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ppt

合集下载

第十章 亲子鉴定

第十章 亲子鉴定

鉴定亲子关系的基本原则: 1,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
设父亲并不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可 以排除亲子关系. 2,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 设父亲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不能排 除其亲子关系.
根据遗传标记判定父权
血型组合 母亲 孩子
生父 基因
可以排 除父权
不能排 除父权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一,DNA的结构与功能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结构是4种脱氧核糖核酸(核苷酸) 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而成的多核苷酸链. 细胞核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排列的多核苷酸链,以碱基配 对的原则(A和T,G和C)通过氢键彼此相连,并围绕同一中心 轴盘旋形成双螺旋结构. 生物的遗传信息表现为D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并以密码子的形 式编码在DNA分子上 DNA的半保留复制 在细胞生命过程中,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中,一条链作为模版, 将遗传信息转录给Mrna,Mrna再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决定蛋白 质的特异性.
第十章
亲子鉴定
第一节 概述
亲权鉴定 亲权鉴定(in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mity):是指应用医学,生物学,和人类 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 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 缘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亲子鉴定: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 亲子鉴定 学亲缘关系,称为亲子鉴定. 父权鉴定 父权鉴定:在亲子鉴定中,母子关系确定,要 求判断争议父亲和子女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2,MN血型 MN血型有M型,N型和MN血型3种表型,MN 血型基因座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M,N两个等 位基因为共显性基因. MN血型的M,N两种抗原,以糖蛋白的形式存 在于红细胞膜表面上.用已知抗-M,抗-N抗体 检测未知的红细胞抗原可鉴定MN血型.

《亲子鉴定》课件

《亲子鉴定》课件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技术:DNA测序、基因芯片、SNP分析等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领域:遗传病诊断、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发展趋势: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准确性不断 提高
汇报人:
血型检测
原理:根据血型遗 传规律,通过检测 父母和孩子的血型, 判断亲子关系
优点:简单易行, 成本低
缺点:准确率较低, 只能排除亲子关系, 不能确定亲子关系
注意事项:需要 专业人员操作, 避免误判
DNA检测
原理:通过比较DNA序列,确 定亲子关系
步骤:采集样本、提取DNA、 扩增DNA、检测DNA、分析结 果
,
汇报人:
目录
亲子鉴定的含义
亲子鉴定是一种通过DNA检测来确定亲子关系的方法 亲子鉴定可以应用于法律、医学、社会等多个领域 亲子鉴定的准确性非常高,可以达到99.99%以上 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用于解决家庭纠纷、遗产继承等问题
亲子鉴定的目的
确定亲子关系:用 于确定父母与孩子 之间的血缘关系
法律用途:用于解 决遗产继承、抚养 权纠纷等法律问题
医学用途:用于诊 断遗传病、进行基 因治疗等医学用途
个人需求:用于满 足个人对亲子关系 的确认需求
亲子鉴定的应用场景
法律案件:如遗产继承、 抚养权纠纷等
移民申请:如亲子关系证 明等
寻亲寻根:如寻找失散多 年的亲人等
医疗需求:如亲子关系确 认、遗病筛查等
亲子鉴定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建立行业标准: 制定统一的技 术标准和操作
规范
加强监管:政 府加强对亲子 鉴定机构的监
管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 素质:加强从 业人员的培训 和考核,提高

《亲子鉴定与》课件

《亲子鉴定与》课件

其他应用场景
在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亲子鉴定技术可以为研究提供 数据支持。
在医疗定的注意事项和伦理
问题
隐私保护和伦理规范
保护个人隐私
在亲子鉴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 隐私保护原则,确保个人信息和 家庭隐私不被泄露。
遵守伦理规范
遵循医学伦理和职业操守,尊重 被鉴定人的意愿和权利,避免任 何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DNA检测
DNA检测是目前最准确、应用 最广泛的亲子鉴定方法。
DNA提取:从待鉴定个体中提 取DNA样本,通常采集口腔拭
子或血液样本。
基因位点检测:选取多个基因 位点进行检测,通过比对父母 和子女的基因序列,判定亲子 关系。
DNA检测的准确度高,可适用 于各种情况下的亲子鉴定,包 括单亲关系、双亲关系及隔代 亲缘关系鉴定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亲子鉴定的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完 善,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DNA技术引入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亲子鉴定准确率得到了极 大的提高。目前,DNA检测已经成为主流的亲子鉴定方 法。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亲子鉴定的准 确性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纠正遗传缺陷等。
维护家庭和睦
法律证据
亲子鉴定结果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用 于证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 解决财产继承、领养、离婚等法律问 题。
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之 间消除疑虑,增强家庭信任,维护家 庭和睦。
亲子鉴定的历史和发展
早期亲子鉴定
最早的亲子鉴定方法是血型检测,但血型检测存在一定的 误差率。
亲子鉴定标准化
亲子鉴定的法律和法规
合法合规
进行亲子鉴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鉴定过程合法、合规,避免违 法操作。

