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教学课件2】
合集下载
第十章 亲子鉴定

鉴定亲子关系的基本原则: 1,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
设父亲并不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可 以排除亲子关系. 2,在肯定某个基因必须来自生父,而假 设父亲具有这个基因的情况下,不能排 除其亲子关系.
根据遗传标记判定父权
血型组合 母亲 孩子
生父 基因
可以排 除父权
不能排 除父权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一,DNA的结构与功能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结构是4种脱氧核糖核酸(核苷酸) 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而成的多核苷酸链. 细胞核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排列的多核苷酸链,以碱基配 对的原则(A和T,G和C)通过氢键彼此相连,并围绕同一中心 轴盘旋形成双螺旋结构. 生物的遗传信息表现为D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并以密码子的形 式编码在DNA分子上 DNA的半保留复制 在细胞生命过程中,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中,一条链作为模版, 将遗传信息转录给Mrna,Mrna再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决定蛋白 质的特异性.
第十章
亲子鉴定
第一节 概述
亲权鉴定 亲权鉴定(in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mity):是指应用医学,生物学,和人类 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 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 缘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亲子鉴定: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 亲子鉴定 学亲缘关系,称为亲子鉴定. 父权鉴定 父权鉴定:在亲子鉴定中,母子关系确定,要 求判断争议父亲和子女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2,MN血型 MN血型有M型,N型和MN血型3种表型,MN 血型基因座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M,N两个等 位基因为共显性基因. MN血型的M,N两种抗原,以糖蛋白的形式存 在于红细胞膜表面上.用已知抗-M,抗-N抗体 检测未知的红细胞抗原可鉴定MN血型.
《亲子鉴定》课件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技术:DNA测序、基因芯片、SNP分析等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领域:遗传病诊断、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发展趋势: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准确性不断 提高
汇报人:
血型检测
原理:根据血型遗 传规律,通过检测 父母和孩子的血型, 判断亲子关系
优点:简单易行, 成本低
缺点:准确率较低, 只能排除亲子关系, 不能确定亲子关系
注意事项:需要 专业人员操作, 避免误判
DNA检测
原理:通过比较DNA序列,确 定亲子关系
步骤:采集样本、提取DNA、 扩增DNA、检测DNA、分析结 果
,
汇报人:
目录
亲子鉴定的含义
亲子鉴定是一种通过DNA检测来确定亲子关系的方法 亲子鉴定可以应用于法律、医学、社会等多个领域 亲子鉴定的准确性非常高,可以达到99.99%以上 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用于解决家庭纠纷、遗产继承等问题
亲子鉴定的目的
确定亲子关系:用 于确定父母与孩子 之间的血缘关系
法律用途:用于解 决遗产继承、抚养 权纠纷等法律问题
医学用途:用于诊 断遗传病、进行基 因治疗等医学用途
个人需求:用于满 足个人对亲子关系 的确认需求
亲子鉴定的应用场景
法律案件:如遗产继承、 抚养权纠纷等
移民申请:如亲子关系证 明等
寻亲寻根:如寻找失散多 年的亲人等
医疗需求:如亲子关系确 认、遗病筛查等
亲子鉴定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建立行业标准: 制定统一的技 术标准和操作
规范
加强监管:政 府加强对亲子 鉴定机构的监
管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 素质:加强从 业人员的培训 和考核,提高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应用领域:遗传病诊断、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
亲子鉴定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发展趋势: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准确性不断 提高
