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色彩美

合集下载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语言只有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在一定的言语作品中,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

作为一种体系或系统而存在的“语言”,无所谓美不美。

有人说,汉语是优美的,或者说,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这样的说法不妥当。

各种语言为构成言语美提供的条件可以不同,因为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说哪种语言比哪种语言优美。

无论哪种语言,都可以在运用中体现出言语的美。

1.孟子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赏读:孟子说:“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2.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

——《孟子·离娄下》赏读:孟子说:“禹不喜欢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

汤坚持中正之道,举贤人却不拘泥于一定的常规。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赏读: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恭敬他。

”伺候·侍候都有服侍、供人使唤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

“伺候”是口头语,“侍候”是书面语。

例句1: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少爷们可能对我不太熟悉。

例句2:她在医院侍候病人。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耸人听闻”:耸,惊动。

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都有“听到使人震惊”的意思,前者所指内容通常是真实可信的;后者所指内容是夸大的,甚至是有意编造的。

例句1:美国《生活科学》网站盘点了历史上美国推行的十大骇人听闻的军事试验。

例句2:富豪移民导致中国经济崩溃的说法过于耸人听闻。

课题链接语言表达的色彩调配语言的色彩是指语言所带有的感性上的表达色彩,它是指词语所反映出来的感情上、形象上或语体风格上的一些特点。

这些不同的感性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修辞作用。

1.感情色彩的调配感情色彩鲜明,是使语言生动优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要指所选用的词语能够表现出作者的爱憎、喜怒、扬抑、荣辱等感情,使语言富有感染力。

文学语言的色彩美

文学语言的色彩美
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蔟蔟幽林,雁鸿
自然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千差 万别。就其存在方式而言,无外乎以形状、声音、色彩来显示 自己的形态和性质。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是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九论风雷雨电、春夏秋冬,还是大江东去、小溪蜿 蜒;无沧绝顶揽岳、壮志抒怀,还是泉打林壑、落R孤烟。,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舟已过万重山”;或“树树皆秋色,…JIi唯落晖”、“池塘生春 草,周柳变呜禽”。这些,都表明世界的万事万物,无小眦 形、声、色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文学洋论常以“如临其境”、 “立u见其人,如闻其声”、“绘声绘色”等来评价文学形象,如 果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足指关注形象的形状和声音的 话,那么“绘声绘色”或“形形色色”则既注重形状和声音,又
作用。
文学作-锗运用语言描摹自然、社会和人生,创造l_【{如诗 如画的艺术世界。在这里.人们Ⅱ常生活中的情感和审美体 验得到了升华,普通的情感凝聚为审美的情感,日常的生活 转化为艺术的理想。作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选取适于表 现情感的景物或生活断面,构筑感人的艺术氛同。自然、社 会和人生的形、声、色被完美地还原和展现,jE同完成文学以 情动人的使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 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昕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 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 杨柳之貌,果果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 声,嘎暧学草虫之韵。”@中国古代文学历来讲求“缘事而 发”,涛人大多感事披心,缘情沥胆,往往借“桃花之鲜”、“杨 柳之貔”、“R出之容”、“雨雪之状”、“黄呜之声”来图貌附 声、感物写气,故“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盂夏,郁脚之 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兴寄”传统和比兴手法使古典诗词能够多方面展示诗人内 心的情怀,既可移情,又可借景,于桃花、杨柳、R出、雨雪、黄 呜之处,写季节动容.四时感悟,见不借助于物之形、声、色, 而色彩在这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桃花之粉嫩、杨柳之 青青、日H{之火红、雨雪之霏霏、黄鸟之绚烂,无不显示色彩 的赏心悦目、精彩绝伦。叶燮论画与诗时说:“……尽天地万 事万物之情状者,又奠如诗。彼其山水云霞、人士男女、忧离 欢乐等类而外,更有雷鸣风动、鸟啼虫吟、歌哭言笑,凡触十 目、人于耳、会干心,宣之丁口而为言,惟诗则然,其笼万有, 析毫末,而为有情者所不能遁。”④诗歌可以无所不包、尤所 不含,远至盘古,F天,近到剪烛西窗;上可九天抚月,下亦酬 唱送别;深抒人生无限,表写稍纵即逝。世间万有皆揽于胸 中。然而,诗人缘事而发,抒写气象万千.多以感物万象,进 而图貌附声,随物写气。所以,万象之形状、声音、色彩,便成 为诗人关注的焦点,而色彩就成为天变地幻、物化景迁、lIl高 川涌、春兴秋落的关键。可以这样说,自然景色、人物形象、 生活场面,都有色彩,而描写色彩又使文学生动、具体,更寓 有生气和韵味。 文学作品往往创造、还原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世 界.留给人们情绪的体验和审美的愉悦,付诸联想、想象,幻 化为迷人的艺术境界。苏轼极为赞赏上维的诗画:“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也说:“春景则 雾锁烟笼,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

