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作业考试(下)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延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答案: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答案:法家;儒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答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答案: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答案: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答案: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答案: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答案:对7.“姓”的形体结构记录了女性在维系宗族血缘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对8.“娶”的形体结构暗示了在古代婚姻中,女子通常是作为战利品被战胜国的成员掠夺来作为妻子的。

答案:对9.《韩非子 ·六反》:“天饥岁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可见“嫁妻”不是“卖妻”。

答案:错10.襦是汉代百姓的日常下身服饰。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中国节日文化的形成与下面选项不符合的是()。

答案:宗教活动2.脤膰之礼在先秦是指天子将祭祀社稷宗庙的祭肉赐给同姓之国,使相互关系更加密切。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答案:孔子2.下列不属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

A:创新转化 B:兼收并蓄 C:全盘吸收 D:注重甄别答案:全盘吸收3.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

()A:对 B:错答案:对4.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及大融合,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A:对 B:错答案:错5.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是()。

A: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B: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C: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D:西部高原宗教文化答案: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第二章测试1.被后人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

A:《尚书》 B:《诗经》 C:《礼记》 D:《易经》答案:《易经》2.下面哪位人物是宋明理学的代表()。

A:牟宗三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答案:朱熹3.《论语》是孔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

()A:对 B:错答案:错4.“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思想理念。

()A:错 B:对答案:对5.下列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有()。

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庄子答案:孔子;董仲舒;孟子第三章测试1.以下被称为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山海经》 C:《易经》 D:《黄帝内经》答案:《山海经》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A:司马迁 B:孟子 C:荀子 D:班固答案:司马迁3.《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精彩纷呈,其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A: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B: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C:常用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

D: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答案: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4.《西厢记》中的红娘虽然是一位“小人物”,但她性格立体饱满,具有不畏强权的反叛精神。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 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井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井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井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8.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9.《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A.原始社会B.殷商时期C.西周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A.敬天B.保民C.敬祖宗D.敬地答案: 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A.殷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 儒家,法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A.秦始皇B.汉武帝C.刘邦D.董仲舒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A.黄宗羲B.顾炎武C.曹雪芹D.王夫之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A.对B.错答案: 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A.对B.错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A.对B.错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A.抢婚B.群婚C.互婚D.买卖婚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A.子女对父亲的姊妹的称呼B.媳妇对婆婆的称呼C.女婿对岳母的称呼D.侄女对伯母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A.昏暗B.婚姻C.黄昏D.头晕答案: 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A.女人B.男人C.男人和女人D.贵族答案: 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A.左领压住右领B.右领压住左领C.左领和右领对齐D.左领和右领错开答案: 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

1【单选题】(1分)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正确B.错误正确2【单选题】(1分)《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正确B.错误正确3【单选题】(1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 A.正确B.错误正确4【多选题】(1分)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ABCD )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畴。

正确第一章【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正确答案是:A,B,C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答案是:A,B,C,D,E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仁B.义C.礼D.知正确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 B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正确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博学B.审问C.明辨D.自我修养正确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共性B.个性正确5【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正确6【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 D )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7【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 D )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正确8【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 D )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正确9【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 C )A..尽心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正确10【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 B )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C.尽心、知性、知天D.不以人灭天正确第三章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A )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正确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正确答案是:B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C )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正确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A.善利万物而不争B.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正确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 )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正确第四章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A)A.智者、觉者B.神仙庙里的塑像D.传说中的人物正确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尼泊尔B.古印度C.中国D.泰国正确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公元前6世纪B.代C.三国时期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答案是:D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普救寺B.白马寺C.少林寺D.南华寺正确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智慧树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解析(含附加题)学习资料

