力坝应力与稳定计算

10
9
校核洪水位
8
设计洪水位
7
正常水位
6
5 前填土 4
反弧段
后填土
3
2
1
0 -2 -1 0 1 2 3 4 5 6 7 8
-2 -1 0 1 2 3 4 5 6 7 8
0.000
0.000 0.900 0.330
0.100
0.006 1.000 0.401
0.200
0.020 1.100 0.478
淤沙压力(Kpa)
坝前土压力(Kpa)
37.39
37.39
37.39
37.39
坝后土压力(Kpa) -29.86 -29.86
-29.86 -29.86
浪压力(Kpa)
冰压力(Kpa)
反弧段离心分力
(Kpa)
地震荷载(Kpa)
2、 ∑W
垂直重力
坝自重
坝上水重
反弧段离心分力
扬压力
α
3 抗滑验算
4
抗剪断强度抗滑 安全系数(K')
-8.84 -3.86
0.00 221.67
-0.37 -0.73 -1.31 -0.13 -493.86
8.16 245.22
8.16 245.22
0.00 221.67
-0.37 -0.73 -1.31 -0.13 -497.73
7.23 246.14
7.23 246.14
式中:X----计算 点到中轴的距 离; J----计算截面的 惯心距
2.02
2.52 2.5
0.7
2110.33
2110.32 2110.3
2108.5
坝前土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重力坝剖面设计及原则5.1.1剖面尺寸的确定重力坝坝顶高程1152.00m,坝高H=40.00m。
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
一般地,坝顶宽度取坝高的8%~10%,且不小于2m。
若有交通要求或有移动式启闭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坝顶宽度m。
B10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中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坡率n=0~0.2,下游边坡坡率m=0~0.8。
故上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2,下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8。
上游折坡点位置应结合应力控制标准和发电引水管、泄洪孔等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定,一般折坡点在坝高的1/3~2/3附近,故初拟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138.20m。
下游折坡点的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故初拟下游折坡点高程为1148.50m。
5.1.2剖面设计原则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抗滑稳定;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出的剖面,需要经过稳定及强度验算,分析是否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坝体剖面可以参照以前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先行拟定,然后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必要的修正。
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经济的剖面。
5.2重力坝挡水坝段荷载计算5.2.1基本原理与荷载组合重力坝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动水压力、冰压力、地震荷载等。
本次设计取单位长度的坝段进行计算。
相关荷载组合见表4.5。
表4.5 荷载组合表5.2.2坝体自重计算5.3.2.1坝体自重计算公式坝体自重W (KN )的计算公式:V w c ⨯=γ(4.5)式中:V -坝体体积(m 3),以单位长度的坝段为单位,通常把其断面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c γ-坝体砌石的重度,一般取23kN/m 3。
力矩作以下规定:以坝底中心为力矩,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5.3.2.2按实体重力坝计算坝体自重及力矩图4.1 实体重力坝自重计算图一区:KN W 53.9852170.2014.4231=⨯⨯⨯=m L 03.1665.1414.411=+⨯=m KN L W M .05.1579803.1653.985111=⨯== (逆时针)二区:KN W 793550.340.10232=⨯⨯= m L 5.95.40.10212=+⨯=mKN L W M .50.753825.97935222=⨯== (逆时针)三区:KN W 89.3112182.566.4233=⨯⨯⨯=m L 11.366.4323=⨯=m KN L W M .98.96911.389.311333=⨯== (逆时针)四区:KN W 79.269818.2566.4234=⨯⨯=m L 33.266.4214=⨯=m KN L W M .18.628833.279.2698444=⨯== (逆时针)五区:KN W 84.58342115.2018.25235=⨯⨯⨯=m L 72.615.20315=⨯=m KN L W M .12.3921072.684.5834555=⨯== (顺时针)六区:KN W 44.1162150.425.2236=⨯⨯⨯=m L 30.1755.1625.2316=+⨯=m KN L W M .41.201430.1744.116666=⨯== (逆时针) 七区:KN W 93.171255.1650.4237=⨯⨯=m L 28.855.16217=⨯=m KN L W M .06.1418328.893.1712777=⨯== (逆时针)八区:KN W 93.171255.1650.4238=⨯⨯=m L 28.855.16218=⨯=m KN L W M .06.1418328.893.1712888=⨯== (顺时针) 九区:KN W 30.1862/160.350.4239=⨯⨯⨯=m L 75.1755.166.3319=+⨯=m KN L W M .83.330675.1730.186999=⨯== (顺时针)表4.6 实体坝计算汇总表5.2.3静水压力计算5.3.3.1静水压力计算公式静水压力是作用在上、下游坝面的主要荷载,计算时常分解为水平水压力P 和垂直水压力W 两种。
