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红楼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楼梦ppt课件

红楼梦ppt课件
红楼梦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使 故事更加曲折有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06 红楼梦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CHAPTER
对封建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与不公
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阶级矛盾的严重性和不公现象,对统治阶级的 腐朽和堕落进行了批判。
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束缚,批判了封建礼教的 残酷和无情。
游刃有余。她的出现使得贾家的内部管理变得有序而高效。
2. 薛宝钗:她是薛家的女儿,美丽端庄,温文尔雅。她有着宽广的胸怀 和卓越的处事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她的出现使得贾家的内部关系 变得更加和谐稳定。
其他重要人物
总结词:《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人物, 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在小说的 情节发展和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他出生 于清朝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 幼聪明好学,精通诗词歌赋,后 因家族遭遇变故而流落民间。
红楼梦的创作年代与出版
创作年代
红楼梦的创作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历 经十年之久,是曹雪芹毕生心血的结 晶。
出版
红楼梦最初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直 到清朝嘉庆年间才正式出版。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阶级观念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阶级观念的 伟大作品。不同阶级的人物在小说中展 示了不同的生活、思考和行为方式,进 一步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严格阶级划分。
VS
道德束缚
小说中的人物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 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被传统的 价值观所左右。例如,女性在小说中的地 位低下,她们的行为规范严格,反映了封 建社会对女性道德的束缚。
红楼梦ppt课件
目录

红楼梦ppt课件

红楼梦ppt课件

社会风气与道德观念
封建礼教的束缚
通过人物言行举止、婚姻观念等方面,展现 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影响。
道德观念的冲突
通过不同人物对待爱情、亲情、友情等关系 的态度和行为,展现封建社会中道德观念的
多样性和冲突性。
社会现象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要点一
社会现象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要点二
社会现象对人物命运的决定
贾宝玉
叛逆性格
贾宝玉天生叛逆,对封建礼教和 世俗观念充满反感,追求自由和
个性解放。
感情丰富
贾宝玉感情细腻,对林黛玉一往情 深,同时与其他女性角色也有深厚 友谊。
成长历程
经历家族衰败和个人磨难,贾宝玉 逐渐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无 常,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林黛玉
01
02
03
聪明才智
林黛玉天资聪颖,善于诗 词创作,具有卓越的文学 才华和审美眼光。
爱情与人性探讨
真实与理想
通过贾宝玉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纠葛,探讨了人性中对理想与真实爱情的追 求与挣扎。
情感与责任
贾宝玉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挣扎,揭示了人性中情感与责任的冲突与选择。
04
红楼梦中的家庭伦理观
家庭关系与亲情
家庭关系
详细分析红楼梦中的家庭关系,如贾母、王夫人、贾宝玉等在家族中的地位与角色。
伏笔与照应
运用伏笔、照应等叙事技 巧,增强故事的逻辑性和 悬念感。
人物塑造与描写手法
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出各具特色的 人物形象。
典型环境与人物关系
将人物置于典型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和 人物之间的关系。
象征与隐喻

红楼梦课件ppt课件

红楼梦课件ppt课件
反对封建婚姻制度
小说中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同 时也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落后性。
03
倡导性别平等观念
通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倡导性别平等观
念,呼吁现代社会关注女性权益,推动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
人生哲学思考及启示意义
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小说中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追 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02
03
太虚幻境
象征理想世界,与现实世 界形成鲜明对比。
大观园
青春与爱情的乐园,也是 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的象征 。
荣国府与宁国府
封建家族权力的象征,展 现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和 腐败。
隐喻、象征手法运用
01
隐喻
02
“风月宝鉴”:隐喻人性的两面性,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 自己。
03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隐喻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 突与选择。
脂本是早期抄本,附有脂砚斋等人的批语,是研 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料。
近年来,《红楼梦》的研究成果丰硕,涉及文学 、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学者们运用各 种研究方法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不断 推动红学研究的发展。
02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贾宝玉性格特点及成长历程
性格特点
叛逆、多情、善良、具有平等思 想。
对人生困境的揭示与超越
小说中人物面临的困境和挫折,如贾宝玉的叛逆、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等,揭示了人生的苦 难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超越困境、追求真理和美好人生的可能性。
对现代人生的启示意义
小说中的人生哲学思考对于现代人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内心世界和精 神追求,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的人生境界。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保持 勇气和信念,积极寻求超越和解决之道。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名著导读之《红楼梦》ppt课件完美版

