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譕痕地笼抓捕黄鳝泥鳅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地笼捕黄鳝泥鳅绝技

地笼捕黄鳝泥鳅绝技

地笼捕黄鳝泥鳅绝技引言:地笼捕捉黄鳝和泥鳅是一种传统的捕捉方式,特别流行于农村地区。

这种捕捉方式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成本低廉,因此备受渔民和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地笼捕黄鳝泥鳅的绝技,并分享相关技巧。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地笼捕黄鳝泥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地笼:地笼是捕捉黄鳝泥鳅的主要设备。

地笼一般由细麻绳和铁丝制成,形状类似于笼子。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地笼。

2. 饵料:选择适合黄鳝和泥鳅的饵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饵料有鱼粉、面粉、蚯蚓等。

可以根据当地的黄鳝泥鳅口味来选择适合的饵料。

3. 渔具:钓竿、渔网等也可以用作地笼捕黄鳝泥鳅的辅助设备。

二、选择合适的地点地笼捕黄鳝泥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

一般来说,选择靠近水域的地方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这样可以增加捕捉到黄鳝和泥鳅的几率。

如果想要捕捉更多的黄鳝泥鳅,可以选择水流缓慢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聚集黄鳝和泥鳅。

三、准备地笼1. 查看地笼状态:在使用地笼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地笼的状态。

确保地笼没有破损或者松动。

如果发现地笼有任何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2. 饵料的准备:在地笼内放入足够的饵料。

根据经验,黄鳝和泥鳅喜欢食用腐烂的植物、蚯蚓等,因此这些可以作为合适的饵料。

3. 安放地笼: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将地笼放在水中。

可以使用石头等辅助工具固定地笼,以防止被水流冲走。

四、捕捉技巧1. 时间选择:黄鳝和泥鳅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活动比较频繁。

因此,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地笼捕捉相对较为有效。

2. 等待耐心:地笼捕黄鳝泥鳅需要一定的耐心。

黄鳝和泥鳅对饵料的吸引力较大,一般不会立刻上钩。

所以,放置地笼之后,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3. 及时检查:定期检查地笼的情况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地笼里有已经被捕捉的黄鳝和泥鳅,需要及时取出并尽快补充饵料。

地笼内的饵料减少到一定程度后,黄鳝和泥鳅可能会放弃地笼而离开。

4. 清洗地笼:地笼捕黄鳝泥鳅后,需要及时清洗地笼。

小地笼捕黄鳝技巧

小地笼捕黄鳝技巧

小地笼捕黄鳝技巧
黄鳝是一种在中国广泛分布的淡水鱼类,遍布河、湖、池塘、湾口等,喜欢生活在深水里,抓黄鳝是一项挑战,但也有一些技巧可以应用。

第一,在抓黄鳝时,地笼的位置很重要。

从调查以及经验中可以得出,抓黄鳝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水位深处和水流慢的地方设置地笼,以便抓住它们的突发行动。

而且,如果是在河流里,要把地笼一边放在水流里,一边放在淤泥里,可以有效捕捉到更多的黄鳝。

第二,准备饵料很重要。

应该准备适合黄鳝的食物,如蚯蚓、飞虱、鱼仔等,以及在饵料上加入调味料,如米粉、面汤等来吸引黄鳝,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抓黄鳝的成功率。

第三,钓钩的选择很重要,要根据钓的深度,选择适当的钓钩,因为大多数黄鳝都喜欢浅底的缓慢水流,但也有很多是在深水里,所以要选择深度和细度适合的钓钩,可以提高抓到黄鳝的几率。

第四,抓黄鳝最适宜的时间是晚上,因为黄鳝早晚有活动,而在夜间,可以更好的观察黄鳝的行为,找到它们的活动范围和抓鱼的机会,并且要在水面明亮的地方抓鱼,这样可以避免抓到它们的突发行为,从而帮助抓到更多的黄鳝。

最后,抓黄鳝也有一些技巧,比如屏气法和猴抓法,屏气法就是在水里静静地蹲着,等待它们游过去,猴抓法就是把饵料放到水里,并用钓钩钓小鱼,让它们引诱黄鳝游到地笼里,从而实现抓黄鳝的目的。

总之,抓黄鳝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握,准备适当的地笼,钓钩,以及饵料,同时要选择抓黄鳝最适宜的时间,并充分准备技巧,可以提高抓黄鳝的成功率。