智慧树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解析(含附加题)学习资料

智慧树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解析(含附加题)绪论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C.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地文B.天文C.人文D.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庸之道B.阴阳五行C.中和为美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长幼有序B.父子有亲C.夫妇有别D.君臣有义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天人合一D.辩证逻辑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定义B.概念C.论证D.自我修养2【单选题】(1分)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单选题】(1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5【单选题】(1分)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义C.礼D.仁6【单选题】(1分)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7【判断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中国传统文化(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绪论单元测试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以人为本B:载道化成C:崇德重义答案:A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艮》B:《周易.贲》C:《周易.震》答案:B3.“文”不包括()A:地文B:人文C:物文D:天文答案:C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答案:A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和为美B:中庸之道C:阴阳五行答案:A第一章测试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答案:ABC2.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朋友有信D:长幼有序E:夫妇有别答案:ABCDE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答案:ABCD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辩证逻辑B:天人感应C:天人合一D:形式逻辑答案:C5.文化的价值是由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功能有()A:认知功能B:教育功能C:应用功能D:决策功能答案:ABC6.文化的概念包括()A:狭义文化B:以文化人C:精神文化D:广义文化答案:ABCD7.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包括 ( )A:以仁为本B:以人为尊C:个人主义D:以民为贵答案:ABD8.中国传统以民为贵思想包括()A:敬天爱民B:革命思想C:重视民意D:民为邦本答案:ABCD9.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重义思想包括 ( )A:法治精神B:道德准则C:伦理精神D:礼教传统答案:BCD10.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 ( )A:仁B:知C:礼D:勇答案:ABD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持中贵和思想包括 ( )A:普遍和谐B:中庸之道C:天人合一D:以和为贵答案:ABCD12.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体现在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天人合一C:人与自身的和谐D:人与人的和谐答案:ABCD13.实践理性包括( )A:身体力行B:经世致用C:纯粹理性D:经验理性答案:ABD14.实事求是原指 ( )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经世致用D:求是学风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论证B:定义D:概念答案:C2.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有善有恶论B:性善论C:性恶论D:性相近答案:D3.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其言也訒B:爱人C: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D:克己复礼答案:C4.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随心所欲C:遵守礼仪D: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答案:D5.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礼C:仁D:义答案:C6.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实践D:认识答案:C7.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

1【单选题】(1分)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正确B.错误正确2【单选题】(1分)《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正确B.错误正确3【单选题】(1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 A.正确B.错误正确4【多选题】(1分)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第一章【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民为贵C.以仁为本正确答案是:A,B,C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父子有亲B.君臣有义C.夫妇有别D.长幼有序E.朋友有信正确答案是:A,B,C,D,E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仁B.义C.礼D.知正确2【单选题】(1分)颜渊问仁,子曰:( B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为仁C.仁者其言也讱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正确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博学B.审问C.明辨D.自我修养正确4【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 A)中寻找 A.共性B.个性正确5【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 )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辩证逻辑D.天人合一正确6【单选题】(1分)天的涵义包括:( D )A.神性义B.道德义C.自然义D.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正确7【单选题】(1分)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 D )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正确8【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 D )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与社会的和谐C.人的身心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正确9【单选题】(1分)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 C )A.尽心B.慎独C.仁礼的统一D.穷理正确10【单选题】(1分)荀子提出过:( B )A.天人交相胜B.制天命而用之C.尽心、知性、知天D.不以人灭天正确第三章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A )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正确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和静清寂B.清虚卑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正确答案是:B【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正确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A.善利万物而不争B.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正确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 )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正确第四章1【单选题】(1分)“佛”意思是什么?(A)A.智者、觉者B.神仙庙里的塑像D.传说中的人物正确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尼泊尔B.古印度C.中国D.泰国正确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公元前6世纪B.秦代C.三国时期D.西汉末、东汉初正确答案是:D4【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普救寺B.白马寺C.少林寺D.南华寺正确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1.《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2.《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风、雅、颂3.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305篇4.《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芦苇5.《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

错6.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

对7.元曲分为哪两部分?散曲和杂剧8.散曲分为哪两部分?小令和套数9.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0.《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作者是谁?关汉卿11.元代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对12.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对13.《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在大观园里宝玉和黛玉看的是什么书?《牡丹亭》和《西厢记》14. “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是形容谁的?薛宝钗15.《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被薛宝钗斥为杂书的是什么书?《牡丹亭》和《西厢记》16.《红楼梦》中《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谁和谁的爱情?贾宝玉和林黛玉17.《红楼梦》用一百二十回的章目,来诠释了贾宝玉与薛宝钗相知、相恋的经过和结果。

