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的护理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肩周炎或冻结肩。
它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1. 认识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一种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往往无法抬高手臂、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
在医学上,肩手综合征又可分为炎性期、冻结期和解冻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2. 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学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等专业手段,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学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最终实现功能的恢复。
3. 康复护理学的方法在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敷、冷敷、功能训练、按摩、牵引、针灸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松弛和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姿势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加快康复的进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的护理方法外,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意识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指导,同时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走出疾病的困境。
在以上的文章中,我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和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肩手综合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为你的学习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肩手综合征进行康复护理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功能训练等,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调整。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干预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评分、肢体痉挛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肢体痉挛评分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护理5d后观察组VAS评分、肢体痉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肢体痉挛情况,降低VAS评分和肢体痉挛评分,适宜在此类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火熨术;白脉软膏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在脑卒中后 1~3 个月内发生。
临床发病率高达12.5%~74.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肩痛、手肿、皮肤潮红、皮温高、手指活动受限[1]。
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本研究主要就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护理中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23年1月-202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0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火熨术联合白脉软膏干预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9.81±4.12)岁;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8.99±5.01)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可比性条件。
1.2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运动调护:被动训练+主动训练,每天2到3次。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理疗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772020年 第28期解和引导民众心理,促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06):75-79.[2]赵玉枝,谢玉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3(5):44-48.[3]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7):106-107.[4]唐金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5(003):16-19,46.[5]孙洲.网络空间下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与进路[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020(002):148-152.患者在发生脑卒中问题之后,肩手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发生于患者脑卒中发病之后3个月之内,发病率约为30%,在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疾病会进一步严重,除了肩关节畸形的问题之外,患者还会同时出现手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进而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一、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问题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肩手综合症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现阶段临床上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都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与他们患肢部位发生损伤的关节结构有关,同时也与患者自身存在的肌肉痉挛以及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不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从患者的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讲,大脑的传导束以及大脑的皮质在发生损伤之后,血管的运动神经会出现麻痹的情况,进而引发疼痛以及水肿的问题。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手腕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同时处于屈曲的状态之中,导致手关节长时间被过度牵拉,液体在进入到手背之后,肌肉泵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导致发生损伤,且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导至上肢以及交感神经,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PPT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临床表现