汇报人:
血型检测
原理:根据血型遗 传规律,通过检测 父母和孩子的血型, 判断亲子关系
优点:简单易行, 成本低
缺点:准确率较低, 只能排除亲子关系, 不能确定亲子关系
注意事项:需要 专业人员操作, 避免误判
DNA检测
原理:通过比较DNA序列,确 定亲子关系
步骤:采集样本、提取DNA、 扩增DNA、检测DNA、分析结 果
,
汇报人:
目录
亲子鉴定的含义
亲子鉴定是一种通过DNA检测来确定亲子关系的方法 亲子鉴定可以应用于法律、医学、社会等多个领域 亲子鉴定的准确性非常高,可以达到99.99%以上 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用于解决家庭纠纷、遗产继承等问题
亲子鉴定的目的
确定亲子关系:用 于确定父母与孩子 之间的血缘关系
法律用途:用于解 决遗产继承、抚养 权纠纷等法律问题
医学用途:用于诊 断遗传病、进行基 因治疗等医学用途
个人需求:用于满 足个人对亲子关系 的确认需求
亲子鉴定的应用场景
法律案件:如遗产继承、 抚养权纠纷等
移民申请:如亲子关系证 明等
寻亲寻根:如寻找失散多 年的亲人等
医疗需求:如亲子关系确 认、遗病筛查等
亲子鉴定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建立行业标准: 制定统一的技 术标准和操作
规范
加强监管:政 府加强对亲子 鉴定机构的监
管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 素质:加强从 业人员的培训 和考核,提高
第十章:亲子鉴定2

(二)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基本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体内DNA复制的过程相似,在耐热DNA聚合 酶作用下,以一对特异性序列DNA短片段作为引物,利用加热和冷 却交替的循环程序,有选择性地放大基因组内某一小区段。 1、变性:通过加热使模板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DNA。 2、退火:使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至适宜温度时,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 物,依碱基互补的原则,与所要扩增的靶DNA的双侧翼结合。 3、延伸:在适宜缓冲液、Mg离子和四种脱氧核苷酸底物存在条件下, DNA聚合酶准确地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催化以引物为起始点, 由5'向3'端方向的DNA链延伸反应。 以上三个步骤构成一个完整PCR循环。每经过一个循环,模板DNA 拷贝数目增加一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目的DNA片段的数量呈 指数级增加,经过n次循环后,目的DNA的拷贝数达到2的n次方。短 时间内在试管中即可获得数百万个特异DNA片段。
(三)DNA芯片技术(DNA chip)
3、被鉴定人的要求
①必须认真核对被检者身份; ②原则上应由检验者直接从被检者身上采集检 验标本,严格避免将被检者或血液样品等调错; ③被检者在近期内不能接受输血,避免他人的 血液成分干扰检验结果; ④充分了解被检者是否患有某种特殊疾病。
亲子鉴定的血液遗传标记, 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PCR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从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DNA中 获取足够量的特异性片段,以供进一步分析。 PCR技术实际上是模拟生物体内的在模板DNA、引物 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体 外DNA酶促合成反应。 PCR技术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和模板DNA结合的特异 性,引物是PCR反应中最重要的成分。 反应成分: (1)模板DNA(2)引物(3)Taq DNA聚合酶 (4)dNTP(5)反应缓冲系统
《亲子鉴定与》课件

其他应用场景
在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亲子鉴定技术可以为研究提供 数据支持。
在医疗定的注意事项和伦理
问题
隐私保护和伦理规范
保护个人隐私
在亲子鉴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 隐私保护原则,确保个人信息和 家庭隐私不被泄露。
遵守伦理规范
遵循医学伦理和职业操守,尊重 被鉴定人的意愿和权利,避免任 何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DNA检测
DNA检测是目前最准确、应用 最广泛的亲子鉴定方法。
DNA提取:从待鉴定个体中提 取DNA样本,通常采集口腔拭
子或血液样本。
基因位点检测:选取多个基因 位点进行检测,通过比对父母 和子女的基因序列,判定亲子 关系。
DNA检测的准确度高,可适用 于各种情况下的亲子鉴定,包 括单亲关系、双亲关系及隔代 亲缘关系鉴定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亲子鉴定的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完 善,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DNA技术引入
