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判定及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常见电梯故障及事故成因分析

常见电梯故障及事故成因分析

常见电梯故障及事故成因分析1、电梯门系统故障及事故一般来说,一部正常的电梯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重复次数最多的动作便是开门和关门,电梯这样的工作性质导致了在一部电梯当中,电梯的门锁运动永久是最为频繁的。

因此,电梯门系统的老化速度将会远远高于电梯的其他组成部分,而一架电梯的电梯门一旦产生老化,就很有可能导致电梯门锁不能进行正常的开门和关门运动,并且电梯当中的相关爱护设施的动作判定也会变得不行靠。

1.1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梯门系统的老化,可能会消失电梯既不能关门,也不能开门这一现象,一旦消失这种状况,可能的缘由是门机电路熔断器在运行过程中熔断或者过松引起的,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熔断器进行更换或者重新拧紧。

若是由于门机传送皮带打滑而导致的电梯门不能开门和关门,则需要针对皮带进行更换或拉紧。

1.2 电梯到达站平层之后,电梯门长时间无法打开。

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可能是由于电梯的二级开门限位开关受损,导致电梯当中的开门继电器无法正常进行通电,从而导致电梯到达站平层之后仍无法开门。

消失这一状况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开门区域当中的继电器破损,导致电梯当中的开门掌握继电器无法进行闭合,电梯当中的常开触点始终处在断开状态,电梯门不能进行正常通电,导致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门。

1.3 乘客在电梯内按下关门按键之后,门却无法正常关闭。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缘由可能是电梯的关门按键接触不良或者按键损坏,也有可能是由于电梯三级关门限位开关破损,让电梯当中的关门继电器无法正常的通电,同样也可能让电梯无法关门。

还可能是由于电梯当中的关门继电器无法正常通电,启动开门继电器受到破坏,电梯当中的常开触点始终保持断开状态,不能正常进行通电。

电梯当中的平安触板或者光幕产生错误能,都有可能导致乘客已经按下关门按键,但是电梯门无法关闭这一现象发生。

1.4 乘客已经按下所需要达到层数后,尽管门已经关闭,但是电梯箱迟迟无法进行移动。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第一篇: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

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

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电梯常见事故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看工地时(非安全检查)偶尔用手扒了一下安装好的厅门,竟然把门扒开了,我立即与工程项目主管一起检查了这个建筑工地上其他楼层的厅门,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厅门可以扒开。

我们立即电话通知了安装队长,告诫他必须立即整改并附工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通知了公司上级主管。

我们知道,经常有建筑工人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从扒开的厅门门口掉入井道身亡。

我们当时想到,如果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施工人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电梯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电梯典型故障案例分析

