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欣赏课(公开课课件)
大学语文ppt第五单元李白诗歌欣赏

2、在强烈的感情的驱使下,李白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 在强烈的感情的驱使下, 在强烈的感情的驱使下 想象,并巧妙结合夸张的比喻、 想象,并巧妙结合夸张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 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 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形成了 “豪”、“奇”、“幻”的艺术格调(想象丰富而奇诡, 的艺术格调(想象丰富而奇诡, 艺术形象绚丽而多姿) 艺术形象绚丽而多姿) 他的诗歌常以奇特的想象与感受,选择大 1) “豪”。 他的诗歌常以奇特的想象与感受,选择大 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形 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形 神奇秀丽、险伟阳刚的诗歌意象 的诗歌意象, 成神奇秀丽、险伟阳刚的诗歌意象,并让自己的形象思维 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往往发想无端, 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往往发想无端, 奇之又奇。从而创造出大气磅礴 大气磅礴, 奇之又奇。从而创造出大气磅礴,意境广阔 浩淼博大的艺术境界。 浩淼博大的艺术境界。
4、歌唱爱情和友谊的真挚。多写得热诚动人。 歌唱爱情和友谊的真挚。多写得热诚动人。 他歌颂“愿同尘与灰” 长干行》 他歌颂“愿同尘与灰”(《长干行》)那种热烈纯真 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大堤曲》 的爱情;还有若干寄赠、怀念妻室的诗《大堤曲》、《寄 远十二首》中多数篇章感情颇为深挚 感情颇为深挚。 远十二首》中多数篇章感情颇为深挚。李白投赠友人的作 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 品数量很多,佳篇不少。更多的是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沙丘城下寄杜甫》 情,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赠汪伦》等等,无不感情深挚 形象鲜明, 感情深挚, 《赠汪伦》等等,无不感情深挚,形象鲜明, 具有浓烈的感染力量。 具有浓烈的感染力量。
高中语文4李白诗三首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加点字
读音
鱼凫.
fú
石栈.
zhàn
猿猱.
náo
扪.参.
mén shēn
巉.岩
cháuī
砯.崖
pīng
饯.别
jiàn
酣.高楼
hān
扁
扁.舟 piān 扁.豆 biǎn
第11页
第16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一】 了解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集大成者,他诗豪放飘逸,奇伟瑰
丽,充满着超尘脱俗浪漫主义情调。本课所选三首诗想象奇特,夸 大大胆,集中表达了浪漫主义格调。
第17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知识窗
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相关事物思想活动。联想是诗歌艺术一个 技巧。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说:“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类似记忆;联 想是经验与经验呼应。” 文学作品中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都是作者思索活动结果。二 者区分: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相对比较薄弱,普通不出现 详细形象化情景描写,有仅仅是一个简单想法;想象即使也是由详细事 物引发,但构想(假想)出来内容相对比较丰富,普通都有详细形象化情景 描写,而这些形象化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 借助联想,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内蕴,丰富诗歌思想与情感。 借助瑰丽想象,一样可构筑诗歌意蕴,同时还会触发读者,使读者产生无 限联想。
第7页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蜀道难》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唐摭言》第七卷中有以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 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 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再验之于诗,亦可证实此说可靠: 其一,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再说剑阁,最终说到锦城 即成都,这些都是由长安入蜀必经之地,而且被排列得如此有序,绝 非偶然;其二,诗中又屡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问君西 游”“侧身西望”,假如诗人当初不在长安,就不会这么说。
李白诗词赏析PPT作品

作品赏析
【翻译】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
地准备尽情游览。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 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 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 我的行舟。
《赠孟浩然》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作品赏析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
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 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 惊动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登金陵凤凰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品赏析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
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 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 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 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 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 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 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 禁感到非常忧愁。
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 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早发白帝城》
【高中语文】李白诗歌鉴赏ppt