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疼痛 部位及活动范围。
需要注意是否有放射痛或伴随症状。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辅助检查
可以进行X光、MRI或超声波检查,以明确病 因和病变程度。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评估工具
使用疼痛评分表和功能评估量表,定期评估 患者的病情变化。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应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形成系统的护理指南。
总结与展望
持续关注
医务人员应持续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 护理方案。
建立长期的随访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谢谢观看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2.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3. 肩-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4.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因肩部损伤或手部疾病引起的 疼痛、功能障碍和不适感的综合症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应 对病痛。
可使用心理疏导和团体支持等方式。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及时调整工作环 境。
定期休息和活动可以有效预防。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锻炼习惯
保持适量的肩部和手部运动,增强肌肉的力 量和灵活性。
常见于肩关节、颈椎及神经受压等情况。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病因
主要由肩部损伤、过度使用、姿势不当或神经压 迫等原因导致。
肩手综合征干预护理

肩手综合征的护理效果评估和质 量控制
评估量表:采用 标准化评估量表 进行评价,包括 疼痛、关节活动 度、日常生活能 力等方面。
观察法:通过观 察患者的症状表 现和日常生活能 力,评估护理效 果。
患者自评:患者 自我评价护理效 果,包括疼痛缓 解、关节活动度 改善等方面。
医护人员评价: 医护人员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 对护理效果进行 评价。
按摩治疗:通过按摩肌肉群,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来改善肩手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适当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汇 报 人 员
02 肩 手 综 合 征 的 概 述
肩手综合征的干预 03 护 理 方 法
肩手综合征的预防 04 和 早 期 干 预
肩手综合征的护理 05 效 果 评 估 和 质 量 控
制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肩手综合征的概述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 疾病,表现为肩部和手部的疼痛、 僵硬和运 据患者病史、 临床表现及体 格检查进行诊
断
评估方法:采用 量表进行评价, 包括疼痛、关节 活动度、肌肉力
量等方面
评估流程:先进 行初步评估,确 定患者病情严重 程度,再进行详 细评估,制定治
疗方案
注意事项:评 估时应综合考 虑患者的具体 情况,避免误
诊和漏诊
肩手综合征的干预护理方法
宣传教育:向公众普 及肩手综合征的预防 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和重视度。
定期筛查:在社区和 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定 期筛查,及早发现肩 手综合征的苗头,进 行早期干预。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

常对护士进行安 全意 识教育 , 针 对工 作 中 出现 的纠纷 或 隐患 , 分 析 原 因并 提 出 防 范措 施 。如 针 对 输 液 对 象 为 患 儿 , 同 名 同姓 多 的特 点 , 要求护 士不仅要 核 对姓 名 , 还要 核 对性 别 、 年龄 , 个 别还要将注射单 给患儿家属过 目; 强 调 护 士 穿 刺 前 再 次 核 对 姓 名 。除 做 好 “ 三查七对” 外, 医 疗 废 弃 物 的 处 理 也 不 能 忽 视 。拔 针 后 要 及 时 把 头 皮针 与输 液 管 分 离 , 并 放 置 在 规 定 的 有 盖 塑 料 桶 内 。教 育 护 士 遵 守 规 章 制 度 , 遵 守 操 作 规 程 。 引 导 护 士 知 法、 学法 、 守法 、 用法 , 强化 护 士 依 法 行 医 的 观 念 , 时 刻 提 醒 护 士 要 严 格 履 行 各种 规 章 制 度 ¨ 4 ] 。 2 . 2 规范操作 , 提高 技 能 2 . 2 . 1 改进加药 方法 , 避 免 微 粒 污 染 严 格 检 查 与 输 液 有 关 的物 品 , 防止杂 物 存在 ; 加药 时 针头 不 宜 过 大, 宜 选 用 9号 针 头 。研 究 显 示 , 加药针头型号越 大 , 穿刺形成 的微粒 数越 多 ; 液 体 中需 加 多 种 药 物 时 , 瓶 塞上 固定一 枚针 头 , 抽 吸 药 液前 再 经 二 人 仔 细 检 查, 尽量把隐患消灭在液体输入前 。
参考文献 : E 1 ] 王成杰. 护 理 缺 陷 原 因 分 析 及 防 范 措 施 口] . 护 理 实 践 与 研
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3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提倡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综合康复护理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经ct和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6~85岁;肩手综合征于脑卒中发病后5~30天出现。
同时排除关节原有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临床表现:在脑卒中后出现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尤其在肩关节外展屈曲和外旋时疼痛明显并伴局限性压痛点,腕部、手掌部水肿,手指呈梭形水肿、屈曲掌指和指间关节剧烈疼痛,逐渐出现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加重,手指关节的活动明显受限,严重致手指完全挛缩,患手的运动功能永久丧失。