只要把这些技巧和经验用起来,就可以把抓黄鳝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并且采摘了不少的黄鳝,可以做出许多美味可口的美食。

地笼捕泥鳅技巧

地笼捕泥鳅技巧

地笼捕泥鳅技巧
地笼捕泥鳅技巧是一种常见的捕捉泥鳅的方法。

泥鳅在水中活动灵活,并且很难被捕捉,但使用地笼可以有效地捕捉它们。

下面是一些地笼捕泥鳅的技巧。

1. 选择合适的地点
选择一个适合放置地笼的地点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水流缓慢,泥沙较多的泥泞河床或池塘边缘等地方比较理想。

此外,在选择地点时还要注意水深,以确保地笼可以完全浸入水中。

2. 准备地笼
在开始捕捉之前,需要先准备好地笼。

一般来说,地笼由竹子或金属丝制成,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篮子。

在笼子的底部和侧面上钻孔,以便水流可以自由地进入笼子。

3. 使用饵料
在地笼中添加饵料可以吸引泥鳅进入笼子。

常用的饵料包括小虾、蚯蚓、米饭等。

在添加饵料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添加,以免泥鳅吃饱后不再前来进食。

4. 放置地笼
将准备好的地笼放入水中,确保笼子完全浸入水中,并且笼子的底部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在放置地笼之前,还可以在笼子周围撒一些饵料,以吸引泥鳅。

5. 等待捕获
放置地笼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捕获泥鳅。

一般来说,泥鳅会在晚上或清晨进入笼子觅食。

当笼子周围有泥鳅进入时,可以轻轻地拉动地笼,以使泥鳅进入笼子的孔中。

总的来说,地笼捕泥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捕鱼方法,需要注意适当的地点、准备好的地笼和适量的饵料,以吸引泥鳅进入地笼。

捉泥鳅逮黄鳝

捉泥鳅逮黄鳝

捉泥鳅逮黄鳝我们那儿属于江淮地区,每年从春季播撒稻种开始,就开始有泥鳅、黄鳝出来活动,到插秧苗、秧苗成活这一段时间,是捉泥鳅、逮黄鳝的最佳季节。

白天,只要有空闲,我就会沿着水田四周到处去看,黄鳝和泥鳅都躲藏在洞里面,泥鳅的头会露出一点点,我就会用大拇指和食指插进去,迅速地掐住泥鳅的头,把它拎出来。

尤其是夏天,在刚刚拔完的秧苗田里,水表面被太阳晒的很烫,泥鳅躲藏在脚印里,只要看见水里的脚印是浑浊的,百分之百有泥鳅,用双手一摸就能够摸到泥鳅,所以泥鳅最好捉。

捉黄鳝难度比较大,当发现一个洞,把中指伸进去,沿着洞慢慢地、慢慢地往里面深入,洞比较深,碰到黄鳝后,用中指和食指迅速地把它夹住拽出来。

有时候洞很深,必须用专门挖黄鳝用的锹把田埂挖开才能逮住它,因为黄鳝身体很滑,所以,经常有黄鳝被逃走。

晚上捉泥鳅、黄鳝也有好几种方法:其一是用专门捉黄鳝的笼子,笼子是用竹蔑片编织的,长约80厘米,圆形的,头大尾小,编织时在笼口处已经安放好竹篾片(倒勾),黄鳝钻进去就出不来。

笼子直径大头约15厘米,小头约10厘米,笼尾用木头塞紧,里面放上一根用细竹子穿好的又长又粗的灰色蚯蚓。

傍晚,或背着或用手拎着几十只笼子来到一大片水田里,有选择地把一只只笼子安放在离田埂二、三十厘米远的水田里,上面用烂泥压牢,不让笼子浮起来。

用双手在笼口前的烂泥里扒一条浅浅的沟,方便黄鳝往笼子里钻。

每只笼子安放后,都要在田埂上做好记号,方便第二天早上去取笼子。

晚上,黄鳝闻到蚯蚓的气味就会钻进笼子里去。

第二天早上把笼子拿回家,把黄鳝倒出来。

有的一只笼子会倒出来好几条黄鳝,有的只有一、两条,有的一条也没有。

其二是用一根四、五十公分长的比较结实的细树枝条,把一根三、四十公分长的线拴在枝条3/1的地方,线的另一头扎上一只一公分左右的竹针,竹针上穿一段钓鱼用的又小又细的红色蚯蚓,在还没有插秧的水田里间隔1米左右插上一根枝条,每块水田可以插三排,第二天早上把枝条拔起来,有的上面吊着泥鳅或黄鳝。