故障1 某PLC控制双速电梯,总烧PLC供电回路的2A保险(控制柜上的,非PCL内部的保险),不定时间,没有规律。

在检查并通过更换证明PLC机没有问题的前题下,维修人员将2A保险换成3A。

该保险不断了,开始烧电源变压器(提供110V,24V)初级回路4A保险,并且有时在电梯运行中将底层的总闸60A空开顶掉。

此情况持续了1个多月,找不到原因。

故障点是24V直流电源整流桥后的虑波电容虚接了。

该电容在电源变压器上接线端子板的下面,比较隐蔽。

分析电容相当于一个大的负载,当电容虚接时,等同于瞬间短路,在回路中产生较大的电流。

该用户电梯供电线路又是铝质导线,阻抗大,电流大时线路的压降大,使电梯的电源输入电压瞬间降低。

为了一定的功率维持,各用电回路的电流必然加大,故烧24V回路保险是理所当然的了,而开始时PLC机回路因保险阻值小先行烧断。

至于顶掉总闸,也是由于电梯运行中电流较大,瞬间断路时回路中的保险偶尔没来得及烧,空开可能先掉了,这也与该空开较陈旧,跳闸电流值已不准确有关。

故障2 某品牌调频电梯,一直运行正常。

2006年入冬后常常“死机”(电梯电脑保护),需垃闸停电再送电才能继续运行。

该故障尤其在早晨刚上班时出现较频繁,往往一起车就保护。

而经过多次拉闸、送电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而下午一般很少出故障。

电脑保护故障码提示,检测出速度曲线与速度反馈之差超过了规定值。

解决方法时将减速箱齿轮油放了,更换新的油后连续几天再也没有发生上述故障。

分析根据现象直观地判断应该与气温有关,因为该电梯所在机房与室外差不多。

开始时怀疑是某个元器件不可靠了,尤其旋转编码器,别的现场曾发生过气温低时不能用的情况,但更换电子板、码盘外安放电暖气等措施都没有效果。

事实上,更换下来的旧油与新油粘度看上去差不多,而就是这一点差别导致了上述故障。

以前有台长期搁置的电梯冬天首次使时,发生过抱闸打开后电动机嗡嗡响却一点都不转的现象,也是由于齿轮油的缘故。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一案例1: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楼到1楼去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检修,故而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楼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楼层门徐徐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落底坑,当场死亡;事故分析1管理上有缺陷;电梯驾驶系特种作业,该厂对电梯驾驶员没有进行严格正规的技术培训;电梯的安全使用规程虽有,但没有挂出,乘电梯比较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2违章作业;电梯司机在电梯未到位,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案例2:本市某街道刃具厂有一台按钮选层自动门电梯,层门机械锁经常与轿厢门上的开门刀碰擦,又不能彻底修复,经常带病运行;有一天电梯驾驶员脱岗,3名工人擅自将电梯从3楼开往1楼;经过2楼时,电梯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运行;轿门打不开,呼叫又无人听到,因而3个人当中有1人从安全窗爬出去;为了站立方便,该工人又将安全窗盖好;他一只脚踏在轿顶上,另一只脚踏在2楼层门边进行检查修理;突然电梯上升,将此工人轧在轿厢与2楼层门之间,当场死亡;事故分析1职工无证驾驶,不懂得电梯性能和操作规程,又违章上轿顶,不切断电源并且将安全窗覆盖好接通电源,在轿顶用手使层门电锁复位时,电梯在来层区自动平层,导致该职工被轧死;2该厂对电梯的管理不严,电梯经常带故障运行;无必要的安全制度,因而造成电梯驾驶员经常离岗,职工擅自驾驶和修理电梯;案例3:某市级医院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在操作运行的过程中,驾驶员经常擅自离开岗位且不关闭层门和切断电源;一天一名老年勤杂工为帮他人挂号,发现4楼电梯层门敞开,驾驶员不在,就擅自将电梯驶到1楼,然后离开轿厢前去挂号;此时电梯驾驶员发觉电梯被他人开走,找到1楼将电梯仍开回4楼;老工人挂完号急匆匆来到电梯处,发觉层门已关闭,急忙掏出“△”钥匙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踏空坠落底坑而昏迷,长时间无人发觉造成窒息死亡;事故分析1该院对特种设备管理混乱,无必要的规章制度,电梯驾驶员在擅离岗位后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造成其他职工擅自动用电梯,并且电梯“△”钥匙流散在外没有追查;2老工人思想不集中,进入轿厢前没有看清电梯是否在该层站的井道内,致使踏空坠落底坑,造成事故;案例4:某市某针织品进出口公司办公大楼有一台XH型信号电梯,经常快车开不出,虽经修理但没有彻底修好,时好时坏,带病运行;一名电梯女驾驶员无操作证公休后第一天上班,将电梯开往10楼冲开水、下厕所;女驾驶员离开岗位后,一名职工欲乘电梯下楼,但开不出,于是利用应急按钮开慢车,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驶向1楼;女驾驶员回来后看到层门开着误认为电梯还在该层,结果一脚踏空坠落停在1楼的轿厢顶部,当场死亡;事故分析1这例事故是因驾驶员无证操作擅自离岗去冲开水、上厕所,造成一职工进入电梯,在不懂操作程序的情况下,启动一职工进入电梯,在不懂操作程序的情况下,启动电梯使轿厢驶离原层站而引起的;2电梯设备带故障运行,驶离层站后层门仍敞开;该驾驶员进入轿厢,未看清轿厢是否在本层站而盲目闯入,坠落身亡;案例5:某机关大楼有一台手柄操作手开门电梯,载重量为1t;某日会议结束,电梯驾驶员将8楼与会人员分批运送下楼;开始电梯驾驶员尚能严格控制人数,每次乘载13人,但到最后,发现还留下17人,驾驶员认为没有必要再分2次运送,故而多载4人;在向下运行时,驾驶员略感到电梯速度有所加快,他开始没有在意,也没有采取措施;待到感觉不妙时,电梯轿厢已快速向下沉底,与缓冲器相撞后,再反弹起来,轿厢受到剧烈的震动,轿顶的装饰脱落掉下,使轿厢内多名乘客受伤;事故分析1.电梯驾驶员没有自始至终严格控制轿厢的载重量,超载行驶;2.电梯驾驶员当发觉电梯行驶速度有加快的情况,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造成了伤害和设备事故;案例6:某冷库事故发生的当天维修人员正在进行电梯检修保养,驾驶员在轿厢内待命;此时,该库一医务人员见电梯停在4楼,便进入轿厢欲乘电梯到1楼;电梯驾驶员对他说明,现在正检修,不能载客;这个医务人员纠缠不休,非要乘梯;驾驶员情面难却,未坚持原则;只好一面按轿内指令按钮,一面通知机房维修人员,需启动电梯;此时,电梯已经下降;维修人员发觉电梯运行,感到不安全,立即切断电源,电梯轿厢在降至4楼与3楼之间停止运行;电梯驾驶员打开轿门和层门观察轿厢实际位置,发现轿厢底比3楼层面高出1.6m 左右,正准备关上层门与轿门该医务人员立即阻止说算了我自己跳出去说完弯腰朝外一跳在着地的一瞬间因重心不稳向后一坐翻落底坑造成死亡;事故分析1该库对电梯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有章不循,检修人员与电梯驾驶员配合不好.2电梯在维修时应在层楼处挂告示牌说明电梯正维修保养不能装货或载客3电梯驾驶员对医务人员情面难却,不能坚持原则.4发觉电梯离层站1.6m时,未及时制止医务人员向下跳,因而造成该医务人员坠落底坑而死亡.。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是指因电梯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由于电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电梯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一起电梯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启示。

