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控制

合集下载

无刷直流电机(BLDC)双闭环调速解析

无刷直流电机(BLDC)双闭环调速解析

无刷直流电机(BLDC)双闭环调速系统在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双闭环分别是指速度闭环和电流闭环。

对于PWM 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来说,无论是转速的变化还是由于负载的弯化引起的电枢电流的变化,可控量输出最终只有一个,那就是都必须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才能实现,因此其速度环和电流环必然为一个串级的系统,其中将速度环做为外环,电流环做为内环。

调节过程如下所述:由给定速度减去反馈速度得到一个转速误差,此转速误差经过PID调节器,输出一个值给电流环做给定电流,再由给定电流减去反馈电流得到一个电流误差,此电流误差经过PID 调节器,输出一个值就是占空比。

在速度环和电流环的调节过程中,PID的输出是可以作为任意量纲(即无量纲,用标幺值来表示;标幺值:英文为per unit,简写为pu,是各物理量及参数的相对单位值,是不带量纲的数值)来输入给下一环节或者执行器的,因此无需去管PID输出的量纲,只要是这个输出值反映了给定值和反馈值的差值变化,能够使这个差值无限趋近于零即可,相当于将输出值模糊化,不用去搞的太清楚,如果你要是一直在这里纠结输出值具体是个什么东西时,那么你就会瞎在这里出不来了。

假如你要控制一个参数,并且这个参数的大小和你给定量和反馈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线性关系或者一阶导数关系或者惯性关系等),那么就可以不做量纲变换。

比如速度环的PID之后的输出就可以直接定义为转矩,因为速度过慢就要提高转矩,速度过快就要减小转矩,PID输出量的意义是调整了这个输出量,就可以直接改变你要最终控制的参数,并且这个输出量你是可以直接来控制的,这种情况下PID输出的含义是你可以自己定的,比如直流电机,速度环输出你可以直接定义为转矩,也可以定义为电流,然后适当的调节PID的各个参数,最终可以落到一个你能直接控制的量上,在这里最终的控制量就是占空比的值,当占空比从0%—100%时对应要写入到寄存器里面的值为0—3750时,那么0—3750就是最终的控制量的范围。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特性与原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直流电动机转速的调速系统。

它由两个闭环控制回路组成,分别是转速外环和电流内环。

其中,转速外环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矩;而电流内环则控制直流电机的电流,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矩。

1.稳定性:双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流,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转矩输出。

通过转速外环对转速进行控制,可以实现精确的转速调节;而电流内环则能够控制电机的电流,防止过载和短路等故障。

2.响应速度: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转速外环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实现快速的转速调节。

而电流内环的响应速度则相对较慢,主要起到电机保护的作用。

3.鲁棒性:双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对外部干扰和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调整,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1.转速外环控制原理:转速外环将输出电压与给定的转速进行比较,得到转速误差,并通过调节电压反馈回内环控制器中。

转速外环控制器通常采用PI控制器,根据转速误差和积分项来控制输出电压。

通过不断调节输出电压,使得转速误差趋于零,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转速的调节。

2.电流内环控制原理:电流内环控制器将输出电压与给定的电流进行比较,得到电流误差,并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来控制电流。

电流内环控制器通常也采用PI控制器,根据电流误差和积分项来控制输出电压。

通过不断调节输出电压,使得电流误差趋于零,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电流的调节。

3.反馈信号处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测量信号需要经过滤波和放大等处理,以便传递给控制器进行计算。

滤波器通常采用低通滤波器,用于去除高频噪声,放大器则用于放大信号强度。

4.控制指令处理:由上位机或人机界面输入的控制指令需要经过处理,包括限幅、线性化等,以确保输入信号符合控制系统的要求。

处理后的指令将送入控制器,进行计算和控制输出电压。

通过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转速和电流的精确调节,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ACR)是一种使用两个反馈环来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的系统。

其中一个环,被称为速度环(内环),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另一个环,被称为电流环(外环),用来控制电机的电流。

ACR系统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转速控制,同时能够保护电机免受过流和过载的损坏。

ACR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控制器的参数。

其中,内环控制器的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外环控制器的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实际系统的需求来选择,可以通过试验和调整来获得最佳参数。

在内环控制器中,比例增益决定了速度误差与输出调节器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输出调节器的输出值与速度误差的乘积。