护理干预方法早期良肢位摆放:定时更换体位,预防患肢受压。
陈氏[3]等认为患侧卧位会影响静脉和淋巴回流,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应该减少患侧卧位的时间。
如患侧卧位每次时间为1小时,而不是2小时。
患侧卧位时,避免患肩受压和后缩,使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伸开。
健侧卧位时患肢在上,肩胛肌处于前伸位,前臂微屈至胸前,胸前放枕头。
软垫支撑患肢使其垫高20°~30°,掌心向健侧,下肢屈曲呈行走摆动相。
仰卧位时,患肢呈敬礼位,患肢下垫软枕,其高度稍高于心脏位,以防水肿。
坐位时面前可置1个小桌,同理在轮椅上也置1个小桌,将患手放于上面。
翻身时禁止牵拉患肢。
正确体位的摆放,不仅能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肩胛骨回缩、防止肩痛,还能抑制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同时能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水肿,这是护理干预训练的关键之处。
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如果患者还不 能保 证让其腕不 处于过屈或偏瘫 侧臂悬垂在 轮 椅外 , 在其能 自己照顾好偏瘫臂 之前 , 可用一轮椅桌板 , 将手放 在上面以防止损伤 。 当患者用偏瘫上肢进行负重练 习时应格外小心 , 治疗师应 帮助患者控制运 动, 如患者在 活动 中表示有 不适或疼痛 , 护士
避免手 的损伤 , 不要使用热水瓶。 32 治疗 . 在综 合征 的早期 , 只要一出现水 肿 、 疼痛 、 运 动受 限时, 就立即予 以治疗 。 一旦发生突变 , 手的大小颜 色已恢 复正 常 , 将很难 改变手的挛缩 , 治疗 的主要 目标就是 尽快减轻 水肿 , 然后是疼痛和僵硬。 3 . 正确摆放患肢 .1 2 应仔细地放置患侧的上肢 , 确保腕
维普资讯
肩 一手 综 合征 的预 防及 护 理
厉 飞 飞 迟 庆 艳
( 五莲县人 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 2 0 6 3 0)
肩 一手综合 征是 中风后突然 出现 的手肿胀疼痛 的继发性 并发症 , 其发 生率 约 占偏瘫 患者 的 1.%, 25 常在 患 中风 后 1 个 月 ~ 个 月内发生_ 3 l l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 , 如果不 予 以治疗 , 将导致永 久性 手及手指 畸形 , 影响手的功能 , 甚至更
21 腕屈曲位长时间受压。 . 许多患者早期表现出对患肢的 忽略 , 不能注意到手在何 时已处于不利体位。偏瘫后 1 个月 ~ 3 月者之间 , 个 在这一 时期 , 者已不像 在发病最初 几周那 样 患 被专心护理和观察 , 可能几个小时才会在床上或轮椅上调整一
下体位或做一次护理工作 , 以致患手可能在未注意的情况下长
2 原 因
部不处于完全掌屈位或上肢不悬在轮椅一侧。卧位时 , 当抬 适
肩手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康复训练:在 处理过程中, 应配合康复训 练,包括肌肉 力量训练、关 节活动度训练 等,以促进关 节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在 处理过程中应 注意保护关节, 避免过度活动 和损伤,同时 定期随访观察, 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肌肉萎缩: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早期康复训练、 定期检查、合理饮食、避免 过度劳累等
定期与医生沟通, 了解治疗效果及 副作用情况
及时向医生反馈 患者意见和建议, 促进治疗方案的 改进
加强与医生的协 作,共同制定个 性化护理计划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 务
培训护理人员: 加强肩手综合征 的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 技能水平。
定期考核:对护 理人员进行定期 考核,确保其掌 握正确的护理技 能。
建立完善的培训 机制:建立完善 的培训机制,不 断提高护理人员 的专业素养。
加强与患者的沟 通: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了解患 者的需求和意见, 为患者提供更优 质的服务。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随访评估内容:包括疼痛、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 调整康复计划: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沟通与交流: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见,提高护理质量 记录与总结:对随访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康复训练方法:详细介绍康复训 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关节 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感觉训 练等
心理支持:介绍心理支持的重要 性,鼓励患者及家属保持积极的 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增强信心等
介绍肩手综合征 的相关知识,让 患者了解疾病的 原因和治疗方法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肩手综合征的概念
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患侧上肢的手突然浮 肿、疼痛及患侧肩部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到限制。严 重的时候可引起手及手指挛缩变形,导致手功能完全丧失。 因此,肩手综合征应尽早受到重视,并及时治疗。
致病因素
常见治病因素有: 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过度腕关节伸展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 长时间患侧手背静脉输液 患侧手外伤等
电动磁疗者,将电磁探头置于患侧关节处,以电磁头器:手指动力性夹板有助于防止发生畸形和恢复 肌力
传统中医疗法:配合针灸、封闭等疗法 促进淋巴回流:如使用弹力手套、绷带包扎、压力治疗等
等。 服用止痛消肿的药物
谢谢聆听
冰疗
讲患肢手浸在冰水混合液中,连续三次,中间可有短暂的 间歇,可以消肿止痛并解痉。
但是应注意避免冻伤和血压升高。
冷热交替疗法
先把患侧手浸泡在冷水中5-10分钟,然后浸泡在温热水中 5-10分钟,期间可以运用关节被动活动,每日一次。
主动运动
在可能的情况下,联系主动活动,如可以训练患者旋转患 侧肩部,屈伸肘腕关节,但是要适量适度,以患者自觉能 承受的情况下为宜,避免过度运动认为损伤肌肉及肌腱。 不应练习使伸展的患侧上肢的持重运动,如抓举重物,持 久握物等等。
被动运动
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活动患肢,顺应肩、肘、腕关节的活 动,动作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在脑卒中早期就开始 训练,脑卒中后24-48小时即可进行,越早越好,可以预 防肩部疼痛的发生,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
磁疗
用磁贴场强约1000-2000高斯贴于患侧肩部、肘、腕关节, 可有一定的镇痛、消炎、消肿、镇静作用。
法,特别是发病三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
康复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及护理
1.防止腕关节掌屈
2.