文学的语言美溶于文字中的十种美感

文学的语言美溶于文字中的十种美感

文学的语言美溶于文字中的十种美感文学是一门用言语艺术表现思想、情感和生活的艺术。

在文学中,语言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感,它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意境、情感和风格。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十种语言美。

一、音节美音节美是指一个作品中音节韵律的和谐美。

音节美是由音节的长度、重音、轻重节奏以及音节间的联系所组成。

这种美感往往可以通过韵律和韵律变化的应用来表现。

二、声音美声音美是指文学作品中音的美感,这种美感是由声音的音质和音调所组成的。

这种美感可以通过音乐、声效和朗诵等方式来表现。

三、语义美语义美是指文学作品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所产生的美感。

用一个简短的语句来描述一个复杂的事物,这种技能只能通过语义美来表达。

四、形象美形象美是指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美感,这种美感可以通过词语、句子和段落的结构来表现。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是具体的、象征性的或者想象力的。

五、色彩美色彩美是指文学作品中色彩的美感。

在文学中,色彩可以给读者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气氛和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常常是通过用色的描述来表现。

六、节奏美节奏美是指文学作品中的韵律美感,其主要取决于语句、段落以及整个作品的节奏、节奏变化和节奏的连通性。

节奏美可以是快节奏的、缓慢的或者变幻莫测的。

七、图形美图形美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视觉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排版和组合可以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一种图形的韵律、形态和动感。

八、思维美思维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思想和思维的美感,这种美感可以通过表现作者的心理状态、思考方式和结论来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读者的思考和理解来产生。

九、感官美感官美是指文学作品中对感官的美感体验。

这种美感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以及触觉的,这种感受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来表现。

十、情感美情感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情感所产生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情节和角色可以传达作者的情感、读者的情感以及全社会的情感。

情感美可以是激烈的、抒情的或者幽默的。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它可以通过描述和运用各种颜色来传达情感、氛围和意象。

色彩描写可以帮助丰富文章的形象和氛围。

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描写及其可能的象征意义:1.红色:红色通常与激情、爱情、力量和热情相关。

它可以用来描绘浓烈的情感、火热的场景或者象征着力量和权力。

2.蓝色:蓝色往往与冷静、平静、悲伤和孤独联系在一起。

它可以用来描绘寒冷的环境、忧伤的情绪或者象征着冷漠和孤独。

3.绿色:绿色常常与自然、希望、新生和平和相关。

它可以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生机勃勃的植物或者象征着希望和平和。

4.黄色:黄色通常与阳光、快乐、温暖和活力相关。

它可以用来描绘明亮的场景、快乐的氛围或者象征着幸福和活力。

5.紫色:紫色往往与神秘、浪漫、贵族和宗教联系在一起。

它可以用来描绘神秘的氛围、浪漫的情感或者象征着尊贵和神圣。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描写,实际上,作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故事情节来选择和运用各种颜色。

色彩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二、以下是一些关于色彩描写的写作技巧:6.使用具体的形容词和比喻:通过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来描绘色彩,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场景。

