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辽宁省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规制在各国政府的政策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环境规制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对各行业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探讨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其特点。

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对环境规制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环境规制作为一种外部性调节手段,可以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

正向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提高环境成本,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负向环境规制则主要通过限制企业的生产活动,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本文认为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取决于其类型、强度以及行业特征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其次本文选取了中国工业行业的代表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各行业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一般来说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受到的环境规制压力较大,其就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较为明显;而低污染、低能耗的行业受到的环境规制相对较小,其就业受到的正面影响也更为显著。

此外本文还发现,随着环境规制的深化,部分企业可能面临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等问题,从而导致部分行业的就业压力加大。

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为受环境规制影响的企业提供转型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环境规制政策的有效实施,避免因政策执行不力导致的就业问题。

同时政府还应关注不同行业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以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发展的双赢。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规制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环境规制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就业产生了影响。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应对环境规制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学术界研究环境规制与就业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最新农业经济学论文题目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2、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3、面源污染防治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4、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自主管理问题分析5、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6、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7、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8、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方城县农户的调查9、城镇化率与农机化程度的关系研究10、贵州山区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11、我国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的监测方法分析12、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13、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14、大数据环境下云南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研究15、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16、大力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7、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创新18、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评述与建议19、我国肉鸡养殖户建立免疫档案行为及影响因素20、中国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21、农地流转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及约束研究--基于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调查分析22、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影响因素研究23、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24、外部价值链视角下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分析25、探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26、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27、周口市川汇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现状分析与评价28、范县现代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及重点工程29、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效及后续发展探讨30、林业种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肥东县农业机械年检现状及对策32、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武功古镇为例33、交易费用理论视野下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创新34、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35、福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6、甘孜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37、建湖县高作镇大成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8、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宿迁市农村电商的调查分析39、航空摄影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探讨40、南陵县特色水果与中药材栽培现状及发展优势41、南郑县茶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做法及建议42、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43、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44、基于资源保护理论和生态类比的干旱灾害应对分析45、基于城市总规的基本农田空间优化调整研究46、农民农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47、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与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48、农地产权变迁呈现出结构细分特征的原因分析49、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50、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51、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金融创新研究--福建屏南小额信贷促进会个案分析52、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3、对石台县现代生态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54、西藏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55、贺州市八步区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56、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展确权的重要性分析57、临沂市蒙山区中幼林抚育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8、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建议59、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收入增长探析60、葫芦岛市设施创新农业发展成效探析农业生态学论文题目1、《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探讨2、基于问题导向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3、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4、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5、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机制优化研究6、基于多中心治理与分类补偿的政府与市场机制协调——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新思路7、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及面板Tobit模型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实证分析——以陕甘宁青四地区为例8、基于DEA-ESDA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9、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0、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研究11、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省际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1996~20XX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12、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移动电子商务策略13、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的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14、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与权衡分析15、教学效果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评价探索——以农业生态学教学为例16、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物理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与探索17、中国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历程与政策导向18、产业扶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P 县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情况为例19、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创新20、城市化进程区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测算——以长安区为例21、中国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纪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建所60周年22、气候变暖对西北雨养农业及农业生态影响研究进展23、基于DEA-SBM模型的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生态效率评价24、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25、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分位数回归26、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研究——以安塞县为例27、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献给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60周年28、人文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庆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60周年29、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30、基于DEA模型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以西安市蓝田县某村落整治项目为例31、湿地型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实践——以上海市奉贤区“态生活”农业生态园为例32、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33、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34、低碳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的激励有效性35、基于MOLA方法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分区研究——以神农架林区为例36、河南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37、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改善路径研究38、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综合评价与系统诊断39、《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40、数学在农业、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浅析41、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生态学导向型、营养敏感型农业保障粮食与营养安全42、农业生态学的开拓与大学使命的担当——骆世明教授访谈录43、蒲松龄《农桑经》中的农业生态学思想44、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45、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46、农业生态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47、《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48、《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9、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50、试论高校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与《农作学》的关系农业信息化论文题目1、基于DEA的吉林省农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效率测度2、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研究探讨3、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探究4、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台5、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6、基于多地实践的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7、丽水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8、关于达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9、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一个综述10、我国农业信息化生产效率测算及其提升策略分析11、农民说:我是农业信息化的火种12、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传佳音13、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应用文献综述14、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昭通市永丰镇为例15、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思考16、基于AHP-FCE的农业信息化水平影响因素评价分析——以河南省为例17、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18、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探讨19、新形势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分析20、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1、我国农业信息化贡献率测算方法实证研究22、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在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和有效途径23、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探析24、大数据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机制与价值创造25、浅谈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26、农业信息化“互联网+”交流应用平台27、基于“互联网+科技管理”的科研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与实践——以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28、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29、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30、建设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之浅见31、数据挖掘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进展32、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3、烟草农业信息化现状与拓展途径34、镇江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35、对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36、网络环境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探讨37、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探讨38、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39、关于加快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40、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民增收路径的优化41、农业信息化的衍变过程与发展策略42、大数据时代下农业信息化研究43、沈阳市苏家屯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分析与对策44、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对策45、浅析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46、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7、农业信息化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策略分析48、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49、浅谈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50、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研究51、“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市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52、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53、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途径分析54、农用无人机为现代农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农业信息化·农用无人机特刊卷首语55、农业信息化管理应用及发展56、农业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与影响57、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模式构建分析58、徐州农业信息化建设探新路59、物联网视域下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0、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助力脱贫攻坚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2024年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范文

