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泉辨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经验

合集下载

陈如泉从脾论治甲状腺病

陈如泉从脾论治甲状腺病

女贞子等配伍使 用 , 可制 约黄芪升提之性 。
2 . 2 脾 肾 阳虚 证
于甲状腺激素促进各类 营养物质 的消化 、 吸收 和转化 的功能… 。
现代 对中医脾脏 的研究表 明, 脾的功 能与神经 系统 、 内分 泌系统
多 见于 甲减 、 亚 临 床 甲减 、 淡漠 型 甲亢及 桥 本 甲状 腺 炎 患
2 . 3 脾 虚 湿 阻证 .
甲状腺病之 初起 多因情 志 内伤 , 木失疏 达 , 气 机郁 结 , 而致 脾运失健 , 津液无 以敷布 , 凝聚为痰 , 壅结颈 部而成 , 其 中气机 升
降失常在 甲状腺病 中 多贯穿始 终 。脾 胃为 气机 升 降之枢 纽 , 脾
气不足 , 生化乏 源 , 至多汗、 乏力 、 心慌 之 症 ; 脾 胃虚 弱 , 肝 气 郁
甲状 腺 病 是 常 见 的 内分 泌疾 病 , 属 中医“ 瘿病 ” 范畴 , 现 代 医
导 致脾 、 。 肾阳气 俱虚的表现 。
2 . 1 脾 气虚 证
家多认为 甲状 腺 病属 中医学 心悸 、 中消 、 颤证 、 虚劳、 痿 证 等病
证 。 陈 如 泉 教 授 在 治疗 甲 状 腺 病 中 , 采用辨 病与辨 证并 重 , 宏 观
者 。脾 虚 日久 , 化 源衰少 , 气血 亏虚 , 脏腑 组织失其 充养 , 肾失 所 藏, 可致 肾虚 阳衰 ; 终致脾 、 肾阳气俱 虚。治疗上 当温 肾健 脾 , 益
及 免疫系统 ( 神经内分 泌免疫调 节 网络 ) 功能均 有密切 的联 系。
夏天等 对脾 虚 大 鼠的 实验 研 究 证 实 , 脾 虚 状 态 下 甲状腺 对
王翔 宇
( 湖 北 中 医药 大学 中 医临床 医学 院 2 0 1 2级 硕 士研究 生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6 1 )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1. 引言1.1 病史患者是一名46岁女性,平时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

近期主要出现疲乏乏力、体重下降、手脚发凉、食欲减退等症状。

在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表示自己最近经常感到不适,尤其是体力下降和食欲不振的情况逐渐加重。

患者平时没有任何严重的慢性病史,但是经常感觉到身体的不适。

此外,患者还提到最近出现了咽部不适的情况,有时会感觉到咽喉灼热,甚至出现咳嗽和声音嘶哑的症状。

经过一系列相关的检查,患者被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并且处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1.2 主要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在服药治疗之后,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心慌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

患者还出现了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眼睛干涩、声音嘶哑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典型症状。

在体检中发现患者肌力减退,甲状腺轻度增大但无明显压痛,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

患者还表现出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了身体、皮肤、眼睛、声音、肌力、甲状腺、淋巴结、心肺、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异常表现,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有助于确定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辨证治疗方向。

1.3 检查结果病史回顾显示,患者为女性,48岁,平时体质较弱,经常感到疲倦和乏力,食欲减退。

最近出现了颈部肿块,并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

患者前往医院检查后,颈部超声显示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甲状腺素T3、T4水平明显下降,甲状腺刺激素TSH水平升高。

综合检查结果,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患者遂寻求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2. 正文2.1 中医病因辩证中医病因辩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医理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病因可以包括外感风寒、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此病因是多方面的。

外感风寒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患者可能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受凉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而发病。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和甲状腺肿大。

陈如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科专家,他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通过对陈如泉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提倡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

其次,他强调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最后,他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亚急性甲状腺炎可以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陈如泉教授强调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强调减轻炎症反应。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主要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因此控制炎症反应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他通常会采用激素疗法来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他注重调节免疫功能。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因此调节免疫功能对治疗非常重要。

他通常会采用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最后,他注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他通常会通过定期随访和相关检查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通过总结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炎症引起的颈部疼痛和肿胀。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则是指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乏力、心率缓慢、体重增加等。

