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单元练习题测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水C. 盐酸D. 二氧化碳2. 在化学式HCl中,Cl表示:A. 铁钉B. 氯气C. 氢气D. 盐酸3.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是指:A. 参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B. 发生变化的物质C. 参与反应前的物质D. 生成的副产物4. 关于物质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性质不会受到条件的影响B. 物质的性质可以改变C. 物质的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反应改变D. 物质的性质不重要5. “氧化反应”通常是指:A. 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 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 物质自身发生化学反应D. 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1. 乙烯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2. 玻璃是一种______物质。

3. 在化学方程式中,箭头的左边表示______,右边表示______。

4. 化学式H2O表示一分子______。

5. 空气中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化学反应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请分析铁生锈是何种类型的化学变化,并解释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3. 根据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2H2 + O2 → 2H2O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什么?b) 反应物在反应后发生了什么变化?c) 该方程式表示了什么意义上的化学反应?四、综合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合物?A. 纯净水B. 空气C. 甘油D. 二氧化碳2. 请简要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下图显示了某种金属在放入酸中的反应情况:a) 请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b) 根据图中所示的反应情况,你认为酸的性质是什么?c) 描述该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此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计15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并回答简答题。

初中化学科学版第一章练习题

初中化学科学版第一章练习题

初中化学科学版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黑火药C. 指南针D. 烧制陶瓷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 计算B. 实验C. 测量D. 推理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A. 杜绝污染源B. 治理污染点C. 深埋有毒物D. 处理废弃物4.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 火的发现和利用B. 发现和合成的物质超过3 000万种以上C.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5.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A. 制火药、制青铜器、发明指南针B. 制青铜器、印刷术、造纸C. 冶炼钢铁、烧瓷器、制火药D. 印刷术、烧瓷器、冶炼钢铁6.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B. 防止环境污染C. “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D. 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7.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 道尔顿B. 阿伏加德罗C. 门捷列夫D. 侯德榜8.A B C D9.我们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主要采用的试验方法是()A. 模仿B. 对比C. 推理D. 假设10.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A. 拉瓦锡B. 门捷列夫C. 道尔顿D. 阿伏伽德罗1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 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B. 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C. 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D. 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1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测溶液的pHC. 稀释浓硫酸D. 蒸发食盐水1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加入固体C. 检查气密性D. 收集氧气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C. 读出液体体积D. 加块状固体15.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B. 用10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 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D.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16.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水扑灭B. 生活中把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C. 液化石油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1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粉笔折断B. 棉纱织布C. 木材燃烧D. 汽油挥发18.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 “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 “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9.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果腐烂,食盐溶解B. 鲜肉冷冻,玻璃破碎C. 葡萄酒化,蜡烛燃烧D. 汽车爆胎,米饭煮糊20.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化学第一单元课后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氧气D. 铁水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冰B. 纸张燃烧C. 铁钉弯曲D. 橙子榨汁3.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氧(O)B. 碳(C)C. 氢(H)D. 钠(Na)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盐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5. 下列气体中,不支持燃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直接闻药品气味B. 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C. 用嘴吹灭酒精灯D. 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品7. 下列溶液中,呈碱性的是:A. 食盐水B. 肥皂水C. 白醋D. 糖水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碳酸氢钠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9. 下列实验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烧碱潮解C. 碳酸分解D. 水电解10. 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二、判断题:10道1.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2.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3.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6.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7.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8. 氧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9.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10.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三、填空题:20道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2.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练习题(第一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S-32I卷共52分一、单项选择(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化学反应中制造出新原子和新分子C.制陶、冶金及酿酒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苯D. 汽油和植物油3.下列仪器,能直接用于加热的是()A.蒸发皿B.烧杯C.锥形瓶D.蒸馏烧瓶4.下列常用的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A.分液漏斗B.普通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5.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6. 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的NaCl溶液B.75 mL 1 mol/L的FeCl3溶液C.150 mL 0.5 mol/L的MgCl2溶液D.75 mL 2 mol/L的NH4Cl溶液7.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叙述正确的是()A.浓H2SO4沾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稀的NaOH溶液B.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上的安全警示标志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闻某些化学药品的气味时可以使鼻子凑近药品二、单项选择(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9.科学家已发现的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10.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1.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不相同的是()A.1mol O2和1mol H2B.5.6L N2(标准状况下)和11g CO2C.224mL H2(标准状况下)和0.1mol N2D.9 g H2O和0.5mol Br212.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做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SO4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D.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13.下列对于某些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稀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有Cl-D.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物质一定有CaCO31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的Cl-数为1 N A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C.常温常压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A15.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l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①②④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1L 1mol/L NaCl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的溶液浓度仍为1mol/L- 1 - / 3B.配制0.5L 1.0mol/L 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的体积为11.2L(标况)C.0.5L 2mol/L 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Ba2+和Cl-总数约为2×6.02×1023个D.10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18.4 mol/L的硫酸浓度是相同的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移走酒精灯停止加热B.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C.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开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蒸馏完毕,应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CO和N2,其体积比为1:1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1molH2和1molHe中,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原子数相同、质量也相同D.体积为22.4L的O2,其质量可能为32g19.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3 :2 :1,则三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 :4 :3 B.1 :2 :3 C.1 :1 :1 D.6 :3 :220.容量瓶上需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Ⅱ卷 48分三、填空题(共48分)21.(12分)(1) 标准状况下,11.2 L某气体的质量为14 g,则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附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附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附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2.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石灰水C.汽水D.空气3.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4.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或干冰)的自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5.以下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B.2CO + O2 点燃 2CO2C.CaCO3 高温 CaO + CO2D.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6.以下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称取氯化钠固体B.检验装置气密性C.存储氢气D.点燃酒精灯7.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氮气、稀有气体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 gB.9.8 gC.10.8 gD.10.2 g9.以下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其中错误的选项是10.据你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加油站、油漆厂等地方要严禁烟火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作灯火实验D.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1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那么收集NO气体应采用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12.以下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用途B. 操作规程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二氧化碳:常见的灭火剂制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水槽中的导管制气体时先装固体再倒液体C.物质鉴别D.环保知识氧化镁和氧化铜:观察颜色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减缓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防治白色污染:减少白色粉尘的排放13.以下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14.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并有白色固体生成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一单元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一单元 综合练习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生命起源的研究是世界科技的一大课题,科学家探索几十亿年以前地球的大气环境,进行紫外辐射实验(当时无臭氧层),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层是产生了可能与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

