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幸福观
[柏拉图,幸福观]浅析柏拉图的幸福观
![[柏拉图,幸福观]浅析柏拉图的幸福观](https://img.taocdn.com/s3/m/57275106240c844768eaee1d.png)
浅析柏拉图的幸福观柏拉图(约前427年一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析学家,也是西方析学史上最伟大的析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二十岁时就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对统治者失去信心。
于四十岁时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柏拉图一生热爱祖国,热爱析学,将毕生的心血用来研究析学并将其融入政治,达到了析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析学上而目_在文学上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幸福的内涵柏拉图认为幸福是可以赋予人的终极完美。
阿尔法拉比在《获得幸福》中把人类事情分为四种:理论的美德、审慎的美德、德性和实践的技艺。
柏拉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四种能够让人羡慕的事情,结果表明:这些事情之所以让人羡慕就在于它们构成了人的完美性。
接着他又研究了人的完美是否仅仅在于有显赫的祖先和血统;或者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以及许多朋友;或者是他富有四海,受到颂扬和赞美;抑或是在于他统治着一群人,他的命令在这群人中通行无阻。
为了谋取幸福,人是否具有以上的一些或者全部就够了呢?为此,他又经过深入研究后指出,那些事情本身不是幸福的,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幸福就认为这些事情等同于幸福,这其实是假象。
人们要想得到幸福,这些事情只是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一些东西来填充。
二、幸福的获得柏拉图在认真研究了幸福的内涵后,指出幸福是与德性的内涵相一致的,它们都赋予人的完美性。
这种德性是一种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柏拉图在经过深入探究之后,为我们指明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一)幸福的人是有德性的人苏格拉底提出德性论,柏拉图继承了并指出德性就是幸福。
他强调人要过理性的生活,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使人幸福,所以人们要用理智战胜情欲的控制。
因为人的感官快乐是暂时的,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日的就是从情欲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只有最高的理念即善才是永恒的。
他的德性论使得他鄙视感官快乐,因此在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上,他具有禁欲主义倾向。
柏拉图的幸福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原理 , 则不需要对它以外 的其他东西来加以说明。 不 言而 喻 , 这是 指 概念 间 的联 系 、 转 化 是 自成 一 系
统 的 ,而概 念 系统 或概 念体 系本身 就 是世 界 的绝 对 原理 和 最高 原 因 …… ‘ 善’ 的理念 是 理念 系统 的
宇 宙秩 序 的原理 。
、
幸福观 以及柏 拉 图幸福观 的
核 心 追 求
幸 福 观— —这 一 亘 古 不变 的话 题 ,曾 引来 无
柏拉图以比喻的方法对什么是 “ 善” 进行 了形 象的描述 , 以使人们正确地认识“ 善” 。《 理想国》 中
以太 阳为喻 对 “ 善” 进 行解 释 。柏 拉 图认 为 , 人 的眼 睛 有 视觉 能 力 ,具有 眼睛 的人 可 以利 用 这一 视 觉
完成 ,因此它是世 界存在 的最 高原 因与最后根 据 。”f 。 世 间万 物都 追求 秩序 , 追求善 。 个人 的灵魂
和谐状态 , “ 作为整体的心灵遵循其爱智部分 的引 导, 内部 没 有纷 争 , 那么 , 每个 部 分 就会 是正 义 的 ,
在其 他 各方 面 起 自己作 用 的同时 ,享受 着 它 自己 特 有 的快 乐 ,享受 着最 善 的和各 自范 围 内最 真 的 快乐。 ”I 1 帕 拉 图幸福 观 的核 心追 求是 “ 善” 。 他 所讲
无论何时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 自然倾
向 。但 是幸 福 是 什么 , 不 同 的人 有 不 同 的解 释 , 不 同 的社会 阶层 的人所 追 求 的幸 福也 各 不 相 同 。柏 拉 图所要 解 答 的这 个 人 生哲 学 的大 问题 ,在 今 天
不 仅 没有 过 时 ,而且 始 终严 重 地 困扰 着 当代 人 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幸福观

柏拉图《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幸福观论述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涉及政治、教育,他还创造性地思考了幸福的涵义,他把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既带有政治性,也带着人文性。
《理想国》成书虽距今已久,但其幸福哲学仍然值得今天我们细细品味,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关键词:幸福;正义;德性;现世意义我们都要坚定地走向上之路,紧紧追随正义和美德,相信灵魂是永恒的且能经受住一切善与恶的考验。
我们相互之间以及我们和神之间都要相亲相爱,这两种爱都在这儿,我们就像竞赛的胜利者环场一周收集奖品那样得到它们。
无论在今世还是在我们所说的千年之后,我们的生活都会美满幸福。
——《理想国》柏拉图幸福,是一个贯穿人类发展历史,亘古不变值得讨论的话题。
每个时代、每个地域,人都在极力试图去找寻一个合乎全人类共通的答案,但似乎这是不可能达到共识的难题。
毕竟,幸福,包含太多内涵,它是人内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决定了幸福感不仅取决于客观种种各不相同的条件、还与自身性格有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
但在那个遥远的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通过其《理想国》,透过其导师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其构建的城邦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的国度,给出了一套“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的答案。
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苏格拉底之名)在从大(城邦)到小(个人)的关系中探讨出一套关于“幸福”的哲学中,始终都秉持着一个原则,就是“和谐”。
以下,我将详细论述“和谐”是如何贯穿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在此基础下,柏拉图又是如何实现其涉及的理想国度。
一.“一个正义的灵魂和一个正义的人就会生活得好,而不正义的人就会生活的悲惨”——《理想国》《理想国》说,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组成:欲望、理智、激情。
欲望,是人的自然需要,就是本能;理智,是人用思考来控制欲望的力量;而激情就比较复杂,通俗一点就是“墙头草,两边倒”。
而柏拉图(苏格拉底)所言的“正义的灵魂”,指的应该是理智协同激情,共同对欲望进行有力的制约。
个人对柏拉图的幸福观的理解

个人对柏拉图的幸福观的理解学院:数计学院班级:1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名字:李坚学号:20132347柏拉图以比喻的方法对什么是“善”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以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善”。
