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培训共69页

合集下载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颜色与安全
使红、黄、蓝、绿色的轿车与观察者保持等距离,在观察者看来,似乎红色和黄色轿车要近一些,而蓝色和 绿色轿车要远一些。因此,红色和黄色称前进色,蓝色和绿色称后退色。前进色的视认性较好。
近有研究表明,轿车行车安全性不仅受其操作安全视线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车身颜色的能见度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视认性好的颜色能见度佳,因此这类颜色用于轿车车身可以有效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颜色的可视 认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关依据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高,我国每年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也在随之大幅的增加。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也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受到广大国人的**。厂家也越来越多的把自己 产品的安全性当作宣传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世界最新的安全技术研究成果被引进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工程师 和研发人员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NCAP体系被引入中国,各种 CAD、CAE以及碰撞计算软件被引入中国。好像世 界有的我们都有了,世界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在做。别人有LS-Dyna、Hyperworks、 Madymo和Radioss,我们都 有。别人在做整车碰撞建模、模拟、结构优化和数字假人(Dummy)建模,这一切我们也都在做。那么我们就要问, 我们在汽车安全技术研发上还缺少什么。答案是:好像什么都不缺了。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各种汽车智能安全系统也开始发展起来,主要是通过由雷达和摄像机组成的“预知传 感器”,对行车危险进行判断并帮助驾车者进行处理。这一系统能够在汽车与其它物体发生撞前的瞬间,自动进 行干预以保证安全。
安全驾驶
这里应该指出,汽车安全如今越来越成为一个必须综合考量的问题,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安全系统,都有互相 结合的趋势。专家们提醒,除了汽车本身以外,如果没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乘员也是不安全的,甚至反而会使安 全配备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如驾乘不系安全带,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如果发生险情与车辆的安全性是没有 关系的。所以安全意识才是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

汽车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讲义培训

汽车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讲义培训

功能集成
VDIM
ECB系统
ABS
EBD
HAC
EBA
TCS
ESP
ECB (Electric Control Brake ) HAC (Hill-start Assist Control)
转向协同控制
EPS
VGRS/AFS
/RWS
EPS (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VGRS (Variable Gear Ratio Steering) AFS ( active front steering) RWS ( rear wheel steering)
行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并在防抱死制动电控单元 ABS ECU 中增 设制动力调节软件程序而构成。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智能 避撞
6.EBA (Electronic Control Brake Assist System)刹车辅助
作用: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驾驶者往往不能迅速地踩下刹车踏板,
EBA此时就会指示制动系统产生更高的油压使ABS发挥作用,从而使制 动力快速产生,减少制动距离。
汽车
安全的汽 车运动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智能 避撞
VDIM (Vehicle Dynamics Integrated Management)车辆动态集成管理系统
概念示意图
转向
ESP
驾驶
转向
TCS
驱动
VDIM
制动 ABS ESP转向 制动
转向
传统
VDIM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智能 避撞
VDIM (Vehicle Dynamics Integrated Management)车辆动力学集成管理系统
运动状况,GCC控制单元将进行综合平衡,全面协调,对底盘各子控 制系统进行合理分工,用最佳的方法来完成汽车的动态控制和稳定。 一旦某一个子控制系统发生故障,GCC控制单元会自动地对汽车底盘 各子控制系统的分工进行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

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

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尤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

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已经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

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篇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以加速通风散热和提高制动效率。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

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专题培训课件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专题培训课件

