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室空间尺度】

合集下载

实验室建设中的实验室平面布局与流程优化

实验室建设中的实验室平面布局与流程优化

实验室建设中的实验室平面布局与流程优化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的平面布局和流程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实验室平面布局和流程优化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能为实验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实验室平面布局和流程优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实验室平面布局合理的实验室平面布局是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个好的实验室平面布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功能分区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将实验室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常见的实验室功能区包括仪器设备区、样品处理区、试剂储存区、实验台区等。

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实验人员之间的干扰。

2. 设备安放和空间利用根据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确定设备的放置位置。

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可以节约空间,使实验室显得整洁、宽敞。

同时,为了方便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操作流程,将常用设备和相关工作区域放置在一起。

3. 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实验室中的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的设置至关重要。

应确保实验室内设置有足够的安全通道,保证实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出口应符合安全标准,且位置明显,便于实验人员辨识和使用。

二、流程优化实验室的流程优化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的流程优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标准化操作流程对于常规实验和仪器使用,应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定期进行复核和更新。

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降低实验误差。

同时,还可以减少实验的重复性步骤,提高实验效率。

2. 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和保养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设备维护计划应合理安排,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实验进度。

此外,对于实验室中的常用试剂和耗材,及时补充和更新,以免缺料影响实验工作。

3. 合理的样品管理在实验室流程中,样品的管理非常关键。

合理的样品管理可以避免交叉污染和实验结果的偏差。

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资料

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资料
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预算,合理配 置设备和器材的数量和规格,避免 浪费和不足。
考虑实验室的能源和资源需求
供电需求
考虑实验室的供电需求,包括 实验设备、照明、空调等所需 的电量,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供水需求
根据实验需求,合理规划实验 室的供水管道、水龙头、排水 设施等,确保供水充足、排水 顺畅。
效率原则
实验室设计应注重提高工作效 率,合理布局实验台、储物柜 等设施,方便实验人员快速取 用物品。
实验室应采用人性化的设计, 如合理的通道宽度、便捷的电 源插座等,方便实验人员的工 作。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 光,避免实验人员长时间处于 压抑的工作环境中。
可持续性原则
实验室设计应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合 理利用能源和资源,降低能耗和资源 消耗。
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
选择一个方便、安全且有利于实验室发展的地理位置,考虑周边环 境、交通和设施配套。
规划实验室布局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实验室的布局,包括实验台、通 风柜、储物柜等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设计实验室的功能区域和空间
划分功能区域
根据实验需求,将实验室 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如样品处理区、实验操作 区、仪器分析区等。
实验台和柜子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台和柜子,并合理布局。
实验室的能源和资源
水电配置
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合理配置水源、 电源等基础设施。
通风和排气
根据实验室的类型和用途,合理配置 通风和排气设备,确保实验室内空气 流通。
03
实验室设计的具体步骤
确定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确定实验室规模和目标
根据实验需求、预算和人员规模,确定实验室的规模和目标,如 科研、教学或生产。

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资料(一)

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资料(一)

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资料(一)引言概述: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是实验室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实验室的设计与布局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实验室功能区划、实验室设备布置、通风与安全考虑、实验室工作流程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因素。

一、实验室功能区划:1. 确定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区域,如实验台区、样品处理区、仪器设备区等。

2. 根据实验室工作流程和设备使用频率,合理划分实验室的不同区域。

3. 划定各功能区的边界和流动通道,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材料的有序管理。

4. 考虑不同实验室空间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便于日后的扩展和改造。

二、实验室设备布置:1. 确定实验设备的类型和数量,根据实验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 安排实验设备的布局,保证各项设备之间的互不干扰,并提供便捷的操作空间。

3. 设计适当的设备存放区域和备品备件储存位置,方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4. 考虑实验设备的通信和数据接口布置,提供便于数据整合和共享的条件。

三、通风与安全考虑:1. 确定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补给、排风和空气净化等方面。

