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合集下载

由柏拉图的爱欲伦理反观爱的现代命运

由柏拉图的爱欲伦理反观爱的现代命运
促使我 们对理想 目标不懈追求 。 管实际的收获并不完美 , 尽 但 它却让我们认识到 , 真正 的完 美实难体验 , 只是 提升我 它 们 超越现状 的一种手段 和力量 , 在他的影响下 , 们新 的希 我
中 , 力 自拔 。 无 在 众 多 的诱 惑 中 , 诱 惑 成 为 最 大 的诱 惑 ,受性 的奴 役 性 “
磨”永恒的幸福变得渺不可寻 【 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 l 1 。 一
中那个永远都得不到 的仙果 , 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实际 些 人开始对 自己做 出的选择迷茫 困惑 ,对生活现状 烦躁不 的满 足 ,而且 打 破 了我 们 对绝 对 的理 想 世 界 的所 有 希 望 , 从 安 。然而各种欲望和诱惑形成的强大力量 , 却使人们深陷其 而让我们 陷入失 败者的境地 ; 而有人认 为 , 柏拉 图的爱欲使 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深 受极 度理 想主义情结 的影 响 , 让它成为 我们生命本质 的一部分 ,并为我们提供 了强 大的精神支撑 ,
I i Z he X UeY an i U
I ☆ 哲 学 研 究 ☆
生活之一部分, 没有 爱的性行 为可不是一样的。” 与爱相分 嘲
而超越死亡 。我们在与死亡的斗争 中 , 去创造最大 限度的生 命意义 , 如果 抽离了生命 的意义 , 死亡就会 陷入无 意义 ,我 “ 在生命之火前面烘我 的双手 , 等到火熄时 , 我就准备离去。 牌 ” 苏格拉底说 :认识你 自己” “ ,有人告诉你 “ 要成为你 自
由具体之物不断上升 , 从特殊转 向一般 , 从变化转 向永恒 , 从
可见之物转 向可思之物 , 至到达善 的理念这一爱 的阶梯 的 直
终点 , 此爱欲并非个别 、 偶然的具体 事物所能满 足 , 它是对美 类 社会 的文 明程度得到 了迅速 的提高 , 人类 也获得 了极大 的 的爱 、 对至善的爱 、 对神圣完满的爱。凭 借着美 和善的吸引 , 形成一 种向上 的引力 , 人在不断的 自我赢 获和 自我流失 中 使

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

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

《戏剧之家》2019年第25期 总第325期217文化天地浅析“柏拉图式爱情”的哲学意蕴张瑞祥(昆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一、“柏拉图式爱情”的历史渊源(一)从文本阐发“柏拉图式爱情”的内涵。

首先,“柏拉图式爱情”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创造出来的。

意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即精神与精神之间的交流)其中剔除了肉体交流的部分,卡斯诺提本人将其解释为“顺从精神而不是顺从情人”。

①由此,这种心灵或者精神上的玄妙交流被同性恋人士当作与传统爱情婚姻文化制度相违背的恋爱根基和土壤,更有甚者,将古希腊时期的同性恋风气也归因于柏拉图的爱情观,但是,这些都是对“柏拉图式爱情”的曲解和误会。

柏拉图的爱情哲学主要体现在两部著作中,分别是柏拉图的《斐德罗篇》和《会饮篇》。

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驳斥了斐德罗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并作了反讥式的的评价:“你和我不仅要赞美它的作者(吕西亚斯)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首尾一贯的精确性、精心修饰的辞藻,而且还要赞扬他所说的内容吗?”②苏格拉底对这篇文章的论点即将爱情视为一种肉体的欲望给予完全的否定,并作了充分的论证。

他首先确定关于爱情的原则和定义,即“爱情有一种是旨在追求快乐的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旨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

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称作节制;但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并统治我们时,这种统治的名称就是奢侈。

当追求美的享受的欲望从其他相关的欲望中获得竭力追求肉体之美的新力量时,这种力量就给这种欲望提供了一个名称——这是最强烈的欲望,叫作爱情。

”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对爱情做出的二重划分,只有真正在理性的指导下追求关于至善的知识时所展现出来的力量才叫做爱情,是真正的快乐,而肉体的交欢所展现的快乐是柏拉图所不屑的。