例如,"天空如同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洒满了橙红色的晚霞"。

7.结合情感和氛围:色彩可以传达情感和氛围,因此在描写时可以考虑与文中的情感和氛围相符合的色彩。

例如,"房间里弥漫着柔和的黄光,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利用色彩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色彩,可以突出某个特定对象或情境的重要性。

例如,"在灰蒙蒙的城市中,她身穿一袭鲜红的裙子,宛如一道明亮的闪电"。

8.色彩与主题的呼应:选择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色彩,可以增强文章的一致性和深度。

例如,如果主题是自然环境的美丽,可以描写"翠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湛蓝的湖水映照着天空的洁白"。

浅议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浅议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有言 : “ 一切景语皆 隋语。”美 国学者 阿思海姆在 他的“ 色彩论 ” 中说 : Βιβλιοθήκη 色 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 。” 诗
人 闻一 多曾在《 色彩》 一诗 中写道 : “ 红给了我热情 , /黄教给我
忠义 , /蓝教 我 以高 洁 , /粉 红赐 我 以希 望 , /灰 白赠我 以悲 哀” , 这也是对色彩的表情性质 的表述。鉴于色彩本 身所具有 的
说结尾 的阴晦 、 沉重 的氛 围形成 了鲜明的对 比。在诗歌 中, 为了 表 现一种蓬勃 、 热烈 的氛 围 , 诗人 常将 红色 同绿色相互 映衬 , 相 互对照 , 构成富有情调 的和谐画面 。
3 . 色 彩 可 以抒 发情 感
毛泽东《 沁园春 ・ 雪》 中的“ 须晴 日, 看红装素裹 , 分外妖娆” ,
子乱蓬蓬 、 花 白” , 说明孔 乙己年 纪已大 , 处于风烛残年 , 精神 萎 表情性能 ,文学作品中色彩 的选择都有个人的感情 在其 中。愉
忧郁 的情绪 则常表现为 靡不振。寥寥几 句 , 鲁迅先生就勾画出了一个穷 困不堪 、 好逸恶 快 的心情常 和优美 的色调联系在一起 ,
劳、 遭 受欺 凌 、 迂腐可怜 、 身份 十分特殊 的形象 。再如描写孔 乙 己为 自己辩解“ 窃书不能算偷 ” 时 的外貌 : “ 孔乙 己便涨红 了脸 , 融于羞愧与难堪之中 , 使其显得更 加可笑 而可悲 。小说 的最后 ,

色 彩 是 文 学 作 品 产 生视 觉 美 的前 提 , 它可 以状 物 、 绘景、
写人 。 形成“ 象” 色彩是最易进入感官的内容 , 尤其是对于眼睛来说 , 具有某 种 吸引力 , 起着“ 诱饵” 的作用 。有 了色彩 , 文学作 品也就有 了图 画美 、 视觉美 。 1 . 以色彩状物 , 生动逼真 色彩本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 ,大 自然 的每一种事物 都有色彩 的变化 , 有 了色彩 的参与 , 万事 万物才鲜活 了起来 。

【诗的语言】(三)形象性之“色彩美”

【诗的语言】(三)形象性之“色彩美”

【诗的语言】(三)形象性之“色彩美”诗歌的艺术语言当以意、神、色为主要,诗在情感的策动、韵味的摇曳下,配上美丽多姿的色彩,晃若置入了人间仙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组合出的明丽色彩,点缀得恰到好处。

又如《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黑黝黝的云雾,橙黄色的渔火,再涂上一层想象中的“红”色,这样的景象,你能领会吗?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里碧绿莲叶中的荷花,更显得“万绿丛中一点红”!许是各人欣赏的不同吧,我比较喜欢的是“诗情画意”的诗,那种既动情,又有画意,有动有静、意象连绵、耐人寻味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这里我说的“诗情画意”,就是诗中所蕴涵的情趣,能让人遐想,体会到美或为其情境所动。