梳理诗歌结构
• 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 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
诗歌意象
镜湖月 海日 列缺 鼓瑟之虎 谢公屐 天鸡 青云梯 咆哮的熊 丘峦 金银台 回车之鸾 如麻之仙人 吟啸的龙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意境
现实天姥 梦到剡溪 白天景象 夜间景象 神仙洞府 神奇雄峻 清幽寂静 壮美奇绝 离奇险怪 壮丽辉煌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不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文体知识补充
•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 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 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 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 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 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 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 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 (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 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 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 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 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 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 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 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 宫殿。
李白诗歌鉴赏
自选角度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余光中《怀李白》
一生简历
一、好任侠,喜纵横 二、仗剑远游 三、一进长安 四、赐金放还的详情 五、再次远游 六、病逝途中
李白诗歌鉴赏课件

李白诗歌鉴赏课件李白诗歌鉴赏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上课铃声响,课件出示李白人头像特写,配以古曲《春江花月夜》。
)师:在刚刚结束的李白诗歌阅读月中,同学们已经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诗人李白。
一个月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
今天,在此时、此地,就让我们共同来(指屏幕,师生齐读)――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随着主题的揭示,课件出示李白望月图)[评:用古典音乐作背景,配以古香古色的画面,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诗的优美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简要汇报,了解情况。
师: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首先请大家汇报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首先汇报第一个问题。
生:我了解到李白是一个豪放的人。
他的诗中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我了解到李白是一个正直、重情义的人。
他和杜甫、贺知章、孟浩然都是好朋友。
生:我了解到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活了61岁。
生:我还了解到李白的诗歌很浪漫,很夸张,而且想象也很丰富。
像白发三千、飞流直下三千尺等诗句。
生:李白还在很多诗歌中,表现了自己孤独的心情,像《独坐敬亭山》(板书:其人:豪放、正直、重情义李白(701-762)其诗:夸张、想象〖评:这一过程重在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对李白其人、其诗的认识和了解,勾画出李白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学生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
师:有谁知道李白一生共留下多少首诗?生: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六十多首诗。
师:那么,在这九百多首诗中,你读了多少首?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到的?生:我读了李白诗歌37首,记住了《静夜思》、《月下独酌》等18首,我是从《唐代三大诗人诗选》、《唐诗三百首》中读到的,这些书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
1/3 1 2 3 下一页尾页生:我读了李白的.诗歌21首,记住了17首,如《关山月》、《望庐山瀑布》等,我是从《古诗台历》上知道的,这是我妈妈留下的,是1986年的台历。
李白《静夜思》古诗鉴赏教学课件PPT

推荐优秀的古 诗词作品,引 导学生深入学
习和欣赏
鼓励学生自己 创作古诗词, 提高他们的文
学素养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注重积累,掌握知识
积累古诗词汇和句 式
掌握古诗的背景和 特点
理解古诗的情感和 意境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拓展和延伸
多元解读,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古诗
拓展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知 识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解读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出个性 化见解
学以致用,提高素养
鼓励学生在生 活中运用古诗
词
通过比赛和活 动激发学生学 习古诗词的兴
古诗中的名句赏析
名句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名句所表 达的深刻含义和 思想内涵
外延:名句所涉 及到的文化、历 史、社会背景等
静夜思中的名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 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
内涵分析:表达 了诗人对故乡的 思念之情,以及 对家人的深深眷 恋。
名句的艺术特点
语言精练,意境 深远
形象生动,感染 力强
言简意赅,内涵 丰富
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运用得恰
到好处
名句的修辞手法
比喻:用相似的 事物打比方,生 动形象地描绘景 物
拟人:赋予事物 以人的特征,使 表达更生动、形 象
对偶:上下句字 数相等,结构相 同,意义相关, 表现形式优美
夸张:夸大或缩 小事物的特征, 增强表达的效果
古诗中的意象分析
月亮的意象
思乡之情:月亮常被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爱情的象征:在爱情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 孤独和寂寞:月亮也常被用来表现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永恒的象征:月亮也常被用来象征永恒,表达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李白诗歌赏析-课件

