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检索及分析报告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为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专利申请成为了很多企业的必备流程之一。
但是,仅仅申请专利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进行检索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创新成果,获取商业价值。
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已经成为了企业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专利检索专利检索是指通过检索专利数据库、专利文献等信息获取成功的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找到目标专利对比申请的专利,以便挖掘自己专利的商业价值,完善专利的研发方向和方案。
因此,在专利检索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检索目的、检索流程和检索方法。
常用的检索方法有全文检索、分类号检索、专利语言检索、法律状态检索等等。
而专业的专利分析者在检索过程中更需要根据研发需求和行业动态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技巧,提高检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专利分析专利分析是指通过对检索到的专利技术文献进行分析,识别技术规律和市场趋势,确定自己的技术优劣势和盈利潜力。
从而为企业下一步的研发方向、投资决策和专利申请提供依据。
常用的专利分析方法有专利地图、竞争分析、技术演变分析等。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专利分析手段已经更加智能化,数据化和定制化。
三、专利检索分析报告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是总结专利检索、分析过程,归纳提炼分析结果并进行简要评论的归档文献。
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申请、投资评估和风险监测等方面,为企业的后续实践决策提供关键指引。
好的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具有主题明确、内容详实、分析深入、结论明确、报告排版规范等特点。
同时,对于报告内容和形式也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表格、图表的运用分析者需要注意线条、文字、颜色等细节方面的处理。
在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编写时,最好遵循以下的步骤:第一步、识别专利检索分析目标,确定检索对象和时效;第二步、确定检索路线,遵循从广泛到深入,从分散到集中的原则;第三步、系统收集和筛选检索到的专利文献,生成专利库;第四步、运用专业工具生成统计分析图表;第五步、进行深度解析和研究;第六步、编写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并提出深度建议。
专利检索与分析报告合同范本

专利检索与分析报告合同范本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鉴于甲方需要对特定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检索与分析,乙方具有专业的专利检索与分析能力,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合同条款:第一条服务内容1.1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领域或具体技术点,进行专利检索。
1.2 乙方应提供专利检索结果的详细分析报告。
1.3 乙方应向甲方提供专利检索与分析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告。
第二条服务标准2.1 乙方应确保检索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2 分析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专利的法律状态、技术领域、创新点、市场潜力等。
2.3 乙方应保证分析报告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第三条服务期限3.1 本合同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专利检索与分析报告交付完成之日止。
3.2 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天内完成初步检索,并在____天内提供最终分析报告。
第四条费用及支付方式4.1 甲方应向乙方支付专利检索与分析服务费用共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元整。
4.2 甲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天内支付50%的预付款,余款在乙方交付分析报告后____天内一次性支付。
第五条知识产权5.1 乙方提供的专利检索与分析报告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5.2 乙方应保证其检索与分析服务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第六条保密条款6.1 双方应对合同内容及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6.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合同内容及商业秘密。
第七条违约责任7.1 如一方违反合同条款,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7.2 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或完全履行合同的,双方应协商解决。
第八条争议解决8.1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8.2 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专利检索报告

专利检索报告一、引言。
专利检索是指对已有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以便获取某一领域内已有的技术信息、了解技术发展动态、评价技术水平和开展专利侵权分析。
本报告旨在对相关领域内的专利进行检索和分析,为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提供参考。
二、检索方法。
本次专利检索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关键词检索,通过分析领域内的关键词,利用专业的检索工具进行关键词检索,以获取相关专利信息。
2. 分类号检索,根据领域的国际专利分类号,结合专业检索工具进行分类号检索,以获取相关专利信息。
3. 引用检索,通过分析已有专利文献的引用情况,找到相关的专利信息。
三、检索结果。
经过以上检索方法的运用,我们获取了大量相关的专利信息。
其中,涉及到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较多,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