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这里说的“诗情画意”,是许多诗人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精炼展示富有意象的画面,是中国诗歌最值得称赞的一种艺术空间。

但要注意:诗之与绘画的区别在于:诗以语言间接反映色彩,通过形象的语言展示画面。

诗人对色彩的敏感并不亚于画家,只是因为诗家在对色彩的反映上是通过精炼的文字来反映而已。

读者只要接触到作者所描绘形象的语言,从中感受其表达的境界,借助想象和联想,自然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感受不是单纯的景物,它夹杂着情感,体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思想。

所以在品读这类诗歌时,能置身在其中的人,画意的感觉也是很好的人。

所以,我们在欣赏和创作诗歌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画意的培养。

我们举例说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斩醅酒,红泥小人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一首相饮的小诗,其诱人之处,正在于“绿”酒、“红”炉两种色彩的和谐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产生了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情味,仿佛在向客人含笑招手。

大家体会一下:色彩本身就是美的,世界的精彩其实缘于色彩,诗歌的美当然也应缘于色彩。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与意义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与意义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与意义表达色彩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它不仅仅是描述人物、描绘环境的一种手法,更加传递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意识。

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美学的问题,更是思想和文化的升华。

在文学作品中,色彩不仅是词句的语义,更是隐含其中的含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因此,文章将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意义表达的例子来探究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一、色彩在人物描写中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语言描写出来的,而色彩在人物描写中的运用是不可忽视的。

颜色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性格、情绪、心理和境遇等等。

例如,当我们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时,他的身上总是布满着红色元素,这是因为本书中红色是代表命运和喜庆的颜色。

贾宝玉命中注定要先承受忧伤,才能获得永恒的快乐,在他面前出现的便是红色。

因此,《红楼梦》中的红色元素无疑是对贾宝玉境遇的隐喻,更是对他命运的论断。

在《红楼梦》中,康熙御赐的“洪福寿”横匾以红色为主,象征着贾府美满幸福,然而故事的结尾却是残酷而悲壮的,寓意深远。

再举个例子,当我们读到《围城》中的方鸿渐时,他通常被描写成蓝色、灰色和白色的。

蓝色象征着他的宁静、冷静、含蓄和优雅,灰色象征着他的平凡、苍白、无力和无趣,白色则是他的洁白、纯净和完美的象征。

这些颜色不仅仅只是对方鸿渐人物形象的描写,更是隐含其中作者对于方鸿渐内心情感、思想和审美意识的表达。

方鸿渐是被社会摧残和逼迫的受害者,他在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所以他的内心充满着忧虑、孤独和疲惫的情感,而这些负面情感正是蓝色和灰色所表达的。

白色象征着什么呢?它代表着方鸿渐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在那些糜烂和虚无的生活中,他仍然希望寻找到内心深处的纯净和美好。

白色自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的内在期望和向往。

二、色彩在环境描写中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是人物行径的所在和事件发生的背景,而色彩在环境描写中的运用也是情感、思想和审美意识的诠释。

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美

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美

1382017年/第07期/3月(上)论川端康成小说中的色彩美张粲依(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河南・郑州450001)摘要提起川端康成的小说,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必定要数其小说中所蕴含的色彩语言。

色彩美是川端康成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也正因为川端康成对色彩语言有着独特的造诣,才使得他成为日本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缕“奇观”。

色彩是人类艺术文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人类美学意识的重要感知内容。

在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将色彩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起到了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川端康成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川端康成小说中关于“黑色”、“红色”、“绿色”以及“白色”的描写,深入分析其小说中所体现的色彩美,进而挖掘隐含在色彩美学背后的情感内涵,并探析日本民族文化的审美取向和色彩感受。