本文将结合中医辨证理论,介绍一位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临床验案,以探讨中医治疗此病的方法及疗效。

病例简况:患者,女性,33岁。

主诉出现颈部疼痛、肿胀、乏力等症状,伴随体重增加、心率缓慢。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的综合分析,初步怀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后,开始中医辨治。

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脉象、舌象等体征,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初步辨证为“肝郁气滞,痰浊内蕴,气血不畅,气滞血瘀”证候。

治疗原则:1. 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舒肝活血,促进气血畅通。

2. 祛痰开窍:清理痰浊,恢复清明头脑。

3. 补益气血,调理脾胃:增强机体抵抗力,调理体内阴阳平衡。

治疗过程:患者按时服用中药处方,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症状逐渐减轻,颈部疼痛、肿胀明显缓解,乏力状况有所改善。

随后,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继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体征情况。

疗效评估: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颈部疼痛、肿胀完全消失,乏力状况得到改善,心率稍有增加,体重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的脉象、舌象等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整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经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结语: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结合临床验案可以看出,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治疗,中医以疏肝解郁、祛痰开窍、补益气血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治疗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所了解。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的甲状腺炎症状,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特点。

在中医的治疗体系中,中医辨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调理患者的身体,促进疾病的康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验案,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与效果。

患者李女士,40岁,因出现颈部肿胀、压痛、声音嘶哑、乏力等症状就诊。

她在发病前数周曾有少许情绪波动,思想烦躁,脾气急躁,就算事情并不大,也会显得十分严重。

患者还有恋旧爱喜常思,经常因为自己一点小事,或自己家人的微小动作感觉到受到了侮辱或忍受不了,以至于把矛头指向了对方,久而久之,身体的阳气才被压抑而伤。

就诊时,患者甲状腺TSH升高,甲状腺结节TIRADS5分。

通过中医辨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属于“肝郁气滞,痰湿互结”的证候。

根据患者的症状,我们判断患者的情绪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机不畅,痰湿内蕴,导致甲状腺功能发生了异常。

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我们采用了中药进行疏肝理气、祛痰化瘀的治疗方案。

处方选用胡椒、大黄、生姜、柴胡、枸杞子、当归等药物,以疏肝理气、祛痰化瘀为主,通过调理患者的肝气和痰湿,促进气机的顺畅,进而达到调理甲状腺功能的目的。

在药物治疗的我们也结合针灸疗法,采用足三里、太冲、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促进气血的畅通,调整患者的身体功能。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按时服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并且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TSH值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甲状腺结节的TIRADS评分也有所下降,此外患者的颈部肿胀、压痛等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体症状得到了缓解。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辨证治疗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应用是非常可行且有效的。

中医辨证施治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医疗方式,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找到患者病理变化的规律性,从而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它控制了许多机体功能的运转,如能量消耗、心率调控、体温的维持等。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压痛、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症状的病例,探讨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验案举隅。

病例概况:患者李女士,34岁,因颈部不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3kg于某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并且颈部CT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经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于近三个月前因受凉、情志不畅导致颈部不适,后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虽在当地医院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但效果不佳。

患者遂转至我院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患者经过详细的中医四诊观察与望闻问切,辨证为肝郁脾虚型。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可导致肝郁,肝郁可伤脾,长期脾虚则影响气血生化,使得甲状腺功能失衡,出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

针对上述的辨证,制定了清肝疏肝、健脾益气的治疗方案。

中药处方:柴胡、白芍、炒白术、炙甘草、泽泻、泽令、黄芪、防风、当归方剂与用法:上述中药煎汤,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价:经过连续一个月的中药治疗,患者颈部肿大、压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症状逐渐改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也明显好转。

患者体重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通过辨证施治,患者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小结:本例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病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也说明中医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探讨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陈如泉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经验