积分时间决定了对速度误差的积分时间长度,即速度误差累计值。

在外环控制器中,比例增益决定了电流误差与输出调节器输入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输出调节器的输出值与电流误差的乘积。

积分时间决定了对电流误差的积分时间长度,即电流误差累计值。

ACR系统的设计还需要确定速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类型和位置。

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可以选择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电机的电流,可以选择霍尔传感器、感应电流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需要合理安装在电机上,以确保准确测量电机的转速和电流。

在系统工作时,ACR系统通过测量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速度误差和电流误差。

然后,内环控制器根据速度误差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速度接近设定值;外环控制器根据电流误差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电流接近设定值。

这些控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输出到电机,实现对电机速度和电流的控制。

ACR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电机的负载特性、速度和电流的响应时间、系统的稳定性等。

通过合理选择控制器的参数和传感器的类型和位置,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1.系统结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由两个闭环控制组成,即速度内环和电流外环。

速度内环控制器接收速度设定值和速度反馈信号,通过计算得到电流设定值,并发送给电流外环控制器。

电流外环控制器接收电流设定值和电流反馈信号,通过计算得到电压设定值,并输出给电源控制器。

电源控制器接收电压设定值和电源反馈信号,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以确保电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符合控制要求。

2.速度内环控制:速度内环控制器是实现速度调节的关键部分。

它通过比较速度设定值和速度反馈信号,得到速度差,然后根据速度差来调节电流设定值。

控制器根据速度差的大小来调整电流设定值的大小,如果速度差较大,则增大电流设定值;如果速度差较小,则减小电流设定值。

通过不断调整电流设定值,使得速度差逐渐减小,最终达到设定的速度。

3.电流外环控制:电流外环控制器是为了保证电流的稳定性而设置的闭环控制。

它接收电流设定值和电流反馈信号,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异,计算得到电压设定值。

控制器根据电流设定值和电流反馈信号的差异来调整电压设定值的大小,如果电流差较大,则增大电压设定值;如果电流差较小,则减小电压设定值。

通过不断调整电压设定值,使得电流差逐渐减小,最终达到设定的电流。

4.电源控制:电源控制器是为了保证电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符合控制要求而设置的。

它接收电压设定值和电源反馈信号,通过调节电源输出电压来实现电机的调速。

当电压设定值与电源反馈信号存在差异时,控制器会相应地改变电源输出电压,使得电机的电压和电源设定值尽可能接近。

通过不断调整电压输出,最终使得电机的电压和电流稳定在设定值。

5.系统优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精确调节,具有较高的速度和电流控制精度。

通过速度内环和电流外环的联合控制,可以准确地调节电机的转速,并且能够自动调整输出电流,适应不同负载。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外界干扰较大时仍能保持较高的控制精度。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04
系统软件设计
控制算法设计
算法选择
算法实现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 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将控制算法用编程语言实现,并集成 到系统中。
算法参数整定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对控制算法的参 数进行整定,以实现最优控制效果。
调节器设计
调节器类型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 的调节器类型,如PI调节 器、PID调节器等。
在不同负载和干扰条件下测试系统的性能, 验证系统的鲁棒性。
06
结论与展望
工作总结
针对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如电流和速度的动态 调节、超调抑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
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和不确定性因素 ,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实验验证,提高了系统的鲁棒
性和适应性。
实现了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优化设计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所设计的 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研究展望
进一步研究双闭环直流电动机 调速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系
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复杂环境和 工况,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 实验研究,验证系统的可靠性
和实用性。
探索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 统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 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 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功率驱动模块
总结词
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方向。
详细描述
功率驱动模块是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方向。它通常 由电力电子器件(如晶体管、可控硅等)组成,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对电动机的速度和 方向的控制。功率驱动模块还需要具备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等功能,以确保电动机和整个系统的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介绍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介绍
速度环的设计:采用PI控制器,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 制。
电流环的设计:采用PI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电流的精确控 制。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参数整定:根据系统特性和实际需求,对 速度环和电流环的参数进行整定,以实现最佳的调速性能。
双闭环直流调速 系统的应用
双闭环调速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01 电机控制:用于控制电机 的转速、位置和扭矩等参 数,实现精确控制
04
够抵抗各种干扰和故障,保持正常运行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步骤
01
确定系统需求:分 析系统需求,确定 调速系统的性能指