捉泥鳅的“窍门”_五年级作文

捉泥鳅的“窍门”_五年级作文

捉泥鳅的“窍门”
每年暑假我都要回奶奶家。

我在奶奶家亲身经历了许多事,其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一天早晨,我和小伙伴一起拿着水桶去稻田里捉泥鳅。

一来到稻田里,见许多泥鳅钻出泥土浮在水面上,来回乱窜,我一步并作两步跳到田里捉起来。

小伙伴在路上告诉我的方法早已丢在脑后了。

别看它们长得胖胖的,还真不好捉,我使劲把一条泥鳅捉在手里,刚要往桶里放,它将身子一扭,从我手指缝里滑了出去。

我连忙俯身去抓,它早已钻进泥里,真气人!捉了半天,我毫无收获,急得我汗都冒出来了。

而我那些小伙伴,他们手到擒来,滑溜溜的泥鳅到了他们手里,就像一团泥,怎么摆弄都行。

休息的时候,我忙得浑身是汗,仍是两手空空,人家有的捉了五、六条,有的捉了半小桶。

小伙伴告诉我:“你怎么忘了,捉泥鳅要抓住它的头才行。

”唉,怎么刚才我把这重要的“窍门”忘记了!真是昏了头。

歇了一会儿,我们又去捉。

嘿!小伙伴的方法真灵,我一捉住泥鳅的头,它就乖乖地成了“阶下囚”。

我越捉越起劲,桶里的泥鳅也越来越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转眼中午到了,该分手了,我们依依不舍地放了泥鳅,回家吃饭了。

捉泥鳅这事让我懂得了做一件事只要找到窍门就一定可以
第1页共1页。

【六年级】夜里捉黄鳝

【六年级】夜里捉黄鳝

【六年级】夜里捉黄鳝六年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听说过夜里捉黄鳝这样有趣的活动呢?在乡村的田野间,有着茂盛的水草和清澈的小溪,夜幕降临时,黄鳝就开始在水塘里活跃起来。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夜里捉黄鳝的乐趣吧!夜里捉黄鳝,是我们乡村里的一项传统活动。

在家长的陪同下,我和同学们来到了乡村边上的小溪,准备开始这次夜里捉黄鳝的活动。

站在小溪旁,夜色渐浓,小溪水清澈见底,微风吹拂着脸庞,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

在家长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制作捉黄鳝的工具——黄鳝筒。

黄鳝筒是用一根细长的竹竿做成的,底部连接有一张圆形的网,用来捉住黄鳝。

家长和老师们一边教我们制作,一边讲解黄鳝筒的使用方法和小溪里黄鳝可能藏身的地方。

通过认真听讲和动手制作,我们很快就学会了制作黄鳝筒的方法。

制作好黄鳝筒后,我们开始了前往小溪的行进。

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小溪旁,生怕惊扰了小溪中的黄鳝。

夜色下的小溪显得格外宁静,水面微微泛着银色的光芒,仿佛在说着夜晚的秘密。

我们用手电筒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一边小心翼翼地走,一边讨论着今晚的黄鳝捉捞计划。

当我们走到小溪边时,发现小溪水中草丛茂密,水草下面隐藏着许多美味的黄鳝。

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成小组,每组拿着手电筒和黄鳝筒,小心地走进水中。

水中的黄鳝闻到了我们的气味,也有些害怕,躲了起来。

我们耐心地等待,慢慢靠近水草旁,寻找着藏匿的黄鳝。

终于,在一个水草丛旁,我们发现了一条胖乎乎的黄鳝。

它悄悄地躲在水草下面,眼睛望着我们,似乎在警惕地观察我们的动静。

我们小心地将黄鳝筒放到水草旁,轻轻地将网口对准黄鳝,等待着它靠近。

当黄鳝慢慢游近黄鳝筒,我们迅速将黄鳝筒拉了上来,一个大大的黄鳝就被我们成功地捉住了。

看到我们成功捉到一条黄鳝,全场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我们兴奋地拿着黄鳝筒,互相展示着自己捉到的黄鳝。

有些同学捉到了长长的黄鳝,有些同学捉到了肥肥的黄鳝,每个人都很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收获。

