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_李智国
基于实体的耕地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关键技术探讨

基于实体的耕地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关键技术探讨Discussion on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Unified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Based on the EntityJIN Jian 1,2,HUANG Jingjin 1,2,GUO Weili 1,2,LI Xindong 1,CHEN Xiangnan 1,WEI Zhongyang 1,2,YANG Zhengbei 1,HUANG Yu 1,2(1.Guangxi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urvey and Monitoring,Nanning 530023,China;2.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Natural Resource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Ministry of NaturalResources,Nanning 530219,China)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vious problems such as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repeated contradiction of indicators,insufficient support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difficult sharing of result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we researche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unified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based on entity.Based on the natur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and the physical attribute of cultivated land,we discussed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ttribute classifi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unified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ultivated land entities,and proposed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hierarchical and classified data,the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 and 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Guangxi,we verified its feasibility.The next step should als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on,accelerate the research on 3D refined results management based on entities,provide intelligent service of knowledge graph,and fit the unified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document construction.Key words:cultivated land resource,cultivated land entity,unified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1.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广西南宁530023;2.北部湾经济区自然资源监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219)金健1,2,黄景金1,2*,郭伟立1,2,李新东1,陈湘楠1,韦忠扬1,2,杨郑贝1,黄妤1,2收稿日期:2022-11-22。
土地生态安全法治建设——论我国土地节约政府管制立法研究

论 我 国土地 节约政府 管制 立法研 究
王 文 革
( 海政 法学院经济法 系, 海 2 1O ) 上 上 0 l 1
【 内容摘要 】 有土地节约政府 管制 立法规 定比较零散、 现 不健全 , 大 多制 定于计 划经济 时代 , 且 无法 满足 节 约土地 的
实际需要 。改革对策主要 包括 : 合理配置 土地 所有权 、 管理权和 经营权 , 分别 由不同的权利 主体来行使 ; 高存量 土 提
在我国社会 主义条件下 , 行政管理职能是赋予国
自然 资源 。其 中土地 安 全 问题 已经 到 了形 势 逼 人 的 家政府 的行政权利 , 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 、 其 秩序和 地 步 。其 主 要 表 现 在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 地 荒 漠 化 加 稳定发展 , 土 管理方式具有强制性。所有权 管理职能 ,
造 即人 为扩 大 了交 易 成 本 和 交 易 费用 。三是 导致 地 方 城 市化 道 路 的 进 程 , 成 城 市 用 地 不 合 理 。 第 二 , 现 政 府在 土地 出让 中越 权 批 地 。造 成 城市 用地 系统 的 规 划 自身体 系 与 内容 不完 善 。第 三 , 行 的分 区规划 分 低 效率 扩 张 , 剧 了与耕 地保 护之 间 的矛盾 。据有 关 的制订 及 实施透 明度 不够 , 区规 划无 法得 到 民众 的 加 从 现 材料 披 露 , 省 越 权 批 地 总 计 竞 达 3 1 万 亩 之 认 同与支持 , 而 使 其 实施 效 力 大 打 折 扣 。第 四 , 某 .7 多。 …
进 行 分析 , 实现 土地 节约 利用 , 展循 环 经济 , 为 发 建立 作 为财 产所 有权 主 体 同 占用 城 市 土 地 资 产 的义 务 主 资 源 节约 型社 会提 供法 律对 策 。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科学研究,作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关键,其进展对于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评述近年来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进展,包括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土地政策与制度等方面,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了解土地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本文还将对未来的土地科学研究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预测未来的环境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监测技术方面,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精度。
这些技术能够获取更为详细的地表信息,为准确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驱动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分类和变化检测转向更为复杂的模型模拟和预测。
例如,基于元胞自动机(CA)和马尔科夫链(Markov)等数学模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模拟和预测。
这些方法能够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研究领域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地理学研究拓展到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丰富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内容,也提高了我们对这一复杂问题的认识水平。
然而,尽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毒死蜱、乐果和吡虫啉对白符跳回避行为的影响