情感与哲理
作品中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对情感的 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为 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 灵感。
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红楼 梦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
要意义。
社会批判
作品中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启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与阶级问题 的思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爱情与婚姻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小说中通过描写贾宝玉和 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感情纠葛,深刻地探讨了爱情的复杂性和婚姻的 悲凉。
贾宝玉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摇摆不定,展现了爱情的矛盾和无奈。林 黛玉的敏感和才情,以及薛宝钗的贤良和美貌,都让贾宝玉难以抉择。
小说中还通过其他人物的爱情故事,如贾琏和王熙凤、贾母和贾代善等 ,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爱情和婚姻。这些故事都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婚姻的 不自由和爱情的悲剧。
04
《红楼梦》艺术特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塑造
总结词
丰满立体,独具魅力
详细描述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 气质。例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他们的性 格、情感和命运都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展现,使得读者能够 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情节安排
总结词
曲折跌宕,环环相扣
VS
详细描述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出生在荣府,是贾母的孙子。他性 格叛逆,不喜欢功名利禄,对封建礼教持怀疑态度,与众多女子有着情感纠葛 。
林黛玉
总结词
才情美人与深情主角
详细描述
林黛玉是荣府的千金,她才情出众,机智聪颖。她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却因种种 原因不能如愿,最终在病痛中离世。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PPT课件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PPT课件

感谢观看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
汇报人:xx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 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人物形象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 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 《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 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 它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着强烈的诗和理想的光 辉”
作品鉴赏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 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 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 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
《红楼梦》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之一
汇报人:xx
目录
1
2
3
4
小人作 艺 说物品 术 简形鉴 成 介象赏 就
第壹章
小说简介
小说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中国古典四 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 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 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 化的集大成者
作品鉴赏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 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 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 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 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 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 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 判

名著导读《红楼梦》ppt课件(93页)

名著导读《红楼梦》ppt课件(93页)

• 关于迎春的死,刘先生没有异议,和书中描写的 一样,她是因为遇人不淑,嫁给了孙绍祖这个白 眼狼,最后被折磨虐待死的.
清才 明自 涕精 送明 江志 边自 望高 ,, 千生 里于 东末 风世 一运 梦偏 遥消 。。
探 春
• 5、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 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 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 分,有“ 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 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 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 冷酷无情。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 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 “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 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 丫头的东西。“心内没有成算的” 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 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 掌。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 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 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 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 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 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 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 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 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 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 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 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 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 “书 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 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 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于世。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共50张PPT).ppt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课件(共50张PPT).ppt

“雅谑”,雅致的玩笑。
“补余音”,指黛玉取笑宝钗差点把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报复”宝
钗之前教训她的事。
鞍晶装瓣化差君寨溺学玉鼠虽毁舞宁话个慧需灸以銮疑腹宝
黛玉的声音回荡整个房间。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攒(cuán)”,
拼凑。
“不了情”,无法割舍的情。 “撮”,抓取。
题目讲解:贾府的人在闲来无事之际,偶然想到了集钱一起为凤姐过生日之事。贾
题目讲解:王熙凤设计相思局,贾瑞正面照风雨宝鉴。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龙禁尉”,官职,皇帝禁中侍卫。
题目讲解:秦可卿死后被封为龙禁尉的妻子,王熙凤在此期间协助管理 宁国府。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捐”指放弃,“馆”指官邸,字面上来说,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官邸,一般是 指官员的去世。 题目讲解:林如海在扬州城去世,贾宝玉路途中遇到北静王。 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弄权:把持权柄,滥用权力
题目讲解:大雪过后红色的梅花显得格外显眼,大观园呈现出琉璃一般的景象。涂 着胭脂的少男少女们吃着烤鹿肉。
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题目详解:在芦雪广这个美丽的地方,大家争相联句,即兴创作描绘眼前景色的诗歌; 而在温馨雅致的暖香坞中,众人则精心制作春天的灯谜,共享欢乐时光。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虎狼之药”:枳实,晴雯只是外感风寒,内无积滞,加上古时女孩子本就体弱,因此
题目讲解:王熙凤正直的话弹压嫉妒袭人的李嬷嬷,这里也指赵姨娘嫉 妒宝玉受贾母疼爱。林黛玉用俏皮的有趣的话惹得大家开心。
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娇嗔:假装生气的样子。箴(zhēn): 规劝。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精品PPT课件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精品PPT课件

叹宝钗。
②“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 解
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 命
孤寒的境遇。

林黛玉、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热衷于“仕
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与其谈讲仕途,被宝玉背 读
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 判
读 判
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②“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 解
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
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候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 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命 运
③“一载赴黄粱”即一年之后迎春被丈夫孙绍祖凌辱致死。


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


《红楼梦》
➢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
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从通灵宝玉的
来历取名为《石头记》;从一僧一道的神秘
知 人
角度命名为《风月宝鉴》;从黛玉以泪报答

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还泪记》;以书中

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的版本
抄本系统(脂评本)
定伟阅一对》痴唐
会大读个知开,言

