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合集下载

声环境功能区划

声环境功能区划

《声环境功能区划》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以下四类:1、住宅区:以居民住宅、医院、学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区域,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

2、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指同时包括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该类区域的噪声标准应在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基础上提高5分贝,但不得超过相邻区域标准值15分贝。

3、工业区:指以工厂生产为主的区域,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1类标准。

4、特殊功能区:指对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布局的区域,如对外交通枢纽、港口、铁路编组站、飞机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要的工业区和经济开发区等,其噪声标准可根据需要另行制定。

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1993),“声环境功能区”是指根据区域声环境保护目标所划定的、供人们在声环境方面进行活动的一定区域。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以下四类:1、住宅区:以居民住宅、医院、学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区域,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2类标准。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促进XX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XX年XX市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声环境功能区含义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三)GB/T15190-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四)XX县规划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五)XX县近期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六)XX县地名委员会《关于道路标准命名的通告》(七)XX县主城区声环境现状三、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有利于XX县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以《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依据,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噪声适用区域。

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

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

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为了改善中心城区的声环境,我们制定了最新的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

该方案旨在减少噪音污染,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该方案的具体内容:1.确定不同类型的声环境功能区:我们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和交通区四个声环境功能区。

每个区域将有不同的声环境标准和管理措施。

2.商业区:商业区主要集中了商店、餐馆、咖啡馆等商业场所。

为了提供一个安静的购物环境,我们将设置严格的噪音限制标准。

商业区内的商家需要在装修和设备安装时遵守相关的噪音控制规定。

此外,我们还将推广使用静音设备和材料,减少商业区产生的噪音。

3.居住区:居住区是人们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宁,我们将设置更加严格的噪音限制标准。

所有居住区内的建筑和居民需严格遵守这些标准。

政府将督促房地产开发商在建造住宅时采用隔音材料和设备,以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4.工业区:工业区是工厂和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地。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对噪音进行严格的管理。

工业区内的企业需要按照噪音污染控制标准购买和使用噪音控制设备。

政府将加强对工业区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规定操作,减少噪音污染。

5.交通区:交通区包括道路、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干线。

为了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我们将进行交通流量的优化和道路的改造。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车辆的噪音排放管理,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少尾气排放和发动机噪音。

除了以上的功能区调整,我们还将采取以下措施提升中心城区的声环境: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提高居民和企业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参与保护声环境的行动。

2.增加绿化覆盖率:加大中心城区的绿化建设力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吸收噪音,改善声环境。

3.建设静区和公共休闲区: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静区和公共休闲区,为居民提供安静休闲的场所,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

4.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对噪音污染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规行为,确保声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前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而城市中,声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声环境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对县城区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二、背景县城区作为城市化的产物,其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声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县城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规模发生快速变化,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

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声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在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的声环境研究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在声环境划分方面,国际上已有多种分类方法。

其中以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分类方法较为成熟,其划分所依据的指标较为全面。

在国内,目前对城市声环境区域划分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县城区的研究更是罕见。

国内划分城市声环境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情况来进行区域划分。

但这种方法仅考虑了污染因素,忽略了城市自身的声环境特色和发展需要,更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划分出科学合理、实际可行的声环境功能区,我们应考虑到以下因素:1、自然条件因素。

根据县城区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对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以便为声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2、城市发展现状。

基于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城市地形路网及交通带来的影响等指标,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3、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参考国内外声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标准,根据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需求,对城市区域进行划分,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以上考虑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套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1、居民生活区。

即人口稠密的住宅区以及周边配套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区,特点是噪声源主要为城市交通、社会生活等,噪声来源比较单一,对噪声的容忍极限较低。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指将城市、乡镇、社区等区域根据其声音特征和功能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并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以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声环境资源的目的。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乡镇和社区三个层面,分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首先,对于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

城市是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其声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主要以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服务区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商业区和工业区来说,由于其经济活动的特殊性,噪声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加强管理措施和限制条件。

其次,由于城市的蔓延扩张,一些原本属于农村的区域被划归到城市的范围之内,但声环境的功能区划分还没有相应调整,导致一些农村环境仍然受到了城市区域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进行调整和完善。

建议将商业区和工业区划分为特殊声环境功能区,加强管理和限制条件;同时,对于农村环境,可以划分为城市辐射区和农村居住区两个功能区,以更好地保护农村的声环境资源。

其次,对于乡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

乡镇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

由于乡镇的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不同,声环境的特点和需求也各不相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乡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主要以居住区和耕地为主,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一些乡镇的发展和城镇的延伸,居住区离工业区、商业区较近,容易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其次,在乡镇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对声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管理。