污染物对土壤动物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 1 仪 器与 试 剂
2 . 1 3种农 药对 白符跳存活率的影响
如表 1 所示 , 对 照 组 最 终 存 活 的平 均 数 量 为 9 . 6 0头 , 试
验组 除吡虫啉和毒死蜱 的最高浓度组 以外 , 其余各组存 活率 均高于 9 0 %, 符合试验和分析要求 。
理学研究 中。
关键词 : 白符跳 ; 农药 ; 回避行为 ; 生态毒 理 中图分 类号 : X 8 3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3 ) 1 0— 0 3 0 1 — 3 0 3
生态毒理学研究化学 物质对生 物体 的影 响时 , 在 理想情 况下 , 每一种化学物质在释放至环境之前 , 应对每一种动物进 行测试 , 实际 中不可能做到 , 因此折中的办法是选 择其 中重要 的毒性 高的物质对有代表性的物种进行 测试 。随着人类活动 对环境干扰的增加 , 以及对污染物排放条件 的控制更加严格 , 人们在不 断寻找可 以进行环境毒理学评价的模式生物 。土壤 生态毒理学 中广泛 使用的生物类群包 括蚯蚓 、 线 虫、 跳 虫等 , 因为它们对污染物敏感 , 且在实验室 中易 于培养 , 室温下世代
起跳虫显著 的回避反应 ( P< 0 . 0 5 ) 。跳虫对于 3种农药 的敏感性依次 为乐果 >毒死蜱 >吡虫 啉。因此在毒理学研 究 中, 除了常用的死亡率和繁殖率测试外 , 有必要建 立一套评 估行 为反 应的测试标 准 , 在研 究农药等有 毒物质对跳虫 的 影 响时 , 可以提供更多毒性信息 ; 并且相 对于标准的 I S O试 验 , 回避行 为试验耗 时较短 , 结果直观 , 可被更 多应用 于毒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风险”研究比较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与“土地生态风险”研究比较谢正峰【摘要】The studies about land ecological safety and land ecological risk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concept, evaluation method and research content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 1 ) land ecological safety and land ecological risk are two concepts with clos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The two concepts are uniform in the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bjective. Land ecological safety focuses on the health of land ecological system, but Land ecological risk emphasizes the possibility and consequences of land ecological system damage with land use as the sources of risk; (2) To the evaluation of land ecological safety and land ecological risk,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evaluation and their key distinction is the choice of indexes; (3)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re is much repetitive but less applied research output of evaluation. A suggestion of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land ecological safety and land ecological risk was put forward.%运用文献分析法,从概念、评价方法和研究内容等3方面对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生态风险研究进行了比较。
我国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方法探讨

我国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方法探讨
田克明;王国强
【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5(024)004
【摘要】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等.目前,我国土地生态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国民健康,而且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声誉.文章在分析我国农用地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总页数】4页(P79-82)
【作者】田克明;王国强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量工程系,河南,焦作,454003;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杨建波;王国强;王莉;孙少仓
2.县域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J], 杨建波;王莉;樊朋;李蔚兰
3.河南省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探讨 [J], 田克明;王国强
4.山东省农用地数量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J], 侯洪升
5.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探讨 [J], 王建国;单艳红;杨林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空间与经济发展典型要素时空匹配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第35卷 第3期2021年3月Vol.35 No.3Mar.,2021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绿色空间指环境中的任何植被,包括山地、丘陵、水体、矿野地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等空间的总称[1]。
其内涵包括城市内部的各种园林绿地所构成的城市空间与城市郊区的林地、农田和河流水系等空间双重意义,这既符合“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又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协同发展的需求[2]。
绿色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辅助功能,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3-4]。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土地整治向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下优化、提升国土空间功能和质量,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打造美丽生态国土[5]。
以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功能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方向,其工作内容包括化解国土空间结构布局矛盾和调配国土空间结构要素比配。
绿色空间对环境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绿色空间的组成结构、时空演化规律及规划布局的合理性[6]。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加剧的背景下,调节绿色空间与城市扩张、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环节。
绿色空间研究是进行城市规划、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关绿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绿色空间遥感信息提取。
陈志强等[7]以ASTER和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福州市和台北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信息。
随着影像数据获取方法的不断丰富,杨柳等[8]以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像元统计特征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两种方法,对宁波市部分区域进行绿色空间信息快速提取。
(2)景观格局研究。
赵海霞等[9]以南京市绿色空间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研究其演变机理。
国土空间治理创新与空间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