亲子鉴定【教学课件2】

亲子鉴定【教学课件2】


强奸案或违纪性案件中对胎儿亲生父亲的确定 ; 某些碎尸案件中身源的认定;

杀婴、拐骗儿童等刑事案中孩子身源的认定;
其它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
下篇--亲子鉴定
三、亲子鉴定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亲子关系验证案例出现在我国。

三国时期:《会稽先贤传》(谢承)记载滴骨 验亲。 宋代:宋慈将滴骨验亲收入《洗冤集录》。
计算机自动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
三、个体的形成和发育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个体
精子
卵子
(一)精子的形成
第二次减 数分裂
精细胞 (n)
精细胞 (n)
精子
精巢里的精 原细胞(2n)
有丝 分裂
初级精 母细胞 (2n)
第一次减 数分裂
次级精母 细胞(n)
精子
第二次减 次级精母 数分裂
细胞(n)
精细胞 (n)
花色 红/白 (种皮颜色) (褐色/白色) 种子性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株高 圆/皱 黄/绿 饱满/不饱满 绿/黄 腋生/顶生 高/矮
2
(二)自由组合定律
P F1 黄色子叶、圆粒×绿色子叶、皱粒 ↓ 黄色子叶、圆粒 ↓ 15株自交结556粒种子
F2种子
实得粒数 理论比例 理论粒数
② 由于色盲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女人在基因
杂合时仍正常;而男人Y基因上不带其对应的 基因,故男人色盲频率高。 ∴ 女:XCXc杂合时非色盲,只有XcXc纯合时才是色盲; 男:Y染色体上不携带对应基因,XCY正常、XcY色盲。
41
P
♀色盲× 正常♂ Xc Xc XC Y ↓ 交叉遗传
♀正常× 色盲♂
返回 47

亲权鉴定PPT精品课件

亲权鉴定PPT精品课件
第15章 亲权鉴定
发展史
概念
种类
理论依据
基本原理
鉴定程序
鉴定方法
概率计算
案例分析
注意事项
1.亲权鉴定—发展史
古代:滴骨认亲、滴血认亲
现代:第一阶段(50年代以前) 第二阶段(50~80年代) 第三阶段(80年代~今)
2.亲权鉴定—概念
亲权鉴定:是指用人类学、生物学和遗传 学等方法,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 的过程。这一判断结果,在刑事案件中可 为强奸案的罪犯认定、为凶杀案的尸源认 定或为罪犯身份认定提供证据。在民事案 中,可为离婚、抚养、继承等涉及亲权的 案件提供证据。
3.亲权鉴定—种类
民事: 私生子;丈夫怀疑;儿童 、亲属失 散;
财产继承;怀疑医院调错婴儿
刑事: 强 奸 致 孕 ; 拐 骗 儿 童、 妇 女 行政: 违 纪 超 生 涉外: 涉 外 婚 姻 移 民
⒈ 最初鉴定争议父-母-子的关系。
标准三联体:争议父-母-子 二联体:争议父(或争议母)-子 双亲皆疑: 争议父、母-子(失散家庭认亲)
8.亲权鉴定—概率计算
相对父权机率(Relative Chance of
Paternity, RCP) RCP=X/(X+Y)=PI/(PI+1)
非父权相对机率( Relative Chance of
non-Paternity, RCNP ) RCNP=1-RCP
联合亲子关系指数( PI 总)
表现型 孩子从父、母获得的基因 随机男性成为 AF成为孩子父亲的机率(X)
案例 孩子 母亲 母亲
生父 孩子生父的机会(Y)
O
2 B BO
B 0.4228*0.207
=0.0879336