错18.按乐调的不同,诗经中的作品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

19.以下属于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先秦古籍的有:《诗》、《春秋》、《乐》、《书》20.被称为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源头及浪漫主义源头的是:《楚辞》、《诗经》21.散曲是不具备表演内容的新的诗歌形式,与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句式不同、音律不同22.以下哪一项属于窦娥临刑前立下的三桩誓愿?六月飞雪、血飞白练、亢旱三年23. 马致远、白朴、关汉卿、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4.白元杂剧是融汇了杂技、舞蹈、歌唱、说白等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25.薛宝钗对于《西厢记》《牡丹亭》这类文学作品的态度是: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内心深处喜爱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

26.宝玉和黛玉的相知主要体现在:不追求功名利禄。

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喜爱表露人的自然天性的作品。

都不拘泥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有共同的价值观,厌恶经世致用之学。

27.下列关于宝钗和黛玉之间的差异,说法正确的有:宝钗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较之宝钗,黛玉与宝玉在三观上更为契合。

宝钗以封建淑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黛玉1.以下哪首作品不是采用民族五声调式?《阿拉木汗》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之美的表现?对比之美3.《春江花月夜》以七声调式为基础。

错4.以下哪首作品不属于古琴曲?《二泉映月》5.中国传统音乐亲近自然的审美观受到儒、道、释文化的影响。

对6.《乐府题解》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水仙》7.《高山流水》这首琴曲在唐宋之后被分成两曲,一曲《高山》,一曲《流水》。

对8.以下哪种不属于琴的别称?雅琴9.以下哪种不属于琴的造型?云门式10.琴谱也称?减字谱11.琴曲《阳关三叠》的原诗是以下哪首诗?《送元二使安西》12.以下哪种不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境界和审美意趣? 理性冲突13.中国音乐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渐变之美,线性之美,级进之美,五声之美14.以下哪些属于历史上的四大名琴?绿绮琴,焦尾琴,绕梁琴15.琴的音色讲求:饱满,深沉,松透16.琴曲《阳关三叠》的四个乐句中,那两句音乐是重叠的?第一句,第四句17.以下哪些作品采用了民族无半音五声调式?《康定情歌》《茉莉花》18.以下哪些属于古琴的造型?伏羲式,落霞式,师旷式,仲尼式第八章1中国文化是一种它以含蓄为美,增加了神秘感:隐喻文化2.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由哪部分组成?屋顶、屋身和台基3.十九世纪中叶的海派,对传统中国画色彩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主要的创新是:将墨色和浓丽的色泽相呼应4.《千里江山图》呈现出高度的技巧,制造出的效果:写实,深远5.中国传统绘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本体的思维模式和综合性的思维6.《清明上河图》是:散点透视的杰作,是中国绘画:综合性思维的典范。

7.中国古代透视的“三远法”是指:高远、深远、平远8.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画面结合了一般视高平行透视关系与东方的平面性、多视点构图法则。

9.米勒的《拾穗者》,画面采用:高视位平行透视关系构图透视关系构图。

10. 吴道子第一次在绘画中创造性的将绘画中的颜色去除,只用线条来塑造形象,我们称之为“白描”画法。

11.中国绘画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借用物像传达人的心情,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物我和一”境界。

在用线造型上中国画家偏重于主观感受,运用游离感极强的线条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形式。

12.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采取的线描方法:莼菜描13.西方绘画用线造型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着重研究与表现形体结构开始,发展到印象派的“探索线”再进而发展到现代绘画诸流派注重表达“个人情感”的线条。

对14.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对15.李成是北宋时期的画家,被美国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代表作品是《溪山行旅图》。

错16.中西绘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中国绘画以散点透视为主,西方绘画以焦点透视为主。

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西方画以光和色为主要手段。

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

中国画的审美意趣在真善美。

17.中国传统艺术注重: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重写意,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清明上河图》通过:全局观念观念,散点透视透视方法,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1.“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中“奇怪”指的是:丰富性。