2. 设计合理的实验室容量和通风速度,保持实验室空气的洁净和稳定。

3. 设置适当的防护设施,如抗静电地板、安全柜等,保证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4. 制定实验室危险品存放和处理的规范,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

四、实验室工作流程优化:1. 研究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寻找优化的空间和环节。

2. 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布局,使得实验人员的操作更加高效和流畅。

3. 提供合适的实验室设备和工具,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必要的人为因素。

4. 建立实验室操作标准和培训体系,确保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五、可持续发展因素:1. 考虑实验室的节能和环保设计,如光照灯光的选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2. 设计实验室的废物处理系统,确保实验室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友好。

3. 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实验室布局(二)

实验室布局(二)

引言概述实验室布局是实验室设计的核心部分之一,对于实验室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继续探讨实验室布局的相关内容,着重从实验室工作区域划分、实验室设备布置、实验室安全措施、通风系统设计和清洁卫生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实验室设计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内容一、实验室工作区域划分1.实验室功能区划分:根据实验室的不同功能和实验室内部环境要求,将实验室划分为试验区、研究区、分析区、储存区等不同区域,以便实验人员有序地进行实验工作。

2.实验室工作区域大小设计:根据实验室所需的设备数量和工作人员的数量,合理确定实验室工作区域的大小,以充分利用空间,并确保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设备的布置合理。

二、实验室设备布置1.实验室设备合理布置:根据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设备的功能,合理布置实验设备,确保设备之间的距离、工作流程的便捷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工作空间。

2.设备与通风系统的配合:在设备布置时,要考虑设备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和通风系统对设备的影响,合理安排设备与通风系统之间的空间和位置。

三、实验室安全措施1.实验室安全通道设置:为了确保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的安全,设置合理的通道,确保通道宽度和通行畅通,并设置防滑地板和防撞护栏等安全设施。

2.实验室危险品存放区域:将实验室内的危险品存放在专门的区域内,设置标志和安全标识,保证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3.实验室安全装备和紧急处理设施:为实验室内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防护服等,并设置相应的紧急处理设施,如安全洗眼器和安全淋浴器等。

四、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系统的功能:通风系统是实验室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排除实验室内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保证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2.通风系统种类选择: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和实验室内所使用的物质,选择适合的通风系统,如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和全空气换气系统等,并确保其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

3.通风系统设计的要点:在通风系统设计中,要考虑通风量、排风口位置、空气流动方向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虽然各单位实验室功能分区以及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是由微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洁净室、血清免疫学室、收样室及附属仓库、培养室、洗涤消毒室、淋浴间以及仪器室、试剂仓库、纯水制备室、标准物室、配制室、室外气体存放间、样品消化处理室、更衣室等附属功能间构成。

各功能间内根据专业要求再配备中央实验台、边台、超净工作台、洗涤台、仪器台、天平台、烘箱台、高温台、电脑台、试剂柜、毒品柜、通风柜、气瓶柜、仪器柜、文件柜、更衣柜等实验室家具。

此外,实验室的服务系统,譬如:供电、上下水、惰性及氧化性气体供气管线、通讯、电脑网络、消防、安防、通风及净化、空调、废弃物处置以及消毒等基本元素的科学合理组合使之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县级:血清学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及肠道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检测室,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实验室设计规划

实验室设计规划

实验室设计规划实验室设计规划实验室作为一个科研和创新的空间,对于实验室的设计规划尤为重要,下面给出一个实验室设计规划的示例。

一、实验室功能划分:1. 根据实验的性质和需求,对实验室的功能进行划分,包括化学实验区、生物实验区、物理实验区、电子实验区等。

2. 根据实验的工作流程,将实验室划分为试验台区、试验准备区、化学品存储区、备品备件区、仪器设备区等。

二、实验室空间布局:1. 根据实验室功能划分,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布置,确保流程顺畅。