法医学亲子鉴定

法医学亲子鉴定

第十二章 亲子鉴定
(一)孟德尔遗传规律
•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决 定某种性状的基因或 DNA遗传标记,按照 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
图12-1 孟德尔遗传规律示意图
• 在一个具体家庭中,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 间传递的规律是:孩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必定是一个来自父 亲,一个来自母亲;孩子不可能带有双亲均没有的等位基 因;除非父母双方均有同一基因,否则子女不会是纯合子; 父母之一若是纯合子,则子女必得其一。
• 广义的血型是指由遗传决定的人类血液的个体差异,包 括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血小板型、血清蛋白型和 酶型等。
• 个体间遗传差异的本质是编码基因产物的DNA分子结构 在不同个体或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
应用于法医学鉴定的遗传标记大致可作如下分类:
基因产物水 平遗传标记
细胞表面的遗传标记平遗传标记
(二)非孟德尔遗传规律
1. 男性伴性遗传 • Y染色体非重组部分以单倍型的方式由男性亲代稳定地直
接传给男性子代中,即男性伴性遗传。
• 在母亲不能参加的父子间的单亲鉴定、隔代、同胞间亲缘 关系的鉴定及性犯罪案件中的个人识别中都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2. 核外遗传 •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是人类唯一的核外
2.涉及刑事诉讼的亲子鉴定 (1)强奸致孕案对儿童(或胎儿)亲生父亲的确定; (2)无名尸体、失踪人员及身源不明者身源的认定; (3)杀婴、拐骗儿童等案件中孩子身源的认定。
第十二章 亲子鉴定
3.涉及行政事务的亲子鉴定 (1)移民涉外公证; (2)失散亲人亲缘关系的认定; (3)计划外生育责任人的确认及其无合 法出生证明子女户籍的注册。
基因组DNA,它主要通过卵细胞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同 一母系后代的mtDNA在排除变异的前提下是一致的。 • 在父亲不能参加鉴定的母子间的单亲鉴定,以及母系同胞 间或隔代或旁系个体间的亲缘关系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DNA检验技术在法医的应用及亲子鉴定ppt课件

DNA检验技术在法医的应用及亲子鉴定ppt课件
法医学所用长度多态性的结构基础是串联重复 序列,特征为一段称为基序(motif)的DNA呈串联 重复排列。
精选版课件ppt
18
按基序长短及产生多态性的机制,可以简单 分为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若基序数增减主要 由不等交换机制产生,则基序较长,如8~100bp, 称为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或可变数 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若基序数增减主要由复制滑脱 机制产生,则基序较短,如2~6bp,称为微卫星 DNA(microsatellite DNA)或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基序的序列是
两链的碱基互相以氢链相连成对,这就是碱 基对(basepair,bp),一般用bp数表示DNA分 子大小。
A总是与 T配对,A、T之间以2个氢键相连;
G总是与 C配对,G、C之间以3个氢键相连。
DNA二条长链不是直线形的,而是互相缠 绕而成螺旋形的分子。
精选版课件ppt
11
精选版课件ppt
12
精选版课件ppt
13
真核细胞中的DNA碱基序列,很多都是没 有表达功能,没有基因的特征,不能表达为 蛋白质,即为内含子(intron),有基因功 能的不超过10%,为外显子(exon)。
人有46条染色体,约有40亿碱基对,人 DNA有基因功能的不过10%。真核细胞DNA的 另一个特点是有许多重复的碱基序列。
人线粒体DNA为双链环状。
精选版课件ppt
16
DNA变性是可逆的,只要消除了变性条 件,分开的两条互补链又可重新结合, 恢复原来的链结构,这过程称为复性。
根据核酸分子变性和复性的性质,通 过碱基配对使不同来源的两条多核苷酸 链的相互结合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

