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07-201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历年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 数字推理经典例题

公务员考试  数字推理经典例题

数字推理分类精讲一、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指数列各项中后一项减去前一项之值为同一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是数学推理最基础的题型,它的特点是各项数值均匀递增或递减,数值变化幅度相同。

【例题1】(2005年国家) 1,1,2,6,( ) A.21 B.22 C.23 D.24【解析】答案为D。

数列中后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商形成一个等差数列,即∶1÷1=1,2÷1=2,6÷2=3,24÷6=4。

【例题21(2005年国家) 1,3,3,5,7,9,13,15,( ),( )A.19 21 B.19 23 C.21 23 D.27 30【解析】答案为C。

此题含有两个等差数列∶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也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二级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那么原数列就是二级等差数列。

【例题11(2002年国家) 2,6,12,20,30,( ) A.38 B.42 C.48 D.56【解析】答案为B。

得到一个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30+12=42。

故选B。

【例题2】(2008年江苏) 20,20,33,59,98,( ) A.150 B.152 C.154 D.156【解析】答案为A。

得到一个以1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52+98=150。

故选A。

【例题3】(2007年浙江) 0.5,2,9/2,8,( ) A.12.5 B.27/2 C.14×1/2 D.16【解析】答案为A。

得到一个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8+4.5=12.5。

故选A。

3.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数列的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差组成的新数列是一个呈某种规律变化的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2”的形式有关。

【例题1】(2005年国家) 1,2,5,14,( ) A.31 B.41 C.51 D.61【解析】答案为B。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答案版)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答案版)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共25题,参考时限25分钟)一、数学推理:共10题。

1.0.5,2,29,8,( )A .12.5B .227C .1421D .16【解析】A 。

原式可以写成21,24,29,216,(225),分子依次为12,22,32,42,(52)。

2.100,8,1,41,( )A .41B .121C .201D .321【解析】A 。

102=100,81=8,60=l ,4-1=41,2-2=41。

3.85,52,( ),19,14A .28B .33C .37D .41【解析】B 。

前一项减去后一项得到第三项,85-52=33,52-33=19,33-19=14。

4.1,6,30,( ),360A .80B .90C .120D .140【解析】C 。

l×6=6,6×5=30,30×4=120,120×3=360。

5.0,9,26,65,( ),217A .106B .118C .124D .132【解析】C 。

0=13—1,9=23+1,26=33—1,65=43+1,124=53—1,217=63+1。

6.243,217,206,197,171,( ),151A .160B .158C .162D .156【解析】A 。

243—217=26,217—206=11,206—197=9,197—171=26,171—l60=11,160—151=9,即差成26,11,9,26,11,9数列。

7.36,24,( ),332,964A .27431B .9140C .349D .16【解析】D 。

本题是一个公比为32的等比数列,因此下一项应为16。

8.5,7,4,9,25,( )A .168B .216C .256D .296【解析】C 。

4=(7—5)2,9=(4—7)2,25=(9—4)2,256=(25—9)2。

9.( ),35,63,80,99,143A .24B .15C .8D .1【解析】B 。

数字推理真题汇聚(浙江)

数字推理真题汇聚(浙江)

数字推理命题思路 (1)2018年浙江卷 (3)2017年浙江A卷 (5)2017年浙江B卷 (6)2016年浙江卷 (6)2015年浙江卷 (7)2014年浙江卷 (8)2013年浙江卷 (9)2012年浙江卷 (10)2011年浙江卷 (11)2010年浙江卷 (13)2009年浙江卷 (14)2008年浙江卷 (15)2007年浙江卷 (16)数字推理命题思路类型一.分组数列特征:项数通常为8项对策:相邻分组和间隔分组1 2 7 13 49 24 343 ( )A.35B.69C.114D.2385,24,6,20,4,(),40,3A.28B.30C.36D.42类型二.分数数列系列(重点)分数:分别观察(通分约分);综合观察(难点)根式:整式整式观察;根式根式观察(有理化)1 2,1,97,1611,2516()A.1811B.2111C.2311D.36232 3,13,512,215,53480,()A.37B.762568C.42825440D.65227380类型三.因式分解0、1、2、3、4、5、61、3、5、7、9、11-3、-2、-1、0、1、21,6,20,56,144,()A.256B.312C.352D.384类型四.平方、立方、幂指数列平方数列及修正1、0、1、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立方数列及修正-64、-27、-8、-1、0、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 幂指数列1、2、9、64、62510、21、32、43、546−1=16技法一.倍数关系及修正特征:数列之间变化很大;分数小数变为整数;对策:倍数关系常见:2倍、3倍、相邻相乘1、3、2、5、9、()395A.11B. 22C. 33D. 44技法二.做差特征: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规律变化对策:相邻做差优先,隔项做差置后终极法则:所有不会的,做差;技法三.数字内部特征特征:数据杂乱无章对策:组合看及分开看,结合选项观察通常:和以及乘积关系568,488,408,246,1861615 ,2422,3629,5436 8143基础知识.基础数列质数列:2、3、5、7、11、13合数列:4、6、8、9、10、12、14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总结:变化小作差;变化大,倍数;变化杂乱无章内部特征;特殊数列:质数列、平方、幂指数列、因式分解、分组数列递推关系:江苏考查较少,浙江较多不会做的题目:作差。