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亲子鉴定准确率得到了极 大的提高。目前,DNA检测已经成为主流的亲子鉴定方 法。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亲子鉴定的准 确性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 纠正遗传缺陷等。
维护家庭和睦
法律证据
亲子鉴定结果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用 于证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 解决财产继承、领养、离婚等法律问 题。
亲子鉴定的结果可以帮助家庭成员之 间消除疑虑,增强家庭信任,维护家 庭和睦。
亲子鉴定的历史和发展
早期亲子鉴定
最早的亲子鉴定方法是血型检测,但血型检测存在一定的 误差率。
亲子鉴定标准化
亲子鉴定的法律和法规
合法合规
进行亲子鉴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鉴定过程合法、合规,避免违 法操作。
亲子鉴定【教学课件2】

强奸案或违纪性案件中对胎儿亲生父亲的确定 ; 某些碎尸案件中身源的认定;
杀婴、拐骗儿童等刑事案中孩子身源的认定;
其它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
下篇--亲子鉴定
三、亲子鉴定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亲子关系验证案例出现在我国。
三国时期:《会稽先贤传》(谢承)记载滴骨 验亲。 宋代:宋慈将滴骨验亲收入《洗冤集录》。
计算机自动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
三、个体的形成和发育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个体
精子
卵子
(一)精子的形成
第二次减 数分裂
精细胞 (n)
精细胞 (n)
精子
精巢里的精 原细胞(2n)
有丝 分裂
初级精 母细胞 (2n)
第一次减 数分裂
次级精母 细胞(n)
精子
第二次减 次级精母 数分裂
细胞(n)
精细胞 (n)
花色 红/白 (种皮颜色) (褐色/白色) 种子性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株高 圆/皱 黄/绿 饱满/不饱满 绿/黄 腋生/顶生 高/矮
2
(二)自由组合定律
P F1 黄色子叶、圆粒×绿色子叶、皱粒 ↓ 黄色子叶、圆粒 ↓ 15株自交结556粒种子
F2种子
实得粒数 理论比例 理论粒数
② 由于色盲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女人在基因
杂合时仍正常;而男人Y基因上不带其对应的 基因,故男人色盲频率高。 ∴ 女:XCXc杂合时非色盲,只有XcXc纯合时才是色盲; 男:Y染色体上不携带对应基因,XCY正常、XcY色盲。
41
P
♀色盲× 正常♂ Xc Xc XC Y ↓ 交叉遗传
♀正常× 色盲♂
返回 47
DNA检验技术在法医的应用及亲子鉴定ppt课件

法医学所用长度多态性的结构基础是串联重复 序列,特征为一段称为基序(motif)的DNA呈串联 重复排列。
精选版课件ppt
18
按基序长短及产生多态性的机制,可以简单 分为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若基序数增减主要 由不等交换机制产生,则基序较长,如8~100bp, 称为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或可变数 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若基序数增减主要由复制滑脱 机制产生,则基序较短,如2~6bp,称为微卫星 DNA(microsatellite DNA)或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基序的序列是
两链的碱基互相以氢链相连成对,这就是碱 基对(basepair,bp),一般用bp数表示DNA分 子大小。
A总是与 T配对,A、T之间以2个氢键相连;
G总是与 C配对,G、C之间以3个氢键相连。
DNA二条长链不是直线形的,而是互相缠 绕而成螺旋形的分子。
精选版课件ppt
11
精选版课件ppt
12
精选版课件ppt
13
真核细胞中的DNA碱基序列,很多都是没 有表达功能,没有基因的特征,不能表达为 蛋白质,即为内含子(intron),有基因功 能的不超过10%,为外显子(exon)。
人有46条染色体,约有40亿碱基对,人 DNA有基因功能的不过10%。真核细胞DNA的 另一个特点是有许多重复的碱基序列。
人线粒体DNA为双链环状。
精选版课件ppt
16
DNA变性是可逆的,只要消除了变性条 件,分开的两条互补链又可重新结合, 恢复原来的链结构,这过程称为复性。
根据核酸分子变性和复性的性质,通 过碱基配对使不同来源的两条多核苷酸 链的相互结合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
精选版课件ppt
18
按基序长短及产生多态性的机制,可以简单 分为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若基序数增减主要 由不等交换机制产生,则基序较长,如8~100bp, 称为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或可变数 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若基序数增减主要由复制滑脱 机制产生,则基序较短,如2~6bp,称为微卫星 DNA(microsatellite DNA)或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基序的序列是