本文以惊人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妙 的神话、迷离的传说、奇伟的形象、绚丽的 色彩和长短不齐、奔放不拘的语言,构成了 一篇体制宏大、千古传颂的绝唱。
5、抒写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 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 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 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何 秋长
日 风安 平 吹一
子
胡 不片 虏 尽月
夜
, ,,
吴
良 总万 人 是户
歌
罢 玉捣
远 关衣
征 情声
。 。。
4、艺术地描绘祖国的自然山川。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渡荆门送别》《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
李白诗歌赏析
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 最引人瞩目,最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创作。 李白的诗歌最充分最集中地体现了时代的精 神风貌——大唐气象。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 豪放洒脱的气度,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 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愿望,强烈 的个性色彩,汇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格外 富有朝气的歌唱。
中国诗词大汇系列李白培训讲座图文PPT课件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作品赏析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
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 雨点像 一颗颗 黄豆, 打在树 叶上、 地上、 窗户上 ,发出 “啪啪 ”的响 声。雨 越下越 大,一 阵赶着 一阵, 像细线 一样。 雨变得 更加猛 烈了, 瓢泼似 的雨落 下来像 一片瀑 布一样 ,花已 经趴倒 在地。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雨宝宝不甘落后,纷纷降落人间,小雨点像一颗颗黄豆,打在树叶上、地上、窗户上,发出“啪啪”的响声。雨越下越大,一阵赶着一阵,像细线一样。雨变得更加猛烈了,瓢泼似的雨落下来像一片瀑布一样,花已经趴倒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七下)
等,风格已经成熟。
3. 42岁-45岁,供奉翰林
1. 唐玄宗昏庸腐朽,不理朝政,
李白受到排挤,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他的幻想,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 离开了长安,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 的诗歌,如《古风》、《行路难》 。 (九上)
4. 45-55岁,重新漫游
1.
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
13 行路难(其一)
——李白诗专题赏析
古 典 诗 歌
学习目标
1. 学习《行路难》,反复诵读,培养语言美的感
知能力,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 诵读李白的诗歌,感受中国经典诗文的魅力,激
发读书的热情。
3 品读感悟名句,进入诗歌意境,解读诗人的个性。
课文导入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活动一:诵读李白
1.
小组合作完成:把李白的诗按山水篇、
思乡友情篇、理想壮志篇分三类,组长
确定本小组诵读类别,采用多种形式诵
读展示。
2.
要求:读出味道,读出精彩。
山水篇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望天门山 峨眉山月歌
思乡友情篇
赠汪伦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送孟浩然之广陵 静夜思 峨眉山月歌(故乡月) 春夜洛城闻笛
第二次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但对国事仍然非常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
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mǔ吟留别》
《将qiāng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七上)《送友人》(八下)等。
55-62岁,经历战乱
1. 安史乱起,诗人含不白之冤,
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还。 《早发白帝城》一诗就记述了当 时的心情。后病死,终年六十二 岁。
1. 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
丽景色,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 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
诗歌:《峨眉山月歌》(七上)、 《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
2. 第一次漫游(26-42岁)
1.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其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
生活,作品有《渡荆门送别》(八上)、 《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
理想壮志篇
秋浦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活动二:感悟、书写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 篇,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 留别》 《将进酒》《静夜思》等,有 《李太白集》传世。
背景透视
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没有 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 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 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 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李白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 怀愤慨写下了此篇,来表达失意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失望
主旨归纳
《行路难》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 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 苦闷、抑郁和不平之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 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充满积极 的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的生平经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蜀中生活 第一次漫游 供奉翰林 重新漫游
经历战乱
1. 蜀中生活(25岁以前)
乐府诗体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能够配乐 歌唱的诗体,属于古体诗。李白《行路难》 三首,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怀。
学生活动一
金樽清酒/ 斗十千, 玉盘珍馐/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 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 将登太行/ 雪满天。 闲来垂钓/ 碧溪上, 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 会有时, 直挂云帆/ 济(jì)沧海。
学生活动二
在诵读中感受美。 那句美,美在何处?
学生活动三
在品读中感受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要求:先谈表层含义,后答作用。
归纳总结
先扬
金樽、 清酒、 玉盘、 珍馐
行路难
停杯、 希望
投箸、 姜尚、 欲渡、 伊尹 将登
后抑
信心
长风破浪 行路难 直挂云帆 多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