在《会饮篇》中,众人讨论爱神,礼赞爱神,裴卓,包萨尼亚、鄂吕克锡马柯等人依次做了发言,阿里斯多潘通过神话的方式,从人的本性(不能确定真假的本性)出发,将人分为男人、女人,以及阴阳人三种形态,人与人相爱的欲望就根植于人心,它要恢复原始的整一状态,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第一篇: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综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自古以来,人间就不乏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爱情。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另一种崇高的爱情观,也是一种区别于普世的爱情的升华。

但是什么是爱情呢?爱情与其他情感有什么联系?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与现在社会爱情相比有哪些优点?柏拉图式的爱情对于当今社会爱情又可以有什么样的借鉴?在此,我将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

正文: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有喜怒哀乐,有爱情、友情、亲情··正因为人类的大脑思维的发达,人类难免会产生孤独感,渴望在精神上或者生理上有人交流,有人理解。

当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感受外界事物的时候,爱情也随之产生了。

在一定程度看来,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原始生命的动力。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进化,人们有意识地把这种情感划分出来,也许最早的划分依据就是以性爱为标志的。

不同于友情和亲情,爱情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异性之间的感情,也成为了争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人类情感,为我们现在普遍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提供了前提。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的提出为人类在爱情的理性认识上跨出了一大步。

柏拉图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拥有着异同寻常的感情世界。

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充满了理性的光芒。

爱情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也同样可以在同性之间产生倾慕之情。

在柏拉图的思维中,他想的是:爱情存在于观念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里。

性与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性是动物的本能,而情是人类的标志。

人类只有把性与情区分开来才可能达到心境的平和,也能达到人类追求理性的目的。

他强调的是纯精神上的交流。

但是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如同很多男系社会的情况一样,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所以能与他进行交流的多数是同性者。

浅析拉图式爱情观——以《会饮篇》为例

浅析拉图式爱情观——以《会饮篇》为例

浅析拉图式爱情观——以《会饮篇》为例作者:徐畅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10期摘要:柏拉图式的爱情常常被人们简单的说成是精神之恋,或者说是同性之恋,其实它并不能被人们简单的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

在柏拉图的数十篇对话篇中,《会饮篇》详细地讲述了柏拉图对爱情的观点。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流畅,为后世人所喜爱,让人们记住了“柏拉图式爱情”这个术语,精神之恋也随之被后世之人所向往。

其实柏拉图式爱情的核心不在于精神之恋,而是对于爱情需要节制这一观点。

关键词:柏拉图式爱情;会饮篇一、柏拉图与他的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他原名叫做阿里斯托勒斯,后来因为他身体强壮、胸膛宽阔,他的体育老师就为他取名为柏拉图,意指“宽阔”,后来被一直沿用至今。

“柏拉图式爱情”是作为精神恋爱被广泛流传的,但精神恋爱这一词并非最早出于柏拉图口中,而是由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出来的。

巴尔德沙尔 ·卡斯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学者,精神恋爱这一词本意是指:除掉肉体的欲望,追求心灵之间的沟通。

所以,人们在提到柏拉图式爱情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了精神爱情。

精神爱情只是柏拉图爱情思想中的一点,但并不代表柏拉图式爱情的全部。

柏拉图式爱情在现代社会常常被人们误解为只是单纯的精神恋爱,没有肉体的结合,让人们感受真正的纯洁的爱情。

其实,柏拉图式爱情并不仅仅是体验精神上的感受,也包括了肉体的结合。

只是现代人仅仅记住了精神之恋,而抛弃了他的其他理论,而产生了误读。

这种复杂的爱情观,柏拉图是通过《会饮篇》来详细解释的。

二、从《会饮篇》中分析“柏拉图式爱情”的观点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柏拉图的《会饮篇》基本上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

斐德罗是整个会饮中第一个讲话的人,并且他也是整个谈话的发起者。

他说道:“我认为爱神在诸神中是最古老,最尊严的,而且对于人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也是最能引起德行和幸福的。

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分析

柏拉图式恋爱的内涵及其美学意义分析
爱可以使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 关 键 词 :柏 拉 图 式 恋 爱 ; 、 、 ; 学 意 义 真 善 美 美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7 8 2 1 )40 6 —5 0 83 5 (0 10 —3 70
报 m
( h
中 图分 类 号 :10 1
与柏 拉 图哲 学体 系 的理 念 世 界相 呼应 , 拉 图式 柏 恋 爱 的美也 是从 美 的殊相 抽象 到美 的共相 或者 本 质 的过 程 。
种 理解 与柏 拉 图在 《 饮篇 》 会 以及 《 德罗 篇》 斐 中关
于爱 情 的论述 相距 甚远 。本 文将 对柏 拉 图式恋 爱 的内涵 进 行美 、 、 三维 解 读 , 后在 此 基 础 上 善 真 然
社 啷