陈如泉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经验
t a i n a d v a n t a g e o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i t . T h e n a t i o n a l —wi d e e mi n e n t p h y s i c i a n. P r o f . C h e n R u—q u a n h a d a r i c h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y r o i d d i s e a s e a n d h a d f o r me d h i s o w n a c a d e mi c i d e a . P r o f . C h e n v i e w e d t h a t t h e r o o t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w a s t h e d e i f c i e n c y o f a n t i p a t h o g e n i c q i a n d i t s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wa s q i s t a g n a t i o n a n d i n — t e r a c t i o n o f p h l e g m a n d s t a s i s . T h e k e y p o i n t o f d i a g n o s i s o n t h e d i s e a s e w a s t o i d e n t i f y b e n i g n n o d u l e f r o m ma l i g n a n t o n e .P r o f .C h e n a s s o c i a t e d s y n d r o m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w i t h d i s e a s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e i g h t t h e r a p e u t i c me t h o d s , n a me d p a c i f y i n g l i v e r q i t o r e mo v e s t a g n a t i o n,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s p l e e n t o r e s o l v e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多数病人在一到两个月内可以自愈。

但有约10%的患者会进入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患者会出现乏力、便秘、体重增加、皮肤干燥、心率变慢等症状。

中医方面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由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虚实夹杂等因素引起,而治疗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

以下是一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病例的中医辨治过程:患者,女,58岁,焦虑情绪,容易疲劳,睡眠质量差,体重增加4kg,容易便秘。

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喉部疼痛、低热、乏力等症状,经医院检查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现在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中医诊断:肝郁气滞、脾胃虚弱、阴虚火旺。

辨证分析:肝郁气滞是由于情绪不佳、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引起,致使肝气郁结,影响气血畅通。

脾胃虚弱是由于长期过度饮食、不规律的饮食而导致脾胃功能减弱,造成水湿停留。

阴虚火旺则是由于长期体虚、过度疲劳,导致肝肾阴虚,火热内生。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清热。

方药组成:柴胡1.5g、香附1.5g、枳壳1g、陈皮1g、白芍1.5g、生地黄10g、玄参12g、乌龟板0.5g、黄柏3g、木通3g。

各味药磨粉成细末,每次取4g,水煎服。

每日三次。

此方药分别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清热的功效,可改善气滞胀满、便秘等症状,同时兼治虚实,促进康复。