案例概述:大厦的一部电梯事故导致了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剧。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是由电梯制动器故障引起的。

当时该部电梯内乘坐了10人,电梯突然失控并以很高的速度下坠,最终坠入地下室。

首先,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制动器故障。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电梯的乘客在停止状态下不受干扰。

而该起事故发生时,电梯制动器明显失效,导致电梯失去控制,最终坠落。

其次,电梯事故的发生也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有关。

根据调查发现,在该大厦的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中,并未对电梯制动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这使得潜在的故障无法被及时发现和修复,最终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再次,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也存在一定问题。

据目击者称,当电梯失控下坠时,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并未迅速采取措施,导致救援工作延误。

这对于在事故中受困的乘客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教训:首先,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将电梯制动器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停用电梯并进行维修。

其次,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计划。

每部电梯都应有定期维护和巡检的计划,并且要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

再次,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后,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和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制动器故障、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探讨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案例:2019年某城市商业中心电梯故障某城市的一座商业中心,一天中午发生了一起电梯故障事故。

当时,一名女性乘客在电梯内,突然感觉电梯停止运行,随后出现了剧烈晃动的情况。

乘客们惊恐万分,纷纷尖叫,导致现场一度混乱。

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梯恢复正常运行,但乘客们的心理创伤不可避免。

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经过初步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电梯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

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零部件磨损,从而引发故障。

在这起事故中,电梯的控制系统和传动装置出现了故障,导致电梯停止运行。

2. 维护不到位: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

然而,由于商业中心管理者的疏忽,电梯的维护工作没有得到及时的执行和跟进。

长期以来,电梯的维护记录不完整,导致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

3. 应急措施不当: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商业中心的应急措施并不完善。

在这起事故中,乘客们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安抚,导致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

商业中心应该在电梯故障发生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并对乘客进行安全疏散和救援。

应对措施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商业中心管理者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保养电梯,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2. 完善应急预案:商业中心应制定完善的电梯故障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

在电梯故障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同时对乘客进行安抚和疏散,确保他们的安全。

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对于乘坐电梯的公众来说,他们也应提高安全意识。

在乘坐电梯时,要注意遵守相关规定,不要超载、乱动或者故意破坏设备。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在遇到危险时及时寻求帮助。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简介: 1.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
规则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管理,承担特 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主体责任。
• 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与节能责任主体 ,体现谁使用、谁得益、谁负责的原则;
• 特种设备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 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 从其规定或者约定。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的类别、品种、 用途、数量等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
地方政府规章:
《**省**安全监察办法》
4.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技术规范是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作用是把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原则规定具 体化,提出特种设备基本安全和节能要求。
以“TSG”为形式的技术规范, 通常包含产品特 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 在内的文件,并要求强制遵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3.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总局规章: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13号令)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人员检验检测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115号令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现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有: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TSG Z0001—
2004)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05) 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4.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N0001-2017 ) 5.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等
• (1)使用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2.5MPa锅炉的; • (2)使用5台以上(含5台)第Ⅲ类固定式压力容器的; • (3)使用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工业管道的; • (4)使用各类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20台以上(含20台)的
• 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安 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是指使 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安 全管理的人员。按照本规则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 构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取得相应的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安全管理负 责人一般由本单位的副职领导担任;安全管理负 责人资格证书A1证。)
• 本规则规定的有关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要求是特种设备安全的 基本要求(最低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的有关管理规 定不应低于本规则的规定;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所使用特种设备的特性、风险程 度建立适当的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 本规则所指的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 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 人,一般是特种设备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下 同),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 关系确立的特种设备实际使用管理者。特种设备 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 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是使用单位; 共有人未委托的,实际管理人是使用单位;没有 实际管理人的,共有人是使用单位。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
2.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法律
《特种设备安全法》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3年6月29 日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 督管理。
• (1)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聚 集场所使用30台以上(含30台)电梯的;
• (2)使用特种设备(不含气瓶)总量50台以上(含50台) 的。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 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是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特种设备 安全节能负总责。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
• 安全管理员配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种 设备的数量、特性等配备适当数量的安全管理员。按照本 规则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以及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并 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5.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引用标准
是指在安全技术规范或部门规章中直接引用的国家 或行业标准,当该标准或标准的部分条款被引用时, 则该标准或标准的该部分条款将被强制执行。在电 梯的安全技术规范中,主要引用的标准有:
•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第一 号修改单
•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 安全规范》等
相关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
2.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行政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3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根据2009年 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修订,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法规及电梯事故分析
主要内容
一、新颁布相关特种设备法规介绍 二、曳引电梯安全附件简介 三、电梯故障、事故分析(案例)
1.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
自2003年10月,国家质检 总局特种设备局开始建设以安全 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法规体系,由 “法 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 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 五个层次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