这些专利涵盖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从技术原理到具体应用都有所涉及。
四、专利分析。
在对获取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技术信息。
其中一些专利涉及到了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这些专利对于技术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结论。
通过本次专利检索和分析,我们对领域内的相关专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们将继续关注领域内的专利动态,及时获取最新的专利信息,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
六、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领域内的专利信息,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开展更深入的专利分析和研究。
我们将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专利检索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专利检索及分析报告(2024)

引言概述:专利检索及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已有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和创新动态。
本文将分析并总结专利检索及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专利检索方法1.关键词检索:通过构建合适的关键词组合进行检索,可以使用与特定技术领域相关的术语和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专利文献。
2.分类号检索:使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或其他分类系统进行检索,可以给出所需技术领域的详细分类,并快速找到相关的专利文献。
3.引用文献检索:通过检索已有专利文献的引用文献,可以找到与已有专利相关的新专利文献,获取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4.专利申请人/发明人检索:通过检索特定的专利申请人或发明人,可以了解其在特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5.专利家族检索:通过检索同一专利家族中的相关专利,可以获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保护情况,了解技术的全球布局和市场发展。
二、专利分析步骤1.分类分析:对检索到的专利进行分类,根据技术分类号、申请人、发明人等进行归类,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重点和竞争态势。
2.时间分析:对检索到的专利按照发表时间进行排序和分析,可以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演化和更新速度。
3.引用分析:通过分析专利文献的引用情况,可以了解某一专利对后续技术的影响和引用情况,评估其重要性和影响力。
4.地域分析:对检索到的专利进行地域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热点和特点。
5.申请人分析:分析专利的申请人可以了解不同企业或个人在特定技术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实力。
三、专利分析工具1.专利数据库:如专利检索数据库、专利分析工具等,可以提供全面和可靠的专利文献资料,帮助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
2.数据挖掘工具: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可以从大量的专利文献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势。
3.可视化工具: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专利文献的分析结果,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解读相关数据。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管道机器人学院:工程学院班级:农机121班*名:**学号:************专利检索分析报告1、中英文专利的技术特点1.1国内专利专利名称:一种高适应多功能管道机器人申请号:CN201510392260发明人:王冉; 王建华; 符致孟; 刘琦; 赵永胜;一种高适应多功能管道机器人设计属于机器人结构设计领域。
管道所处的环境往往是人们不易直接达到或不允许人们直接进入的,检修及清洗难度很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利用曲柄滑块机构以及齿轮-球销机构实现了一种高适应多功能管道机器人。
曲柄滑块机构使得机器人的直径变化,齿轮-球销机构能调整机器人的速度,在机器人轮角度不同时,可以完成前进、后退以及停留的动作,同时机器人能转弯。
另外,机器人自身的机械爪和摄像头可以配合其他工具完成多种工作。
机器人功能多,工作效率高,无污染。
系统设计可靠、操作方便、便于维护、成本低,适合实际生产需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2国外专利专利名称:PIPE CLEANING ROBOT专利号: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 14/066026发明人:Young Won (Daegu-si, KR) Kim, Eui Yeon (Daegu-si, KR) Jang, Byong Taek目前在管道清洗过程中,清洗设备绝大部分是采用无动力缆绳拖拉行走方式来进行清洗,无法根据管道的内部情况进行清洗参数的动态调整,管径的适应能力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着眼于管道行走清洗机器人的研究开发,而在国内这方面研究尚少。
为了较好地解决管道的清洗难题,开发和研制管道清洗机器人势在必行。
本人设计管道清洗机器人是把行星磨头清洗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开发,因此它的深入研究也将推动管道清洗技术的发展。
随着管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日、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在管道机器人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日本,在管道机器人的研究及开发中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概述:专利是一种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法律手段。
在今天的高科技发展时代,专利越来越受到企业和个人的重视。
一项专利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它所代表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息息相关。
