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综合征医学宣教

合集下载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异常疼痛及肩关节活动 受限疾病。
临床表现
分三期
I期(早期):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 II期(中期):营养障碍 III期(后遗症期):肩手部呈营养不良性改

临床表现
I期(早期)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
患手突然浮肿,皮肤失去皱褶,指甲苍白、不透明; 皮肤颜色改变,呈橘红色或紫色; 皮肤温度增高,有微热感及潮湿感; 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肩部疼痛,常伴指、腕关节的疼痛; X线片可见肩手部骨骼局灶性脱钙。 一般持续3-6月,及时积极治疗可控制其发展
肩手部疼痛减轻或消失,手部血管运动性改变消失; 肌肉萎缩明显,形成挛缩畸形,关节活动度永久丧失; X线片有广泛的骨质疏松; 外科治疗发现,指间关节韧带已骨化。
致病机理
1994年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归纳为复杂的 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 I型,即与交感神经 介导性密切相关的疼痛[9] ;
一般治疗
良肢位摆放 早期使用矫形器 肩吊带的应用,防止不正常牵拉、挤压及
意外伤害 防止患侧输液 心理疏导
有研究表明:避免患手输液,患病率显著减少,仅8% [11]。 有研究显示:早期予以综合护理干预,SHS发病率明显下降[12]。
运动疗法
被动运动:
动作要轻柔,绝对不能产生疼痛 从小关节到大关节,缓慢节律进行 速度、力度、频率均根据病情、关节功能状况而定 多做肩外展、肩外旋、前臂旋后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 要谨防关节的活动过度而受损。
运动疗法
主动运动: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粗大活动训练过渡到精细活动训练
要利用神经肌肉促进方法诱发主动运动
Moberg认为上肢的血液回流主要靠肩泵和手泵, 泵的动力来源于肌肉的收缩。

《肩手综合征》课件

《肩手综合征》课件
肩手综合征的原因包括肌肉失衡、肩关节损 伤、病理组织改变等多种因素。
4 发病率
肩手综合征是常见的肩部疾病,在中年人中 发病率较高。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肩部外观、活动范围和力量来评估肩手综合征。
检查工具
常用的检查工具包括X光、MRI、超声等,用于评估肩部损伤和鉴别其他疾病。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肩手综合征的诊断。
3 调整工作方式
注意工作和姿势的正确性,避免过度使用肩部。
结语
肩手综合征是什么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
如何诊断和治疗
通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诊断肩手综合征,并根据症状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通过锻炼肩部肌肉、休息和调整工作方式等预防措施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肩手综合征》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详细介绍肩手综合征,包括定义、症状、原因、发病率等内容, 以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1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肩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肩 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
2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随着活动加重,夜 间疼痛,肩关节僵硬等。
3 原因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来缓解肩手综 合征的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肩手综合征,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包括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
预防措施
1 锻炼
通过定期锻炼肩部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部,给肩部充分休息的时间。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

《肩手综合征名词解释康复护理学》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也被称为肩周炎或冻结肩。

它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即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1. 认识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一种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它主要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往往无法抬高手臂、梳头、穿衣等日常动作。

在医学上,肩手综合征又可分为炎性期、冻结期和解冻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2. 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学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等专业手段,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学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炎症、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最终实现功能的恢复。

3. 康复护理学的方法在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热敷、冷敷、功能训练、按摩、牵引、针灸等。

这些方法既可以缓解疼痛,又可以促进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松弛和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姿势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加快康复的进程。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我个人认为除了专业的护理方法外,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意识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指导,同时注意生活作息的规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走出疾病的困境。