因此,建议将乡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农田区和养殖区。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乡镇居民的声环境权益。

最后,对于社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调整。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xx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总则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²。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发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一)本方案适用于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

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六)《广东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七)《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八)《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xx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十)《xx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划分方案:县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划分方案:县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县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也称例行监测,是指为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部门所开展的区域噪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监测和功能区噪声环境监测(分别简称:区域监测、道路交通监测和功能区监测)。

为完善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客观评价声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结合××县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的要求。

县环境保护局对市区区域、功能区和交通噪声监测点位进行了布设及优化调整。

依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面积所占比例,并经过实地勘察、GPS 定位等基础工作进行了监测点位调整及信息上报。

二、区域声环境监测2.1 区域监测的目的评价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析城市声环境状况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2.2 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1.参照GB 3096 附录B 中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方法,将整个城市建成区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形网格(如1000 m×1000 m),对于未连成片的建成区,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

网格中水面面积或无法监测的区域(如:禁区)面积为100%及非建成区面积大于50%的网格为无效网格。

整个城市建成区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100个。

2.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个监测点位。

若网格中心点不宜测量(如水面、禁区、马路行车道等),应将监测点位移动到距离中心点最近的可测量位置进行测量。

测点位置要符合GB 3096中测点选择一般户外的要求。

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4.0 m。

3.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见附件4规定的内容。

4.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见附件1、附件2。

2.3 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1.昼间监测每年1次,监测工作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2.夜间监测每五年1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指根据地域内的声音环境特征和功能需求,将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声环境。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可以有助于合理利用声音资源,减少噪音污染,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1.居住区:居住区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应保持安静和舒适的声环境。

这里应该对噪音源设置严格的限制,减少交通噪音、社区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需要关注室内噪音的控制措施,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

2.商业区:商业区是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噪音。

这里可以有适度的交通噪音、人声和音乐等声音,以创造繁华的商业氛围。

但是,噪音不应过于吵闹,以免影响周围的居住区和办公区。

3.工业区:工业区是主要的生产和制造区域,喧嚣和噪音较大是难以避免的。

在工业区内,应设立噪声控制区,要求工厂控制噪音源,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和办公区的干扰。

此外,可采用隔音隔振措施、远离居住区等方法来减少噪声传播。

4.交通区:交通区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

在交通区内,要采取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减少交通噪音对周围居民和建筑的干扰。

此外,可以采用景观绿化、声屏障等方法来降低噪音水平。

5.休闲区:休闲区包括公园、景区、体育场馆等场所。

这些地方应该提供安静和舒适的声环境,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

噪声源要得到控制,不能对周围的居住区造成干扰。

同时,可以通过植被、水景等方式来改善声环境。

6.教育区:教育区是学校和教育机构所在的区域。

这里应该提供良好的声环境,以保护学生的听力和学习环境。

要求附近的噪音源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免干扰教室内的教学活动。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声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划分功能区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实施起来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才能达到改善声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总那么
为适应城市进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那么
〔一〕有效地操纵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治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进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那么上不低于0.5km²。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进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
〔一〕本方案适用于惠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治理。

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妨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要紧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7〕;
〔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17〕;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8);
〔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
〔六〕《广东省高速公路治理条例》〔2018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七〕《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八〕《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九〕《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进展规划》;
〔十〕《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
〔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结合惠州市实际情况,划分以下5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说明如下: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本方案没有划定0类区。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要紧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要紧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要紧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峻妨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道路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峻妨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六、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各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1。

表1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
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本方案对《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进行声环境功能区详细划分,其他区域按本方案有关说明执行。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

1、1类标准适用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2。

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3。

表3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4。

表4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4、4类标准适用区。

〔1〕4a类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

〔2〕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

〔3〕4b类区为铁路干线用地范围外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

4类功能区两侧距离划定要求见表5,4类区要紧道路情况见表6。

表54类功能区两侧距离的划定要求
表64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1、乡村区域。

〔1〕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村庄原那么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及有交通干线通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4〕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物流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5〕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15190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其他区域。

〔1〕大型工业区中的生活小区,依照其与生产现场的距离和环境噪声现状水平,可从工业区中划出,定为2类或1类声环境功能区;
〔2〕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场站、公交枢纽、港口
站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服务区域,划为4a 类或4b类声环境功能区;
〔3〕近期内区域功能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的区域,以用地现状作为区划的要紧依据;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现,及时调整声环境功能区;
〔4〕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进展划定区域类型。

八、其他
〔一〕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本方案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