不作《读音篇谁,

虚品红者的处解一
此的楼的期的其把 行艺梦诱待这中辛
导 入
。术》惑,首味酸
世,。
诗?泪

,”!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
2月12日)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第三,文学性的多样存在方式
•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方式逐渐边缘化, 但是文学欣赏仍然以多种方式,包括以视听方式存 在。由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在改编中,文学经典 得到了广泛传播。
• 进一步说,文学与影视之间有着积极的互动关系, 当代文学成就了中国当代电影,反过来,当代电影 也提高了当代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力。(王朔、莫言 、苏童、刘恒、刘震云、北村)
浦安迪(Andrew H. Plaks)
15
• 第六,网络文化对《红楼梦》 的影响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引发的 新一轮红楼热
• “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的推 波助澜
• 2010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播 放引爆大众“红学”狂潮
16
二、《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
17
1. 何谓悲剧?
• 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7
8
经历220余年,又 有今人刘心武,以他的 独特解读再续红楼,成 为最近的文化热点。
9
• 第二,作者的写作题旨隐晦,意蕴丰富,令后人 做多种解读,形成了“说不尽”的《红楼梦》。
• 曹雪芹自己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 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 闱秘事。”
5
一、《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文学经典
6
• 第一,原作为未完成稿,续作多样,直至如今, 形成了堪称独特的文学现象。
自乾隆年间始,各种关于《红楼梦》 的续作纷纷出笼。据有关学者统计,《红 楼梦》的续书种类高达百余种,如《后红 楼梦》、《红楼后梦》、《续红楼梦》、 《红楼复梦》、《红楼梦补》、《增补红 楼》、《红楼》、《红楼梦影》等。
10
• 第三,作品结构庞大,叙事复杂,人物众多,世间 小说罕有可比者(俞平伯语)
11
12
13
• 第四,对《红楼梦》的改编历久而不衰,由文学 而戏曲、而电影、而电视剧,形成了跨越多个艺 术门类的独特景观。
14
• 第五,作为文学经典的《红楼梦》在走出国门的 跨文化传播中遭遇问题。
•书名的翻译闹剧 •语言的障碍 •审美欣赏习惯的隔阂
《红楼梦》的文学文本120回,共110多万字,能 够通读者并不太多。二是影视从文学经典中吸收 精髓,获得力量,提高品位。 • 3.分析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的审美方式和审美 经验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分析。
40
第一,二度创作中的互文关系
• 1、关于“互文性理论”: 巴赫金;克里丝蒂娃。 单一互文关系与多重互文关系。
激断送了黛玉脆弱的生命。临终前的半句话“宝 玉,你好……”留下不同猜想。
19
20
21
3. 影视中的宝黛爱情
几个桥段: 越剧版唱段 王扶林版 李少红版
22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娴静犹如花照水
行动好比风扶柳
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
眼前分明外来客
• 影像语言具有 直观的生动性 和丰富的视觉 表现力,可以 克服阅读障碍 而让更多的受 众直接感知。
42
文学描写例证: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
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
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心底却似旧时友
23
越剧青春版《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4
3. 影视中的宝黛爱情
几个桥段: 越剧版唱段 王扶林版 李少红版
25
黛玉葬花
26
宝玉生日夜宴
27
3. 影视中的宝黛爱情
几个桥段: 越剧版唱段 王扶林版 李少红版
28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
29
• 讨论:当今高中生如何看待宝黛爱情?
30
• 2、二度创作:对原作的理解和再创造; 再度创作:在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基础上再创造。
• 3、怀旧心理与审美记忆 以此来分析王扶林版与李少红版的观众反响。
41
第二,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
• 文学语言具有非 直观性和想象的 丰富性,让人在 阅读或者收听中 产生审美想象, 调动自己以往的 审美经验来再现 文学场景。
1
授课人
2
3
问题一:完整看过原著的有没有?有多少?
·
问题二:能说出《红楼梦》中6个以上人物名字的, 请举手。
问题三: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文学经典?
4
• 背景资料:
• 《红楼梦》,中国古代 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 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 年(清乾隆帝49年), 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 《红楼梦》。它的原名 《石头记》《情僧录》 《风月宝鉴》《金陵十 二钗》等。作者曹雪芹 ,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44
结语
• 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和接受,既是个人化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也是历史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文学 经典的审美意蕴会不断地有所发现。重要的是 ,我们要善于回到经典本身,获得属于自己的 审美发现。
45
谢 谢!
1)宝、黛、钗
33
2)王熙凤(凤姐),曾经有王朝闻专著《论凤姐》
34
35
3)晴雯、袭人、紫鹃
36
4)红楼二尤
37
我校校友,美籍华 人学者王海龙教授有 专书研究《红楼梦》 中的女性形象。参见 《曹雪芹笔下的少女 和妇人》上海文艺出 版社2010年版。
38
四、《红楼梦》的影像传播
39
• 1.现象:例证(王扶林版与李少红版对比分析) • 2.意义:一是促进文学经典的普及化、大众化。
三、《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
31
1.关于形象诗学
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如今 已经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逐渐 凸显,形成了被成为“形象诗学” 的理论分支和批评模式。在国内, 主要由湖南师范大学的赵炎秋教授 (有《形象诗学》一书)和我提出 这一概念(有《审美文化与形象诗 学》一书)。
32
2.《红楼梦Biblioteka 中的代表性人物形象• Hegel:悲剧的构成是两个都有合理性又都有片面 性的力量之间的冲突。
• 恩格斯:悲剧表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 求事实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18
2. 小说文本中的宝黛爱情
• 第3回,相见却似旧相识。 • 第97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
礼”。 • 王熙凤使出调包计,宝玉误与宝钗结婚,如此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