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练习题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PPT课件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PPT课件

诗文内容
诗文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夜读书的画面,通过“ 挑灯夜读”、“孤灯黄卷”等词句,展现了诗人苦读
的形象。
输标02入题
诗中通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表达 了诗人对古人刻苦学习的赞扬,强调了持之以恒、勤 奋刻苦的重要性。
01
03
诗的最后一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诗人对 儿子的告诫,提醒儿子要想写出好诗,需要注重生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诗人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孤灯黄卷 ”象征着苦读和追求学问的精神。
诗中通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的对比,强调了实践的重 要性。
04 比较分析
两首诗的相似之处
01
02
03
主题一以及实践与理论 相结合的必要性。
教育意义
两首诗都具有深刻的教育 意义,旨在激励读者努力 学习,不断进步。
诗人简介
陆游
南宋著名诗人,字放翁,号东篱 ,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歌风格豪 放,内容广泛,表达了对国家、 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朱熹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字元 晦,号晦庵,江西婺源人。他的 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 客,被誉为“理学大师”。
02 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文内容
诗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比喻
通过“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书本知识的局限性。
02 03
对仗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古人学问无遗力”与“少壮工夫老始 成”,“纸上得来终觉浅”与“绝知此事要躬行”,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有力。
平易自然
语言平易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深刻的道 理。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津》《观书有感》教案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材说明〔题解〕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题是一个简缩的陈述句,意思是:在冬天的夜晚,我用读书生发的感悟教育儿子子聿。

“示”,指示、训示,把一种事物或道理指出来或讲出来,让人知道。

“子聿”,陆游共生6子,子聿是他最小的儿子,即陆子聿,字怀祖,官居溧阳令、知严州。

庆元五年(1199),陆游住在山阴。

一个冬日的夜晚,陆游在书房入迷地啃读诗书,受书的启迪,写下了《冬夜读书示子聿》诗。

诗共8首,本课选的是第3首。

现再介绍两首如下:“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传旧典刑。

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

”“世间万事有乘除,自笑羸然七十余。

布被藜羹缘未尽,闭门更读数年书。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生于“淮水之湄”一个富有学术和文学风气的士宦家庭。

此时,正值金兵南侵,他随家逃难。

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决心抗金,收复中原。

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共9年。

以后做过几任地方小官。

他一生屡遭“主和派”打击。

从1189年底被罢官到去世,大都在山阴三山故居度过。

这一段虽闲居家中,但他报国信念不衰。

宁宗嘉定三年(1210)春,86岁的老诗人与世长辞。

陆游写作勤奋,一生写下1万多首诗,现存9000多首,是我国古代诗人写诗最多的一个。

诗存入《陆放翁集》。

其诗激昂悲壮,语言明朗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结构分析〕这是一首蕴涵深刻哲理的诗,诗人总结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做学问一方面应该终生不遗余力地刻苦努力,另一方面要亲身实践,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本诗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句),谈做学问应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第二部分(第3、4句),谈做学问应该深刻理解,亲身实践。

〔语意理解〕“古人学问无遗力,”诗句的大意是:古人认真读书,努力做好学问,都是竭尽全力从不懈怠的。

中国诗词大会模拟试题150道(含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模拟试题150道(含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模拟试题150道(含答案)中国诗词大会模拟试题150道(含答案)(一)依据上句对下句,或依据下句填上句1、煮豆燃豆萁,□□□□□。

(曹植《七步诗》)答案:豆在釜中泣2、□□□□□,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答案:降落三秋叶3、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咏柳》)答案:万条垂下绿丝绦4、□□□□□,人来鸟不惊。

(王维《画》)答案:春去花还在5、众鸟高飞尽,□□□□□。

(李白《独坐敬亭山》)答案:孤云独去闲6、□□□□□,桂树何团团。

(李白《古朗月行》)答案:仙人垂两足7、黑发不知勤学早,□□□□□□□。

(颜真卿《劝学》)答案:白首方悔读书迟8、□□□□□,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答案:泥融飞燕子9、江碧鸟逾白,□□□□□。

(杜甫《绝句》)答案:山青花欲燃10、□□□□□,岂能长少年。

(孟郊《劝学》)答案:青春须早为11、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望洞庭》)答案:潭面无风镜未磨12、□□□□□,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池上》)答案:不解藏踪迹13、弄石临溪坐,□□□□□。

(白居易《遗爱寺》)答案:寻花绕寺行14、□□□□□□□,我来施食尔垂钩。

(白居易《观游鱼》)答案:一种爱鱼心各异15、蓬头稚子学垂纶,□□□□□□□。

(胡令能《小儿垂钓》)答案:侧坐莓苔草映身16、□□□□□,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答案:十年磨一剑17、何当金络脑,□□□□□。

(李贺《马诗其五》)答案:快走踏清秋18、□□□□□,独自占芳辰。

(欧阳修《和梅圣俞杏花》)答案:何如艳风日19、千门万户曈曈日,□□□□□□□。

(王安石《元日》)答案:总把新桃换旧符20、□□□□□□□,却教明月送将来。

(苏轼《花影》)答案:刚被太阳整理去21、小儿何所爱?□□□□□。

(汪洙《言志》)答案:爱者芝兰室22、□□□□□,日日报平安。

(汪洙《绿竹》)答案:清风频动处23、舍后荒畦犹绿秀,□□□□□□□。

我爱古诗词知识题库(含答案)

我爱古诗词知识题库(含答案)