关键词川端康成色彩美《雪国》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65On the Beauty of Color in Kawabata Yasunari's NovelsZHANG Canyi(Zhengzhou Fengy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Zhengzhou,Henan 450001)Abstract Kawabata Yasunari's novel,the most amazing must be the number of the color language contained in his novels.The beauty of color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of Kawabata Yasunari's novels,and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his uni-que knowledge of color language that Kawabata Yasunari made him a "miracle"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Japanese culture".Col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In Kawabata Yasunari's literary works,especially in the novel,the color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play the most incisive,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can not be compared.This paper takes Kawabata Yasunari's nove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Kawabata Yasunari's novels about "black"and "red"and "green"and "white"description,in-depth analysis of color beauty embodied in his novels,which implied emotional connotation in the color aesthetics behind,and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 national culture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sense of color.Keywords Kawabata Yasunari;beauty of color;"Snow country"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 作
,
,
家 经 常 把 色 彩 描 写作 为塑 造 人物 形 象 的 一 个 重 要 手 段 比 如鲁迅先 生《祝 福 》 中描 写 年轻时 的 祥 林嫂的
:
:

我 已 经不 爱
你 了 的 话 以 后 内心 痛 苦 绝 望 精 神 上 受 到 致命 打
肖像
头上
匕 才
着 白 头绳 乌裙 蓝夹 袄
“ ”
.

,
们也 就常 常 利 用 人 物的 面 部 色 彩 变 化 来 表 现 人 物 的 心理 活 动 《 红 楼梦 》 中 描 写 刘姥 姥 向凤 姐借钱 未 语 先 红 了脸 她刚 刚 启 口 时 贾 蓉来 了 凤姐打 发 贾 蓉走
。 , ,


,
,
.
又 当 选色
,
.

又 据说法 国作家大仲 马写 作时 有 一 种 习
. , ,
,
,
,
月 白背心

,
击 的 心 情 的 表 现 这 些 复杂微妙 的 内 心 活 动通 过 色 彩 的 流 动变 化 勾 画 了 出 来
,


,
一 色 彩描 写 与 文学表现 彩笔


— 作家
. , . ,
必 须 有支 五
,

《 南史
,
江 淹传 》 记 载 有 一 次 江 淹 梦 见 郭璞
.
:
郭 对 他说 我有 支笔 在 你 处 多年 请 归 还

,
江果 然 从 怀里 拿 出一 支五 彩 笔 还给郭璞 从 此 江 淹 写 诗 绝 无 佳句 时人 谓 之 江 郎 才 尽 这 虽是 传说 但 却 道 出 了 一 个 文 学 艺 术创 作的 奥秘 作 家 必 须有 支

就 活 生 生 地 站立 在 读 者 面 前 ( 二 ) 以色 彩描 绘 心 理 心 理 活 动就 其本质 而 言是 没 有 色 彩 的 人 物 的 心理 活 动 是 最 内在 最 隐 蔽 也 是 最 微 妙 最 广 阔 的
,

.
,

领 域 但情动 于 中 而形 于 外 面 部 表 情 ( 即色 彩 ) 常 常

而 不 同的种 族 的 人

— 孩 子 似的 眼 射 悲喜

, ,
没 有见 过 也 没 有再见 的 徘 红
,
,
;
但 夹 着惊 疑 的 光
。 , ,
,
虽然 力
在外貌 肤色 上 又 有着 明显 的 区 别

, 、 、 、 ,

就 是同一 种族 的
避 我 的 视 线 张 皇 地似 乎 要 破 窗 而 去


,



,

五 彩笔



,
会 泄露 人 的 内心 秘 密 丰 子恺说 感 情 的 复 杂 深 刻 部分 往 往 为理 义 的言语 所 不 能表 示 而 从 造 形 的 脸 上 历 历 披露着 凡是 词 典里所 有 的 一 切 感 情 的
, , `
:



”“
任 何 客 观 事物 都离 不 开 色 彩 是 色 彩把 客 观 世 界 打 扮 得 五 彩缤 纷 绚 丽 多 姿
侧 反 映 了她与 贾 蓉的暖昧关 系 鲁 迅 先 生 的 小说 《伤逝 》 对子 君 的 面 部 颜 色 的 变 化 也 作 了 两 次 生动 的 传神 的 描 写
:
三个方 面
:
但 还仿 佛 记 得 他 脸 色 变 成 青 白 后 来 又 渐 渐转 作啡红