两链的碱基互相以氢链相连成对,这就是碱 基对(basepair,bp),一般用bp数表示DNA分 子大小。
A总是与 T配对,A、T之间以2个氢键相连;
G总是与 C配对,G、C之间以3个氢键相连。
DNA二条长链不是直线形的,而是互相缠 绕而成螺旋形的分子。
精选版课件ppt
11
精选版课件ppt
12
精选版课件ppt
13
真核细胞中的DNA碱基序列,很多都是没 有表达功能,没有基因的特征,不能表达为 蛋白质,即为内含子(intron),有基因功 能的不超过10%,为外显子(exon)。
人有46条染色体,约有40亿碱基对,人 DNA有基因功能的不过10%。真核细胞DNA的 另一个特点是有许多重复的碱基序列。
人线粒体DNA为双链环状。
精选版课件ppt
16
DNA变性是可逆的,只要消除了变性条 件,分开的两条互补链又可重新结合, 恢复原来的链结构,这过程称为复性。
根据核酸分子变性和复性的性质,通 过碱基配对使不同来源的两条多核苷酸 链的相互结合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
《DNA亲子鉴定过程》课件

DNA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刑事案件证据鉴定
通过对犯罪现场提取DNA样本并进行鉴定,可以帮 助刑侦人员确定罪犯身份,为刑事案件侦破提供重 要的科学证据。
溯源调查
DNA样本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利用其对个体和物 品进行溯源调查,可实现行业管理、食品追溯、法 律监管等领域的科学化管理。
DNA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结果判断
基于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 结果进行临床判断和科学解释, 判断亲子鉴定结果是否符合法 医学标准。
亲子鉴定结果的判断标准
1 综合标准
综合使用被鉴定人DNA序列相似度、匹配概率、血型鉴定等多种方法,对亲子关系的真实 性进行判断。
2 指标标准
DNA鉴定中衡量亲子关系的指标主要包括特定基因和STR基因型两类,根据临床经验和科 学分析对指标结果进行判断。
DNA在家族谱系研究中的应用
1 基因遗传规律研究
通过研究家族谱系中成员的基因遗传规律,揭示人类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及其对疾病的 影响,为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 家族成员关系推断
通过家族成员间的DNA多态性位点差异,判断血缘关系及其真实性,帮助家谱研究和家族 追溯。
DNA在动植物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几种亲子鉴定方法的比较与优缺点
1
血型鉴定法
优点: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缺点:只
人类学鉴定法
2
能鉴定亲方血型是否包含在子女血型中。
优点:可以通过对骨骼等物证进行研究
确定亲子关系。缺点:方法操作繁琐,
样本数量受限。
3
PCR检测法
优点:极度敏感,可以检测无法在血型 鉴定法中识别的亲子关系。缺点:技术 要求高,易造成结果失真。
应用领域
它被广泛应用于法律、医学、动植物遗传学、家谱学、种群遗传学等领域,成为现代科学技 术的一项重要成果。
亲子鉴定2.ppt

A2 A1 CW2CW2 B44B8 DR9DR3
A24 A11 CW4 CW3 B51 B27 DR2 DR5
A2 A1 CW2 CW2 B44 B8 DR9 DR3
A2 A11 CW2 CW3 B44 B44 DR9 DR5
A24 CW4 B44 DR2
子1
子2
子3
子4
子5
(重组)
(重组)
HLA的单倍型遗传图
累积个体识别几率
0.789 0.9696 0.99854 0.999872 0.9999818 0.99999849 0.999999924 0.999999987 0.999999999 >0.999999999 >0.999999999 >0.999999999 >0.999999999
非父排除率(Excluding Probability of
约40%
假基因
基因片段
内含子,非翻 译序列
串联重复序列/ 成簇重复序列
散在重复序列
人类基因组的组织成 分
小卫星与微卫星DNA的区别
存在部位
重复单位 长度 重复次数 总序列长 度 重复单位 的差异
存在数量
微卫星DNA 染色体任何部位
基因座
HLADPA1 HLADPB1 HLA-DOA
等位基 因
20
99
8
HLA-DOB
8
HLA-DMA
4
HLA-DMB
6
TAP1
6
DNA指纹技术(DNA Profile)
基本原理:人类基因组超过90%的序列为重复 序列,它们不编码mRNA前体或其它RNA,由串 联、重复排列而成的DNA序列构成数量可变的串联 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其串联重复单位的数目在人群中存在较 大差异性,具有高度多态性。重复单位长度为10- 70bp的称为小卫星DNA,重复单位为1-6bp的称 为微卫星DNA(microsatelitte DNA),又称STR (short tandem repea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自动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
三、个体的形成和发育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个体
精子
卵子
(一)精子的形成
第二次减 数分裂
精细胞 (n)
