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练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导学案

课题:总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学习内容:教材第110页第2题及练习二十一第4、5、6、7、8题学习目标: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复习流程:一、探究活动(一)单元回顾。
1. 回顾一下,第三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1)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2)常见的数量关系(3)积的变化规律;(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二)复习三位数乘两位笔算乘法(1)算一算: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好263×82= 810×30=40×205(2)小结:先用()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将()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的数的末尾加上()。
(三)复习积的变化规律(1)请按规律填出每组中第二、三个算式的乘积。
12×3=36 7×200=1400 2×4= 812×30=7×20=20×40=12×300=7×2=14200×400=(2)说一说:根据算式58×26=1508,能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吗?580×26= 5800×26=58×26000=(3)积的变化规律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
(四)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1)速度、时间和路程速度×时间 = 路程“90千米/时”表示:每小时行驶()千米。
读作:()“140米/分”表示:每分钟行驶()米。
读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向终点飞去,它的速度可以写作:()(2)讨论: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时间=()÷()速度=()÷()(3)试一试:口答列式①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②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③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单价、数量和总价单价×数量=总价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数量=()÷()单价=()÷数量(3)填一填:①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60元,一共用多少钱?题目已知()和(),求( ),数量关系式()。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4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能够解决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问题;2. 能够正确使用竖式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3. 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教学重点:1. 竖式乘法运算;2.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书本和教具;2. 学生准备好纸、铅笔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 跟学生复习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强调竖式乘法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应该如何进行。
步骤二:示范运算方法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示范竖式乘法的运算方法。
2. 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重点强调进位和对齐排列的方法。
(例如:387 × 25)387× 25---------19353870---------9675步骤三:练习演算1. 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练习演算,写下一些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题目。
2. 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要求会对结果进行检验。
步骤四:巩固训练1.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思考使用竖式乘法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2. 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并在下节课上提交。
补充说明:1.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辅以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加深学生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和对齐排列的方法,提高计算准确度。
3. 在课后作业中,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概念和过程。
2. 学会使用估算方法快速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2. 小黑板和白板笔。
3. 相关练习题。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回顾一下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3位数乘两位数》 精品导学案

4.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一)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15×6 = 35×2 = 23×3 =415×3= 298×3= 523×3=2.用竖式计算。
24×12= 44×59=二、自主探究1.李叔叔从长春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长春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列式是:145×12请你先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你的估算方法是:我可以用竖式计算。
1 4 5× 1 2先算()与()的乘积再算()与()的乘积最后算()与()的乘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相同数位(),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试一试。
1 3 4 1 7 6 42 5 23 7× 1 2 × 4 7 × 3 6 × 8 2回顾反思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课堂达标】2.3.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
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滞尘多少吨?(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拓展练习】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自评师评4.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用竖式计算。
708×6= 790×8=二、自主探究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算式:160×30= 106×30=计算160×30时可以先口算出()×()=(),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
4.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导学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