国土空间治理创新与空间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国土空间,促进空间生态资源的深度价值化,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国土空间治理的创新路径,以及空间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国土空间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国土空间治理和空间生态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分析当前国土空间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包括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空间布局不优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
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土空间治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推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
随后,本文重点研究空间生态资源的深度价值化问题。
从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个维度出发,分析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的内涵和路径。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探讨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的有效模式和机制,为我国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总结国土空间治理创新与空间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政策建议和实施策略。
通过推动国土空间治理创新,实现空间生态资源的深度价值化,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生态安全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国土空间治理的现状与挑战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国土空间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国土空间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变化的需求。
因此,对国土空间治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明确面临的挑战,对于推动国土空间治理创新与空间生态资源深度价值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状来看,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在制度设计、政策实施、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治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缺乏统筹性和协调性,导致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空间利用效率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12期2007年12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 i na Sa fety Sc i ence Journa lV o l.17N o.12D ec.2007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李智国1,2讲师杨子生2教授(1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昆明6500912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昆明650221)学科分类与代码:620.1030中图分类号:X171;F301.24文献标识码:A=摘要>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
从而指出,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动态评价和研究框架及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以及研究区域和对象狭窄等原因限制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及其框架体系构建、建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体系和加强土地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土地持续利用;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中国R 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Eco l og ical Security i n Ch i naLI Zh-i guo1,2,L ecturer YANG Z-i sheng2,Prof.(1A sian I nternationalR ivers C enter,Yunnan Un i v ersity,Kunm i n g650091,Ch i n a2Institute of Land&Resources&Sustainable Deve l o p m en,t Yunnan Un i v ersity ofFinance&Econo m i c s,Kunm ing65022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 y analyzes the connotati o n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 ity and its three categories. Secondly,it su mm arizes the basic theory about i,t wh ich inc l u des m an-land relationsh i p t h eory,susta i n-ab le deve l o pm ent t h eo r y and basic theory o f re levant d isc i p li n e.Thirdly,it revie w s t h e research pr ogress on the four aspects o f land ecosyste m security and land eco log ica l serv ice value,l a nd ecology assess m en,t land eco l o g ical plann i n g and design and driv i n g forces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ity change.It is po i n ted out that the study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ity is greatly li m ited i n breadth and depth due to t h e deficient re-search on basic theor y,dyna m ic assess m en,t research fra m e w ork,the syste m ofm on ito ri n g,early-w ar n i n g and decisi o n-support and the narro w ness o f researching reg i o n and objec.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 m s, so m e m easures are proposed inc l u d i n g strengthening t h e study on land ecological disc i p line,bu ilding the fra m e w ork syste m for land eco l o g i c al security,estab lishing t h e syste m ofm on itoring,earl y-w arning and de-c ision-support for reg i o na l l a nd eco l o g ica l security and strengthen i n g t h e m anage m ent fo r land eco l o gy.F i n ally,the f u ture develop i n g trend about land eco log ical security is prospected.K ey words:land ecological secur ity;susta i n ab l e use of land;m an-land relationsh i p;susta i n able developm en;t research prog ress;China*文章编号:1003-3033(2007)12-0005-08;收稿日期:2007-07-11;修稿日期:2007-11-300引言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和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发挥。
然而,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也在不断拓展的情况下,由于一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及其相关的灾害以及土壤污染等一系列土地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极为突出。
人们高度重视如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不得不审视作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土地的生态价值和功能。
区域生态安全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或生态条件)安全为主体[1],而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最主要自然资源之一[2],健康的土地生态功能是维系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
因此,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也逐渐受到了相关人员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笔者从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入手,总结和提炼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并在就近年来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些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土地生态安全的认识和关注,为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1基本概念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来源于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安全0的研究[3]。
围绕土地的/安全0问题研究,其概念也相继出现多种,主要包括:土地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土地健康。
归纳众多学者的观点,从概念内涵看,土地生态安全(有的称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或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有的称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定义,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强调土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例如:土地生态安全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没有或少受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状态,包括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且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核心基础,即没有土地的自然生态安全,土地所处的整个系统环境就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4]。
类似的还有刘勇等[5]和郭凤芝[6]提出的定义。
而李小玲提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指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其弹性恢复力限度内处于不受或少受威胁与破坏的动态平衡状态0的定义则强调了土地生态安全随时间变化和源驱动力的动态性[7]。
第二类是强调土地资源(或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稳定的生态服务或保障能力。
例如: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土地资源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稳定的供给状态和良好的保障能力[8)9],它所体现的是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始终处于一种有效供给状态,即在动态上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世代人发展的需要[10]。
第三类是上述两类的综合,即在确保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条件下强调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
例如: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土地生态环境系统既能保障人类社会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其结构与功能的状态与变化态势不被损害的状态[11]。
类似的还有梁留科[3]、毛良祥[12]、王楠君等[13]提出的定义。
有的学者还提出土地健康的概念[14],但其本质仍属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
刘勇认为,生态健康反映了系统内在的结构、功能等的完整程度和所具有的活力与恢复力状态,健康的土地生态系统并不一定是安全的,需要与土地生态系统所处的风险状态相联系。
从宏观上讲,生态系统安全应由系统健康来表征[15]。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差别在于,前者着重于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安全性及其为人类所提供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
而土地资源安全的着眼点是保证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数量稳定、质量良好,能够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5,16],更强调土地作为资源的本质属性。
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经济安全状态直接影响国家的金融和财政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7]。
土地资源安全的状况及其与各种资源相#6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i na Safety Sc ience Journal第17卷2007年互作用的结果是影响整个资源安全体系稳定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受传统的经济价值观中资源无价值观念及其理论、政策上的表现的影响,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环境恶化,极大地削弱了经济发展基础[18]。
因而必须强调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经济安全性功能。
但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看,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19],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是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关注区域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扰动环境敏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加强脆弱类型土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调控,是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