本文将通过专利检索分析,深入探讨一项特定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相关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技术背景:本次专利检索分析报告的主题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输入,让用户沉浸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
这项技术在教育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互动性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专利检索:为了深入了解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专利检索。
通过专利数据库的搜索功能,我们筛选出了一系列与虚拟现实教育相关的专利,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技术分析:在技术分析中,我们关注了专利文件中包含的关键技术细节。
例如,对于虚拟现实教育技术,我们观察到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全息影像技术和智能交互系统等都是关键技术领域。
通过专利文献的披露,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家企业在这些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竞争分析:在竞争分析中,我们关注了专利文件中的权利人信息。
通过追踪同一领域内的专利持有人,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各个企业在虚拟现实教育领域的专利布局,以及其中的技术优势和研发方向。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是专利检索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专利的国际保护范围以及权利人的商业布局,我们可以推测出虚拟现实教育市场的需求和潜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各个市场中的用户需求,例如教育机构对虚拟现实教育的需求量,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对虚拟现实教育技术的接受程度。
未来发展:通过专利检索分析,我们对虚拟现实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预测。
根据专利文件中的趋势,我们可以预见虚拟现实技术将更加普及,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有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结合,进一步提升教育领域的效果。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专利检索分析报告
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专利检索分析的报告:
1.背景介绍:在进行专利检索分析前,需要确定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请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研究目的。
2.检索策略: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将使用特定的关键词和检索数据库来检索相关的专利文献。
请提供您需要使用的关键词和检索数据库。
3.检索结果:根据检索策略,我们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相关专利文献。
请提供您希望分析的专利文献的数量。
4.文献分析:我们将对检索结果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专利的申请人、发明人、摘要、权利要求等。
5.主题分析:我们将对检索结果中的专利文献进行主题分析,了解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技术趋势和热点问题。
6.竞争对手分析:我们将对检索结果中的专利文献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了解相关公司或个人在该领域的专利布局情况。
7.创新点分析:根据对专利文献的分析,我们将总结出研究领域中的创新点,并评估其对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8.结论和建议:基于对专利文献的分析,我们将给出关于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结论和建议,包括技术创新、专利布局和市场营销等方面。
请提供更具体的背景信息、研究目的、关键词和检索数据库,以便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分析报告。
专利检索报告范文

专利检索报告范文一、专利检索报告范文。
尊敬的客户:根据您的委托,我们为您进行了一项专利检索工作,并将检索结果整理成报告,现将报告内容如下:1. 检索目的。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主要对某一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了检索,以便了解该领域内已有的相关专利信息,为您的研发工作提供参考。
2. 检索范围。
我们主要针对该技术领域内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检索,涉及的国家/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专利申请国家/地区。
3. 检索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检索工具和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专利检索数据库、专利检索软件以及专业的检索人员进行手工检索。
4. 检索结果。
根据我们的检索结果,该技术领域内已有的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明专利,涉及该技术领域内的新颖、有创造性的技术方案和方法,其中包括了一些与您所关注的技术方向相关的专利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该技术领域内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方法,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与您所关注的技术方向相关的专利内容,对您的研发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 建议意见。
根据我们的检索结果,我们建议您在开展相关研发工作时,应该充分了解和分析已有的相关专利信息,避免重复发明,同时可以借鉴已有专利的技术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
6. 结语。
以上是我们为您进行的专利检索报告内容,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服务,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此致。
敬礼。
专利检索公司名称。
日期。
以上是一份专利检索报告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专利分析报告技术分解表技术术语定义表检索要素表一、引言国内外对于汽车电磁制动技术已经研究多年,取得的成果主要以应用在商用车上的电涡流缓速器为主。