,
( 一 ) 以色 彩 描摹 肖像
文 学 作 品描 写 的中 心是 人
, ,

,
描 写 战 士 马 玉祥
,
J 微 黑 透 红 的 脸膛 4 他 长着一 .
,
高 高的 个 儿
,
站 在那 儿 像 秋 天 田 开 里 一株 红 高梁那 样 浮 朴



拙 作 借 刘 先 生 书 名 作 文 试 图 从三 个方 面 来 探讨

,
可爱
色 彩 描写 与文 学 的 关系
绘 形 绘 色 一 个 年青 淳朴 健壮 的 战 士 的 可 爱 形 象
, , , ,
后 又 唤他 回 来
,
惯 在 他旁 边准备 几 种 不 同颜 色 的 笔 当写 到 充 满 激 情 的 地方 就 用 红 笔 写 到 悲伤 时 就 用 黑 笔 写 田 野 用 绿 笔 写 海 洋 用 蓝 笔 作 家 这 样 做 是 为 了 使作 品
, 。 ,
这时 那凤姐 只 管 慢慢 吃 茶 出 了 半 日神 忽 然 把脸 一 红 这 里 两 个 红 定 绝 妙 地 表
安 徽教 育 学院学报

, 6
年第
2
期 (总 第
u
64

)
u
u




的 色 彩

。研 究 早 在 十九世 纪 初 的 欧 洲就 已 风
,
魏巍 在 《 谁是 最可 爱的 人 》 那 篇著名通 讯中这样
:
靡 一 时 但 我 国 对 色 彩 学 的 真 正 研 究却 开 展 得 比 较 迟 目 前 正 方兴未 艾 1 9 8 8 年 出 版 的 刘 云 泉 先生 《语 言 的色彩美 》 一 书 对 汉 语 色 彩 词 作 了 全 面 而 系 统研
由于 生 活 经 历 年 龄 职 业 文 化 教 育等 等 的 不
, ,
她 脸 色陡 然 变 成 灰 黄 死 了 似 的 瞬 间 便 又

同 在 肖像 上 也有 不 同的 特点 至 于 服饰 色 彩 的变 化
则 更 为 丰 富 它 不 仅 与 个 性特 点 密 切 相关 而 且 与 不 同 时 代 不 同 民族 的 社 会 心 理 有 密 切 联 系

苏 生 眼 里 也 发 出 了 稚 气的 闪 闪的 光 泽 前 一 段 是 子 君 在 听 到 涓 生 向 她 求婚 的 话 以 后 一 种 既 惊 又 喜 既 是 意 料 之 中又 似 乎 是 意 料 之 外 的 心 情 的 表 露 ; 后 一 段 是子 君 在 听 到 涓 生 说

, 、 ,

. ,
形 容 词 在 颜色 上 都 可 表 演 气 丰 子 恺 《颜 色 》) 作 家
,

因此 文 学 要 反 映 现 实生 活 色彩描写是 一 个重 要的艺术 手 段 对 于 这 一
。 .
,
.
,
点 古今 中外的 文 学 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 刘 瑰 《文 心 雕龙 》 有 物色 篇 《 贞 一 斋诗 话 》 说 斯 不 独 征声
” “ ”
,

,

,

,
现 了两 个 人 物 极其微妙 的 心 理 活 动 脸

,
刘姥 姥 红 了
;



是 因 为 自己 要 开


借钱 而 感到 羞 愧 而 凤 姐 脸
的表现 更 富有色彩感

一红
, , ,
色 彩 描 写 作 为 一 种 艺 术手 段 在 文 学 艺 术 表现 中 的 作 用 是 非 常 广 泛 的 概 括起来 主 要 表 现 在 下 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