02
设计调速系统结构: 选择合适的调速系 统结构,如双闭环
调速系统
03
设计控制器:设计 控制器参数,包括 比例、积分、微分
等参数
05
设计驱动电路:设 计驱动电路,包括 功率放大器和驱动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特点
速度闭环控制:通过速度传
感器检测电机转速,实现速
01
度的精确控制
响应速度快:双闭环调速系
统能够快速响应负载变化, 03
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精度高:双闭环调速系统能
够实现高精度的速度和位置 05
控制,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位置闭环控制:通过位置传
02 感器检测电机位置,实现位
置的精确控制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介 绍
演讲人
目录
0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 概念
0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0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应用 04.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趋势
双闭环直流调速 系统的基本概念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01
速度环:用于控 制电机转速,实
现速度调节

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PWM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PWM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PWM调速系统设计一、系统概述二、系统设计原理1.速度内环设计原理速度内环的目标是实现对电机转速的闭环控制。

通过测量电机输出轴速度和设定速度值之间的差异,根据PID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的脉宽PWM信号调节电机的输出转矩,从而实现对电机速度的控制。

2.电流外环设计原理电流外环的目标是实现对电机电流的闭环控制。

通过测量电机的电流和设定电流值之间的差异,根据PID控制算法计算出电流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器输出的脉宽PWM信号调节电机的电流,从而实现对电机电流的控制。

三、系统构建要素1.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电机的转矩和速度,并提供脉宽PWM信号输出接口。

通常使用MOSFET或IGBT作为功率开关元件。

2.速度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机输出轴的转速,通常采用霍尔元件或编码器。

3.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机的电流。

通常通过电流传感器或全桥电流检测器实现。

4.控制器:对测量的速度和电流数据进行处理,根据PID控制算法计算出合适的脉宽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电流。

5.信号调理模块: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6.反馈回路:将测量得到的电机速度和电流数据反馈给控制器,以实现闭环控制。

7.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四、系统工作流程1.控制器通过速度测量模块获取电机的实际速度,并与设定速度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度误差。

2.控制器通过电流测量模块获取电机的实际电流,并与设定电流进行比较计算出电流误差。

3.将速度误差和电流误差作为输入,经过PID控制算法计算出合适的脉宽PWM信号。

4.控制器将计算得到的脉宽PWM信号通过信号调理模块进行滤波和放大,然后输出到电机驱动模块。

5.电机驱动模块根据脉宽PWM信号的占空比调节电机的输出转矩和电流。

6.通过反馈回路将电机的实际速度和电流信息返回给控制器。

7.根据反馈信息对速度误差和电流误差进行修正,进一步优化脉宽PWM信号的计算。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1.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首先要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这是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

根据电机的参数和运动方程,可以得到电机的数学模型,一般为一组耦合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2.速度内环设计速度内环负责实现期望速度的跟踪控制。

常用的设计方法是采用比例-积分(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的输出是速度的修正量,通过与期望速度相减得到速度误差,然后根据PID算法计算控制器输出。

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是一个关键问题,可以通过试探法、经验法或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调节,以实现最佳的速度跟踪性能。

3.电流外环设计电流外环的作用是保证电机的电流输出与速度内环控制输出的一致性。

一般采用PI调节器进行设计。

PI调节器的参数通过试探法、经验法或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调节,以实现电流输出的稳定性。

4.稳定性分析与系统稳定控制设计好速度内环和电流外环后,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线性化方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方法进行。

分析得到系统的自然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后,可以根据稳定性准则进行系统稳定控制。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模型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滑模控制等。

5.鲁棒性设计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中,鲁棒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引入鲁棒性设计方法,可以提高系统对参数扰动和外部干扰的抑制能力。