4.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
2. 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 新课导入- 介绍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 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具体的计算步骤。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练习。
- 老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 强调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复习-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实际应用-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实际应用练习。
- 老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实际应用。
- 强调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全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全单元导学案笔算乘法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一、自主学习1、自学p49例12、小组内交流:独立列式为:145×12=3、请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组内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小组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综合练习1、课本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217×83= 43×139= 328×25=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笔算乘法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三、过关检测:1、练习七第6题。
2、两个因数分别是72和8,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8改成80,800,积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3、火眼金睛练习七第7题。
4、比一比看谁做的对322 145 679×24 ×27 ×133、列式计算(1)123的35倍是多少?(2)13个451相加得多少?4、(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2)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3)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学习目标:1、知道用乘法解答应用题可把两个因数交换位置。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47页例1【教学目标】1.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经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时积的定位。
【教法选择】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列—估—算—说【教具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年级开展了“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检查了各班同学的诵读水平,现在老师也想开展“计算能力大比拼”竞赛活动,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你们敢接受挑战吗?1.口算:32×2=23×3=16×4=180×3=240×2=410×2=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可是笔算能力怎么样呢?2.笔算14545×2×12提问:第一道题是几位数乘几位数?第二道呢?你们会算吗?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
问:谁能把你的笔算顺序讲给大家听?师:看来同学们的笔算能力也很棒,把掌声送给自己吧!3.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北京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看看这些都是哪里?(出示北京的旅游景点)李老师也利用假期去北京旅游了。
(出示)李老师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a.读题,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b.要解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c.怎样列算式?(板书:145×12)问:这个算式是几位数乘几位数?(2)揭题板书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好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探究新知学习例1:145×121.估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课题:笔算乘法(例1)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例2)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例3)5×3= 50×3= 500×3= 50×30= 500×30=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比较一下,看有什么规律。
观察前三个算式: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就扩大倍、倍。
(积扩大的倍数和因数扩大的倍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积就缩小倍、倍。
(积缩小的倍数和因数缩小的倍数相同)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如果把这三个算式中的3换到前面,结论又是怎样的?这三个算式呈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运用规律。
我们在口算乘法中经常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如算200×60时先算2×6=12,由于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所以积12就应该扩大1000倍,积就是12000。
请你说说口算120×40时该怎样运用规律。
3、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4、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缩小)m倍,因数B扩大(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5、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m倍,因数B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例4)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导学案第【1】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47页的例1【课程标准描述】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理解并说出每一步算理,提高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说每一步的算理,和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的道理,以及改错练习,评价目标1。
2.通过自主尝试竖式计算以及学习检测,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问题: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1)引导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3)全班列式计算,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1 2× 4 56 04 85 4 0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思考:这里的48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导入新知出示问题: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45×12)(2)学生说说怎么计算(揭示课题,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三、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估算提问: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七册第61页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提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估算、笔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估算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回忆边板书: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笔算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的变化规律估算2、你会口算吗?17×3 150×5 190×2 3000÷64×23 24×2 210÷7 28×3720+58 765-60 4×180 160×4学生完成后,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练习3、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92页,大约是()页。
(2)小俊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人。
(3)本校有学生688人,大约是()人。
(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提示:①弄清数据在题目中表示的意义,根据意义来估数;②估数的方法一般是将数据估成几百几十或整百、整十的数。
如第(1)小题中的“592页”,可以估成“590页”,也可以估成600页。
应视题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取舍。
二、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1、练习十第2、3、4题。
生先独立解决。
组织交流。
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说说怎样估算的。
练习时,要求学生要列出乘法算式,写出估算过程,并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和结果。
2、解决第5题。
展示《荷花》短文。
(1)请估计这篇文章的字数。
(2)你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组织各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先数出每行的字数,再数一共有多少行,然后用乘法估出文章的字数;最后将估计的字数与实际字数相对照,看看估计的字数是否接近准确结果。
还可以有不同方法。
刚才我们估计了一段文字,那怎么估计你阅读过的一本书的字数呢?先思考,再和同伴说说你估计的过程。
交流方法后在课外完成。
(提示给学生一个小常识:看懂书的版权页,上面标明了本书的字数。
)小结:刚才进行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估算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要细心分析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估算,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积的变化规律。
1、练习十第8道,练习时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难点。
练习时,要求学生竖式书写要工整,要分清因数中间的零和因数末尾的零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同时不要忘记用计算器进行检验。
2.练习十第10道。
应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化的。
3、练习十第11道。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学生的解答可能是:①430+380+407=1217(千克)1217×(30÷3)=12170(千克);②(430+380+407)÷3≈406(千克)406×30=12180(千克)。
学生练习后,提供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使他们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四、总结反思: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本单元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都掌握了吗?以后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练习十第6、10、12道设计者:永嘉外国语实验小学陈红月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一、口算123×3= 290×20= 164×20= 6×150=480×30= 80×50= 520×20= 160×40= 305×7= 109×6= 132×7= 560×3=30×16= 23×4=540-310=4×140=630+70= 130×20=115×5=170×5=500×3= 280÷7=2、用竖式计算:二、笔算48×206 = 126×45= 209×21= 352×14=589×45= 215×75= 130×80= 905×70=236×43=208×56=720×42=480×50=1、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时间 = 路程3、75的28倍是(),196与72相乘,积是()。
4、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千米,可写作()。
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300米,可写作()。
5、估算下面各题。
①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厘米。
②小军爸爸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元。
③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是()人。
6、根据85×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64= 85×16= 85×8= 85×320=7、在〇填上“>”、“<”或“=”:30×180 〇 30×160 27×2 00 〇 20×270600×10 〇 10×660 23×40 〇 32×3098×54 〇 5000 45×20 〇 90×108、已知A×B=380,如果A乘3,则积是();如果B除以5,则积是()。
9、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米。
算式是: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6分[6+6+6+6+12]1、一个电影院共有812个座位。
票价每张15元,这场的票都卖完了, 这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元?2、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2套。
5000元买票够吗?3、一种观赏蔬菜袖珍南瓜买5盆送一盆,30元1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每盆便宜多少元?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80千米每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速度是多少?三、填空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3、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 )千米.4、在○填上“>”、“<”或“=”。
180×5○160×6 47×100○470×1030×180○30×16027×200○20×2705、光明小学有789人,大约是()人6、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18×50=() 42×50=()7、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四、选择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 2B、 3C、4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4、美园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
A、600 B、500 C、1251.小华步行4千米680米,用了1时18分,平均每分行多少米?2.一辆自重3吨的卡车,车上装有7000千克木料,要通过一座限重11吨的桥.算一算,卡车能否通过这座桥?3.28行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可以播种多少公顷土地?4.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3、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35吨。
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4、5 .一台推土机3小时可铺路600米,如果每小时多铺20米,8小时能铺多少米?6 .一间会议室长32米,宽15米,用面积是1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7. 一种校服上衣每件48元,裤子每条22元,红星小学四年级共有130我带的钱正好能买上衣12件或者连衣裙8条。
名学生,给每人订做一套这样的校服共需要多少元?8.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4小时,第一小时行了85千米,第二小时行了89千米,第三小时行了93千米,第四小时行了89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