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必修3 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江苏附答案)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红皮书讲解:必修3 第二十七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的3个去向:(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
生态系统一般不超过________个营养级。
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通过________形式进行,而在生物群落内部则以________形式被利用。
碳循环具有________;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大气中的C O 2主要通过________进入到生物群落,碳通过动植物的________和微生物的________返回到无机环境。
5.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_;能量作为________,推动物质循环。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
1.能量流动过程(1) 图中甲:生产者,乙:初级消费者,丙:次级消费者,丁:呼吸作用,戊:分解者。
(2) 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能。
(3) 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③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
(4) 图示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能量在某一营养级的流动过程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中真正属于该营养级的能量是同化量。
3.物质循环储存在地层里古代的碳元素(煤、石油等),经过燃烧在短时间内就释放到现在的大气中,使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201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高二生物复习资料:07-17年江苏学测真题分类汇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007~2017年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考点归类必修③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A级生态系统的结构:B级(08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属于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11年)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A.鼠B.蛇C.鹰D.蛇和鹰(12年)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是初级消费者B.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C.鼠和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狐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13年)在“小麦→蚜虫→瓢虫→食虫鸟”的食物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A.小麦 B.蚜虫C.瓢虫 D.食虫鸟(14年)下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2015·江苏学测)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第一营养级B.青蛙是初级消费者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D.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2016·江苏学测)右图表示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蛇B.昆虫是次级消费者C.该食物网2条食物链D.昆虫与鸟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B级(08年)科学家对某水库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假如测得生产者含有的能量为280 J/(cm2.a),初级消费者含有的能量为56 J/(cm2.a),按此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含有的能量约为A.5.6 J/(cm2.a) B.11.2 J/(cm2.a)C.22.4 J/(cm2.a) D.56 J/(cm2.a)(10年)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A.16% B.15% C.12% D.10%(2015·江苏学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反复循环的C.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016·江苏学测)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分解者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C.该生态系统物质不能循环利用D.阳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B级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B级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级(08年)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12年)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B.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碳循环密切相关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2015·江苏学测)在生物圈的碳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09年)(6分)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⑴图中含有条食物链,其中鹰属于营养级。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必修3 第二十六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含答案)

1. (2018届宿迁模拟)处于能量金字塔塔基的生物是( )A. 第一营养级、生产者B. 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 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 第四营养级、四级消费者2. (2018届镇江学测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 蛇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D.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 (2018届徐州模拟)下图表示物种间的关系,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生物依次是( )①水稻和草②鼠和狐③豆科植物与根瘤菌④猪肉绦虫和猪⑤大小草履虫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③②⑤D. ③④②4. (2018届徐州模拟)如图表示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蛇B. 昆虫是次级消费者C. 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D. 昆虫与鸟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5. (2018届扬州模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B. 青蛙是初级消费者C. 蛇与鼠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 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6. 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是( )A. 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D. 分解者7. 菟丝子是一种缺乏叶绿素的开花植物,但可依附于其他绿色植物以取得养分,所以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应该是( )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消费者D. 清除者8.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是初级消费者B. 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C. 鼠和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 狐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9. 下列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上层B. 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C.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 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10. (2016届金陵中学模拟)请据图回答:(1) 上图表示一个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阳光是它的。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试题答案及解析1.(9分)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碳在甲、乙、丙之间以_________形式传递。
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2)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原因是。
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分,每空1分)(1)生产者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有机物直接(2)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2分,对1点给1分)食用菌、蚯蚓(2分,对1点给1分)【解析】(1)在图1中,甲能固定二氧化碳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生理过程代表的是呼吸作用,碳在生物群落间以有机物形成传递。
如果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
(2)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图2所示生态系统因为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图2中属于分解者的是食用菌和蚯蚓。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把无机环境中的物质转化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把来自生物群落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是对甲图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
2018学年高中生物中图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17 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肉食动物D.绿色植物【解析】CO2进入生物群落可通过光合作用,CO2释放到大气中是通过呼吸作用,所以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绿色植物。
【答案】 D2.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是与下列哪项结合在一起的()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水循环D.能量流动【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答案】 D3.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解析】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重新返回无机环境。
【答案】 D4.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 三种生物() 【导学号:07950048】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解析】能利用矿物质的是生产者,分解有机物、产生矿物质的是分解者。
【答案】 C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关系正确的是()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D.能量金字塔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解析】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可循环利用,但能量是单向流动的;能量除了在食物链中流动外,还可以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流动;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生物数量金字塔可以倒置。