第5章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二、AB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5章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Biblioteka 二、AB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基本工作原理: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轮速传感器不断把轮速信 号传送给ECU,这些信号被ECU进行逻辑判断 和分析,并加以计算,一且识别到某一或几个 车轮有抱死倾向时,ECU就发出指令,并送至 液压或气压调节器中,通过调节器中电磁阀 “升压”、“保压”、“降压”3种不同工作 状态,及时调节车轮制动缸(气室)中的压力, 以防止车轮制动抱死。
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支架固定在制动底板上 固定在转向节支架上
第5章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二、ABS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ECU的电路组成 •整形电路: 作用:将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调制,使 之成为电子控制器能识别的信号。 ②运算电路 作用:计算车体速度、滑移率和车轮加速度, 并与对应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后对电磁阀发 出相应的减压、保压或升压指令。 ③电磁阀驱动、检测控制电路
第5章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一、ABS的基本原理 2. ABS的理论依据
※理想的制动控制:
①车轮滑移率从稳定区进入不稳定区的瞬间, 迅速而适度地减少制动器制动力,使车轮的转 动回复到稳定区域内; ②逐渐地增加制动器制动力直至车轮状态再次 越过稳定界限位置,尽量长时间地保持车轮运 动于稳定界限附近的最佳滚动状态。
第5章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一、ABS的基本原理
※ABS的作用:
①防止后轮抱死,提高制动时的行驶稳定性;
②防止前轮抱死,提高制动时的操纵性;
③减少轮胎磨损,减轻驾驶员的紧张程度;
④最大可能利用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减少制动
距离。
(制动初速度80k m/h)

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培训课件

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培训课件
地打开充满气体气垫, 使乘员“扑”在气垫上, 以缓和冲击并吸收
部分碰撞能量, 从而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程度的目的
二、安全气囊的作用
➢ 作用:当汽车受到撞击急剧减速时,气囊就迅速膨胀以防止驾驶员 身体向前冲击转向盘和挡风玻璃。
➢ 功效:有助于防止碰撞过程中头/面部和胸部的损害,尤其是在汽车 正面碰撞和前侧碰撞时,保护作用尤为明显。
ABS工作过程
2020/3/12

12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力学控制
1.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工作过程
2020/3/12

13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力学控制
1.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
2020/3/12

25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力学控制
5. 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电子稳定程序
补偿力矩
转 向 不 足
2020/3/12
RR 轮制动

正常方向
26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力学控制
1.前轮速度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度传感器 6.停车灯开关 7.制动主 缸 8.比例分配阀 9.制动轮缸 10.蓄电池 11.点火开关
2020/3/12

9
二、主动安全技术—动力学控制
1.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
从横摆率传感器3和侧向 加速度传感器4得到b答案。


ESP控制单元进行比较

a≠b

汽车安全系统培训

汽车安全系统培训
汽车安全系统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安 全系统,另外一方面是被动安全系统。简单说, 所谓主动安全,就是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而 被动安全则是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 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如果细分的 话,车体安全也算在主动安全一方面之中—— 即车体机构设计用料对外来危险的抵抗能力。 所以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决定了汽车产生事故发 生概率的多少,而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 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
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upplermental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是一种辅助保护系统,属于汽车 被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传感器、电子控制单 元(ECU)、气体发生器、气袋、线束、故障警告灯 等。一般来说,驾驶员处的正面安全气囊是安装在方 向盘衬垫内,前排乘员正面安全气囊安装在乘员对面 的仪表台下面。当您看见标有“SRS”或“Airbag” 字样,就可知此车该处装有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组件主要由气体发生器、 气囊、装饰盖底板等组成。
气体发生器的作用是快速向气囊冲入气 体,使气囊膨胀打开。电子控制安全气 囊采用烟火式气体发生器,按气体发生 剂的类型可分为叠氮化钠、非叠氮化钠 固态燃料和液态燃料等几种。
叠氮化钠(NaN3)气体发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 所示,气体发生器封装在金属壳体中,中间装有点火 器,外周装有助燃剂和叠氮化钠。叠氮化钠(NaN3) 和三氧化二铁(Fe2O3)制成片状合剂。当点火器接 收电控单元引爆信号时,点火器引爆,助燃剂迅速燃 烧放热,使叠氮化钠与三氧化二铁在高温高压下发生 急剧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氮气,反应方程式为
当车辆在较高车速范围内(19~32km/h)发生意外碰 撞时,若冲击力超过规定限度(1.8~3g),位于方向 盘内的驾驶员气囊和乘客前侧的乘客气囊引爆张开, 缓冲驾驶员和前乘员的碰撞冲击,保护驾驶员和前乘员 的安全。