200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 2. 言语理解与表达 3. 判断推理 6. 数量关系7. 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在我国,目前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正确答案:C解析:调整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故选C。

2.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自主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

这体现了()。

A.诚实信用原则B.民事活动自愿原则C.民事活动公平原则D.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民事活动自愿原则的内容。

故选B。

3.我国法律规定社会组织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有自己的名称B.拥有规范的组织章程C.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营业场所D.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正确答案:B解析: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故选B。

4.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目前我国采用的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在刑法的溯及问题上,我国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故选D5.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10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第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

A.主体的不同B.客体的不同C.主观要件不同D.客观要件的不同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刑法分则按照侵犯客体的不同将犯罪分为10类,在第一至十章分别予以论述。

故选B。

6.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

A.管制B.拘役C.刑事拘留D.有期徒刑正确答案:B解析:拘役指短期内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刑罚方法。

2007年浙江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

2007年浙江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

07年浙江行测真题答案详解,这里不全,去/exam/xz_6549.asp一、数学(25题,来源于网友)(数学推理)1、0.5 2 9/2 8 (12.5)注:*2为1 4 9 16 252、100 8 1 1/4 (1/4)注:102 81 60 4-1 2-23、85 52 (33)19 14 注:85-52=33-19=144、1 6 30 (120)360 注:1*6=6*5=30*4=120*3=3605、0 9 26 65 (124)217 注:13 –1 23 +1 33 –1 43 +1 53 -16、243 217 206 197 171 (160)注:243-217=197-171=26 217-206=171-(160)=117、36 24 (16)32/3 64/9 注:相除=1.58、5 7 4 9 25 (256)注:(5-7)2=4 (9-25)2=2569、(15)35 63 80 99 14310、3 18 60 147 (297)注:3级等差数学计算1.3、5、7、9的2007次方尾数那个是52.圆的直径变化,面积变化那个,,,36%3.两个骰子,积为偶数那个,,,,274.平均数那个,,,505. 12 和123 相同的次数,,,,326.梯形上底下底和高减少增加那个,,,,1%7. 自行车摩托车那个,,就是自行车先走,然后摩托车赶,问最小速度要多少,,258.21和20 绳子那个,是求公倍数,,,8409.一个月休息了9天,问星期几那个,,,,星期五10.矩形中间有个图形,求面积,,2611. 正方形,几个中点,什么1:2,,让求围成的阴影面积,,,答案1/412. 那个选举投票那个,反对赞成AB那个,,,记不得了,俺好像蒙了个C, 答案现在还不晓得13 猴子吃桃:答案是4周14 45看成54的那道这个简单,忘记选啥了,,,不过当时是算出来的,应该对吧,,,37?15最后一题时间那个,工程问题,一个增加20%一个减少25%,求计划时间那个网友们说20小时,俺也猜20二、言语理解(30题,缺几道)1、歧义小道消息2、成语1.安土重迁3、蔚为大观,4、就地分赃,今非昔比5、病句莱卡6、动物、植物、资源,选没有语病的,答案还没有。

公务员考试(图形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公务员考试(图形数字推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备考举一反三灵活解答规律特征型图形推理题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反映在图形推理中就是规律越来越复杂隐蔽。

相比于数学运算、资料分析,图形推理似乎并无取巧之处。

这也造成了很多考生反映的图形推理完全没有思路,做了很多练习但临场就发懵的现状。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突破图形推理,适度的练习是必要的,但关键在于通过这些练习学会举一反三。

图形问题在考察内容上主要分为:规律特征型推理思路、平面图形的空间还原与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拼图及图形拆分与组合、意指型图形。

其中,以规律特征型推理思路考察得最为广泛和普遍,也是让考生最为头疼的题型。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结合例题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正确引导考生的解题思路。

例题1:答案:B。

解题思路:定位此题,为组合图形的变化,故思维圈定于图形内部分割部分数;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替代关系;图形求同。