精细胞 (n)
精子
精巢里的精 原细胞(2n)
有丝 分裂
初级精 母细胞 (2n)
第一次减 数分裂
次级精母 细胞(n)
精子
第二次减 次级精母 数分裂
细胞(n)
精细胞 (n)
下篇 亲子鉴定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二章 案例评析
下篇--亲子鉴定
2012/10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亲子鉴定的概念 孟德尔定律与遗传标记 检材的采集 亲子关系的排除 亲子关系的认定 亲子鉴定的方法 亲子鉴定的质量标准
第一节 亲子鉴定的概念 一、什么是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identification in disputed paternity),也称亲权鉴定,就是利用医学、生物 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
用时8年(1856~1863),选用7对相对
性状。 1
(1) 正交 P 红花(雌) 白花(雄)
F1 F2 ↓ 红花 ↓(自交) 红花 白花
株数 比例
705 3.15
224 : 1
T=929株
(2) 反交 白花(雌) 红花(雄)
↓ 3 : 1
以上说明F1和F2的性状表现不因亲本而异。
2
分离现象
花色 红/白 (种皮颜色) (褐色/白色) 种子性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株高 圆/皱 黄/绿 饱满/不饱满 绿/黄 腋生/顶生 高/矮
2
(二)自由组合定律
P F1 黄色子叶、圆粒×绿色子叶、皱粒 ↓ 黄色子叶、圆粒 ↓ 15株自交结556粒种子
F2种子
实得粒数 理论比例 理论粒数
49
六、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及其特
定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
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细胞外到细胞内
,从外部表型到蛋白质再到DNA的发展过程。
亲子鉴定就是通过对能显示遗传因子存在的所谓
遗传标记的检测、比对和分析,来判断被检对象 是否具有亲缘关系; 分为基因表达产物的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经典遗传学多以血型作为研究对象,从表型推测
返回 47
人mtDNA特征
1981年测定了人的mtDNA全序列,共16569bp,没有 内含子,只有87个核苷酸不参与基因的组成。可分 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编码区有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多肽的基因, 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非编码区为基因 组的控制区(或称取代环)
48
mtDNA环状结构
以这些基因只能随Y染色体传递,由父 传子,子传孙,如此世代相传。因此, 被称为“全男性遗传”。迄今,在人类 中仅知道少数几种遗传性状或疾病的
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五、线粒体DNA
线粒体是生物体内 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 生物体内的合成、呼吸、 分泌、机械运动等活动
所需的化学能都是由线
粒体提供的。
线粒体基因组中的基因与氧化磷酸化作用密 切相关,很多神经肌肉性疾病都同线粒体基 因有关,例如,遗传性视神经病、老年痴呆
和细胞分裂间期。 (二)有丝分裂 根据细胞核分裂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可 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三)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是细胞仅进行一次DNA复制 ,却连续分裂两次,结果使得产生的配子中的染
色体数目减半,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n)。分
为减数分裂期I和减数分裂期II。
明代:合血法(解决活人之间的亲权)
下篇--亲子鉴定
2006/09
滴骨验亲
滴骨验亲法就是将生者的血液滴在死 人的骨骸上,若血液能渗透入骨则断定生 者与死者有血源关系,否则就没有。
没有科学依据
滴血验亲:又称合血验亲法,就是将小孩的血
与大人的血液放在一起,如果能融在一起,就是 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亲生的。
XC XC ↓ Xc Y
人 类 不 同 婚 配 下 色 盲 遗 传 的 情 况
♂ ♀
Xc XC XC Xc Y Xc Y ♂色盲
♂ ♀
XC Xc XC Xc Y XC Y
♀正常
P
♀正常 ♂正常
♀正常× 色盲♂
XC Xc ↓ Xc Y
♀正常× 正常♂
X C Xc ↓ XC Y
♂ ♀
XC Xc X
基因型,目前多采用DNA分型进行亲子鉴定。
发展过程
形态学标记 细胞遗传标记
免疫遗传标记 生化遗传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
1.形态学标记
概念:能够用肉眼识别和观察,明确显示遗传多
样性的的外观性状。
主要包括:毛色,角形,冠形,耳型,体型,外
貌等。如伯乐相马。
优点:简单直观
缺点:多态性低,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准确性