会 眵 柏拉 图是 人 类 思 想史 上 的一 位 旷 世 奇 才 , 其
哲 学思想 成 为人类 哲学 大厦 中绕 不过 的 丰碑 。难 科 a 怪 怀特海 这样 评价 ,对 欧洲 哲学 传统 的最保 险 的 “
学 C

爱 情会 缺乏 美 感 。没 有 了美 感 , 情 便失 去 了根 爱 基, 因此 , 美 说成 是 爱 情 的必 要 条件 并 不 过分 。 把 哲人 柏拉 图也 有 普 通 人 的 恋爱 经 历 , 必 也 体会 想 到 了爱情 之美 , 因而对 爱情 的论 述 围绕 着美 展开 。
柏拉 图的爱情 之美 始 于对具 体可 见 的形 体 美 的敏
感 。人是 可朽 的 , 是 生 育 可 以使 生 命 成 为不 朽 但 的延续 。人 在追 求 生 育 时 更 容 易 “ 美 丽 的身 体 被 而不是 病 态 的身 体 所 吸 引 ” ] 。然 而 , 体 可 E 2 具 见 的形 体 之 美 并 非 柏 拉 图 式 恋 爱 所 追 求 的 核 心 美 , 只是 一 系列 层 次 美 的 开端 。恋人 必 须 从 具 它 体 可见 的形体 之 美 爱 上 一 切美 的形 体 , 即从 具 体 美过 渡到 形式 美 ; 同时 必 须 把 心灵 美 看 得 比其 他 形 体 美 更 为 珍 贵 , 而 导 向法 律 和 制 度 之 美 ; 进 然 后, 恋人凭 借对 美 的广 大领域 的了解 , 用双 眼注视 美 的汪洋 大 海 。最 终 灵魂 观 照 到 了美 本身 , 那 他 长期辛 劳 的美 的 灵魂 会 突然 涌 现 出 神奇 的美 景 。 这种美 是 自存 自在 、 始 无 终 的 永 恒 之 美 ! j 无 2 2

柏拉图式爱情与网络

柏拉图式爱情与网络

柏拉图式爱情与网络
和许多网络中的人儿一样,他们在网络中相识,在网络中相知,也在网络中发展。

逐步走到了他们网恋。

中间的情节就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两个人自然地吸引了对方,并且确定了感情的存在,在一些条件的约束下,他们不能够在一起,所以想起来了柏拉图式的爱情,且不说这样的爱情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但是他们真的这样做着,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他们是否能够完美的走下去。

这个故事会记录他们所有的故事,以及那令人期待的结局,也许他们的结局不完美,很凄美。

也许他们会在一起。

追求其柏拉图爱情的结局好像是两个人永远互相守望,成为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这里有必要把柏拉图爱情用语言表达出来,给这个故事做一个很好的诠释。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
默默的付出,静静的守候
不奢望走进
也不祈求拥有
即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却仍然执迷不悔
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
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衡线
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
当做永恒
我想这就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只有回忆是永恒的
看着这段文字,我的心情就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情愫由心底而起,但愿这个故事中,大家可以得到点什么,理解到点什么。

给大家在网络恋情里有新的认识。

对于柏拉图式恋爱,你的看法是什么?

对于柏拉图式恋爱,你的看法是什么?

对于柏拉图式恋爱,你的看法是什么?Q:你介意另一半有亲密的异性朋友吗?A:好像,最近的问题问得有些频繁。

虽然,存在即合理的。

但这样的合理,也有道德底线不可逾越。

男女之间,我向来都不认为有单纯的友谊。

毕竟,男女有别。

除非,你也没有性别观、对方也没有性别观。

这样的几率,可以说约等于零。

毕竟,这样的“纯友谊”需要大家都有着不约而同的规矩。

有分寸感,不会说对方不满意的话、做对方不喜欢的事。

凭什么?只是朋友吗?不不不。

所有的解释,都很难自圆其说。

既然这样,又何必给彼此增加麻烦。

接着,我会介意另一半有亲密的异性朋友吗?当然介意。

在这点上,我有些别人无法接受的执拗。

你已经有我这个女朋友了,还要什么异性朋友?工作上的,那没办法避免。

生活中的,那请远离了吧。

别说有没有容人之量,反过来问问男人:你愿意自己的女朋友有很多男闺蜜吗?估计,接下来的炸毛会更加厉害、更加夸张。

大家都自觉一些,情感就少一些杂质。

如果,你有你的男闺蜜、我有我的女红颜——乱套了,不是吗?Q:对女朋友冷暴力的人有着怎样的感情观?A: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冷暴力。