患者服用5天后,体力逐渐恢复,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精神状态愉快。

治疗1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本病例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及其功能减退期,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清热等手段,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等平衡,促进康复,达到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行气 以宽中 除胀, 和胃 止呕, 兼有理 气安胎 之功, 可用于 治疗 � �名医 别录 � "主下 中焦气机郁滞之 胸脘 胀满, 恶 心呕 吐 载其
�������������������������������������������������
又可固 精缩 尿, 与 补骨 脂相 合, 能温 补脾 肾治 疗脾 肾阳 虚之 尿 频, 遗尿及夜尿增多等证 ; 黄芪益气升 阳, 助 阳气布达 全身; 法半 用温肾方隔日 1 剂, 随访至今未见复家经验; 陈如泉 中图分类号: R 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00 - 0704 ( 201 1 ) 1 1 - 001 8 - 02
T S H 升高,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通 常是指无临 床症状, 而 FT 3 和 FT 4 正常的甲状腺减退 �随着临 床研究的深入和 T S H 检 测方法的不 断改进, 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 加而呈逐年上升趋势 � 文献报道: 在普通人群中患 病大约 在 1 . 0% - 1 5% 之间, 女 性较 男性多见
业师赵和平是湖 北省 十堰市 中医 院主任 医师, 湖 北省 知名 中医, 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 三十余载, 学验 俱丰�笔 者有幸跟师学 习, 受益 良多, 现对 导师临床常用的有效 对药择其 一二, 简介如下: 芦根配枇杷叶 芦根 味甘 性寒, 入肺 胃经, 有 清肺 胃热, 生
气, 除寒中� " 黄连大苦大寒 , 既能清热, 又能燥湿 �二药相配, 辛 �湿 开苦降, 长于治疗湿热引起的呕吐�本组对药见于 薛生白的 , "呕 热条辨� 其方是黄连三 五分, 苏叶 二三分, 煎 服�治湿 热证 哕不止, 昼夜不瘥� " 赵 师常用 量为黄连 , 苏 叶各 5 - 1 0g, 水 煎频 频呷之, 其呕即止�兼有阴虚者亦可加入芦根, 枇杷叶� 玫瑰 花配 鸡 冠 花 玫 瑰花 味 甘, 微 苦, 性 温, 归 肝, 脾 经�
[ 3] ci a n, 2005 , 72 ( 8 ) : 1 51 7 - 1 524. [ 2] 秦路平 , 张汉明 , 张卫东 , 等 . 蛇床子素和蛇床子总香 豆素对肾阳虚 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J ] . 中 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 1 9 96 , 1 6 ( 9 ) : 552 - 553. 毛 林华 . 甲状 腺素对 亚临 床甲 减患者 血脂 及左 心室 功能的 影响 [ J ] . 实用老年医学, 2005 , 1 9 ( 1 ) : 39 - 41 . [ 4] 叶琳 , 叶蔚 , 李 文华 , 等 . 老 年亚 临床甲 减与 动脉 粥样 硬化的 关系 [ J ] . 山东医药 , 2006, 46( 28 ) : 42 - 43 . [ 5] 潘文奎 . 傅宗 翰诊 治高 脂血 症的 医理 及经 验[J ] . 辽宁 中医 杂志 1 9 87, ( 9 ) : 7.
� "玫瑰花, 本草正义� 谓 香气 最浓, 清而不 浊, 和而不 猛, 柔 肝醒 胃, 流气活血, 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 刚燥之弊, 断推气 分药之 中, " 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 芳香诸品, 殆无 其匹� 临床常用 于治疗 肝胃气痛, 月经不调, 经 前乳房 胀痛 及跌打 伤痛� 鸡冠 花味 甘, 涩, 性凉, 归肝, 大肠经 ��本 草纲目 � 言其 能 "治痔漏 下血, 赤白 下痢, 崩中, 赤白带下" �本品味涩性 凉, 善 收敛止带, 凉血止 血, 涩肠止痢, 常用于赤 白带 下, 崩 漏, 赤痢 等病�玫 瑰花 擅于 行气 活血, 鸡冠花长于凉血收敛, 二者相 伍, 气 血并调, 活血与涩 血并
[ 2 ]
及动脉 粥样硬 化
清胆固醇升高的浊脂, 归于痰浊的范畴 �虚阳不能温 煦心阳, 阴 寒内盛, 血瘀水停, 心脉痹阻不畅, 久病 及心, 而 使心脏 损害�临 床观察也证实, 亚临床甲 减患 者存在 不同 程度 的心脏 功能 受损 情况
[ 6]
� 甲状 腺减退 患者气, 痰, 瘀久 郁化热, 有 见阳虚兼 有郁