汽车主被动安全

汽车主被动安全

汽车主被动安全就随着汽车技术的进展而进展,如今汽车安全技术早已经不仅仅是安全气囊安全带的简单应用,各类电子设备的介入使得汽车安全装置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

实际上关于汽车,每一个零部件都涉及到其安全性,其中不仅仅是那些我们熟知的电子设备,同时也包含汽车所使用的每一块钢板,每一个焊点甚至每个焊点的位置都影响着汽车安全。

另外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道路配套设施都是与安全紧密有关的。

而这些汽车安全性配置按照事故发生的前后基本能够分为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两大类,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将要发生时汽车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生时车辆保护成员与步行者,使缺失降到最小的能力。

『车身结构也决定了汽车安全与否』每个汽车品牌在汽车安全方面都有自己的研究与应用。

在后续的时间里,我们将根据每个品牌的官方资料对各个厂商所应用的安全技术特别是新的有关安全的配置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介绍。

在分品牌介绍之前,编辑汇总了汽车安全技术的历史与常用名词,以便让大家对有关信息有整体熟悉。

另外编辑还将对全球要紧碰撞法规做简单介绍。

具体的内容还请见之后的分品牌介绍。

●汽车安全历史汽车在 1886 年诞生,但在诞生之初,汽车上没有安全装置,据说当时人们要紧是看钢板结实不结实,技术人员只能研究一下汽车玻璃在破碎后,如何让它减少尖锐度,避免扎伤成员,还研究车辆在发生撞击后,如何减少零部件的脱落,降低对成员造成的危害。

『安全带的发明者Nils Bohlin』在1959 年,沃尔沃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前座三点式安全带;在1953 年,第一个气囊专利诞生,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还不能把这种办法或者专利付诸实现,到了 1980 年,在部分汽车上安装了安全气囊;而碰撞缓冲区这个概念是 1966 年提出的,大概意思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前部与侧面钢板能够很好的汲取碰撞时产生的能量;而沃尔沃公司1970 年开始在轿车上装备儿童安全座椅。

能够看出汽车进展的前期人们要紧关注的是如何在事故发生后将伤害减小到最低。

被动安全系统培训

被动安全系统培训

未来发展展望
未来,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 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被动安全系统培训将继 续保持持续意义。我们将不断更新培训内容, 以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促进安全意识的普及。
致谢
感谢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 感恩每一位学员的付出和学习 培训是共同成长的过程
感谢支持和帮助我们的 机构 感谢为培训提供资源和支持的机 构 合作共赢,创造更美好未来
详细介绍各种被动安 全系统的功能
车辆的被动安全系统种 类
列举不同类型的被动安 全系统
被动安全系统的 工作原理
被动安全系统通过触发机制和作用原理,保护 乘客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免受伤害。对于被动安 全系统的故障检测和维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重要,需要定期 检查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被动安全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在被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04
第4章 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的种类
防护装置主要分为外部保护装置、内部保护装 置和车身防护装置。外部保护装置通常位于车 辆外部,起到保护车身和减少碰撞伤害的作用; 内部保护装置则设计在车内,用于提高乘员的 安全性;而车身防护装置则是整车结构的一部 分,用来提升整车的安全系数。
防护装置的作用
减少碰撞对车辆的损害 保护车身
自动充气防护装置
01 自动充气技术将为防护装置提供更好的保护性能。
智能防护系统
0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使防护系统更加智能化,提升安全性。
防护装置与车身结构的一体化设计
03 更加紧密的整合将提高整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结语
防护装置作为车辆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设计和发展对提升整车安全性至关重 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防护装置将 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为驾驶员 和乘员的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系统培训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