常用的鲁棒性设计方法包括H∞控制、μ合成控制等。

以上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具体的设计过程可能因实际应用和控制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需要深入了解电机的特性和系统的控制需求,综合运用控制理论和工程方法,通过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来不断调整和优化控制参数,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调速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控制电路的设计 3.1控制电路的机构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 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 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图3-1所示。
TG n ASR
ACR U*n + Un Ui U*i + Uc TA V M + Ud Id UPE L M TG +
2.3.2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电阻和电容并联于晶闸管的过电压保护方案。下面进行 电阻 和电容的参数计算和选型。 由经验公式: C=(2~4)IT×10-3 (μF) R=10Ω~30Ω PR=(1/2)CUm2 得: C=(2~4)IT×10-3 =(2~4)×10×10-3=(20~40)nF PR=(1/2)CUm2=(1/2)×0.04×10-6×1352=3.645×10-4J 由于一个周期晶闸管充放电各一次,因此: 2PR=2×3.645×10-4=7.29×10-4J P(AV)=PR/T=7.29×10-4/0.02=0.03645W 功率选择留5~6倍裕量:P=(5~6)P(AV)=(5~6) ×0.03645=0.18W~0.22W 综上,电阻R选择阻值为10Ω~30Ω,功率为0.5W的电阻。电容C选择 容量为40nF的电容。
影响U2值的因素有: (1)首先要保证满足负载所需求的最大电流值的Idmax。 (2)晶闸管并非是理想的可控开关元件,故导通时有一定的管压 降VT。 (3)变压器漏抗的存在会产生换相压降。 (4)平波电抗器有一定的直流电阻,当电流流经该电阻时就要产 生一定的电压降。 (5)电枢电阻的压降。 综合以上因素得到的U 2 精确表达式为: 式中,A=Ud0/U2表示当控制角α=0°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与变压器次 级相电压有效值之比;B=Udα/Ud0表示当控制角为α与0°时,整流电压平 均值之比;C是与整流电路形式有关的系数;Uk%是变压器的短路电压 百分比,100kVA以下的变压器取Uk%=5,100kVA~1000kVA的变压器 取Uk%=5~10;ε为电网电压波动系数,通常取0.9~1.05,供电质量较 差,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应取较小值;ra=INRΣ/UN表示电动机电枢电路 总电阻RΣ的标幺值,对于小容量容量的电动机,通常取ra=0.04~0.08; UT表示主电路中电流经过几个串联晶闸管的管压降;Idmax/IdN表示电动 机允许过载倍数,即λ。 考虑到本设计为了保证电动机负载能在额定转速下运转,并且所取 U2留有一定裕量,根据经验,公式中的控制角α应取30°为宜。 电动机电枢电路总电阻标幺值ra=INRΣ/UN=12.35×1.2/220=0.067。 其它部分参数可查附表1-1取值如下:ε=0.9,A=2.34, B=cosα=cos30°=0.866,C=0.5,Uk%=5。 则U2==132V。可取U2=135V。 根据主电路接线方式,得KI2=I2/Id=0.816,考虑到电动机的允许过 载倍数,忽略变压器初次侧间的能量损耗,则次级电流有效值应为 I2=λKI2·IN=1.5×0.816×12. 3 5 =15.116A。 根据变压器特性,即m1U1I1=m2U2I2。取m1=m2=3,则U1I1=U2I2,
参考文献
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刘星平.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校内, 2009. 3. 浣喜明,姚为正.电力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刘祖润,胡俊达.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 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 .中国电力 出版社,2009. 6.钟炎平 .电力电子电路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7.徐德鸿.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1. 8.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6.
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以及触发器,其中电流 调节器与电流反馈环构成电流环,起到稳定电流的作用;转速调节器和 转速反馈环构成转速环,使转速稳态无静差;触发器则用于为整流晶闸 管组提供触发脉冲。 保护电路主要为晶闸管保护电路,包括由整流变压器交流侧的快速 熔断器组构成的保护电路,以及与晶闸管并联的阻容电路构成的保护电 路。保护电路的设置使得晶闸管免受过电压以及过电流的影响,从而使 系统工作可靠。 反馈环节包括电流反馈环节和转速反馈环节。前者由电流互感器进 行电流检测,再进行整流滤波得到电流反馈信号,后者则使用测速发电 机来得到实际转速信号。 此外,还有其它部分的电路。包括减小电流脉动的平波电抗器,以 及减小直流电压脉动的滤波电容。