3.冷水浸泡法:
冰与水按2:1混合后放入容器内,将患者得手浸泡3次,两次浸泡 之间有短暂的间隔,操作者的手应和患者的手同时浸入,以确定浸泡 的耐受时间。浸泡的时间以患者能耐受的程度为准。
4.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
冷水温度10℃ 温水温度40℃
2.避免过度牵拉,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3.肩吊带的应用,早期适当应用,防止肩关节半脱位,重力牵拉和 血液回流不畅。
4.应尽量避免在患侧手上静脉输液。 5.必须防止对患者手的任何外伤。
6.心理干预:这类患者由于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严重影响了日常生 活,往往出现忧郁、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此我们耐心解 释和正确疏导,说明只有配合治疗,通过有效训练,才能恢复。使 患者明确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配合和自觉训练 的积极性。
肩手综合征的护理
康馨综合二病区 张莹
1
2
肩手综合征的病因 临床表现分期及特点 治疗及护理
3
4
疾病的预防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患侧上肢的手突然浮肿、 疼痛及患侧肩部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制。严重时可引起手及 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失。
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常在脑卒中后1-3月内发 生。
鼓励病人进行Bobath握手上举训练,即双手掌对掌十指交叉握手; 伸肘上举过头顶。反复进行,并做主动耸肩动作,每次10分钟,每 日2次或3次。
6.被动训练:
(1)肩关节被动活动:前屈、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被动活 动 (2)腕关节被动活动:伸展活动。 (3)掌肢关节被动活动:从远端关节到近端关节,每一个手指关 节都要活动。
——被动活动时手法要轻柔,均在无痛范围内,在手部水肿时,治 疗量要适当控制。
7.其他物理治疗:
神经电刺激、超声波、蜡疗、电子生物反馈、针灸等。
8.口服药物治疗:
主要是起到止疼的效果
常见药物有:皮质类固醇激素、二甲硫氧化物、降钙素、三环抗抑 郁药、钙通道阻滞剂等。
预防:
1.注意患者在床上及轮椅上的体位摆放。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疾病:
脑卒中,心肌梗塞,颈椎病,
上肢外伤,截瘫,肺疾病,
肩关节疾病,还有原因不明者。
病因及发生机理:
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过度腕关节伸展可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 长时间患侧手背静脉输液;
患侧手部外伤.
诊断标准:
1、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2、手和腕部肿胀
分别在冷水和温水中浸泡5-10分钟,水面超过腕关节,此法重复3-4 次,每天2-3次。 偏瘫早期使用效果最佳
Hale Waihona Puke 5.主动训练:在可能的情况下,估计患者练习主动参与训练,如:训练患者旋转患侧 肩部,屈伸肘、腕关节,拧毛巾,抓握物品,但要适量适度,以患者承 受感觉为度,避免过度运动,人为损伤肌肉及肌腱,如疼痛和水肿尚未 消除,不得练习抓举重物,持久握物练习。
A.
B.
A.水肿消失,腕关节上隆凸坚硬,腕屈 曲伴尺侧偏。 B.旋后受限,背屈受限。
治疗及护理: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 (3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 在综合征早期,只要一出现水肿、疼痛、运动受限时,就立即给予 治疗,效果最佳,即使在数月之后,如果有炎症反应,急性疼痛和 水肿,治疗仍有效果,一旦发生实变,手的大小、颜色已恢复正常, 将很难改变手的挛缩。
3、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4、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第一期:病人的患侧手非常突然浮肿,且很快使运动范围明显受限 。 疼痛
水肿
温热 指甲变白
患侧手指外展严重受阻,例如: 双手越来越难以交叉握到一起。
第一期持续3-6个月,这期如出现 症状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其 发展,且自然治愈,如不及时治 疗就可转为第二期。
同时做好与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心理疏导及沟通工作,不但可预 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在发生后也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残疾, 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保证患肢的康复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