《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绩效水平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分析国有企业绩效的内外因素,为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理论框架1. 国有企业绩效的概念及内涵国有企业绩效是指国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业绩和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

其内涵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2. 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1)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是其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2)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绩效不仅与股东利益相关,还与员工、消费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

(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国有企业应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

三、实证研究1. 国有企业绩效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2. 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1)内部因素: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等。

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而优秀的人力资源则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

(2)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等。

政策环境的支持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则要求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创新。

3. 案例分析以某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其绩效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收集该企业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发现其绩效受政策环境、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其中,政策环境的支持和企业战略的调整对该企业绩效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提升国有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1.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率。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什么因素会影响某个特定变量的统计模型。

它主要应用于面板数据分析中,旨在解释某个因变量在所研究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随着独立变量的变化而改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相关概念、假设、解释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并运用这一模型。

什么是面板数据?面板数据(panel data)顾名思义,就是由多个时间点和多个个体组成的数据。

每个时间点,我们会针对同一组个体(如公司、城市、家庭等)观测它们的某些属性(如收入、投资、人口等)。

这就像一组交叉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时间为独立变量、以不同个体为分组变量。

面板数据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避免交叉截面数据的选择偏差,同时可以对个体和时间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突出数据中的趋势和变化。

什么是分位数回归?分位数回归是针对因变量分布的不对称性问题,采用分位数的思想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它在传统回归的基础上,拓展了解释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仅关注均值,还能反映其它分位数点的差异。

这点对于非线性关系、异方差的回归模型而言,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例如:如果我们用年收入来预测房价,直接拟合一个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可能效果并不好,因为一部分收入较低的人很难买得起较贵的房子,也存在一些高收入者低房价的情况。

如果我们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能够在不同收入分位数下,看到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具体关系。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PQR)结合了面板数据和分位数回归两者的优点。

它是一种同时考虑时间和空间对一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每个个体在不同分位数下的条件分布函数建立模型,可以刻画出因变量随着独立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的变化规律。

像传统的面板数据模型一样,PQR模型也需要考虑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固定效应意味着个体之间差异和时间的差异是不同的,这些固定属性与模型中的控制变量一起被引入回归模型中。

