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治与防等

合集下载

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了规范血脂管理,提高临床医生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我国发布了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血脂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2020中国血脂管理指南的主要内容1.血脂异常的定义和分类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异常升高或降低,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和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2.血脂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血脂管理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

3.血脂异常的治疗目标和方法治疗目标: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心血管风险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4.血脂管理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血脂异常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孕妇等。

5.血脂检测的指标和频率血脂检测指标包括:TC、TG、HDL-C、LDL-C、脂蛋白a、脂蛋白b等。

检测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心血管风险程度,定期进行血脂检测。

三、血脂管理的实用性建议1.生活方式的调整(1)合理膳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肪乳制品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

(2)增加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3)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2.饮食建议(1)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适量摄入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减少摄入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炸食、肉类加工食品等。

3.运动建议(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血脂异常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血脂异常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血脂异常的症 状和治疗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血脂异常的症状 02 血脂异常的病因 03 血脂异常的诊断方法 04 血脂异常的治疗方法 05 血脂异常的预防措施 06 血脂异常的日常护理
XX
PART ONE
血脂异常的症状
轻度血脂异常症状
轻度血脂异常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可能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 轻度血脂异常还可能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在运动或疲劳后。 轻度血脂异常也可能引起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症状,如视力模糊、眼前发黑等。 轻度血脂异常还可能引起一些与皮肤相关的症状,如皮肤干燥、瘙痒、黄色瘤等。
并发症症状
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引起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血脂异常患者容易出现疲劳、头晕、胸闷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XX
PART TWO
血脂异常的病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原因
XX
PART SIX
血脂异常的日常 护理
定期检查
血脂水平监测:定期检查血脂水平,了解自己的血脂状况 身体状况评估:通过体检和健康评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患病风险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预防措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中度血脂异常症状
轻度乏力、头昏 黄色瘤、角膜弓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持续存在的高胆固醇血症 持续存在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重度血脂异常症状
眼睑黄色瘤:由于脂质沉积在眼睑部位,形成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块
角膜弓:血脂升高导致角膜边缘出现一圈灰白色的环状改变 视力下降: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 脂肪肝:长期血脂异常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中沉积,形成脂肪肝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pdf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pdf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一、血脂异常概述血脂异常是指血脂水平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二、血脂异常的分类和诊断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血脂异常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2.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7mmol/L。

3.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诊断血脂异常时,应综合考虑个体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疾病风险、家族史等因素。

对于高危人群,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对于一般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三、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9.3%,预计未来还将继续上升。

四、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2.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均可导致血脂异常。

3.其他疾病的影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等疾病均可影响血脂水平。

4.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血脂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五、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2.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异常较严重或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在调节血脂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施治。

4.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 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的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 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
• 参考了国际范围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 •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
2.26~5.65 mmol/L(200~500 mg/dl)时,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 • 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血脂指南建议:非HDL-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
防和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
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表达单位
• 按国家标准为mmol/L或g/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其相互转换系数如下:
血脂与 脂蛋白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 点
血脂异常筛查
血脂异常治疗原 则
调脂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血脂异 常的管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血脂检测项目
血脂异常分类
总体心血管风险 评估
治疗性生活方式 改变
血脂异常治疗的 其他措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95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 937-53.
ASCVD危险评估流程(3/3)
• 10年ASCVD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者进一步评估余生危险,以便识别出中 青年余生ASCVD危险为高危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 ASCVD的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者具有以下任意2 项及以上危险因素 者,定义为余生风险高危:

血脂异常防治

血脂异常防治
双桨并用 双管齐下
+ 降压
调脂
降压+降脂=效果更明显
血压
+
总胆固醇
=
减少10%
减少10%
冠心病事件
减少45病

高血压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危害
具有相同的可预 防性危害因素
血脂异常的 防治
心脑血管病是中国人死亡排 名第一位
3
血脂异常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TC
胆固醇
TG
甘油三酯
HDL-C
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什么是血脂异常
TG
LDL-C

HDL-C
TC
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异常的危害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偏瘫 猝死
血脂异常的危害
冠心病
高血压
脂肪肝
脑中风
动脉粥样 硬化
肾功能 衰竭
下肢坏死
视力下降 失明
2
血脂异常相关疾病
冠心病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限制富含脂肪的食物
动物油
建议多摄入的食物
生活方式改变时调脂治疗的基础
药物治疗
• 他汀类(他汀之父-远藤章)
•…
• 中成药 • 新药
中国人血脂异常特点—边缘升高为主
中国人血胆固醇水平偏低
东方人群和西方人群在日常膳食、生活方式、遗传基因等 存在较大差异,且东方人群的血脂基线水平低于西方人群, 因此,大多数人不需要大剂量用药,因为大剂量药物增加 不良反应,对于中国人应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剂量。
谢谢
没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10年内 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和冠心病患者相同
糖尿病=冠心病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指南,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血脂异常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指南,并列出一些必要的建议,以便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

一、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肪物质的含量异常高或异常低,主要包括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其合成、转运和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二、如何防治血脂异常?(一)改变饮食习惯1.少食高脂、高热量食物。

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奶油类面包、蛋糕、甜点等。

2.要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摄入。

如:鱼、瘦肉、禽类、蛋类、豆制品、莎莎酱、杏仁、芝麻等。

3.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如:米、面、面包、土豆、玉米等。

(二)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重建健康的身体,提高自己的代谢率,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

每天坚持30-60分钟的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三)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戒烟、限酒可以显著降低特定风险因素。

情绪紧张还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胆固醇代谢难以达到平衡状态。

(四)药物治疗如果想要控制血脂,改变饮食和运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那些异常严重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医生会根据血脂异常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搭配检查在检查血脂和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之前,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可能会建议您进行一些搭配检查,以确保您的整体健康水平正常。