这个人,太自以为中心。

遇到问题,更多时候就是逃避。

或者,直接将它扔给女朋友。

他的冷暴力,让你觉得很难与他继续沟通下去。

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你只能选择分手。

其次,这个人知不知道自己在冷暴力的对待自己女朋友?估计,当时并不清楚。

只是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这才会有心理暗示。

接着,冷暴力对待女朋友,有两种可能。

一,他想逼着女朋友分手。

明白着说,仿佛自己就是渣男。

那还是等女朋友自己说,这样分手也轻松一些。

二,他想得到女朋友更多的关心。

然而,他的做法是错的、适得其反。

最后,我只能劝奉冷暴力对待女朋友的男人说一声:爱她,就给她温暖、给她安全感。

不爱,那就分手吧。

这年头,少了谁、地球照样会转。

这样的精神折磨,很不好受。

你这样的耗着,难道你就觉得很好玩吗?冷暴力虽然不等于暴力,但对人一样造成伤害。

请,好自为之。

柏拉图式的爱情给我们的启示

柏拉图式的爱情给我们的启示

柏拉图式的爱情给我们的启示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指出,我们通常总是首先在一个特殊的事物或人身上体会到美,但我们很快就“觉察到一种相的美和另一种相的美是类似的”,也就是说,美的所有类型都具有某种相似性。

当我们发现了美的一般本质时,“他将减轻他对一个东西的爱的狂热,他将把他。

视为微不足道的东西,他将成为一个所有美的相的爱好者;在下一个阶段,他将认为心灵的美比外部的相的美更荣耀。

”然后,“把美的汪洋大海尽收眼底,凝神观照,在对智慧无限的爱中,他将创造出许多美好崇高的思想;直达精力弥漫的顶点,最终在他面前展示出一个唯一科学的前景,它是一切美的科学。

”柏拉图是在追求一种普遍的美、抽象的美甚至可以说是观念形态的美,而舍弃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人的美,尽管抽象的美是由具体的美升华而来,但是抽象的美是具体的美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怀疑柏拉图在追求具体的恋爱对象中是否经常遭遇失败?然后才转而去追求抽象的美,并最终找到了观念形态的美。

因此,柏拉图的爱情就是一种精神的恋爱。

大凡爱情都必然有精神爱恋的成分,爱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精神、一种想象、一种思维,但一般的爱必然有其现实的对象,而柏拉图式的爱情,其爱恋的对象不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这种爱是跨越了一切现实的、具体的对象的爱,或者说,他爱的对象是一种想象中的对象,是一种理念。

但是,不管怎么说,柏拉图式的爱情为人们追寻更高层次的爱及恋爱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青少年陷入早恋而不能自拔,许多青年陷入单恋或失恋的痛苦而无法解脱,也有人把死亡看着是解脱单恋和失恋的痛苦的唯一途径,并因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实际上,这都是由于对具体的人的狭隘的爱所造成的悲剧。

这种狭隘的爱会蒙蔽人的眼睛、遮挡人的视线,使人看不到美好的未来,看不到更美好的远景。

实际上,比死亡更好的解脱方法有很多,譬如歌德把失恋的痛苦融入到文学的创作之中,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身上,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对现代爱情的借鉴
综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自古以来,人间就不乏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有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爱情。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另一种崇高的爱情观,也是一种区别于普世的爱情的升华。

但是什么是爱情呢?爱情与其他情感有什么联系?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与现在社会爱情相比有哪些优点?柏拉图式的爱情对于当今社会爱情又可以有什么样的借鉴?在此,我将浅谈柏拉图式的爱情。

正文:
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有喜怒哀乐,有爱情、友情、亲情··正因为人类的大脑思维的发达,人类难免会产生孤独感,渴望在精神上或者生理上有人交流,有人理解。

当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感受外界事物的时候,爱情也随之产生了。

在一定程度看来,爱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原始生命的动力。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进化,人们有意识地把这种情感划分出来,也许最早的划分依据就是以性爱为标志的。