【答案】 A6.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07950049】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解析】由图可知:A代表分解者,B代表生产者,C代表消费者;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物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系统亦称为()。
A. 种群B. 群落C. 生物群落D. 陆地生物群落2. 下列叙述中,描述栖息地的特点的是()。
A. 生物在其中繁殖、生活和获得资源的地方B. 生物在其中取食、捕食和互相作用的地方C. 生物在其中定居的地方D. 生物在其中死亡的地方3. 燃油发电、焚烧秸秆等方式均属于()。
A. 二次污染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土壤污染4. 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类型是()。
A. 顺序关系B. 竞争关系C. 共生关系D. 食物链关系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中,属于生物体内化学能向生物体外形态、动态能转化的过程是()。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消化作用D. 合成作用二、判断题1. 人口过剩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
()2. 生物种群是具有相同生态位的多个物种的集合。
()3. 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物种聚集而形成的物种群集。
()4. 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光能的第一转化者。
()5.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是一种循环性的物质流。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有哪些类型?3.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5. 请列举几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综合题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藻类、沉水植物、小型鱼类和大型鱼类等物种。
请根据所学知识,绘制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网络图,并解释其中的食物链关系。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4. D5. B二、判断题1. 正确2. 错误3. 错误4. 正确5. 正确三、简答题1.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种群、个体和非生物因子组成。
其中,生物群落由不同种类的物种聚集而形成,种群是指生态环境中相同物种所组成的集合,个体就是生物体,非生物因子包括环境因子和无机物质。
2. 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包括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等。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4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 2.5013.309.800.28220.00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6.(2010·山东卷,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分析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7.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三)含答案

高中文科生物测试题(必修三)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 1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雄孔雀开屏是向雌孔雀发出的一种求偶信号,这种信号属于(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2.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A. 第二营养级B. 第三营养级C. 第四营养级D. 第五营养级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金融危机B.土地荒漠化C.温室效应D.水资源短缺4.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信号称为( )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5.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A.艾滋病B.糖尿病C.血友病D.流行性感冒6.在四大家鱼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 )A.胰岛素B.生长素C.抗利尿激素D.促性腺素7右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8.若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该调节剂应是( )A.乙烯利B.赤霉素C.青鲜素D.脱落酸9.小伟换痢疾腹泻而引起严重脱水,医生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考虑补液。
下列补液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A.喝葡萄糖水B.喝橘子汁C.输生理盐水D.喝蒸馏水10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11.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在“草→兔→狐”食物链中,如果狐活动一天需要200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约为( )A.200KJB.2500KJC.5000KJD.20000KJ12.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13.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B.解除向光性C.解除顶端优势D.抑制细胞分裂14.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某种刺激后,机体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B.有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C.失去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15.某生态系统中,免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这条食物链中狐所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16.下表为三个城市的入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练习必修3 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江苏附
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十七讲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昆虫的性外激素
B.孔雀开屏
c.蝙蝠的回声定位 D.桂花散发的香气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之间
B.孔雀开屏属于物理信息
c.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草食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是太阳光能
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
D.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是太阳能
4.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
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5.图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的生物都是绿色植物
B.乙1在图示食物链中是第一营养级
c.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
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相关过程。
请据图回答:图中甲表示,⑤表示。
图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是。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能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
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大气中co2增加,形成温室效应,据此图分析,可采取措施缓解温室效应。
7.下图甲表示我省某人工新建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要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甲中未体现的成分有__。
图甲中,鱼类和贝类的种间关系有__。
若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湖泊,图甲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最可能是。
图乙中碳在群落内的传递形式是,图中③表示。
若图甲中鱼类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取的食物比例相同且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
则鱼类增重40kg,需消耗藻类和水草共kg。
8.如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图A
图B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形式进行循环。
图A中①、④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B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
鹰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克。
9.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B传到A
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的部分示意图,①~
⑥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B.①表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1.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co2
B.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乙
c.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D.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关键成分是甲、丙
2.某生态系统仅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
下图中的
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同化的能量
.1×108
2×107
.4×109
9×107
3.4×106
通过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5.6×107
9.5×106
2.9×108
4.2×107
2.2×106
图一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物种甲和物种丁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图一中的c表示的是用于乙种群的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
图一中⑥所对应的能量值中乙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
3.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回答:
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
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__。
若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B和F种群数量最先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地球大气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4.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D所属生态系统的成分是,以上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能量从第二营养级
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为消费者提供了食物、为人类提供了药材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下图图1表示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其中数字
①~④表示营养级;图2表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a~f表示生态系统成分,“→”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在图2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成分c对应图1中营养级。
碳在图2“a→c→d→e”中主要以形式流动。
若图1中①数量大量减少,则④的数量变化为。
根据林德曼10%的能量传递效率理论,图1中①的能量②③④能量总和。
图2如果表示碳循环,则还缺少碳的循环途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