图形内部分割部分数:第一组图的部分数分别为三部分、两部分、两部分,第二组图的部分数分别为九部分、三部分,不具有数字规律性,故此思维被否定。

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的替代关系:第一组图形中,图形一的外面正方形在图形二中移到内部,图形二中的六边形在图形三中并未发生替代关系,故此思维被否定。

图形求同:在第一组图中,均含有正方形,在第二组图中,均含有圆形,对照选项,只有B项含有圆形,可得题解。

例题2: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为细节变化问题,故思维圈定为前后图对比寻找细节差异。

第一图与第二图比较可发现,箭头方向发生变化、左边的小线段从最下面减少一条,对比第二图与第三图,箭头方向又发生变化、右边的小线段从最上面减少一条,即可推得可能性规律,以第三、四幅图进行验证,符合,对照选项,可得题解为D。

例题3:答案:C。

解题思路:定位此题为图形种类的变化,故思维圈定为某一或某几个图形的数量呈现规律性变化、每个图形总数量的恒定。

某一或某几个图形的数量呈现规律性变化:前五个图出现的六种图形的数量并未符合任何规律性分布,故此思维被否定。

浙江公务员数字推理专练题带答案

浙江公务员数字推理专练题带答案

浙江公务员数字推理专练题带答案数字推理是浙江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题型,综合考查考生数学基础和推理能力。

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浙江公务员数字推理专练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浙江公务员数字推理专练题(一)1.3, 2, 4, 3, 12, 6, 48, ( )A.18B.8C.32D.92.1, 4, 3, 12, 12, 48, 25, ( )A.50B.75C.100D.1253.1, 2, 2, 6, 3, 15, 3, 21, 4, ( )A.46B.20C.12D.444.24, 72, 216, 648, ( )A.1296B.1944C.2552D.32405.1.1, 2.2, 4.3, 7.4, 11.5, ( )A.15.5B.15.6C.15.8D.16.6浙江公务员数字推理专练题答案1.【答案】A。

解析:奇数项:3、4、12、48,为积数列;偶数项:2、3、6、(18),也为积数列。

故本题选A。

2.【答案】C。

解析:将原数列两两分组:(1,4)、(3,12)、(12,48)、[25,( )],每组后项等于前项的4倍,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25×4=100。

故本题选C。

3.【答案】D。

解析:两个一组=>(1,2)、(2,6)、(3,15)、(3,21)、[4,( )]=>每组后项除以前项=>2、3、5、7、(11),为连续的质数列。

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4×11=44。

故本题选D。

4.【答案】B。

解析:原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因此原数列未知项为648×3=1944。

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将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分开考虑。

小数部分:1、2、3、4、5、(6),为等差数列;整数部分:1、2、4、7、11,后一个整数是前一个数的小数与整数之和,2=1+1,4=2+2,7=4+3,11=7+4,故原数列未知项整数部分为11+5=16,原数列未知项为16.6。

最新-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 精品

最新-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 精品

201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解析浙江大学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请开始答题:1.理查德•比特纳把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借款人描述为“信用状况一塌糊涂,收入微薄,工作时有时无,没有租房史,也没有储蓄维持生活”。

银行把钱贷给这样一些人显然是不可行的,政府监管也是不得力的。

但美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穷人,或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以上文字的主旨最可能是:A.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B.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银行的次贷危机引起的C.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把钱借给了大量没有还贷能力的穷人D.美国政府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监管不够【答案】A【解析】结尾语暗示。

2.其实对于人生、道德、审美以及社会的解释,并无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提出问题的冲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便是所谓的“恰当学术”。

你可以嘲笑胡适浅薄,称其提倡的实验主义颇为浅陋,甚至不如学衡派所推销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精细,但没用,后者就是不如前者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

以上文字是在阐述:A. 现实与理论的关系B. 实验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关系C. 时代与学术的关系D. 人生、道德、审美与社会的关系【答案】A【解析】“满足这种历史需求的”、“适合那个时代中国人的趣味”都体现了理论要符合现实需求的特点,C项错误,胡适与学衡派为同一时代,对这两者的比较并不能体现出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3. 卡尔•波兰尼说,如果听任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及其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的数量和用途的唯一指导者,那将导致对社会的破坏。

就以商品而言,劳动力不可能被任意驱使、利用甚或舍弃而不影响刚好是这一特殊商品承担者的个人。

也就是说,在处置一个人的劳动力时,制度总是面对着“人”那个称号下身体、心理和道德的统一体。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 无管制的市场会破坏社会B.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C. 无管制的市场缺乏道德属性D. 劳动力不能被商品化【答案】B【解析】开头一句为引言,并非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