静水压力按照3种工况进行计算,分别是设计工况、校核工况、正常使用工况。
1、水平水压力P 的计算公式:2)2/1(H P w γ=(4.6)式中: H -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m); w γ-水的重度取9.81kN/m 3。
2、垂直水压力W 按水重计算 a.设计工况在设计工况下,上游坝前水位1149.76m 由水位流量关系知,下游水位为1123.15m 。
上游水位1149.76m ,上游水深1149.76-1117.50=32.26m下游水位1123.15m ,下游水深1123.15-1117.50=5.65m图4.2 设计工况静水压力计算图水平向: 一区:KN P 67.510426.3281.95.021=⨯⨯=m L 26.1550.43/26.321=+=M KN M •=⨯=26.7789726.1567.51041(顺时针)五区:KN P 58.15665.581.95.025=⨯⨯=m L 38.650.43/65.55=+=M KN M •=⨯=98.99838.658.1565(逆时针)垂直向: 二区:KN W 49.46956.1114.481.92=⨯⨯=m L 73.1614.6614.45.02=+⨯=M KN L P M •=⨯=⨯=57.785473.1649.469222(逆时针) 三区:KN W 35.4207.2014.481.95.03=⨯⨯⨯=m L 42.1766.143/14.423=+⨯=M KN L P M •=⨯=⨯=50.732242.1735.420333(逆时针)四区:KN W 26.12565.552.481.95.04=⨯⨯⨯=m L 64.1863.153/252.44=+⨯=M KN L P M •=⨯=⨯=85.233464.1826.125444(顺时针)表4.7 设计工况下静水压力汇总表b.校核工况在校核工况下,上游坝前水位1150.55m 由水位流量关系知,下游水位为1123.95m 。
上游水位1150.55m ,上游水深1150.55-1117.50=33.05m 下游水位1123.95m ,下游水深1123.95-1117.50=6.45m图4.2 校核工况静水压力计算图水平向: 一区:KN P 74.535705.3381.95.021=⨯⨯=m L 52.1550.43/05.331=+=M KN M •=⨯=12.8315252.1574.53571(顺时针)五区:KN P 06.20445.681.95.025=⨯⨯=m L 65.650.43/45.65=+=M KN M •=⨯=00.135765.606.2045(逆时针)垂直向:二区:KN W 58.50135.1214.481.92=⨯⨯=m L 73.1614.6614.45.02=+⨯=M KN L P M •=⨯=⨯=43.839173.1658.501222(逆时针) 三区:KN W 35.4207.2014.481.95.03=⨯⨯⨯=m L 42.1766.143/14.423=+⨯=M KN L P M •=⨯=⨯=50.732242.1735.420333(逆时针)四区:KN W 25.16345.616.581.95.04=⨯⨯⨯=m L 43.1899.143/216.54=+⨯=M KN L P M •=⨯=⨯=70.300843.1825.163444(顺时针)表4.7 校核工况下静水压力汇总表c.正常使用工况在正常使用工况下,上游坝前水位1148.00m 由水位流量关系知,下游水位为1121.50m 。
上游水位1148.00m ,上游水深1148.00-1117.50=30.50m 下游水位1121.50m ,下游水深1121.50-1117.50=4.00m图4.2 正常工况静水压力计算图水平向: 一区:KN P 88.456250.3081.95.021=⨯⨯=m L 67.1450.43/5.301=+=M KN M •=⨯=45.6693767.1488.45621(顺时针)五区:KN P 48.780.481.95.025=⨯⨯=m L 83.550.43/45=+=M KN M •=⨯=54.45783.548.785(逆时针)垂直向:二区:KN W 01.39880.914.481.92=⨯⨯=m L 73.1614.6614.45.02=+⨯=M KN L P M •=⨯=⨯=71.665873.1601.398222(逆时针) 三区:KN W 35.4207.2014.481.95.03=⨯⨯⨯=m L 42.1766.143/14.423=+⨯=M KN L P M •=⨯=⨯=50.732242.1735.420333(逆时针)四区:KN W 78.620.42.381.95.04=⨯⨯⨯=m L 08.1995.163/22.34=+⨯=M KN L P M •=⨯=⨯=96.119508.1978.62444(顺时针)表4.7 正常工况下静水压力汇总表5.2.4扬压力计算扬压力包括渗透压力和托浮力两部分。
渗透压力是由上、下游水位差H 产生的渗流在坝内或坝基面上形成的水压力;托浮力是由下游水面淹没计算截面而产生向上的水压力。
扬压力分三种工况进行计算,分别是设计工况、校核工况,正常使用工况。
图4.6 扬压力分区示意图1.设计工况设计工况下,上游水深为32.26m ,下游水深为5.65m 。
查得渗透压力强度系数取0.30,渗透压力分项系数为1.2,浮托力分项系数为1.0,则设计值为0.3。
21/47.31626.3281.9m KN H =⨯=γ 22/43.5565.581.9m KN H =⨯=γ 221/04.261m KN H H H =-=γγγ2/31.7804.2613.0m KN H =⨯=αγ KN U 37.91755.1643.551=⨯= KN W 82.759528.837.9171=⨯=(顺时针)KN U 45.72020.931.782=⨯= KN W 38.860995.1145.7202=⨯=(顺时针)KN U 74.39835.725.543=⨯= KN W 36.146768.374.3983=⨯=(顺时针)KN U 56.84020.973.1825.04=⨯⨯= KN W 75.1133048.1356.8404=⨯=(顺时针)KN U 42.8835.706.245.05=⨯⨯= KN W 26.43390.442.885=⨯=(顺时针)KN U 37.91755.1643.556=⨯= KN W 82.759528.837.9176=⨯=(逆时针) KN U 92.44855.1625.545.07=⨯⨯= KN W 04.247852.592.4487=⨯=(逆时针)表4.8 设计工况下扬压力汇总表2.校核工况校核工况下,上游水深为33.05m ,下游水深为6.4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