2. 试验台区应根据实验的需求,合理布置各类试验台和设备,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验室门口应设置洗手台,方便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前的手部清洁。

三、实验室通风与安全:1. 实验室应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聚集。

2.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抽风罩、急救箱、安全消防设备等。

四、实验室设备和耗材:1. 根据实验的需求和性质,选购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合理放置。

2. 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3. 确保实验室常用耗材的充足供应,及时补充和回收。

五、实验室废物处理:1. 实验室废物应按照规定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2. 废弃药品和化学废物应交由专门机构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危害。

六、实验室清洁和卫生:1.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实验区域的卫生环境。

2.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有序,注意安全通道的畅通。

七、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人员培训:1. 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实验室的设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的需求、工作流程、安全性和实际使用情况等因素。

合理的设计规划能够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升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规划之实验室室内布局

实验室规划之实验室室内布局

L500mm 时,一边可站人操作;
L800mm 时,一边可坐人操作;
L1200mm 时,一边可坐人,一边可站人,中 间不可过人;
L1500mm 时,两边可坐人,中间可过人;
L1800mm 时,两边可坐人,中间可过人可过 仪器
天平台、仪器台不宜离墙太近,离墙 400mm 为宜。为了在发生危险时易于疏散,实验台间的 过道应全部通向走廊。另:实验室建筑层高宜为 3.7 米-4.0 米为宜,净高宜为 2.7 米-2.8 米,有 洁净度、压力梯度、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的实验
较简单的教学实验对水电气风等要求较低,而科 研机构对实验室通风、供排水、电控及洁净都要 求较高,但实验室设计的基本原则都是具有共同 性的,以有机化学为例,主要由化学基本实验室、 仪器分析实验室、洁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室、 研究室、辅佐实验室、服务供应室等组成。
1)、化学基本实验室,主要是进行容量分析、 离子测定、氧化还原等实验,一般设计的装备有:
在做平面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 就是安全,实验室是最易发生、火灾、毒气泄露 等的场所。我们在做平面设计的时候,应尽量地 要保持实验室的通风流畅、逃生通道畅通。根据 国际人体工程学的标准。我们做如下的划分以供
参照: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实验台与实验台通道划分标准(通道间隔用 L 表示)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都要超过规范规定,物别是百级以上,冷热负荷 在要求不是很严格的情况可能估算,现在专门有 净化空调机组,可以直接利用。二级四级生物安 全实验室应实施两级隔离。一般实验室装备有: 超净台、生物安全柜、边台或不锈钢操作台、洗 涤台等。
以 PRC 实验室为例, PCR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常规方法,也是生物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各类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各类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各类分析实验室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是实验室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实验室的安全性、流程性和实验过程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实验室的位置和布局,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可以按照使用用途的不同进行功能分区,如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

下面将以这些主要实验室类型为例,介绍它们在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中的各类分析。

1.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各类化学实验的场所,涉及到的实验材料和药品通常较多,需要考虑实验室内的通风和安全排水。

在化学实验室中,可以根据实验流程的不同将实验台按照固液分离、物质合成等不同工序进行划分,以便实验人员能够方便、高效地进行实验操作。

此外,还需要设置专门的药品存放区和废物处理区,以保证危险品和废液的安全管理。

2.生物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主要进行与生物学相关的实验工作,涉及到生物样品的处理、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在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中,需要考虑实验台的设置,以方便生物样品的处理和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还需要考虑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辐射防护等问题,以保证实验人员和实验样品的安全。

3.物理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主要进行与物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需要考虑实验器材的放置和使用空间的要求。

在物理实验室中,常常涉及到较大的实验器材和设备,需要考虑其稳固性和实验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电源插座和电路接线板等设施,以保证实验室的用电安全。

在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的设计中,还需考虑实验室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设施。