农学专业方向毕业论文题目

农学专业方向毕业论文题目

农学专业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不管是导师还是读者,评判论文的第一感是先审核题目,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奠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农学专业方向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农业生态学论文题目1、《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探讨2、基于问题导向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3、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4、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5、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机制优化研究6、基于多中心治理与分类补偿的政府与市场机制协调——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新思路7、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及面板Tobit模型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实证分析——以陕甘宁青四地区为例8、基于DEA-ESDA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研究9、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0、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研究11、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省际差异和影响因素——基于199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12、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移动电子商务策略13、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的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14、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与权衡分析15、教学效果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评价探索——以农业生态学教学为例16、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物理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与探索17、中国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历程与政策导向18、产业扶贫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P县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情况为例19、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创新20、城市化进程区农业生态系统正负服务测算——以长安区为例21、中国湿地科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纪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建所60周年22、气候变暖对西北雨养农业及农业生态影响研究进展23、基于DEA-SBM模型的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生态效率评价24、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25、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分位数回归26、退耕还林工程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研究——以安塞县为例27、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献给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60周年28、人文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庆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立60周年29、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30、基于DEA模型的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以西安市蓝田县某村落整治项目为例31、湿地型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实践——以上海市奉贤区“态生活”农业生态园为例32、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33、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34、低碳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的激励有效性35、基于MOLA方法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分区研究——以神农架林区为例36、河南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37、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改善路径研究38、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综合评价与系统诊断39、《农业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40、数学在农业、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浅析41、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生态学导向型、营养敏感型农业保障粮食与营养安全42、农业生态学的开拓与大学使命的担当——骆世明教授访谈录43、蒲松龄《农桑经》中的农业生态学思想44、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45、农业院校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46、农业生态学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47、《农业生态学》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创新48、《农业生态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9、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50、试论高校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与《农作学》的关系农林经济管理毕业论文题目1、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综合效益评价2、广西蚕业经济管理研究3、我国渔业发展供求分析及趋势研究4、基于沼气资源开发的西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5、城市环境下银杏蒸腾耗水特性及其调节机制6、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7、甘肃省正宁县烤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8、农村饮用水取水模式及其保障措施研究9、机翼形量水槽标准化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10、水生植物在景观水体提高自净能力的应用研究11、渔业权视角下舟山沿岸渔场管理改革研究12、橡胶园砖红壤中氮、磷、钾一经济管理学院地表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13、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经济分析14、国有森工企业资本运营研究15、浙江临安市森林景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16、油松侧柏元宝枫蒸腾耗水的空穴栓塞和水容调节机制17、河北林业科技型企业建设与发展研究18、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研究19、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建设研究20、中国近海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21、吉林省国有林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研究22、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政府间合作管理模式构建研究23、定南县林业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4、帽儿山林场林地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25、中国与马来西亚海洋渔业合作机制研究26、山西省夹马口灌区建管模式的社会学研究27、我国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28、我国渔业品牌价值评估及提升研究29、虹吸式波涌管灌试验系统研究30、我国国有林业企业效绩评价问题研究31、黑龙江省林业市场化与民营资本投资机制研究32、小麦质量等级标准的比较研究33、广西水牛奶科技产业发展研究34、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系统运行效益研究35、旱作小麦产量形成及其对不同覆盖与耕作措施的响应36、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模式案例研究37、基于遥感和GIS的棉花面积提取和产量估测研究38、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39、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40、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农业经济学论文题目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方法研究2、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3、面源污染防治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选择的博弈分析4、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自主管理问题分析5、凌源市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研究6、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7、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关系8、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河南省方城县农户的调查9、城镇化率与农机化程度的关系研究10、贵州山区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11、我国环境污染源中废气的监测方法分析12、中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13、土地征用的农户收入效应14、大数据环境下云南农产品精准营销模式研究15、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动力16、大力提升粮食产业经营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7、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制度创新18、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评述与建议19、我国肉鸡养殖户建立免疫档案行为及影响因素20、中国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21、农地流转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及约束研究--基于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的调查分析22、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影响因素研究23、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24、外部价值链视角下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分析25、探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26、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27、周口市川汇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现状分析与评价28、范县现代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及重点工程29、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效及后续发展探讨30、林业种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1、肥东县农业机械年检现状及对策32、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武功古镇为例33、交易费用理论视野下重庆市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创新34、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35、福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6、甘孜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37、建湖县高作镇大成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8、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宿迁市农村电商的调查分析39、航空摄影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探讨40、南陵县特色水果与中药材栽培现状及发展优势41、南郑县茶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做法及建议42、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43、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44、基于资源保护理论和生态类比的干旱灾害应对分析45、基于城市总规的基本农田空间优化调整研究46、农民农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47、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与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48、农地产权变迁呈现出结构细分特征的原因分析49、农村产权抵押物变现的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50、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51、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金融创新研究--福建屏南小额信贷促进会个案分析52、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3、对石台县现代生态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54、西藏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55、贺州市八步区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56、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开展确权的重要性分析57、临沂市蒙山区中幼林抚育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8、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建议59、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收入增长探析60、葫芦岛市设施创新农业发展成效探析。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再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再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