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
别。
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 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
• 外貌对比 电视剧《婚礼上的儿歌》主题曲
风儿你轻轻地吹呀,鸟儿你轻轻地唱啊。 我家的小宝宝,快快的睡吧、快快的睡吧、快快的睡吧! 宝宝的眼睛象爸爸、宝宝的鼻子象妈妈。
强奸案或违纪性案件中对胎儿亲生父亲的确定 ; 某些碎尸案件中身源的认定;
杀婴、拐骗儿童等刑事案中孩子身源的认定;
其它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
下篇--亲子鉴定
三、亲子鉴定的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亲子关系验证案例出现在我国。
三国时期:《会稽先贤传》(谢承)记载滴骨 验亲。 宋代:宋慈将滴骨验亲收入《洗冤集录》。
精细胞 (n)
精子
精子
34
(二)卵子的形成
35
(三)动物染色体周期性变化
36
四、伴性遗传
摩尔根,美国遗传学家, 在果蝇的遗传学研究中 取得重大发现获诺贝尔奖
38
摩尔根等人(1910)以果蝇为材料进行试
验时发现性连锁现象。
性连锁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指
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
下篇--亲子鉴定
2006/09
二、亲子鉴定的应用
离婚涉及子女抚育责任纠纷中,对有争议的婚 生或非婚生孩子亲缘关系的确定;
怀疑产院抱错婴儿等民事诉讼案; 移民涉外公证,财产继承等需要; 寻找失散情人,包括某些认祖归宗的需要; 某些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等处理时,需要亲子 鉴定的;
下篇--亲子鉴定
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
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
下篇--亲子鉴定
随着DNA分型技术的应用及普及,目前被检
测对象已不再局限于父母与子女两代的个体
,对同胞间,对隔代,甚至隔数代的个体间 是否存在亲缘关系已有可能作相应的鉴定。
通过对胎儿、甚至胎胚的某些遗传标记检测 ,也可进行父子关系鉴定。
差,所需时间长,选择效率低。
综 合 性 状
54
花色
相 对 性 状
高矮
毛色 耳型
5
鸡的冠型
5
金鱼尾鳍的形状
长尾一一尾 鳍约为鱼体 全长的2/3。
燕尾—— 层鳍单叶, 尾鳍开叉 较深,外 观似燕子 尾。 蝶尾—— 尾鳍左右 两叶,呈 “大”字 形张开, 外观似蝴 蝶的翅膀。
宝宝的嘴巴呀又象爸爸又象妈妈又象妈妈。
爸爸呀妈妈呀,你们在那里?叔叔呀阿姨你怎不说话?
爸爸呀妈妈呀,你们在那里?叔叔呀阿姨你怎不说话?
四、亲子鉴定的利弊
利:为刑事侦查、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许多司 法活动提供了有力证据,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 步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弊:影响家庭安定;对被鉴定人造成伤害;鉴定 人应对负面影响有所认识,在受理时应向委托人 及被检人说明亲子鉴定可能产生的后果,尽量消 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黄、圆
315 9 312.75
黄、皱
101 :
绿、圆
108 3 104.25
绿、皱
32 : 1 34.75
总数
556 16 556
: 3 104.25
2
(三)遗传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分离假说来解释试验结果: (1) 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均由遗传因子控制, 相对性状由相 对遗传因子控制. (2)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其中一个来自雌性配子, 另一个来自雄性配子。形成配子时,成对存在的遗传因
红花:白花=3:1
2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2
孟德尔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结果
性状 杂交组合 F2 的表现 F1 表现的 显性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红 (褐色) 圆 黄 饱 绿 腋生 高 705 5474 6022 822 408 651 187 224 1850 2001 299 152 207 277 比例 3.15:1 2.96:1 3.01:1 2.95:1 2.82:1 3.64:1 2.84:1
别而遗传的现象,所以又称伴性遗传。
性连锁是连锁遗传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39
(一)伴性遗传的特点
正反交结果不同,表现交叉遗传。 性状分离比在两性间不一致。
性染色体异性的个体中,单独的隐性基因也 能表现出来。如XaY
40
(二)人类的性连锁遗传
如色盲、A型血友病等表现为性连锁遗传。 色盲性连锁: ① 控制色盲的基因为隐性c,位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不带其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