柏拉图认为,人的眼睛有视觉能力,具有眼睛的人可以利用这一视觉能力。
但是,虽然有颜色存在,如果没有“光”的这种东西存在的话,人的视觉就会什么都看不见。
因此,“光”给了“视觉能力”以能力,给了“颜色”以真。
而“善”也是如此,它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
这也是“善”的定义之所在。
如果没有光或是光很暗,那么人所看到的东西便会模糊不清;同样,倘若没有“善”,那么,人们就不能辨别知识的真假,不能确定真理是否存在。
因此,“善”指的就是“原因”,是一切事物的原因。
“‘善’的理念由于是最高的,它本身就是第一原理,则不需要对它以外的其他东西来加以说明。
不言而喻,这是指概念间的联系、转化是自成一系统的,而概念系统或概念体系本身就是世界的绝对原理和最高原因……‘善’的理念是理念系统的完成,因此它是世界存在的最高原因与最后根据。
”个人的灵魂也追求秩序,追求善。
个人灵魂遵守秩序的状态就是幸福。
柏拉图的幸福观是其善理念的体现。
在柏拉图幸福观中,“善”居于最高的理论层次,“善”作为一个理论范畴,高于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等其他范畴。
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等都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之下。
因为善意味着秩序。
任何理论范畴所表达的状态都是善的表现形式。
因此“善”是柏拉图幸福观的核心追求。
柏拉图对幸福获取途径的理解柏拉图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和谐———灵魂的和谐就是在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能够相互协调,从而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
宇宙万物都追求秩序,追求善。
人的灵魂也追求秩序———灵魂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遵守秩序,协调共生。
遵守秩序就意味着追求和谐。
因此,柏拉图提出了他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灵魂的和谐。
每个灵魂都追求和谐,追求秩序,追求善。
“善”是追求幸福的根本。
柏拉图的爱情观是什么

1、柏拉图的爱情观是什么2、柏拉图爱情观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3、人们对柏拉图爱情观的理解4、在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定义爱情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先哲之一,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就的建树,其深邃的思想、睿智的理性之光曾给在黑暗中探索的人们开启一扇扇文明之门,为人类的思想进化搭起了一级级向上攀登的天梯,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曾占据一个个思想制高点.在柏拉图的众多疯狂的理念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爱情观了。
有人说他的爱情观是“精神恋爱”,是“纯爱情”,也有人说他的爱情是空想的,是不切实际的。
在这里,我不想说柏拉图的爱情到底是怎样的,我只想辩证地看待他的爱情观,以及分析他的爱情观给后世爱情观带来的影响。
一、柏拉图的爱情观的内涵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二、人们对柏拉图爱情观新的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柏拉图爱情观。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
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
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
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的精神恋爱。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的观点理想式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
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站在爱人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
也许这种不求回报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最终,也只能是两条在远处守候的圆弧,留下回忆中最为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纯精神纯精神的而非有肉体的爱情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
追求心灵的沟通。
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美幻的);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
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美好而又道德的人性强于兽性。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
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双方平等双方平等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双方平等的爱情观。
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
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
他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
“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
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双方都是平等的。
完美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观。
感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
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又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
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自由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
柏拉图的爱情观点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
柏拉图的爱情观点1、柏拉图说: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2.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当令你快乐的一切不能再令你快乐,当令你悲哀的一切不能再令你悲哀,甚至激怒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的时候,是不是很可怕?一位哲人曾说过:这就叫做苍老。
再想起你,你的名字,你的笑,你的一切,都只能加上一个“别人的”。
再想起我们在一起的事,也只能加上一个“曾经的”。
有些感情是指甲,剪掉了还会重生,无关痛痒。
而有些感情是牙齿,失去以后永远有个疼痛的伤口无法弥补。
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络只是为了掩饰眷恋。
有些人脸上太多的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泪。