s ig ur Dites Rik: e fet o n s s r s Th Ef c f
i n i eM f a c l x m n e t fc Th s c n a m n ae t e t k o
ma t Ⅶ ha 0 &e 1d n o &D fR 锄 dI ? jg 1
和 J n e (9 3 从代理成本 的角度来分析规模对资本结构 esn 18 ) 的影响 , 为与小公 司相 比 , 认 大公 司更倾 向于向贷款人提供 更多的信息。 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 , 闰庆悦、 李娜(0 7 采用 20 )
p n l d t 型 对 内 外两 条 路 径分 别检 验 了公 司 治理 因素 ae aa模 对 资本 结 构 选 择 的 影响 , 并得 到 各 影 响 因 素之 间的 关 系 。 陈 耀辉 , 希娟 ( 0 0) 用 多元 回归模 型及 神 经 网 络模 型 对 上 邵 21 采
[]oma o ini Ie a io [6 J .u l fF a a n m ea n J n cl t d i 1 ]Muta c iWia M .C e y sf 疵 , lm a l i r d. a
(06 1 :9 — 1 . 20 )5 17 24
S ae f cs o R &D a rf ce c l ef t f e s e e td i
网络 模 型 的残 差 平 方 和 S E较 小 , 测 能 力更 强 。 S 预 从 上 面 的 文献 回顾 中可 以 发现 , 中 绝 大部 分 文献 采 用 其
现 代 资 本结 构 理 论 的 诞生 是 以 MM 资 本 结 构 理 论 的 出
现 为标志 的 ,其 出现 在财务 理论 的发 展史 上有 着里 程碑 式的重 要意 义。许 多文献证 明 , 司规 模在 资本结 构的选 公

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ESG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探究

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ESG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探究

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ESG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探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社会责任(ESG)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A股市场中,制造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营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ESG因素尤为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ESG 对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期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提升竞争力的方法。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ESG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ESG领域的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方法;其次,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关于ESG投资和企业管理的有益启示,有助于引导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A. ESG投资的兴起和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表现。

这种关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新的投资理念,即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

ESG投资的核心理念是将企业的长期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平衡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A股市场的制造业企业也开始重视ESG因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将其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

ESG投资的概念最早由光大证券提出,随后得到了越来越多机构和投资者的认可。

201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推进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加强ESG信息披露,提高ESG投资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关注ESG绩效,并将其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探究ESG因素对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ESG投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其次。

B. 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的ESG表现分析环境绩效是衡量企业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表现,通过对A股市场制造业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环保投入、能源消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表现。