该物质是()A、糖类B、天然高分子C、高级酯类D、氨基酸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糖,淀粉和纤维素不是糖B、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它们水解均生成葡萄糖C、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D、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A、蔗糖B、麦芽糖C、丙酸丙酯D、丙酸乙酯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会造成人体肥胖,所以不能食用B、脂肪酸在体内可以被氧化从而供给人体热量C、摄入人体的脂肪大部分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人体内D、必需脂肪酸在体内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和参与胆固醇代谢的生理功能6、关于维生素C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8O6B、维生素C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维生素C能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D、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主要来自各种肉类食品7、下列物质中,完全水解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的是()A、蔗糖B、脱脂棉花C、天然蛋白质D、无灰滤纸8、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①小苏打②纯碱③氧化铝④丙氨酸A、①②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都是羧酸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10、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蛋白质在稀硫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是()A.①和②B.只有③C.只有④D.只有②和③11、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A、消去反应B、水解反应C、取代反应D、聚合反应12、往蛋白质溶液里加入下列物质会产生沉淀,但再加水稀释,沉淀又会溶解的是()A、MgSO4B、HCHOC、H2SO4D、NH4Cl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淀粉通常不显还原性B、可溶性铜盐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盐析C、普通肥皂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的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其中含有多个羟基,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14、2个氨基酸(R-CH-COOH,烃基R可同可不同)失去一个H2O缩合生成二肽,NH23个氨基酸失去2个H2O缩合成三肽化合物。

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卷

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卷

高一化学必修二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用于( ) A.制新农药B.制新医用药物C.制半导体材料D.制高温合金2.铟(In)是一种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主族元素,手机、电脑、电视屏幕使用的都是含铟的导电玻璃。

11349In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的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B.11549In与11349In互为同位素C.In与Al处于同一主族D.11349In的中子数为1133.已知周期表中镓(Ga)元素处在铝元素下方。

氮化镓可把手机信号扩大10倍,让电脑的速度提高1万倍。

下列有关氮化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氮化镓是由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C.镓原子最外层比氮原子最外层少两个电子D.镓比铝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强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可寻找到作催化剂的合金材料B.共有18个族,第ⅢB族含元素种类最多C.根据周期律编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D.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5.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是()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全部&6.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A.4x B.4x+14C.4x+10 D.4x+67.如图是含某元素的A→G的七种物质分别与X、Y、Z反应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族B.上述转化中发生5个氧化还原反应C.稳定性:气态F<气态Z D.A、B、X、G四种物质分别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8.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9.关于下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SiO 2+2C Si+2CO↑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由CaCO 3+SiO2Ca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C.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D.由Na 2CO3+SiO2Na2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10.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从Li→Cs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增大B.熔点逐渐升高C.金属性逐渐增强D.还原性逐渐减弱1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Cl B.金属性:K>Na,C.酸性:H3PO4>H2SO4D.稳定性:HBr>HCl12.铋元素可表示为83Bi,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i2O3 C.Bi原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硝酸的要强D.B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ⅤA族13.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发生霉变B.冰融化成水C.木材变成木炭D.葡萄变成美酒2.研究并发展化学的基本方法是()A.计算B.推理C.实验D.证明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铝制容器盛醋被腐蚀B.将记有机密信息的纸粉碎C.夏天将西瓜榨成西瓜汁D.记石油加热分馏得到多种石油化工产品5.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都可以作为反应容器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取用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D.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6.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叙述错误的是()A.在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在变化中有状态变化的一定是物理变化C.在变化中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7.下列行为中,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在实验室的角落里堆放废纸旧书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D.实验结束后,无需老师批准即可离开实验室8.化学给我们带来了()○1.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2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和农药○3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4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A.2、3B.1、3C.1、4D.1、2、3、49. 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野果B.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10.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食盐有什么成分组成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11. 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研究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A.导电塑料的研究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C.新型合成材料的开发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境保护的问题12. 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蓝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无污染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指由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得到的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