捕捉泥鳅的技巧和方法

捕捉泥鳅的技巧和方法

捕捉泥鳅的技巧和方法
捕捉泥鳅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这里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手捕:在浅水或泥潭中,可以用手慢慢地摸索捕捉泥鳅。

泥鳅通常躲藏在水草、树根或岩石下面,当你触摸到泥鳅时,小心地抓住它们。

2. 使用泥饵:将泥饵(如面包渣、玉米粒、虫子等)放在合适的鱼钩上,然后将钩子放入水中,等待泥鳅被诱饵吸引。

这种方法在较深的水域比较有效。

3. 使用捕鱼篓:将一个透气的捕鱼篓放入水中,篮子中央放置泥饵。

泥鳅被吸引到篮子中后,可以拉起捕鱼篓将泥鳅捕捉出来。

4. 拖网:在水域中使用拖网,将泥鳅从水中网捞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水域,需要两人合作进行操作。

5. 使用灯光:在夜晚使用强光照射水面,泥鳅喜欢在夜间活动,利用灯光可以吸引它们靠近,然后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捕捉。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留意当地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捕捉泥鳅的行为是合法的,并且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

泥鳅地笼收获技术

泥鳅地笼收获技术

泥鳅地笼收获技术泥鳅地笼收获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捕捞方法,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中。

它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捕捞工具,通过设置地笼捕获泥鳅,成为了许多渔民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泥鳅地笼收获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渔友提供一些参考。

一、泥鳅地笼收获技术的原理泥鳅地笼收获技术是利用泥鳅的生活习性,在适当的环境中设置地笼,诱使泥鳅主动进入地笼内,从而实现收获的目的。

泥鳅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泥沙中的鱼类,它们常常在河底或湖底的泥沙中觅食。

因此,泥鳅地笼收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泥鳅的觅食行为,通过合理设置地笼,诱使泥鳅主动进入地笼内。

二、泥鳅地笼收获技术的操作方法1.选择合适的地点:泥鳅地笼收获技术适用于泥沙较多的河流、湖泊等水域。

在选择地点时,应选择水流较缓、泥沙较多的区域,这样有利于泥鳅觅食和进入地笼。

2.准备地笼:地笼是收获泥鳅的关键工具,一般由细网和骨架组成。

细网的网眼要足够小,以防泥鳅逃脱。

骨架一般采用木材或金属材料制作,要结实耐用,能够承受水流的冲击。

3.设置地笼:将地笼沉入水中,使其与水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建议地笼的高度为水深的一半左右。

同时,要确保地笼的稳固性,以防被水流冲走。

4.诱饵的选择:为了增加泥鳅进入地笼的概率,可以在地笼内放入适量的诱饵,如面粉、饵料等。

诱饵的选择要根据当地泥鳅的食性来确定。

5.等待收获:放置好地笼后,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让泥鳅被诱饵吸引,并主动进入地笼。

一般情况下,泥鳅会在夜间活动较为频繁,因此可以选择在夜晚进行收获。

6.收获泥鳅:在泥鳅进入地笼后,可以适时提起地笼,将泥鳅收获出来。

收获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手部,以免被泥鳅的刺刺伤。

三、注意事项1.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在使用泥鳅地笼收获技术时,要遵守当地的渔业法规,遵循合法捕捞的原则,不得捕捞禁止捕捞的鱼类。

2.保护生态环境:在进行泥鳅地笼收获技术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得破坏河流湖泊的生态平衡。

3.合理使用地笼:使用地笼时要合理设置,避免对其他渔民和船只造成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下笼的朋友都说现在室外温度太高,蚯蚓不好找。

我建议他们到渔具店买那种小蚯蚓,结果他们都说蚯蚓太小了,担心效果不好。

个人觉得加点饵搅拌半个小时也挺好的。

之前也有客户告诉我他用蚯蚓作饵料下了30个笼,收获了三斤多黄鳝,放了饵之后用同样的笼子在同样的地方下笼,也只收获了三斤多。

我对他说你再去下收一斤都有可能。

很简单的道理,一个篮子里十个鸡蛋,你分三次拿,第一次拿5个,第二次
拿4个,剩下的只会越来越少。

下笼也是一
样,当然部分经常有流动水的渔场除外,比
如河里。

也有人说,这饵包裹着蚯蚓一入水
就被水冲没了。

其实笼子是接近密封状态
的,就算在水里被充散,饵也会慢慢的从笼
子的进口流出,气味仍旧留在笼中,等饵完
全没有气味的时候黄鳝早就已经进笼了。


且用过饵料盒的朋友应该知道,第二天收笼
回家的时候,打开饵料盒,有些饵还留在笼中。

经过不断的改进后,现在制作的笼子每个都配上了饵料盒。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捕黄鳝手段有用电、钓、下药以及下笼诱捕。