在以上的文章中,我对肩手综合征的认识和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肩手综合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学,为你的学习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帮助。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对肩手综合征进行康复护理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牵引、功能训练等,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和饮食调整。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治疗
1、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2、向心性加压缠绕 3、主动运动 4、被动运动 5、理疗:冷热疗法、冰疗、磁疗 6、药物治疗
患肢放置适当的位置
良肢位摆放,防止肩和手的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持正确的体位, 即腕关节背屈, 手指伸直并外 展, 仰卧位, 患者肩甲骨下垫枕, 使其处于前伸位;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直并支撑, 且掌心向健侧 和肩胛骨前伸位;患侧卧位, 患者上肢伸直, 肩胛骨 前伸并掌心向健侧。各种体位摆放均应避免腕屈 曲.
第Ⅲ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 变成固定的典型畸形,水肿和疼痛可完全 消失,但关节活动度则永久丧失。
诊断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6年)制定标准:脑 卒中患者患手部疼痛,皮肤潮湿、发凉、发 紫,伴肩、肘、腕关节活动受限,掌指关节 局部无外伤、感染等。经X线及其它相关检查 排除肩周炎、关节肌肉病、类风关所致的疼 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者
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蜡疗、按摩、经皮神经电刺 激(TENS)、超声、生物反馈、 针灸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 皮质类固醇激素 二甲硫氧化物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三环抗抑郁药等
预防
良姿位的摆放:要求任何体位时都应避免腕关节 的屈曲,保证腕关节尽可能处于背伸位。 ①仰卧位:患侧上肢适当外展外旋,避免上 肢受压 ②患侧在下卧位时:使患侧上肢前伸,掌心 向上腕关节轻度背伸 ③健侧卧位:胸前放一个软枕,患侧上肢放 在上面,注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的背伸 ④坐位:无论是坐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都始 终保持患侧上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在臂下放 置一个软枕,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侧上 肢悬垂于轮椅外。
肩手综合症
概述
肩手综合征(RSD)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 不良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病侧上肢 的手突然浮肿、疼痛及病侧肩疼痛,使手的运 动功能受限制。 是中风后病人常出现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2.5%,常在卒中后1至3月内发生 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予以治疗, 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严重的是可引起手及手指变形,手功能完全丧 失。因此,应对肩手综合征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及早治疗。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PPT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PPT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临床表现
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疼痛 部位及活动范围。
需要注意是否有放射痛或伴随症状。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辅助检查
可以进行X光、MRI或超声波检查,以明确病 因和病变程度。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评估工具
使用疼痛评分表和功能评估量表,定期评估 患者的病情变化。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
未来应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形成系统的护理指南。
总结与展望
持续关注
医务人员应持续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 护理方案。
建立长期的随访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健康。
谢谢观看
肩-手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2. 如何识别肩-手综合征? 3. 肩-手综合征的护理措施 4.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5. 总结与展望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一种因肩部损伤或手部疾病引起的 疼痛、功能障碍和不适感的综合症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应 对病痛。
可使用心理疏导和团体支持等方式。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及时调整工作环 境。
定期休息和活动可以有效预防。
如何预防肩-手综合征? 锻炼习惯
保持适量的肩部和手部运动,增强肌肉的力 量和灵活性。
常见于肩关节、颈椎及神经受压等情况。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病因
主要由肩部损伤、过度使用、姿势不当或神经压 迫等原因导致。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课件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课件

02
肩手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手部肿胀和 关节僵硬等症状。
症状
肩部疼痛、手部水肿、皮肤颜色改变、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
肩手综合征的成因
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受损
脑卒中导致支配上肢的神经功能受损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长期卧床和制动
不良体位和姿势
治疗
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 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和症状的对症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 对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塞等紧急情况;康复治疗则是针对 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长期的治疗和训练。
康复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A2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康复训练、中医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医生会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Q
A3
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是肩手综合征治 疗的重要部分。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关 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训练等。
A4
同时,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以及避 免过度使用患肢。在训练过程中,如 果出现疼痛或者不适,应立即停止训 练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症状与影响
症状
脑卒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恶 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 语不清等。
影响
脑卒中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包 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 力。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
药物、神经安定药物、降钙素等。
5、祖国医学
(1)中药
①口服中药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气滞津停,痰瘀
互结,闭阻脉络。中药治疗以祛风除湿、补肝益肾、疏经 活络、益气活血方法为主。
②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因为热能使皮肤
腠理疏松,药物能更加有效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深入肌表 腠理、脏腑,通过药物和温热的双重作用,达到活血化癖、 调和气血、通脉止痛的疗效。并且避免了内服药物对胃肠 的刺激。
•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Tepperman等1994年提出的SHS临床诊断标准: ①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 ②手和腕部水肿 ③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④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 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 的SHS。