学生姓名: 冯 靓 学号: 07 指导老师: 唐勇奇、刘星平 审 批: 唐勇奇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2年 11月03日 设计完成日期 2012年 11月14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1.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1.1用晶闸管整流实现直流调压,实现直流电动机 的无级调速。 1.2系统电路由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组成: 主电路主要环节:整流电路及保护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环节:触发电路、电压电流检测 单元、驱动电路、 检测与故障保护电路。 .3 主电路电力电子开关器件采用晶闸管、IGBT .4 系统具有完善的保护 2. 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2.1设计主电路; 2.2 计算主电路参数并选择主电路元器件选型; 2.3 设计主电路保护环节; 3. 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 3.1 确定控制电路总体结构,要求采用双闭环控 制; .2 设计速度调节器电路; .3 设计电流调节器电路 3.3 设计触发电路 4. 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调试或仿真 4.1 在实验室对设计的单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进行调试;
图3-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测速发电机 TA—电流互感器 UPE—电力电子变换器
3.2设计电流调节器电路
①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对于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可取。 ②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对于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可取。 ③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④ 电流调节器的选择
第1章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1.1用晶闸管整流实现直流调压,实现直流电动机的 无级调速。
本设计采用的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各个模块如图1-1所 示。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和反馈环 节。 主电路主要包括整流变压器和电力电子变换装置,起到将交流变换 成直流,从而为直流电动机提供电源电压的作用。
图2-1 晶闸管三相全控整流电路
在图2-1中,SB1 为停止按扭,SB2为启动按扭。主电路的工作过 程为:先合上开关QS1,接通三相电源,经整流变压器变压后,一路经 整流二极管VD1~VD6组成的三相不可控桥式整流电路转换成直流电,作 为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源。当励磁电流达到最小允许值后,过电流继电器 吸合,此时按下启动按扭SB2,接触器KM得电吸合,其主触头闭合,从 整流变压器输出的三相电压经热继电器后加到由晶闸管VT1~VT6组成的 三相全控整流电路上,在触发电路的控制下得到可调的电压,从而调节 电机的转速。
2.3 电压、电流的保护
本设计主要考虑晶闸管的保护。如图2-2所示。
图2- 2 晶闸管保护电路图
2.3.1过电流保护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快速熔断器安装于交流侧的过电流保护方案。 考虑在整流变压器二次侧每一相上各安装一个快速熔断器。由前面 的计算选型可知,晶闸管的最大工作电压为URM=800V。面的计算选型可知,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IVT=11A, 故选取快速熔断器额定电流为IFN≥IVT=11A,可选10A。 综上,快速熔断器型号可选为117NH-10A/400V。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 设 计
课程名称 课题名称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双闭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自动化 0981 200913110107 冯 靓 唐勇奇、刘星平 2012年 11月 14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 目:双闭环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自动化0981
说明书格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程设计封面; 任务书; 说明书目录; 系统方案确定; 主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 系统实验、电路改进、仿真等。 总结与体会; 附录(完整的总电路图); 参考文献; 11、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
进度安排
第一周星期一:课题内容介绍和查找资料; 星期二:总体电路方案确定 三:主电路设计 星期四:主电路元件选型 星期五:控制电路设计; 第二周星期一: 控制电路设计 星期二~三::系统调试及仿真等 星期四~五:写设计报告,打印相关图纸; 星期五下午:答辩及资料整理
+ + + M TG + + RP2 n U*n R0 R0 Uc Ui TA L Id Ri Ci Ud + +
R0 R0 Rn Cn ASR ACR LM GT V RP1 Un U*i LM M TG UPE
图1-1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组成框图
第2章 主电路设计 2.1 主电路结构
2.2参数设计和元件选型
2.2.1.整流变压器参数计算与选型
在一般情况下,晶闸管装置所要求的交流供电电压与电网电压往往 不一致。此外,为了尽量减小电网与晶闸管装置的相互干扰,要求它们 相互隔离,故通常要配用整流变压器。本设计采用变压器的接线型式为 一次侧绕组采用△联接,二次侧绕组采用Y联接。 为了保证负载能正常工作,当主电路的接线形式(△/Y)和负载要 求的额定电压(UN=220V)确定之后,晶闸管交流侧的电压U 2 只能在 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必须精确计算整流变压器次级电压U 2 。
故整流变压器容量为S=(1/2)(S1+S2)=(1/2)(m1U1I1+m2U2I2) =m2U2I2=3×135×15.116=6.12kVA。 综上,整流变压器容量可取为6kVA,型号可选为S9-6/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