(这里不建议下药,因为此做法不亚于杀鸡取卵,一则污染水源,二则这鱼吃起来对身体有害。

渔猎之道细水长流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人最擅长的就是下笼,以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取得好的收益,何乐而不为
呢?
传统黄鳝笼的制作方式有用竹子编的和编织带做的,但是这两种都有一定
的局限性,所以在后面的制作中慢慢升级了七字笼、水上漂和小地龙。

本人制作的笼子利用原装塑料瓶加以自己独特的手艺结合而成。

每款笼子都有它
的优点和缺点,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好
了。

下面就晒晒本人自制的黄鳝笼以及自己制
作的捕黄鳝视频。

任何同行业的都是希望竞争越少,这样的
话对自己越有利。

下黄鳝笼也是一样,前几年
的时候下笼的人少,随便在一条河里或者池塘
都会有不错的收获,但随着下笼的人越来越
多,资源已经明显呈下降趋势,有的地方甚至
出现了绝迹现象。

(当然这与不合理的捕捞以
及生态的破坏也有一点关系,但是影响不大)
至于下笼,黄鳝总归要吃东西的,黄鳝笼里的
饵料放在水里一放就是一个晚上,这么久的时间加上饵料的诱惑,黄鳝自然而然就会进来吃食,鸟为食亡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有什么建议欢迎来到黄鳝论坛一起交流。

对于黄鳝的抓捕技巧每个人的手法不一,装备也各有千秋。

至于说哪一种好,估计谁也没有定论。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本人经常使用的工具,渔猎之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以下做的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教。

这款笼子是本人根据这几年下笼经验精心设计,不断实验和改进而成的,目前已有上千的渔友正在使用,具体有以下几个优点:
◆笼子是由塑料瓶制作而成。


一定的耐压性以及隐蔽性(没
有人会注意到一两个瓶子)
◆收、放笼子比较方便。

放笼子
时可以在家里把饵都准备好,
然后放进笼子中,为下笼节省时间(适合职业下笼者)
◆笼子做法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

制作笼子的材料也比较容易获得。

大家有什么建议欢迎来我们黄鳝论坛一起交流。

我们要捕捉一个猎物就先从了解它的习性开始,黄鳝喜欢昼伏夜出,白天习惯躲起来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而且极易喜欢去水草丛找食。

稍微有点经验的下笼者都会根据它的这一习性把笼下在水草中。

本人也是,偶尔也会
下到石缝旁。

很多人都追求饵料的配方,本人习惯用一扫光和迷魂阵一起
拌蚯蚓,也有人直接用蚯蚓。

这个根
据个人喜好而定。

抓捕黄鳝和室外温度有直接的
联系。

黄鳝不像蛇一样,需要冬眠,只
要温度合适,冬天都会出来活动,温
度在10到15度这个范围就可以下笼。

春天是黄鳝的繁殖期,这里我不建议
大家去抓捕,不要去捕三春鱼。

现在
野生资源不多,加上繁殖期也有限,野生黄鳝越来越少。

抓捕黄鳝的方法之前都有讲过,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黄鳝论坛一起交流。

上次说到每天下60个笼,这样几乎是全职渔猎了。

每个月除了几天下大雨没有出去之外,几乎每天都外出下笼(15度以下除外)就这样一直做到了13年,这三年里虽然过很辛苦,但是很充实,也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做
事了。

然而下笼毕竟是枯燥的,而且也不是长久
之计,更不会被人所认可。

在大多数人看来,
年轻人就该外出打工,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几
乎都体会过。

就是因为这些,我在心底一直告
诫自己,我要变强,要有所作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把下黄鳝笼收获的黄
鳝图片发到群
里之后,引起了
很多网友的关注,更有狩猎e族的创始人邀请我去他的论坛做渔猎板块的版主。

后来人气好了,买笼子的朋友也多了,然后我就创建了一个淘宝店铺。

关于下黄鳝笼的技巧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前面的帖子都有详细的介绍。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又是两年,这两年里我做淘宝,做黄鳝笼,偶尔自己也下笼,养竹鼠,学做网站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有所小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