《DNA亲子鉴定过程》课件

《DNA亲子鉴定过程》课件

DNA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刑事案件证据鉴定
通过对犯罪现场提取DNA样本并进行鉴定,可以帮 助刑侦人员确定罪犯身份,为刑事案件侦破提供重 要的科学证据。
溯源调查
DNA样本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利用其对个体和物 品进行溯源调查,可实现行业管理、食品追溯、法 律监管等领域的科学化管理。
DNA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结果判断
基于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 结果进行临床判断和科学解释, 判断亲子鉴定结果是否符合法 医学标准。
亲子鉴定结果的判断标准
1 综合标准
综合使用被鉴定人DNA序列相似度、匹配概率、血型鉴定等多种方法,对亲子关系的真实 性进行判断。
2 指标标准
DNA鉴定中衡量亲子关系的指标主要包括特定基因和STR基因型两类,根据临床经验和科 学分析对指标结果进行判断。
DNA在家族谱系研究中的应用
1 基因遗传规律研究
通过研究家族谱系中成员的基因遗传规律,揭示人类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及其对疾病的 影响,为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家族成员关系推断
通过家族成员间的DNA多态性位点差异,判断血缘关系及其真实性,帮助家谱研究和家族 追溯。
DNA在动植物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几种亲子鉴定方法的比较与优缺点
1
血型鉴定法
优点: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缺点:只
人类学鉴定法
2
能鉴定亲方血型是否包含在子女血型中。
优点:可以通过对骨骼等物证进行研究
确定亲子关系。缺点:方法操作繁琐,
样本数量受限。
3
PCR检测法
优点:极度敏感,可以检测无法在血型 鉴定法中识别的亲子关系。缺点:技术 要求高,易造成结果失真。
应用领域
它被广泛应用于法律、医学、动植物遗传学、家谱学、种群遗传学等领域,成为现代科学技 术的一项重要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权认定标准:
从理论上讲,在鉴定中只要出现排除指标并且 充分排除存在基因突变的可能,就可以以此作出排 除存在亲权的结论。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最重要的 一项参数就是总检测项目的累积非父排除率,既体 现它排除假的父亲的鉴别能力,通用的标准是大于 99.9%。当所有的检测项目都不显示排除结果时, 利用被检测到的“遗传因子”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 计算出相对亲权概率值后,以此判断争议父亲和孩 子之间是否存在亲生血缘的关系,对于母亲—孩 子—争议父亲三联体的亲权确定的评判标准一般为 相对亲权概率值大于99.9%,孩子—争议父亲二连 体的亲权确定的评判标准一般为相对亲权概率值大 于99.73%。
应用范围:
产前亲子鉴定 此类鉴定主要针对遭遇性侵犯而怀孕的 妇女,目的是确定其所孕胎儿与性侵犯事实 的关联性,以便为当事人是否终止妊娠提供 科学依据。其间才来源于羊水,因为羊水中 含有胎儿的脱落细胞,羊水抽取的时间一般 在怀孕12—20周内。
无名尸骸的身份确定:
以往在此类鉴定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无 法找到死者生前的合适检材进行检测比对,即使死者遗 有带毛囊的头发或口腔上皮细胞等,但因传统的ABO血 型以及血清型、红细胞酶型和人白细胞抗原(HLA)型 等检测项目其检测效果很差。 同样,无名尸体的检材条件往往也不适合作上述 检测。如果再采用亲子鉴定的方法确认死者与假设父母 之间存在着亲生血缘的关系,同样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 但是当结果显示死者与假设父母都不存在亲生血缘的关 系时,是不是可以得出排除该寺这不来源于该家庭的成 员呢?答案是“不能确定,也不能排除”,因为从逻辑 上将该检测结果不能排除该死者从其出生时就被换错的 可能,而其父母也并不知晓。
优点:
STR分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复性,分 型结果稳定可靠。因此,STR技术较前者有更高的 非父排除率和个人识别几率。STR位点的总识别率 为0。9999999999999935,累计非父排除为99.999 %,在亲子鉴定中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被称为 “第二代DNA指纹”。STR位点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 分布,具有丰富的多态位点资源,而且扩增STR基 因座仅需要少量模板DNA。联合使用多个STR位点, 可满足各种需要。基于以上优点,近几年做亲子鉴 定多使用STR技术
鹬术察情:
在我国,有关 亲权认定的最常见 的方法有两种:一 为“鹬术察情”, 即先施诡计,后观 其真情并作出判断。 这种方法和千前面 所说的所罗门断案 法如出一辙。