银行贷款、政府及企业科技投入贡献的纵向差距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的估计

银行贷款、政府及企业科技投入贡献的纵向差距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的估计

不 同经 费来 源渠道投入 要素 对科技发 展 的贡献 。结果 表 明 , 企 业科技 投 入贡 献 最大 并且相 对 比较稳 定 ; 政
府 科 技 投 入 贡 献 的 弹 性 系数 总 体 上 低 于 企 业 科 技 投 入 ; 中低 科 研 产 出 水 平 地 区 政 府 科 技 投 入 的 贡 献 高 于 高科 研 产 出水 平 地 区 , 并 且 随 着 科 技 产 出水 平 的 提 高 , 政府 科技 投 入 的贡 献 呈持 续 下降 的趋 势 ; 科研 人 员 对科 技 产 出贡 献 的 弹 性 系数 呈 U 型 分 布 , 即 低 科 研 产 出地 区 和 高科 研 产 出地 区科 研 人 员 的 贡 献 最 大 , 中低 科 研 产 出地 区科 研 人 员 的 贡 献 最 小 ; 银 行 科 技 贷 款 与 科 研 产 出要 么 不 相 关 , 要 么 弹 性 系数 是 负数 , 说 明 企 业科技 融资 渠道单 一 , 且 融 资较 为 困 难 。最 后 , 针 对 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 了相 关政 策 建 议 。
第3 0 卷 第4 期 2 0 1 3 年2 月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_ 0 1 . 3 O No . 0 4
Fe b. 2O1 3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P r o g r e s s a n d P o l i c y
企业 , 其科 研 投 入 态 势 良好 , 政 府 科 研 投 入 虽 在 稳 步 提
0 引 言
广 大科 研 人 员 是 国 家 创 新 的 主 体 , 而 科 研 经 费 投 入 是 完 成科 研 工作 的 重 要 保 障 。 我 国 科 研 经 费 来 源 主 要 有 3个 渠 道 : 一 是国家科技投入 , 主要 面 向 高 校 与 科 研院所 , 企业 也 有 少 量 投 入 ; 二是 企业 科技 投入 , 企 业 是我国科技投入的主体 ; 三是银 行科技贷 款 , 一 般 以企 业为主 , 用 来 弥 补 科 技 研 发 暂 时 的 资 金 困 难 。研 究 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辽宁省国有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研究[摘要]深入研究区域国有工业企业资本结构、规模扩张特征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利于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

利用辽宁省2001―2016年国有工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测算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及总资产增长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结果发现: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行业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也是微弱的倒“U”关系。

提出降低辽宁省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行业外延式扩张速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企业;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经营绩效;面板分位数回归[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4-0082-05Abstract:Further study of regional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pital structure and scal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n its business performance direction and degree,is beneficial to develop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hepolicy of excess capacity. Based on the data of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from 2001 to 2016 in liaoning province,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structure,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asset growth rate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regression of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nverted “U”,and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is also weak “U”.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 asset-liability ratio of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reduce the expansion speed of the industry.Keywords:Industrial Enterprise;Capital Structure;Industry Concentration;Operating Performance;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一、引言??有工业企业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深入研究国有工业企业资本结构、规模扩张及行业集中度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对于制定产业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一是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

在理论上形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四大主流学派:代理成本理论、信号模型、财务契约论以及新优序融资理论。

实证研究结论大致分为三种结论:1.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Berger2006,沈静2012)[1][2];2.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存在负相关关系(GREEN2005,王玉荣2005)[3][4];3.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间不存在线性关系(钟玮2010,陈龙2011,王先述2012)[5][6][7];二是行业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

理论上讲,行业集中度对绩效的影响应该是正向的,这主要归因于合谋和垄断,但是经验分析表明,行业集中度和经营绩效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不尽一致(魏后凯2003,马建堂1993等)[8][9][10][11]。

纵观国内外关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影响的研究文献,首先,大多数是利用单变量的因素影响研究,如单独研究资本结构或行业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其次,研究方法逐渐系统和成熟。

从简单相关分析,到多元回归分析,再到面板数据模型的动态分析。

实际上,资本结构作为适度性指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普通的面板数据模型无法准确测算不同数量级别的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

本文利用辽宁省2001―2016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规模、总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变量,深入研究辽宁省国有工业企业市场结构、行业集中度及规模扩张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二、模型设计及实证方法(一)模型设计纵观国内外文献,资本结构和行业集中度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两个重要变量。

规模越大的行业获利能力越强,但是资产总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就会从规模经济变为规模不经济,本文在资本结构和行业集中度变量的基础上,增加总资产增长率。

