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但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培养亲社会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服务社会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社会服务活动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4.提前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社会服务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
提问:“你们参加过社会服务活动吗?感受如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关于服务社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本章通过引入责任的产生,让学生理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的事,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同时,通过服务社会,我们可以体验到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他们开始从自身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社会。
但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意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产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责任的产生,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产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社会责任,并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社会责任。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引发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2.讲授新课:介绍责任的产生,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互相启发,深化认识。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快乐和成长的过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社会服务,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社会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概念,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参与社会服务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概念、意义和参与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服务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内容,分析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社会服务角色的志愿者,亲身体验服务过程,感受服务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社会服务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3.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社会服务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现象,激发学生对服务社会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关于社会服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多样性。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品教案--服务社会

第2课时服务社会知识目标1.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
2.学会如何服务社会。
能力目标1.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服务社会。
2.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或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努力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4.增强自己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劳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2.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社会。
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难点1.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教师准备:搜集社会公益活动图片,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拓展】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同淘宝一样家喻户晓。
它的老板也就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2014年9月24日,刘强东作为发起人的京东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
京东公益基金会秉承“品质生活、快乐公益”的愿景,创新性地推出了“让爱回家”社会创新公益开放平台,融合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资源,关注妇女儿童群体,让留守妇女和儿童收获改变现状的技能和机会。
“让爱回家”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妇女基金会、壹基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借助这一开放平台相继发起了“女性创业公益联盟”、“公益映像节”、“陪伴计划”、“生命最初1000天”等公益活动。
未来,“让爱回家”将进一步开放这一公益合作平台,全方位赋能公益伙伴,为更多的公益合作项目提供资源服务和资金支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服务社会,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
他们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时也渴望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帮助他们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服务社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服务社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实践法: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准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服务社会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练习题

课题
服务社会单元第三单元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上)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 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的 能力;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
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 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材料三:安徽阜阳
“我没结婚,今年刚入职95后男护士杨红星,
以未婚之身做上了临时奶爸,在上班时看护着父母 因疑似病例而被隔离后,失去照顾的8个月大的孩 子。“睡吧,睡吧,我的小宝贝呀。”医护人员们在 忙于工作时,也不忘照顾那些因疫情而暂时无法得 到抚养的孩子。给了他们爱心、温暖、家的感受。
思考:我们应该向敖忠芳学习什么呢?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归纳:2、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怎么办)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 动。
(从实际出发,讲究实际效果)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请支招:我们应该如何寻我服务社会与学习、生活之间的平衡?
Tips:志愿服务不在于轰轰烈烈,在于自愿参加,量力而行.可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为服务社会做准备.
我的疑虑2:有时候服务社会不是身体素,而是心素?
「点百二;而讶i痴云京涪云曲禄前入茯话二童①虱买玉裁d;-厂
:原因二:总度担心有时申情不会做成做不好,感挝好像籍不上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2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对公平正义有较强的敏感度。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体会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化对服务社会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主题——服务社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7.2 服务社会(13张PPT)

探究与分享
小方参加学校举办的义卖活动,在出售自己 的手工作品过程中,由开始的紧张到后来与人交 流越来越自然,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小方也 得到了锻炼。
(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 获?
(1)参加“爱心天使”义卖活动,一方 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身的价 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 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 与我们同行,这有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 相互关爱的社会大家庭,。
“敬老爱老” 活动
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2.如何服务与奉献社会?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 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 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 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 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2课时 服务社会
学习目标
1.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 务社会的活动 2.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 亲社会行为
新课导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 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参加公益我能行 街头清除小广告
3、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微拓展:公益活Biblioteka 和社会公益基金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 时间、经历和知识的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 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 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 ,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树立奉献精神有什么意义? 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奉献社会是社会主 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奉献社会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 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等。 4.列举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为疫区捐款捐物、参加环保公益行动、参加助残行动等。
服务和奉献社会,既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也需要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二者不可偏废。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什么)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 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 的助手和后备军。 (2)意义: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_生__力__军__和__突__击__队___作用。 (3)要求: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现“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建功立业。
【答案】①担当责任。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热爱 劳动,爱岗敬业。
例题解析
角度一 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志愿者积极参加“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公益活动。他们不辞辛劳,到社区 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帮助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也提高了自己与居民沟通的能力。这说明( ) A.参加公益活动只能走进社区 B.志愿者承担社会责任,没有任何收获 C.参加志愿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他人赞许 D.志愿者奉献社会,自身能力也得以提升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2课时 服务社会
学习目标
例题解析
知识解读
巩课 固时练作习业
课标解读
素养练
练习答案
学习目标
1.懂得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自觉践行奉献社会的责任。 3.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意义等。
知识解读
服务社会的意义(为什么) (1)服务社会体现___人__生__价__值___。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 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__全__面__发__展___。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 们的视野不断拓展,__知__识___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__人__际__交__往__能__力____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参加社会服务的意义。材料说明积极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搞好社区服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有利于自 身能力得以提升,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角度二 践行奉献社会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当你参与公益
活动时,都会有千万人与你同行。下列选项不属于公益活动 的有( ) A.在校认真学习,在家孝敬父母 B.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C.参加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环境 D.向所在地居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讲求实际效果。下列服务社会的方式中,我们中学生能做到的有
(B )
①为灾区的小朋友捐献书籍 ②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
③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④周末去博物馆做志愿者
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据调查,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有如下图所示的几种。
由此可见,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 C ) ①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②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 ③增强服务社会的自觉性 ④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参与社区事务、服务社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方式值
得推荐的是( A ) ①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律知识、安全用电常识宣传教育 ②和同
学捡拾社区草坪、公共场所里的垃圾 ③为社区敬老院打扫卫
生 ④为社区居民算命、占卜,帮助他们逢凶化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5.材料 文明始于足下,美德就在身边。文明,是一颗温暖幸福 的种子,由一边传至另一边,直到沸腾整个世界。美德,是一朵夺 目绚烂的花朵,由这边绽放到那边,直到温暖了整个世界。兰州55 岁老人刘淑兰每天义务清扫公厕20年如一日;拥有罕见RH阴型血的 “熊猫姑娘”周晓娟坚持献血12年,无偿献血4 000毫升,他们无 怨无悔,不求回报…… 奉献社会我践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奉献社会的具体形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 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据此,A不是公益 活动,符合题意;B、C、D都是公益活动。故选A。
巩课固时 练作 业习
一、单项选择题(带*标的为提升题)
1.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社区里的老人和儿童学 习英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参加这项活动时,他们有着不同的回答。公司职 员小王说:“我觉得一周中有五天是在为别人打工,只有这两天,我是在为 自己做事。”大学教师小刘说:“我上学时得到过好多好心人资助,现在我
也想尽我所能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D )
①服务社会有利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②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③我们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④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在奉献中提升生命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奉献社会的做法(怎么做) (1)服务社会需要我们青年__担__当__责__任____。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_社__会__公__益__活__动___。环境保护、 __社__区__服__务____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_爱__岗__敬__业_____。
课标解读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内容标准:青年担当责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 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具体解读: 1.青年如何担当责任?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加入共青团,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2.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生命价值;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 围;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