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循环水及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DB44-T115-2000)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

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及注释1、PH:7.0-9.2在25℃时pH=7.0的水为中性,故pH=7.0-9.2的水大体上属于中性或微碱性的范围;冷却水的腐蚀性随pH值的上升而下降;循环水的pH值低于这一范围时,水的腐蚀性将增加,造成设备的腐蚀;循环水的pH值高于这一范围时,则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容易引起换热器的结垢。
2、悬浮物:≤10mg/L悬浮物会吸附水中的锌离子,降低锌离子在水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应大于20mg/L,当使用板式、翅片管式或螺旋板式换热器时,悬浮物浓度或浊度不宜大于10mg/L。
3、含盐量:≤2500mg/L含盐量也可通过电导率来间接表示,天然淡水的电导率通常在50-500μS/cm;电导率与含盐量大致成正比关系,其比值1μS/cm的电导率相当于0.55-0.90mg/L的含盐量;在含盐量高的水中,Cl-和SO42-的含量往往较高,因而水的腐蚀性较强;含盐量高的水中,如果Ca2+、Mg2+和HCO3-的含量较高,则水的结垢倾向较大;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时,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一般不宜大于2500mg/L。
4、Ca2+离子:30≤X≤200 mg/L从腐蚀的角度看,软水虽不易结垢,但其腐蚀性较强,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不宜小于30mg/L;从结垢的角度看,钙离子是循环水中最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因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也不宜过高;在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的高限不宜大于200mg/L。
5、Mg2+离子:镁离子也是冷却水中一种主要的成垢阳离子,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不宜大于60mg/L或2.5mmol/L(以Mg2+计);由于镁离子易与循环水中的硅酸根生成类似于蛇纹石组成的不易用酸除去的硅酸镁垢,故要求循环水中镁离子浓度遵从以下关系:[Mg2+](mg/L)*[SiO2](mg/L)<15000,式中[Mg2+]以CaCO3计,[SiO2]以SiO2计。
6、铝离子浓度≤0.5mg/L天然水中铝离子的含量较低,循环水中的铝离子往往是由于补充水在澄清过程中添加铝盐作混凝剂而带入的;铝离子进入循环水中后将起粘结的作用,促进污泥沉积;循环水中铝离子浓度不宜大于0.5mg/L。
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

序号 控制项目 冷却用水 洗涤用水 锅炉补给水 工艺与产品用水
直流
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1 pH值 6.5-9.0 6.5-8.5 6.5-9.0 6.5-8.5 6.5-8.5
12 总碱度(以CaCO3计 mg/L)≤ 350 350 350 350 350
13 硫酸盐(mg/L)≤ 600 250 250 250 250
14 氨氮(以N计 mg/L)≤ - 10① - 10 10
15 总磷(以P计 mg/L)≤ - 1 - 1 1
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6 溶解氧(DO) ≥ 1.5 2.0
7 总磷(以P计)(mg/L) ≤ 1.0 0.5 1.0 2.0
8 总氮(以N计) (mg/L)≤ 15
9 氨氮(以N计) (mg/L)≤ 5
10 粪大肠菌群(个/L) ≤ 10000 2000 500 不得检出
11 余氯≥ 0.05
12 色度(度) ≤ 30
2 悬浮物(SS)(mg/L) ≤ 30 - 30 - -
3 浊度(NTU)≤ - 5 - 5 5
4 色度(度)≤ 30 30 30 30 30
5 生化需氧量(BOD5)(mg/L)≤ 30 10 30 10 10
6 化学需氧量(COD Cr)(mg/L)≤ - 60 - 60 60
13 石油类 1.0
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① 氯接触时间不应低于30min的余氯。对于非加氯消毒方式无此项要求。
注:1 对于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再生水的非现场回用情况必须加氯消毒;而对于现场回用情况不限制消毒方式
标准之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30-200
亚铁离子
Mg/L
<0.5
氯离子Hale Waihona Puke Mg/L碳钢换热设备
<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硫酸根离子
Mg/L
对水处理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15000
游离氯
Mg/L
在回水总管处
0.5-1.0
石油类
Mg/L
<5
炼油企业
<10
注:甲基橙碱度以碳酸钙计;
硅酸以二氧化硅计;
镁离子以碳酸钙计。
3.1.8密闭式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应根据生产工艺条件确定。
3.1.9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N=QM/QH+QW (3.1.9>
水处理式中N浓缩倍数。
QM补充水量((M3/H>。
QH排污水量((M3/H>。
QW风吹损失水量(M3/H>.
3.1.10敞开式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水中的异养菌数宜小于5×105个/ML粘泥量宜小于4ML/M3。
表10-3锅炉加药水处理时的水质标准
表10-4蒸汽锅炉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时的
水质标准
工程
单位
标准之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部门:xxx
时间: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工程
单位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规范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设备、专业清洗机构、清洗操作规程和清洗过程中的工程监管与清洗后的检测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集中空调的清洗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03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19210-200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50365-2005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B44/T115-2000《中央空调循环水及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清洗技术 cleaning technology清除空调风管及其它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积聚的污染物、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污染物,以及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的清洗技术。
3.2专用清洗设备 dedicated cleaning equipments 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机械设备、工具、器械和风管内污染物采样设备等的总称。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用清洗设备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部采样机器人、手持式探测检测取样设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清洗机器人、集中空调手持式清洗装置、集中空调气动清洗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污染物捕集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备、部件清洗装置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消毒装置等。
3.3风管检测机器人 ducting detection robot3.3.1视觉检测机器人 visual detection robot携带摄像头并可以在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内自由行进的机器人设备,主要依靠摄像头图像检测风管内部清洁情况。
空调用水及冷却水水质标准