近年来部分机构和科技人员开始研究应用在乘用车上的电磁制动技术。
分析电磁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技术分布,对于预测其发展前景,进一步地研究汽车电磁制动技术非常有帮助。
二、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电磁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的线圈产生磁场,处于该磁场中的制动盘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而制动盘表面会产生电涡流,电涡流感生出的磁场反作用线圈磁场,进而产生制动力。
汽车上的电磁制动系统主要电磁制动器、踏板、传感器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电磁制动技术的专利主要分布在IPC大类B60中,为了保证检索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将专利检索式确定为:(汽车OR车辆OR机动车)AND电磁AND ( 制动OR减速器OR促动器),即英文检索式确定为:TID=(((electr* adj4 (brak*3 or actuator or retarder) near (car or vehicle or automo*)) OR ABD=(electr* near (brak*3 or actuator or retarder) near (car or vehicle or automo*))) OR CL1=(electr* near (brak*3 or actuator or retarder) near (car or vehicle or automo*))) AND AD>=(19950101) AND AD<=(20150115)。
检索结果为1006件。
利用数据库自身的分析功能,对检索出的1006项专利进行了统计图表分析、文本聚类分析和引证树分析。
得出了关于电磁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各个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侧重点,核心技术的掌握者等重要结论。
这对国内相关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电磁制动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分析3.1 全球电磁制动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分析通过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可以观察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变化,追踪电磁制动技术的研发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趋势及全局动态。
从图2可以看出,汽车电磁制动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研究;从1995年到2014年这20年期间专利申请数量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1995-1997年,专利申请从无到有;1997年之后的5年电磁制动技术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这期间每年专利申请数量基本维持在1997年水平,略有提升;2003年和2004年专利申请数量基本比往年翻了一倍,但是紧接着2005年和2006年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从2007年开始到2014年,伴随着By-wire技术(线控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推广,电磁制动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期间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递增,2013和1014年专利申请数量已经是2006年的三倍多。
安全、舒适和减少污染是现代汽车发展的趋势。
电磁制动是线控制动技术和传统的液压传动制动过程相比,响应时间短,制动效能高,即电磁制动更安全;和传统制动技术相比,电磁制动技术能更好地控制制动力矩,使车辆实现平滑的制动,即电磁制动更舒适;电磁制动是非接触制动,不会像传统的摩擦制动一样产生制动噪声和有害粉尘,即电磁制动更环保。
这些可以解释近年来电磁制动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图1中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电磁制动技术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图2 近20年全球电磁制动技术专利申请趋势3.2 各个国家电磁制动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图 3 近20年排名前5的国家专利申请趋势图4 近20年专利申请排名前10的国家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在电磁制动技术方面研究的比较早,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专利申请数量始终处于世界前列,这和德国发达的汽车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另外,汽车电磁制动技术的研发任务一般由汽车零部件企业来完成,德国有Bosch和Continental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头,德国在电磁制动技术方面领先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5年之后,德国在汽车电磁制动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除了落后中国外,仍比其他国家多。
从图3我们还可以看出,2005年以前我国在汽车电磁制动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量相当的低,基本可以忽略;但是从2006年开始,申请数量猛增为世界第一;其后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且与其他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
这反映了近年来电磁制动技术引起了国内研究人员的重视。
从图4中可以看出,自1995年到2014年,在电磁制动方面,累计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或组织)分别为中国、德国、日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韩国。
其中,中国几乎占尽了世界申请量的一半。
这说明我国在电磁制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四、专利权人分析4.1 排名前2的两家公司竞争态势分析通过对专利权人的分析,可了解电磁制动技术的主要研究机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战略部署。
从图5中可以看出,目前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2位的是Continental (德国大陆集团)和Bosch(德国博世公司)。