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个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这是知己。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得做每个阶段的事,就算怀念,都得离开。
只有你不想放的,没有你放不下的。
很多人,很多事,原本是熟悉的,以为明天可以再继续的。
于是转过身暂时放手,想的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
太阳落下去重新升起来以前,那些事,就不可能再经历;那些人,就从此与你永别了。
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就像一个热闹的party刚刚结束,人走了,灯灭了,黑暗中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人有时就需要在寂寞中才能自省.只有从喧嚣走入寂静,你才会专注自己的心灵.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叹息.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你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对幸福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学派认为幸福在于追求理想之国,注重灵魂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幸福在于实现人类最高目的,即理性实践;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是幸福的根本,追求简朴和快乐;斯多亚学派认为通过理性的控制可以达到幸福;皮里亚尔学派则关注通过感知和经验获得幸福。
不同哲学流派对幸福观的贡献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视角和实践方法,使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幸福的本质。
现代社会可以借鉴古希腊哲学幸福观,既强调心灵的提升和理性的实践,又重视简朴生活和快乐体验,从而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幸福追求。
【关键词】关键词:古希腊晚期哲学、幸福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亚、皮里亚尔、现代社会、哲学流派。
1. 引言1.1 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幸福的定义和追求方式各有不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幸福的多元理解和探讨。
在这些哲学流派中,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以及皮里亚尔学派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幸福观。
柏拉图学派强调理性的追求和理念的境界,认为真正的幸福源自于理性和智慧的提升,通过追求真理和美的境界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幸福感。
亚里士多德学派则注重于实践和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幸福是一种由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追求德行,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和身心的平衡,认为幸福源自于克制欲望和快乐的追求,通过简朴的生活和自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快乐感。
斯多亚学派则将幸福视为一种内心的平和和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通过清醒和超脱世俗的态度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
皮里亚尔学派则强调实践和实用主义的重要性,认为幸福是一种由真实而实用的智慧所构成的,通过追求真实和实用的智慧来获得幸福的生活。
这些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幸福的多元思考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幸福观(四)作业
单选题(60分)
1、艺术家往往不被什么接受?(6.00分)
∙A.国家领导阶级
∙B.社会平民
∙C.同行
∙D.社会主流观念
2、下列关于对话法说法不正确的是?(6.00分)
∙A.对话法也被称为“精神助产术”
∙B.它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
∙C.它直接地教授学生知识
∙D.柏拉图推崇对话法
3、下列对柏拉图学院的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它是由柏拉图创办的。
∙B.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
∙C.它以修辞学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D.它推崇原创性的研究。
4、西欧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是谁建立的?(6.00分)
∙A.苏格拉底
∙B.萨特
∙C.柏拉图
∙D.边沁
5、下列对艺术及艺术家的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艺术在反映着一种善。
∙B.艺术家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艺术家的生存是痛苦的。
∙D.艺术超越了道德。
6、“美的理念是永恒的”这一说法是由谁提出的?(6.00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黑格尔
∙D.康德
7、以下关于洞穴理论说法正确的是?(6.00分)
∙A.它以寓言的形式呈现
∙B.它在《理想国》中出现
∙C.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不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当一个人有了怎样的观念在心中,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6.00分)
∙A.奉献
∙B.觉悟
∙C.天下
∙D.气节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心中有天下有民族有国家的人往往很大气
∙B.自己的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C.能够得到推广的事情一般属于好的事情
∙D.在公共场所应该以个人利益为重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谁提出来的?(6.00分)
∙A.岳飞
∙B.林则徐
∙C.顾炎武
∙D.严复
多选题(0分)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判断题(40分)
1、对话的方法最早来源于柏拉图。
(4.00分)
是否
2、大气与否的衡量标准最主要的是关于性格的评价。
(4.00分)
是否
3、当一个人有了天下、国家的观念在心中,那么他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就会变得大气。
(4.00分)
是否
4、苏格拉底因不崇拜当时的神被起诉。
(4.00分)
是否
5、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4.00分)
是否
6、社会的核心价值并不适用与每个人。
(4.00分)
是否
7、我国儒墨道法的体系是交叉的。
(4.00分)
是否
8、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非常好。
(4.00分)
是否
9、柏拉图的家庭是雅典的显贵之一。
(4.00分)
是否
10、西方人信奉人性恶,所以西方的圣人比中国的少。
(4.00分)
是否
简答题(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