此外,“肩一手泵”机制受损、肩关节正常结构功能改变所致
的局部损伤、腕关节过度屈曲及长时间受压、外力不正确的牵拉等亦
是重要原因。
诊断
• 目前对脑卒中后SHS 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 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阶段SHS的诊断仍主要以临床表现为基础。 需要进行彻底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精神评定。
• 经交感神经阻滞等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考 虑交感神经切除术,包括药物性切除(主要方法 是用6%碳酸和50%乙醇,促使神经变性,中断交 感神经冲动)和手术切除。
4、口服药物治疗
• ①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②钙通道拮抗剂 • ③兴奋性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和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兴奋剂 • ④其他 主要包括α-神经节阻滞剂、抗惊厥
周围性损伤、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2024年肩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2024年肩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预后评估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 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 等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使用患肢,以免加重 病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睡眠等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 肢功能的恢复
检查患者的肩关节和手部的 肿胀、压痛、关节积液等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 时间、症状持续时间、疼痛
程度等
影像学检查
X光片:观察肩关节和手部骨骼结 构,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等病 变
MRI检查: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 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以及神经、血管等病 变
CT扫描: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织 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
肩关节退行性改 变:如关节软骨 磨损、关节囊松 弛等
肩关节周围肌肉、 肌腱、韧带等软组 织损伤:如肩袖损 伤、肱二头肌长头 肌腱炎等
诊断标准
肩手综合征的症状:肩部疼痛、 手部麻木、无力等
诊断方法:X线检查、CT检查、 MRI检查等
诊断标准:符合肩手综合征的 症状和检查结果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手术治疗等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 肩部疼痛、麻木、 无力等症状
了解患者是否有 颈椎病、肩周炎 等疾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 长期低头、长时 间使用电脑等不 良生活习惯
询问患者是否有 外伤史,如摔倒、 撞击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手部感觉和运动 功能,包括触觉、温度觉、 痛觉、肌力等
观察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 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 转等
超声检查:观察肩关节和手部软组 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 炎症等病变,以及神经、血管等病 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向心性缠绕压迫手指法:用直径约1— 2mm的线从手指远端向近端快速、有力地 缠绕每一个手指至指根部。每个手指都缠 绕后,最后缠手掌,缠到腕关节为止,再从远 端一一解开绳子,每天反复进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冷水温度约10℃,温 水温度约40℃,分别在冷水和温水中各浸泡 10min,水面应超过腕关节,以上方法重复 3—4次,每天可做2—3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从卧位到坐位:要注意保持患手腕关节背 伸 在辅助下坐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坐位:坐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时,保持患侧上 肢置于前面的桌子上,可以是小餐桌或轮椅桌, 健手可辅助患手处于中立位,或使用夹板使腕 关节处于背伸位。也可在臂下放置个软枕,使 上肢更舒适,并防止腕关节屈曲。绝不能让患 侧上肢悬垂于轮椅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症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是指脑血管病在恢复期出现患肩、手突然浮 肿,疼痛,并使手的运动机能受限制。
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74.1%,常在脑卒中后1-3个月发生。