不同于友情和亲情,爱情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异性之间的感情,也成为了争议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人类情感,为我们现在普遍理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提供了前提。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的提出为人类在爱情的理性认识上跨出了一大步。

柏拉图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拥有着异同寻常的感情世界。

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充满了理性的光芒。

爱情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也同样可以在同性之间产生倾慕之情。

在柏拉图的思维中,他想的是:爱情存在于观念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里。

性与
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性是动物的本能,而情是人类的标志。

人类只有把性与情区分开来才可能达到心境的平和,也能达到人类追求理性的目的。

他强调的是纯精神上的交流。

但是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如同很多男系社会的情况一样,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所以能与他进行交流的多数是同性者。

因此基于社会的实际情况,他更推崇男性之间的爱情,也就是同性恋——却不同于现在的意义。

我个人认为如今同性恋的含义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的同性之间也存在着性的要求。

已经不再有精神交流的内容。

如今的同性恋者们有的是为了挑战传统的道德标准,有的是厌倦异性之间的感情,还有的仅仅只是为了媒体的炒作,很多因素的混合使我们再也看不到理性思维的存在。

毕竟如今的时代,哲学并没有占据大多数人的心灵,也不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研究哲学理性的时代,而是充满了娇、充满了躁、充满了金钱与欲望··
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含义,它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相爱的双方不存在任何依附或者占有的关系,他们完全是自愿地结合或分离。

爱一个人不是把他当成自己的物品,任何人都不得占有;也不是攀附于他,希望自己能够得以生存或发展。

不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情况,都会让爱情陷于不义之地,相爱的人们也会有无穷无尽的苦恼,最终可能会造成爱情悲剧的发生。

正如当下的爱情:新闻里总会爆出某某明星婚变了,你还相信爱情吗?某某商人发迹后抛弃糟糠之妻,你还相信爱情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的文化,爱情也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在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媒体文化无不时刻影响着爱情的方方面面,改变着爱情原始的面目。

追求功利的心也转化了爱情的方向,挑动了爱情的作用,把爱情当成了利益的工具。

甚至愿意去做别人的二奶,寄人篱下,靠人供给生存,这是怎样一种畸形的爱情观啊!这样的两方不
正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观的对立面吗?包养的人用金钱将对方占为己有,被包养的人由于金钱而依附于他。

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白的道理难道在现实面前就如此地不堪一击吗?只要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就不会存在“你还相信爱情吗?”的问题。

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

爱情给了人们莫大的动力,但要让爱情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需人们的智慧——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现代的人们总是调侃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似乎表面上看是有所道理的,符合现代家庭的一些情况,但仔细一想,它对爱情所包含的内容是有所偏差的。

他只看到了爱情得到法律上确认后的法律责任,并且觉得是一种累赘,这难免会有狭隘。

婚姻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是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需要共同经营的地方,相对于单纯的爱情来说,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责任,道德需要履行和遵守,也会觉得给他们的束缚更多。

但是爱情并不是一个牢笼,他可以是自由的,是要求给对方隐私,给对方空间。

就好像一把握在手中的米,如果握得更紧,手中的米就会越来越少,以至最后可能手中什么都没有了,如果可以尝试给它更多的空间,可能就不会少得如此快了吧。

现在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除了思想上的开放外,也有现代人在繁重的生活压力和现实压力下,把爱情看得太牢,以至于无法忍受而分手。

自由是爱情得以呼吸的条件,柏拉图式的爱情拥有着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开放思想。

根据柏拉图式的爱情的定义,爱情甚至可以是一种纯浪漫的感情。

只是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

站在爱人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

这应该是哲学家或者诗人才能拥有的情怀吧?很羡慕能够拥有这样心境的人们!在他们的眼里
应该不会有默默付出带给他们的快乐感还要强烈的东西了吧?正如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他一直静静守候着她,把她奉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即便自己和她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

但爱情并没有让他们变得狭隘,还是依然像朋友间来往、帮助。

在徐志摩的飞机失事后,梁思成还专门为林带了一块飞机残骸留作纪念,而徐志摩乘坐飞机也正是为了去听林徽因的讲座··如此和谐的爱情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这对于现在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们不无借鉴作用,不断反思自己,我们人类才能够进步,才能拥有做人的本质。

柏拉图——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几千年前提出、实践的爱情,在我们现在依然拥有着众多积极意义。

人类的思想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但已经被认为成真理的认识,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如果能够运用以往的认识来纠正现在的思想,具有批判意识也是发挥真理作用的一个方法。

2012年11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