例如,实验室的中央设施区可以设置为共享区,用于放置公共设施、共享设备和文档资料。

此外,还可以设置饮水区和洗手间等公共设施,以满足实验人员的基本需求。

总的来说,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的设计要实用、科学、合理,以满足实验过程的要求和实验人员的安全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之实验室空间尺度
摘要: 实验室空间尺度又称实验室的模数,一般是指实验室的开间、进深、层高、走廊的尺度。

它根据 研究人员的活动范围及实验设备和仪器布置要求而定。


一、开间 实验室的开间主要取决于实验人员活动空间以及实验设备工程管网的合理布置的必需 尺度。

国外对实验室的模数,各国均有自己的经验。

如德国《教学与科研建筑》一书介绍实 验室的模数采用三种: 3.0m、 3.25m 及3.5m。

再以这三个开间模数为倍数来组合实验室, 完全能满足各类实验室的布置。

英国《实用实验室设计》一书的介绍,实验室的模数采用 3.05m(10ft)的模数。

日本《研究所设计》一书介绍,建议采用3.2m 为模数,他们采用 1.6m 的单位模数,如实验台宽度、实验台长度、实验台之间的走道宽度以及管道竖井的 宽度等均采用1.6m。

美国农业部地区研究实验室采用3.0m 的模数。

美国艾博特实验室 (ABBOTT LABORATORIES),采用10ft 为模数,用二倍和三倍的模数来组成实验室用房。

归纳起来,世界各国实验室的开间模数大致都在3.0m、 3.2m、3.3m 以及3.5m 之间。

我国实验室的开间一般采用3.0m、3.3m、3.6m 三种开间模数,其理由如下。

能满足实验工作的正常需要。

化学、物理、生物实验室的中央实验台和侧式边实验台宽 度约为1.2~1.8m,设有工程管网的该类实验台宽度不小于 1.4m,靠墙侧式边实验台的 宽度约为0.6~0.9m,设有工程管网的靠墙侧式边实验台宽度不小于0.75m,两个实验台 之间的距离为 1.2~1.8m。

这样的开间均能满足上述的需要。

开间模数与工业化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考虑结构配件的互换性, 有利于预制品构件的大 量生产,与多层工业建筑6.0m 柱距结合起来,与民用建筑中多采用3.3m 的开间模数结合 起来。

与统一的标准窗扇采用0.3m 为倍数的尺度相结合。

二、 进深 实验室的进深主要取决于以下五个方面。

1.根据实验性质确定的每个实验人员所需要的实验台长度。

2.实验台的布置方式。

相同长度的岛式实验台比半岛式实验台所需要的进深大。

3.实验台的端部是否布置研究人员的办公室。

4.通风柜的布置方式,通风柜平行窗户布置比垂直窗户布置的进深大。

5.采光通风方式。

综合上述五个方面的因素,进深一般在6.0~9.0m。

即6.0m、7.0m、8.0m、9.0m 四种进深,基本上能满足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及物理实验室的要求。

三、层高 层高是指楼板面到楼板面的高度,净高是指楼板面(或吊顶面)到楼板面的距离。

实验室 的层高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类型。

空调系统管道, 化学实验室的通风柜管道等所占用的空间 对层高影响较大。

一般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的层高,建议采用3.6~3.9m,放射化学 实验室由于通风柜上安装了过滤器, 层高就相应增高。

洁净实验室本身的净高比一般实验室 的净高要低,这是由于洁净实验室节约空调冷量以及采用人工照明等原因,一般净高为 2.5m 左右。

电子计算机房根据平面空间的大小来决定,一般为2.4~3.0m 之间。

底层由


于需设大型的仪器设备,故层高比楼层略高,具体高度应视其设备安装使用要求的尺寸、管 道走向及吊顶布置等具体情况而定。

四、 走廊宽度 实验室的走廊宽度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交通量的大小、 走廊的长度、 门窗的开启方式。

实验室的走廊一般分为下列五种:单面走廊、中间走廊(中间双走廊)、检修走廊、安全走廊 与参观走廊、设备管道走廊。

一般实验室的交通量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