2.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什么?汉字。

3.“寻见梅花瓮已空”是担当的诗句4.汉字天生丽质,具有独特的节奏美。

造型美,这是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具有独立观赏艺术的基础。

5.书法是:美化汉字。

抒发感情。

美化生活的艺术。

6.徐渭《题墨葡萄图》的书法,表现了:酣畅淋漓。

落拓不羁。

7.毛笔有“四德”,分别是尖、健、齐、圆。

对8.凡是古人书写镌刻的文字都能称作是书法。

错9.汉字具有超方音的特征。

对10.下面关于书法笔法的描述,笔笔中锋是不正确的。

11.要深入理解中国书法,首先要理解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道。

12.写好独体字最关键的是:主次分明。

13.下面关于书法结字的描述,正确的是:纵收得体。

疏密有致。

奇正相生回。

主次分明14.中国书法的三要素是什么?结字。

章法。

用笔。

15.构成章法节奏的要素有:大小。

快慢。

轻重。

疏密。

16.写书法要笔笔藏锋错17.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对18.被称作“初唐四家”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错19. “永字八法”指的是八种笔画的名称。

错20.中国书法的载体是什么?汉字21.“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中‘奇怪’指的是:丰富性22.汉字天生丽质,具有独特的节奏美。

造型美,这是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具有独立观赏艺术的基础。

23. 书法是美化汉字。

抒发感情。

美化生活的艺术。

24. 徐渭《题墨葡萄图》的书法,表现了:酣畅淋漓。

落拓不羁25.毛笔有“四德”,分别是尖、健、齐、圆。

对26.凡是古人书写镌刻的文字都能称作是书法。

错27.汉字具有超方音的特征。

对28.下面关于书法笔法的描述,笔笔中锋是不正确的29.要深入理解中国书法,首先要理解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道30.写好独体字最关键的是:主次分明31.下面关于书法结字的描述,正确的是:纵收得体。

疏密有致。

奇正相生回。

主次分明32.中国书法的三要素是什么?结字。

章法。

用笔33.构成章法节奏的要素有:大小。

快慢。

轻重。

疏密34.写书法要笔笔藏锋错35.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对36. “永字八法”指的是八种笔画的名称。

错第十章1.章学诚说:“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

”这句话的含义是:史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

2.杜维运认为:“西方史学自希腊、罗马灿烂的史学,退至洪荒时代。

”“洪荒时代”是对哪个阶段欧洲史学的描述?欧洲中世纪。

3.以下传统史学作品中属于史学理论的是:《史通》4.《孟子》一书载:“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说明当时各诸侯国均有本国之史。

对5.希腊罗马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坨等人的作品文学价值超越了史学价值。

对6.以下属于“通史”类史学著作的是:《史记》7.以下属于“编年体”史学著作的是:《春秋》8.学案体是记述学术源流的史书体裁,他的创始人是:黄宗羲9.宰相“兼修国史”的传统肇始于:唐10.以下属于官修史书典范的是:《资治通鉴》11.以下不属于中国传统史学对于史家个人修养的要求的是:史观。

12.司马迁认为《春秋》一书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可见孔子编撰《春秋》的目的是为了确立一套社会规范。

对13.“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传统史学重视正统。

对14.凊朝修国史,将洪承畴列入“贰臣传”,说明凊王朝在政治道德上并不认可洪承畴的行为。

对15.以下不能反映中国传统史学“秉笔直书”传统是:陈寿索米16.以下不属于明遗民史学家群体的是:钱谦益17.以下史书因作者平行不端被视为“秽史”的是:《魏书》18.文字狱兴盛的清代,中国传统“史学”秉笔直书的传统中断了。

错19.据史载:在元朝灭亡之际,元代史官危素趋报恩寺,欲自尽以精忠报国。

报恩寺僧人大梓说:“国史非公莫属,公死,是死国史也!危素以此不死。

”这个案例说明:国可忘史不可亡。

20.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包括:纪传体。

编年体21.与近代专题史研究最为接近的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是:学案体22.中世纪欧洲史学沦为了神学的婢女。

23.中国传统社会为史学编撰提供了制度保障的是:史馆24.由私人修史转向国家修史的朝代是:唐25.以下属于明遗民史家群体的是:张岱。

谈迁26.以下属于史德有亏的史家是:魏收27.中国传统史学之文化内涵中最能体现士大夫阶层品质的是:秉笔直书。

28.二十四史在体例上属于:纪传体29.清代开国史馆修“国史”,吴三桂被列入:逆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