滴骨验亲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滴骨验亲”法。即以生者的 血滴在尸骨上,观察血能否浸入骨内,浸入的则被 认为两者有血缘关系,在各种古籍中有多种记录。 三国时代(公园220—280年)谢承著《会稽先 贤传》中的《以弟血滴兄骨》可能是记录此法的最 早的史料:陈业的哥哥因海难不幸殒命,当时一同 遇难的有五六十人,并且尸体都已严重腐败而无法 辨认死者的身份。陈业就用刀刺破自己的手臂将血 分别滴在尸骨上,发现其血液只能浸入一具尸骨, 其余皆不能。陈业就这样确认其兄的尸骨。
从表中可知:孩子的血型不是惟一确定的,而是一 个大小差别很大的概率事件。但是除了A型血与B型血的 人婚配外,其他血型组合都有概率为0的不可能事件, 即都有一些不可能出现的血型。因此,用红细胞进行亲 子鉴定,只能否定,不能肯定。也就是只能做亲权排除。
DNA指纹
大家知道,每个人体细胞内都含有23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中部 含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包含着遗传信息,在 DNA分子中存在三种类型:单拷贝序列、中等程度重复序列、高度 重复序。 每个重复序列在300个核苷酸长度之内,由于高度重复,序列 经过超离心后以卫星带出现在主要DNA带的附近,所以也称卫星 DNA,其中的重复序列单元则称为“小卫星DNA”。 “小卫星”具有高度的可变性,但在“小卫星DNA “中有一小 段序列则在所有个体中都一样,称为“核心序列”。如果把核心 序列串联起来作为分子探针与不同个体的DNA进行分子杂交,就会 出现各自特有的杂交图谱。它们与人的指纹一样具有专一性和特 异性,因此称作“DNA指纹”。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解析,发现人与人之间99.99%的碱基 序列都相同,而剩下的0.01%的碱基特征序列则来自于双亲。据此 可用于“亲子鉴定”。
STR(Short Tandem Repeats)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由2—6bp重复单位构成核心 序列,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人类基因组中的DNA片段,主要 由核心序列拷贝数目的变化产生长度多态性。 。 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突变率,从而表现出广 泛的多态性,适合于记录短期的进化事件,近年来已成 为人类遗传学研究的有效遗传标记。 Y染色体是单倍体,呈父系遗传,除拟常染色体区域 外,其余的Y染色体特异区不会发生重组,因此通过对Y 染色体上DNA(Y—DNA)的系统分析可直接反映种族或人群 的父系演化历史。Y—STR位于Y染色体的非编码区,属于 Y染色体的特异区,利用其多态性,可研究在父系进化历 史中发生的突变事件,探讨关系较近的群体之间的亲缘 关系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微进化关系
优点:
1. DNA指纹可以同时检测好些高度多态性位点,却只需要 少量血样(不一定新鲜).并对其它任何组织如被毛、皮 屑等也同样有效. 2. DNA指纹不需要专门的实验室,程序相对简单.一个经 过相应训练的技术员,在任何能够进行DNA重组工作的 实验室里都可以完成,也不需要准备大量特殊试剂.若 用非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则使用一般商业性试剂即可 进行DNA指纹鉴定. 3. 随着探针和酶的增多,DNA指纹的分辨能力将会增强, 足以处理父母未知个体的亲子鉴定问题.这是经典的血 液和生化多态性方法无能为力的. 4. DNA指纹的实验室费用低.
STR(Short tandem repeats)
如D5S818: 5’GGGTGATTTTCCTTTTGGT(AGAT)714TGTGGCTATGATTGGAATCA3’. 目前实验室鉴定常使用STR基因座有: TH01、VWFA31、TPOX、CSFIPO、FIBRA、 DS1358、D7S820史 亲子鉴定原理 鉴定的标准 DNA指纹法 比较
所罗门的审判:
大家都听说过所罗门的审判这样一件故事: 两位妇人都声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于是 所罗门就命令一名侍卫把那个孩子带来,要用剑将其 辟成两半分给他们两, 结果假母亲同意所罗 门的判决,而孩子真 正的母亲却恳求侍卫 饶了孩子的性命,她 解释说:“把孩子给了 假母亲,总比让孩子 惨死好。”当然,真假母亲也就水落石出了。
合血法:
等到了明代,更是采用了“合血法”来 识别亲权。明末清初的检验书籍中都有相同 的记载:“亲子兄弟或自幼分离,欲相认识。 难辨真伪。命各刺出血,滴一器内,真则共 凝为一,否则不凝也。”
现代亲子鉴定法:
ABO血型检查 DNA指纹分析 STR技术应用
ABO血型检查:
人的ABO血型是受 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的,i为隐性基因, IA、IB为显性基因。 决定ABO血型的基因 型有6种,表现型有4 种:A型、B型、 AB 型和O型;根据孟德 尔遗传规律,即可计 算出孩子的可能血型 的概率。
PCR技术原理
1953年,PCR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法医鉴定 中,它突破了“极微量”的生物学检材制约DNA 检测技术应用范围的技术“瓶颈”,也使得用 于亲子鉴定的检材几乎包括全部的人体组织, 特别是那些陈旧的检材。 如1992年因国内务部法医服务中心主持和完 成的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后亚历山德 拉及其3位公主的遗骸身份鉴定工作,成为了当 今亲子鉴定的经典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