这两家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远高于其他机构,可以说大陆集团和博世公司垄断了电磁制动技术的市场;其中大陆集团申请的专利数量略高于博世公司,两者竞争实力相当。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两家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技术重点和主要发明人。
图8为大陆集团和博世公司的主要发明人排名。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集团的核心技术比较分散地掌握在一些人手里,博世公司的技术则比较集中地掌握在一些人手里。
如果需要在两家公司都涉及的技术领域引进人才的话,最好引进博世公司的技术人员。
图5 专利申请排名前10的专利权人大陆集团的IPC排名博世公司的IPC排名图7 大陆集团和博世公司的IPC排名大陆集团的发明人排名博世公司的发明人排名图8 大陆集团和博世公司的发明人排名4.2 大陆集团和博世公司专利的前向引用情况分析表为大陆集团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核心专利。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陆集团最为核心的专利是:DE10200915A1,被引用了31次。
,表为大陆集团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核心专利。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陆集团最为核心的专利是:DE19548248A1,被引用了42次。
表1 大陆集团和博世公司专利的前向引用排名企业专利号前向引用次数大陆集团DE10200915A1 31WO2001098124A1 18DE102008017480A1 17WO2002064409A2 13WO2004110835A1 12博世公司DE19548248A1 42DE19828553C1 15DE10235373A1 12DE10215392A1 11DE10319194B3 10图9 专利DE19548248a1的前向引用分析分析专利DE19548248a1的前向引用情况。
此专利为博世公司所有。
图9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专利权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专利被引用的频次非常高,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专利,拥有着核心技术。
另外此专利被博世公司引用的频次很高,这说明该公司对该专利说描述的技术比较重视,并且连续的跟进研发。
此专利描述的技术基本被博世公司垄断,其他专利权人很难和博世竞争。
4.3 各个国家的专利权人分析图10 各个国家的专利权人排名从图5和图10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排名前10的专利权人中有8家科研机构是企业,分别是:Continental(德国大陆集团)、Bosch(德国博世公司)、Nissan Motor(日本尼桑)、Toyota Motor Corp(日本丰田)、Honda Motor Coltd(日本本田)、Siemens AG(德国西门子公司)、Lucas Automotive GM(德国卢卡斯汽车)、Hyundai Motor Coltd(韩国现代);两家科研机构为高校,分别是:Univ Jiangsu(江苏大学)、Univ Tsinghua(清华大学)。
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占专利权人的比例相当大,大致为80%,高校所占的比例较小。
而且这些企业均为汽车零部件公司或者整车厂。
入围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10的科研机构中,有两家是中国的,并且都是高校;从这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企业(包括主机厂和零部件厂)研发能力的不足以及中国电磁制动技术仍然停留在研究阶段,还没有达到量产水平。
五、发明人分析图11 排名前10的发明人表2 排名前10的发明人核心专利分析(被引用频次)排名前10的发明人专利数量前向引用频次最高的专利前向引用频次专利平均引用频次WANG,YONG 11 CN202023421U_ 3 0.18TANG,Zhi-shan 11 CN201027857Y_ 1 0.18CHEN,Liao 8 CN201970877U_ 2 0.13HE,Ren 8 CN201041210Y_ 5 0.50ZHANG,Jun-zhi 8 CN101941430A_ 8 1.25SUN,Zhe-yong 8 CN200995758Y_ 2 0.13JIANG,Hao-bin 7 CN103592135A_ 1 0.1CHEN,Long 7 CN103241126A_ 1 0.1PAN,Chao-feng 7 CN104006972A_ 1 0.1WEI,Yue-yuan 7 CN202038185U_ 3 0.43图2为全球电磁制动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10的发明人。
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名前10的发明人全部为中国人,进一步分析可知大多数为高校的教授。
这应该和中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有关系。
中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这样的规定,学生在申请专利或者发表文章时原则上要以导师为第一作者。
一位教授所带的学生申请的专利同样计算在这位教授申请专利的数量内,那中国高校的教授申请的专利数量自然增多。
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排名前10的发明人申请的专利数量较多,但是他们的专利被引用的频次不高。
这说明他们所申请的专利并不具备核心技术。
六、IPC分析(研究领域分析)图12 全球电磁制动技术专利公开数量的IPC排名对电磁制动技术的专利按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可得知该领域研发的重点技术,以及各类技术研发成熟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磁制动技术以B60T大组最多,其次为B60L、F16D和B60K。
表3 IPC分类号含义及主要研究的国家IPC分类号含义主要的国家分布B60T 车辆制动控制系统或其部件;一般制动元件在车辆上的布置;便于冷却制动器的车辆的改进CN 155DE 143JP 51WO 39EP 36B60L 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或动力装置;一般车用电力制动系统CN 91 JP 63 DE 15 KR 12 WO 10F16D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CN 50DE 30EP 12JP 12WO 11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辅助制动装置;制动装置的联合控制;车辆动力装置与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JP 23CN 21KR 7US 5EP 5从图12和表3可知电磁制动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为系统元器件以及其在车辆上的布置,在电动车上的应用以及系统的散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