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默写(2)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词

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词

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词
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词
导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高中必修二古文名句默写

高中必修二古文名句默写

必修二古文默写
1.桑之未落,。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反是不思,!
2.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3.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

4.涉江采芙蓉,。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忧伤以终老。

5.对酒当歌,!,去日苦多。

,忧思难忘。

?唯有杜康。

,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

6. ,池鱼思故渊。

,守拙归园田。

榆柳荫后檐,。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7. ,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
娱,。

夫人之相与,。

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
托,。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8.举酒属客,,。

,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其声呜呜然,,,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蛟,。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
穷。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惟江上之清风,,,目遇之而成
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班级:姓名:1..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1.《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经采薇》中,用起兴的手法表现薇菜柔嫩的样子的句子是: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4.《诗经采薇》中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戍卒归途上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的情形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5.《诗经·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6. 《诗经·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7. 《诗经·采薇》以哀景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1.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总结(一)《壁赋》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

概括了在攻破**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

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10。

写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

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召唤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

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

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0。

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1.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篇一过秦论曹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于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高中语文必修二(2)默写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2)默写答案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5、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6.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7.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8.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1.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2.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1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1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练(含答案)一、《氓》(诗经)1.诗中直接表现女主人公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XXX。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

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二、《采薇》(诗经)1.《采薇》中写出XXX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经•采薇》中,用起兴的手法表现XXX柔嫩的样子的句子是:“XXX,XXX亦柔止。

”4.《诗经•采薇》中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5.《诗经·采薇》中写XXX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是:“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6.《诗经·采薇》中以XXX写哀情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7.《诗经·采薇》以哀景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涉江采芙蓉,XXX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XXX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离骚》(XXX)1.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XXX厚。

高二必修二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二必修二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二必修二语文必背古诗词1.高二必修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篇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王勃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逍遥游·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默写
命题:黄可
注意:本试卷分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和补写名句默写试题。

共63道题(90空),请选择你会写的75空填入,每空2分,满分150分。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 。

(《荷塘月色》)
2. 层层的叶子间,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荷塘月色》)
3. 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荷塘月色》)
4. 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荷塘月色》)
5. 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得到了一条教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6. 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7. 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8. 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9. 通过动作表现女子对所恋之人朝三暮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10. 男方派车前来迎娶过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11. 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12. 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憔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氓》)
12. 告诫女子不要坠入爱河的句子:
(《氓》)
13. 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氓》)
14. 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氓》)
15. 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的句子:
(《氓》)
16. 用两个比喻表现女子痛苦没有穷尽的句子:
(《氓》)
17. 表现女子下决心与那男子隔断感情上的联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氓》)
18. 描写洞箫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赤壁赋》)
19. 抒发人生短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20. 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句子:_ (《赤壁赋》)
21. 写水兼写风,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的句子(《赤壁赋》)
22.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的句子(《赤壁赋》)
23. 具体描写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24. 描写秋江浩瀚无边,浑然一片的夜景的句子(《赤壁赋》)
25. 描写游人“泛舟”感受的句子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26. 描写作者“狂歌”的句子(第二段)________ (《赤壁赋》)
27. 描写赤壁地理位置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28. 描写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赋诗的句子(《赤壁赋》)
29. 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的句子(《赤壁赋》)
30. 阐发变与不变这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31. 描写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
赋》)
32. 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 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

33、 《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的句子: 34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 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 句子
35、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 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3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 的句 子 37、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是:
38.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 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 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 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 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 是:
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 《离骚》)
45、 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离 骚》)
46、 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离 39、
40、 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
(《离骚》)
41

是: 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 《离
42、 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离骚》)
是:
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
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离骚》) 43、 44

是:
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 。

(《离
骚》)
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 。

今我来思,。

(《采薇》)
48、君当做磐石,。

,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并序)
49、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并序)
50、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51、何以解忧,。

(《短歌行》)
52、青青子衿,。

(《短歌行》)
53、,食野之苹。

(《短歌行》)
54、,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5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往有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
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56、“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
出,而记游者甚众”;
57、“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
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58、“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应“入之
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9、“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60、“有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亦不能至也。

” 贝U 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1、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
“物”才能实现。

62、“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63、“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无悔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