空调用水及冷却水水质标准DB131/T143-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涉外)宾馆、饭店、高层建筑等中央空调用水和冷却水的水质指标及相应的水处理推荐药剂主剂的控制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一至五星级标准的旅游(涉外)宾馆、饭店、高层建筑均应参照执行,凡具有中央空调的其他行业,可供参考。
2、引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3、技术要求
中央空调用水及冷却水水质指标应符合附录A表1的要求。
4、水处理管理
①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水处理方案和相应的药剂。
②加药处理时应采用无毒无公害药剂,并考虑药剂间的相容性。
③水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根据需要按时检验水质和药剂,•并根据化验结果调
整水处理状况。
附录A表1 水处理水质指标及试验分析方法。
标准之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30-200
亚铁离子
Mg/L
<0.5
氯离子
Mg/L
碳钢换热设备
<1000
不锈钢换热设备
<300
硫酸根离子
Mg/L
对水处理系统中混凝土材质的要求按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的规定执行
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之和
<1500
硅酸
Mg/L
<175
镁离子与二氧化硅的乘积
给水
锅水
悬浮物
Mg/L
<20
PH值
》7
10-12
总硬度
Mg/L
<4
溶解固形物
Mg/L
<5000
相对碱度
MHale Waihona Puke /L总碱度Mg/L
8-26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标准之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部门:xxx
时间: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循环水处理水质标准
工程
单位
要求和使用条件
允许值
悬浮物
Mg/L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20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
<10
PH值
根据药剂配方确定
7-9.2
甲基橙碱度
Mg/L
根据药剂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
<500
钙离子
Mg/L
水处理式中N浓缩倍数。
QM补充水量((M3/H>。
QH排污水量((M3/H>。
QW风吹损失水量(M3/H>.
循环冷却水系统及水质控制指标介绍

二、循环冷却水系统采样点说明
1、循环水回水上塔管、循环水排污管 2、补充水界区主管道
三、监测与控制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可知,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 、结垢和微生物生长与冷却水的水质——水的化学组成和 物理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大多数的循环冷却 水系统正常运行时的PH在7~9.2之间。如果加酸过多,循 环水的PH值降低到<4.5时,则冷却水系统将发生严重的腐 蚀。 循环冷却水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使用的水处理剂是否能发挥 其最佳的作用,也与冷却水的水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许多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是地面水,他们的组成往往随季 节而变化。夏季时由于雨量充沛,故水的含盐量低;冬季 时则由于地面降雨稀少,故水的含盐量增加,有些地方甚 至可以增加2~3倍。如果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和水处理方案 ,在夏天时可能效果很好,但冬天时可能会结垢。因此, 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对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和循环水的化学 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监测和控制。
9、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的含量 。天然水中的碱性物质主要是HCO3-,而循环冷却水中 的碱性物质则主要是HCO3-和CO32-。碱度的单位可以用 mmol/L(以H+计)或mg/L(以CaCO3计)。 测定碱度时,根据所使用的指示剂的不同,可将碱度分 为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后者又称为总碱度。 甲基橙碱度是表征循环水中产水碳酸盐垢的成垢阴离子 数量和结垢倾向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冷却水中若不投加阻垢分散剂,则碱度不宜大于 3mmol/L,若投加阻垢分散剂,则应根据所投加药品的 品种、配方及工况条件确定,一般不宜超过10mmol/L (以H+计)或500mg/L (以CaCO3计) 。
空调冷却水水质标准DB31

空调冷却水水质标准DB31/T143-94工业冷却水水质规范GB50050-2007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央空调冷却水处理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冷冻水循环、制冷剂循环和冷却水循环。
冷却水多为开放式系统,冷冻水与采暖水为封闭式。
目前,高层建筑或封闭式厂房的冷冻水与采暖水多为同一系统,在夏季走冷冻水,在冬季走采暖水。
图表1循环水流程图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用水通常分为两类,即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自来水和软化水。
水中对设备主要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为硬度、碱度、微生物、pH值、Cl-、氧含量等。
自来水因地区不同而水质变化较大,在水的循环过程中,硬度和碱度是造成结垢的主要因素,而Cl-、低pH、溶解氧、生物粘泥是造成腐蚀的罪魁祸首。
冷却塔管理开放式冷却塔从空气吸入灰尘、泥土、烟灰、有机物碎片和其它各种各样的物质。
进入冷却塔中的空气中的颗粒物会被冷却水洗涤下来,进入循环水中,并逐渐浓缩。
冷却塔周围的空气环境严重影响冷却水的质量,比如土建、风向、空气污染程度等,因此,做好冷却塔的管理非常重要,做好定期的清扫工作。
如果灰尘比较大,就需要循环水的旁滤处理,进行水质净化。
小资料:每立方厘米中含有100,000个以上的颗粒物,在大城市附近是很正常的。
Clive Broadbent在1992年ASHRAE(美国取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年会上报道,“一座200冷吨的冷却塔在一个季节,从空气和补加水中吸收的颗粒物在600磅以上”(ASHRAE手册,1996)。
结垢控制---中央空调主机(蒸发器、冷凝器管理)管理由于冷却塔水的蒸发,水不断浓缩,水质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多,结垢倾向加大,可能会造成空调主机热交换效率下降,日常表现为:主机开机后,在短时间内温度不能降低到适宜温度;主机的工作时间延长,开机台数增多;主机报警等故障。
因此,需要对主机定期的清洗。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换热器泄露,造成主机严重故障。
如果主机换热器表面结垢,这就为水中微生物的附着创造了条件,一些厌氧菌会产生硫酸或盐酸,在氯离子Cl-的作用下,在换热器的表面部位,由慢慢地腐蚀逐渐变为加速腐蚀,造成设备泄露,换热器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