构建包含行业集中度、资本结构及总资产增长率的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其中:Roait表示第i个行业第t期的总资产收益率,利用总收益除以该行业同期总资产。

ALRit表示第i个行业第t 期的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指标),利用总负债除以该行业同期总资产。

JZDit表示第i个行业第t期的行业集中度,利用总资产除以同期全部工业企业总资产。

ARRit表示第i个行业第t期的总资产增长率,利用第t期的总资产减去该行业第t-1期总资产并除以该行业第t-1期总资产,该指标为控制变量。

(二)实证方法利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测算适度性指标――资本结构以及总资产增长率、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Koenker和Bassett提出的分位数回归方法没有对误差项分布做出具体假定,对极端值的敏感度也小于均值回归[12]。

基于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更能充分利用面板数据来控制不可观测的地区特定效应和时间特定效应,度量自变量对因变量某个特定分位数的边际效果[13]。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一)数据来源选择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2001―2016年39个部门(行业)(2011―2016年为41个部门)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及利润总额数据。

数据来源于辽宁省2001―2016年统计年鉴。

(二)数据处理为了数据具有可比性及避免异常值的影响,首先将辽宁省2001―2016年39(41)??工业部门合并成24个,合并原则是可比性和临近原则。

可比性原则:由于2004年以后工业部门中没有武器弹药制造业,因此将2001―2003年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部门中剔除武器弹药制造业。

根据临近性原则将辽宁省各年的部门统计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饮料制造业统一合并为食品及饮料制造业等,合并结果见表1。

四、实证研究利用表1辽宁省全部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分别计算合并后的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经营绩效指标ROA、总资产增长率ARR、资产负债率ALR、行业集中度指标JZD。

为了避免虚假回归,需要检验变量之间稳定性和协整关系。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的方法主要有:L.L&C检验、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

第一种方法是相同根情况下的单位根检验,后三种方法是不同单位根情况下的检验。

本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二)面板协整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及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以及总资产增长率指标变量均是I(0)过程,表明这些变量是同阶整的,需要通过面板协整检验确认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利用可以检验异质性面板数据协整的Pedroni(1999)检验。

该检验共有7个检验统计量检验面板变量协整关系,其中4个是联合组内维度(Panelv,Panel rho,Panel PP和Panel ADF统计量),另外3个是组间维度(Group P,Group PP和Grow ADF)统计量。

在小样本情况下,Panel ADF和Grow ADF统计量的检验效果更好,在检验结果不一致时,要以这两个统计量为标准(Pedroni)。

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总资产增长率及经营绩效指标间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结果见表3。

通过分析表3发现,联合组内维度的4个统计量,2个统计显著;组间维度的3个统计量中,2个统计显著,尤其是Panel ADF和Grow ADF统计量均显著。

因此有理由认为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总资产增长率以及经营绩效指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三)模型选择及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首先利用F-检验确定混合效应还是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利用hausman检验区分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和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

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的F-检验的F2统计量为0.78,统计不显著,应该构建面板数据混合模型。

最后构建面板数据混合模型混合分位数回归模型。

分别在0.1,0.2,…0.9分位数下的求解面板分位数回归系数。

结果见表4。

通过分析表4的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资本结构、行业集中度等指标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并结合图1发现:1.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

当分位数分别为0.5、0.6、0.7、0.8、0.9时,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当分位数为0.9时,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这时资产负债率上升1%,总资产收益率下降14.8%。

2.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行业集中度对其经营绩效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

当分位数为0.2、0.3、0.4时,行业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但是影响效果很微弱,当分位数为0.5、0.7、0.8、0.9时,行业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相对来说,影响程度略有上升。

3.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总资产增长率对其经营绩效呈现倒“U”关系。

当分位数分别为0.4、0.5、0.6、0.7时,总资产增长率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分位数分别为0.8时,总资产增长率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经营绩效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资产负债率越高,对其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越显著;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行业集中度对其经营绩效为微弱的倒“U”型关系,行业的过度集中对其经营绩效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辽宁省国有及其控股工业企业行业的总资产增长率对其经营绩效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