我爱古诗词知识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诗句中,分别有一句书写有误,请挑选出来。

A、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B、厌伴老孺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C、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D、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答案:B解析:孺—儒2.下列各组诗句中,分别有一句书写有误,请挑选出来。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C、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D、戌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答案:D解析:戌—戎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只是B、坐下C、非常D、因为答案:D4.下列各组诗句中,分别有一句书写有误,请挑选出来。

A、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B、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C、天地神灵伏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D、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答案:C解析:伏—扶5.下列五句中,不是咏叹梅花的句子是()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答案:C解析:七、问答题下列各首诗中,分别有一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像()那样的将士。

A、张飞B、李广C、霍去病D、岳飞答案:B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即()。

A、冰冷的心B、受伤悲伤的心C、冷漠的心D、冰清玉洁坚持操守之心答案:D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送别()时的诗句。

A、李白B、高适C、孟浩然D、杜少府答案:D9.下列各组诗句中,分别有一句书写有误,请挑选出来。

A、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C、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D、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答案:B解析:蝉—禅10.下列各组诗句中,分别有一句书写有误,请挑选出来。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第16周周周清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练习7

第16周周周清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练习7

第16周练习题命题:沈祥丽学生姓名:____测试得分:____家长签字:____一、我会拼写(34分)。

xiū rǔ gāngà dǎo tā háo bù yïu yù bēiwēi()()()()()zhāntiānyîu miâ shì cháoxiào kāncâ pāndēng jīxiào níjiāng ()()()()()() ( ) jīngwěiyí jùngōng miǎoshì gāoshānshēnjiàn xuányáqiàobì()()()()()二、我会填空。

1.按要求写倒顺词。

词义相近(3组):_________________(本题6分)词义不同(3组):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写《大风歌》:(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朝________3.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_____________________(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朝________4.默写《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朝________三、我会理解(8分)。

(解释《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里的字词。

)示:______终:_____无遗力:______始:______绝知:_____躬行:____鉴:_______徘徊:_____四、我会感悟(22分)。

1.《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要有______、______的精神,还要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2)

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2)

小学语文古诗专项训练及复习题古诗专项训练一、补全古诗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二、根据所学古诗填空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现了一个“喜”。

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我们还学过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出前四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5、《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

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

这首诗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

6、《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

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

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三、解释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2、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明丽的春天。

3、示儿示:告诉。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22-25课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22-25课答案

22.古诗两首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鉴.(jiàn √ jàn)开徘徊..(pái huái√ pái huí)。

为.(wéi wèi√)有源头活水来子聿.(yù√ lǜ)二、按要求填写诗句。

1.《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2.《观书有感》中,表达诗人读书感想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观书有感》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因为作者是以水塘作比喻,正如源头活水能够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一样,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能够使人睿智。

三、默写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古人学问无遗力,半亩方塘一鉴开,少壮工夫老始成。

天光云影共徘徊。

纸上得来终觉浅,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诗句。

1.我偿可以和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形容老师对自己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用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可以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对知己的劝慰。

2.语文老师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启示我们提高习作水平关键是要广泛阅读;音乐老师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赞美同学们精彩的演唱;科学老师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希望我们要敢于实验,主动实践。

五、想一想,写一写。

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悟。

其实关于读书感悟的名言有很多,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请你再写一句别人读书感悟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2.请写一句你自己读书感悟的名言。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
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拓展延伸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在青少年时及早努力,
不要耽误时机,以致老大无成,空自懊悔。
当堂检测
完成填空
1.?冬夜儿子子聿。他
在诗中一共不讲遗了余这力几个持道之理以:恒①学习知识必
须要书本有知识
、实践经历 的精神;②一个
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
有学古问人的学问人无。遗力
2、?少冬壮夜工读夫书老示始成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
学问纸上的得诗来句终是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说行明做学问是
陆游一生热爱读书,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并且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本首诗就是他写下的八 首?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一首。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萌发了要用诗来教育儿子的念头呢? 〔指名说〕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的诗能 用鲜明的形象 把抽象的东西 具体化,有的 诗寓意含蓄, 具有哲理。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诗的寓 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 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问 渠为 哪有 得源 清头 如活 许水 ?来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 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 英明有远见,看来要不断吸取新知 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冬夜读书示子聿
指示

冬天的夜晚
训示
陆游的小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感悟。 1.《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 做学问要有______、______的精 神,还要________________ __。一个既有______,又有____ __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个道理让我 想到了____说的一句名言:______ ______________。 2.《观书有感》是用____的手法写出了作 者的读书体会,他用那池水清澈的方塘来比喻 ______,说明只有______才能_ _____的道理。
五、学以致用。 1. 我们可以用杜甫的诗句“______ ,______” 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和潜移默化的 熏陶;可以用孟郊的“_______,______”来表 达对母亲的感激;可以用王勃的诗句“_______, _______”来表达对知己的劝慰。 2. 语文老师用“_______,_______”来启发我 们提高习作水平,关键是要广泛阅读;音乐老师 用“______,_______”来赞美同学们精彩的演 唱;科学老师用“______,_______”勉励我们要 敢于实验,主动实践。
三、写出重点字的意思,并解释诗句。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_______ 躬:__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_______
为:_______
22. 古诗两首
一、字词练习。
jiàn bié
( )
pái huái( )Βιβλιοθήκη ___(得 ___(

觉 )
___(


___(

___(

___(

二、默写《古诗两首》 1. 默写《冬夜读书示子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朝_________ 2. 默写《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朝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