( 0.7 - 1 9 9 ) , T S H : 45. 467 IU /m L ( 0. 3 - 5. 0) , T G A > 500U /mL � � � [ 6] K a h a lG J. C a r di o a scu l a r a nd a t he roge ni cas pect s of su bcl i ni ca lh pot ( 0 - 80) , T MA > 1 300U /mL ( 0 - 60) �中医 诊断为 瘿病; 西 医诊 � � h r oidi sm[ J ] . Th roi d, 2000 , 1 0( 8 ) : 665. 断为桥本氏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减 �� 陈教授以温 肾方治 疗 2 个 � � � � � � � � � ( 收稿日期: 月后, 查 FT 3 : 3. 65pg/mL ( 1 . 8 - 4. 8 ) , FT 4 为 1 . 65ng/mL ( 0. 7 1 99 ) , T S H 为 3. 264 IU /mL ( 0. 3 - 5. 0) �为巩固疗 效, 嘱 坚持服 编辑: 任桂华)
津止渴之功�本品上可祛痰排脓; 中可 清胃, 生 津, 止 呕; 下 可通 �� "芦根味 甘气寒而 无毒, 利小便 本草经疏 � 载 甘能 益胃和 中, �枇杷叶味 苦, 寒能除热降火, 热解胃和, 则津液流通而 渴止矣" 性微寒, 归肺, 胃经� 本品味 苦能 降, 性寒能 清, 具 有清 肺止 咳, 降逆止呕之功�赵师认为, 两药相伍, 用于肺热 咳嗽及胃热 呕吐 俱有佳效�芦根, 枇杷叶常用量均为 30g� 苏叶配黄连 苏叶味辛, 性温, 归肺, 脾经�本品 味辛能 行,
[ 1]
; 男子 "五八, 七七, 任脉虚 ,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肾气衰, 发堕齿 槁; 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 ��七八, 肝气衰��, 肾藏 衰, 形 体皆 极; 八八, 则齿发去�肾阳虚衰, 是生理活动 减弱和衰 退, 新 陈代 谢减退主要涉及脏器�面色白, 手足不温 , 怕冷, 易出 汗, 大 便溏 结不调, 小便清长, 口唇色淡, 口淡无味, 食欲不 振, 舌 质淡, 苔白 而润, 脉虚弱等症� 此外, 阳虚则推动乏 力, 也可 见气 滞�气滞 则血 瘀, 加 之阳 虚无力运血, 血流缓 慢, 可 兼见 血瘀; 气化 受损, 水 饮不 化, 聚而 为饮, 上凌心肺, 饮 凝成 痰, 可呈痰 瘀交 作之证� 有报 道亚 临床 甲减患者多有血脂变 化
[ 3 ] [ 4 ] [5 ] , 亦 有学者 将血
� 该病属于中医 " " � "虚劳" 瘿病 的范畴�
陈如泉教 授从事中西医结合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 床研究数 十年, 经验丰富�笔者 有幸跟 师侍 诊, 收 获较 多, 现将 陈教 授诊 治经验, 介绍如下� 1 病 证特点, 以阳虚为本 陈教授认为, 亚临 床甲 状 腺减 退是 原 发性 甲 减高 危 人群 � 临床上甲减多 为阳虚证, 亚临床甲减虽无典 型临床表现, 部分病 "阳虚 " �病因 不外先 天禀 赋不 人仅表现轻度怕冷, 故其 本不外 足, 后 天感受邪毒或治疗适当等 ��内经� 曰 : "阴平阳秘, 精神乃 治" �张景岳认为 "阴不可 无阳, 无气便 不能 生形, 阳不 可无 阴, 无形便不能载 气, 所以 物生于阳而成于阴, 故阴阳二 气不可有所 �可见机体阳 气不足, 偏, 不偏则气和而生, 偏则气乘而死" 机能 减退或 衰弱, 代谢 活动减退 , 是 机体反 应性低 下, 阳 气不足 的病 理表现� 中医认为, 肾为五脏之本, 生 命之源泉, 主藏精 �所以, 凡阴 阳之病变, 当责于具水火之肾�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下丘脑 - 垂 体 - 甲状腺轴在人体的生命活 动中起 着重要 的作用, 与能 量代 谢, 物质代谢及信息传递密切相关�现有研究 表明
热的情况, 故其病机特点以阳虚为本, 兼有郁, 痰, 瘀, 热证� 3 辨证治疗 , 从阳虚论治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指出 : "治病 必求于本 " �沈金 鳌在 � 杂病源 流 犀烛 � 虚 损 痨 瘵 源流 � 中 提 及"虚 损 痨 瘵, 真元病 也 " ��素问�五 常政大 论� 也云 : "虚者 补之" �鉴于 以上 观点 及亚临床甲减病机特 点, 陈教 授提 出从阳 虚论 治亚临 床甲 减的 观点�常以温肾方为 基本方�药 用: 淫 羊藿 1 5g, 补骨 脂 1 5g, 肉 苁蓉 1 5g, 益智仁 1 2g, 女贞子 1 2g, 法 半夏 1 2g, 黄芪 24g, 石 菖蒲 1 0g, 炙甘草 1 0g� "肾" "壮水之主, 方中从 入手�调补阴阳, 具有 以制阳光; 益 �淫羊藿, 火之源, 以消 阴翳" 补骨脂味 辛性温之属 温补脾肾, 附 子, 肉桂大辛大 热之品温后劫�张景岳曰 : "善补 阳者, 必 于阴中 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 阴者, 必于阳中求 阴, 则 阴得 �故温 肾 方中 还用 女 贞子 补肝 肾 阴, 阳升而泉源 不竭" 乌须 明 , "阴中求阳" ; 肉苁蓉味 甘咸性 温, 目 入 肾, 大肠 经, 既 能补 肾壮 阳, 又可润肠通便; 益智仁味辛性温, 入脾肾经, 既能补肾助阳,
�1 8�
湖北中医杂志
201 1 年第 33 卷第 1 1 期
专 家经 验
陈 如 泉 辨 治 亚 临 床 甲 状 腺 功 能 减 退 的 经 验
1 2 杨瑞霞 , 指导: 陈如泉
( 1 .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09 级博士研究生 , 湖北 武汉 430061 ; 2. 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
201 1 年 1 1 月第 33 卷第 1 1 期 No . 201 1 . Vol . 33 , No.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