病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脑卒中后患侧上肢长时间制动及处于不良 肢位。尤其是腕关节处于掌屈位而致静脉及 淋巴回流不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7、物理治疗:冷热水浴、旋涡浴、蜡疗、 按摩、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生物反馈、 针灸等均可用于治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发挥功能的13种基本形式
• 悬垂(suspensioபைடு நூலகம்)
• 球形掌握(ball grasp)
• 托举(hold)
• 球形指尖握(ball pinch)
• 球形指尖握 (ball pinch)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的功能
• 动态操作(manipula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的功能
• 柱状抓握(cylindroids grasp)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很快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关节活动度受限, 主要为手被动旋后受限;腕背伸受限,当 被动增加背伸活动度及做手负重活动时, 可出现疼痛;掌指关节屈曲受限,看不见 骨性隆凸;手指外展严重受阻;近端指间 关节强直肿大,不能完全伸直,若被动屈 曲,则出现疼痛;远端指间关节伸直位不 能或只能微屈,若被动屈曲,则出现疼痛。
在疼痛和水肿消除之前,不要做伸肘负重 的练习,任何能引起疼痛的活动和体位均 应避免。 • 被动运动 在患者仰卧位、上举上肢(以利 于静脉回流)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手 和手指及前臂的被动运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6、口服药物止痛: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 激素、二甲硫氧化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三环抗抑郁药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2期(后期):疼痛加重,直至不能忍受 任何对手和手指的压力。X射线检查可见骨 质疏松的变化。在背侧腕骨及掌骨连接区 的中部,出现明显坚硬的隆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第3期(末期或后遗症期):未治疗的手虽 水肿和疼痛可能完全消失,但手变成固定 的典型畸形,手掌变平,鱼际萎缩。但关 节活动性则永久丧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冰水浸泡法:冰与水按2∶1混合,同健手(或 医生的手)共同浸入混合水中,并使整个手掌浸 在水中,时间以健手能耐受为度,反复3—5次, 每天做2—3次,两次浸泡之间有短暂的间隔。 此法在早期非常有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5、运动法 • 主动活动 治疗中应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
治疗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早发现,早治疗, 3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一旦进入 后期,将很难改变手的挛缩及功能丧 失,将很难治疗。
预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良肢位的摆放 卧位:仰卧位时,患侧上肢外展、外旋,避免上 肢受压;患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伸,掌心向上, 腕关节轻度背伸;健侧卧位时,胸前放个软枕, 患侧上肢放在上面。 注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背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避免过度牵拉:在训练患肢前,先做健肢 的关节活动,以了解患者正常的关节活动 范围。在患肢进行负重练习时,尤其应注 意防止腕关节过度背伸。
康复治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肩-手综合征的早期治疗主要是消除水肿, 应经常保持各手指伸展,使掌指关节伸展,防 止腕关节掌屈,适当抬高患肢并取腕关节背伸 位,以利静脉及淋巴回流; 无论床上还是在坐 位维持腕关节背伸位,坐位时,把患手放在膝 上使掌指关节伸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的功能
• 悬垂(suspension) • 托举(hold)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的功能
• 触摸(touch)
• 推压(push and pres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手的功能
• 击打(tap)
• 球形掌握(ball grasp)
• 触摸(touch)
• 柱状抓握(cylindroids
• 推压(push and press) grasp)
• 击打(tap)
• 勾拉(hook and pull)
• 动态操作 (manipulation)
• 二指尖捏(tip pinch) • 多指尖捏(multiple-tip
pinch)
• 侧捏(lateral pinch)
2、对手关节过度牵拉 3、长时间患手输液诱发手浮肿; 4、颈交感神经受刺激,致使功能异常; 5、手部外伤(主要是跌伤或灼伤)。
临床表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通常分为3期 第1期(早期):患手骤然出现肿胀,以手背明 显,皮肤皱纹消失,肿胀处松软、膨隆,但通常 止于患手腕部。颜色变化,呈现粉红色或淡紫色。 下垂时更明显,肿胀的手触诊时有温热感。患手 指甲较健侧变白或无光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