以上就是关于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详细介绍,我们要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

如果您发现自己有血脂异常或其他身体不适,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时接受治疗。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检测频率: 20岁以上者: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每3-6个月测定一 次血脂 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入院时或24小 时内检测血脂
NCCDw
心血管病是主要死亡原因
25%
23%
20%
22%
21%
2000年死因顺位
15%
10%
5%
0% 心脏病
癌症
中风
3.20%
3.10%
1.50%
肺炎
传染病 糖尿病
NCCDw
主要心血管疾病死亡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脑卒中 冠心病 高血压病 风心病 其他
2000年中国心血管病分死因死亡人数(万人)
NCCDw
全球疾病死亡现状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艾滋病 结核病
疟疾心血管病
癌症
COPD 糖尿病
2005年全球归因死亡全年龄组预计数
NCCDw
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持续上升
NCCDw
心血管疾病是头号杀手
我国约80%的城市居民和70%的农村居民 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 病,仅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导致300万人死亡 ,占全部死亡原因的40%左右,是我国居 民的头号杀手。
(35-59岁人群)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33.1 24.0 17.6
男性
31.7 27.1 19.2
女性
1982-1984 1992-1994 1998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V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V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V1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重要性不言而喻。

血脂异常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肥胖或者糖尿病等疾病。

在这篇文章中,将详
细阐述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关键内容。

一、血脂异常的概念和危害
1.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2. 血脂异常会导致心血管病、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二、血脂异常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1. 血脂异常根据不同的脂质类型和含量进行分类,包括总胆固醇、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2. 诊断标准根据人群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标准。

三、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治疗
1.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首选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

2. 药物治疗包括降脂药物和控制胰岛素等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
使用。

四、血脂异常防治常识
1. 健康饮食是预防血脂异常的重要方面,应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2. 每天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脂,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于调节血脂也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通过本文对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重新整理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血脂异常的相关知识,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异常的治与防等
作者:
来源:《老友》2012年第02期
血脂异常的治与防
甘油三酯是最重要的血脂测定指标之一,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共同作用血脂测定的基本项目。

其诊断标准为:空腹(禁食12小时后)甘油三酯在1.70毫摩尔/升以下为合适水平:1.70~2.25毫摩尔/升为临界水平:≥2.26毫摩尔/升为异常。

甘油三酯过高可能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心血管病的一个警示性标志和信号,且高甘油三酯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与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促进白蛋白尿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所以,要防治心血管病,必须防治甘油三酯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

患者如何了解自己的甘油三酯水平呢?去医院进行空腹采血化验即可得知。

为了保证采血数据的准确性,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甘油三酯等血脂测定分析前诸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①血脂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

②测定前24小时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③如血脂检测异常,在进一步处理前,应在两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测定,但每次至少要相隔一周。

④检测甘油三酯前需至少禁食12小时后采血。

⑤除卧床不起者外,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抽血前受检者至少应坐位休息5分钟。

⑥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使用不应超过1分钟。

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近半个世纪以来,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心,其中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治疗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石。

轻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他汀类药物可以使血甘油三酯水平恢复正常,但较高的甘油三酯水平则需要使用贝特类、烟酸类药物或ω-3脂肪酸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这是降低甘油三酯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药物只是辅助性手段。

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的措施、方法和步骤是:①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体重降低5%~10%,甘油三酯可降低20%左右。

按照国人标准,体质量指数(BMI)≥24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应力争达到BMI正常化,或1年内使体重降低至少10%。

②合理饮食。

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摄入、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可使甘油三酯降低20%~50%。

③限制饮酒。

酗酒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常见原因。

甘油三酯严重升高者应戒酒:其他患者应将每日酒精摄入量控制在30克(男性)与20克(女性)以下(酒精摄入量[克]=饮酒量[mL]×酒精度数[%]×0.8)。

④适量运动。

建议每日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次,包括快走、慢跑、骑车、游泳等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

超重或肥胖者应进一步增加运动量。

⑤戒烟。

虽然戒烟对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风险。

总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治疗和预防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基石。

百岁老人常吃啥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11年7月1日,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8921人,比上年百岁老人总数净增加5228人,增幅为10.69%。

专家总结了寿星长寿的共性规律:一是心态平和。

凡事顺其自然:二是粗茶淡饭,生活俭朴;三是勤劳好动,终身劳作:四是子女孝顺,家庭和睦;五是居住地环境、水质和气候特殊;六是有遗传因素,家族长寿。

除上述这些共性规律外,寿星们的长寿秘诀在哪里?世界长寿之乡调查团、复旦大学如皋长寿研究所对世界第六大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的百岁老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了一些简单的长寿秘诀。

油菜是最佳长寿菜。

如皋老人最爱吃的蔬菜是青菜(南方叫小白菜或马耳朵菜,北方叫小油菜)、韭菜、菠菜;最爱吃的主食是玉米、荞麦、大米:近八成百歲老人喜欢早晚喝粥。

如皋的百岁老人有“两粥一饭”的习惯,早晨喝粥可以调节脾胃,晚上喝粥补肾效果甚佳。

需要注意的是,煮玉米粥时,最好放一些小苏打。

此外,玉米粥和大米粥要混着吃,以免营养单一。

八成老人爱喝白开水。

百岁老人们最爱吃的副食是鸡蛋、牛奶、鱼虾:其中78%的人平时喝白开水,10%喜欢喝淡茶。

家家户户都养花。

大多数百岁老人劳作不停,肥胖者少:90%的百岁老人睡眠质量高,72%的百岁老人有午睡习惯。

家家户户都养花。

知足常乐是长寿方。

94%的百岁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

大多数老人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我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的情况还算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